2023-08-16
坚韧不拔
2023-08-15
Blue
prompt: an oil painting of a chinese woman with a coat, in the style of realistic blue skies, hyperrealistic illustrations, crisp and clean lines, sun-kissed palettes, normcore, mediterranean landscapes, editorial illustrations --ar 16:9 --v 5.2
prompt: a chinese woman in a blouse stands outside a blue door, in the style of tran nguyen, inessa garmash, light sky-blue and light beige, normcore, carrie graber, shiny/glossy, seaside vistas --ar 16:9 --s 750 --v 5.2
2023-08-14
我的MBTI分类人格是:IMSB
总有人坚持认为,我在 MBTI 人格测试中的结果是 INTP。也总有人坚持向我推荐 MBTI 测试,认为它较为科学准确,和星座血型并不相同。记得我当初在即刻 App 里曾经公开宣布过一次,现在不妨重申一遍:我的 MBTI 分类人格是 IMSB。
意见不一致
昨天很偶然地看到了电影《星际探索》(Ad Astra),不是新片,布拉·德皮特在 2019 年担任主角的旧片。我看完觉得很好,去豆瓣标记时发现评分只有6.8,据说这还是从 6 分一点点升上来的。在影评区,被顶到第一位的影评给它打了一星,评价说这部电影就是一个车祸现场。而我的 68 位豆瓣友邻,他们的平均评分是 6.4 分,甚至还要更低一些。
2023-08-13
AI冷静期
今天的AI 还和年初时一样热闹吗?我个人的感受是现在AI 已经进入了冷静期,就像是魔术师展示完一段令人目不暇给、瞠目结舌的表演之后,总要做一些整理道具之类的转场动作,让节奏舒缓下来。就算是明星产品GPT 也是如此,人们早已经不再那么兴奋,也不再那么频繁地使用,理由也很简单---
2023-08-12
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昨天在网上最为火爆的数学题是这样的,一位阿姨说:“朋友来我店里买电视没带钱,借了我 3000 付了款,他回去之后转了我 3000 块,总感觉哪里不对......”
然后网友就吵成一团,莫衷一是。许多人认为账面是平的,双方两讫,而且给出了非常自信的解释。至于说为什么阿姨借出了 3000 块钱,外加一台价值 3000 块钱的电视,最后却只收回了 3000 块钱,他们似乎并不是太关心。于是,各种网友提出了各种解释,大家在各个网络平台吵成一团。
这样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能吵成这样,它非常生动地告诉我们:如果你每天上网,你每天在网上和人激烈地辩论,那么你通过这道数学题,应该仔细想一想,和你辩论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的算数水平如何?然后可以再仔细想一想,大家能辩论得那么激烈,这种辩论又有多少意义?
最后还可能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如此投入辩论,那么自己的算数水平又如何?会不会自己就是那个坚持账面齐平,双方银钱两讫的那个人?所以才会让辩论得以继续下去?所以自己每天才有辩不完的论?
不单是这种买电视机的问题,更为复杂一点的“三门问题”每一次也都能激起类似的辩论,更为简单一点的“0.5✖️0.8=?”每一次也都都能引发很大的热闹。当然,这里面肯定也少不了类似 1/3+1/3+1/3=1/9 这样的万年老梗。
但我认为这是彼此不同的几类问题。三门问题之所以会有很多辩论,完全是因为不同的人对于概率论的理解有深浅。并且在不同的深浅基础之上,都会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类似这样的纯数学问题,是可以通过辩论提升自身认知而改变既有观点的。简而言之,就是可以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认知深度。
0.5✖️0.8为什么不等于 0.04, 1/3+1/3+1/3为什么不等于1/9 ,这大概是人脑结构里天然存在的误区。可能很多人从小学时代开始,对于抽象的运算符就有一种本能的畏惧,需要把警觉性提到极高,才能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运算。稍微放松一点,就会忘记小数点应该怎么打,忘记分数应该如何做运算。
这是纯粹因为缺乏训练导致的结果。因为标准的好学生一定会在做完运算之后再来检查一遍,并不完全相信自己的数学本能。并且,在检查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强迫自己改换一种思路,重新再去理解一遍题目。比如说 0.5 就是二分之一,也就是一半,那么0.5✖️0.8就是求 0.8 的一半是多少。再比如说 1/3+1/3+1/3,相同数字累加可以立即被理解为乘法,又或者可以理解为切好蛋糕之后再把它给拼起来。
买电视机问题是全然的另外一类。网上并没有那么多智力不全的人,相反的,我认为他们都很聪明。他们聪明到看见问题,就能立即把自己代入其中。把问题变成:我现在是不是得到了一种免费得到电视机的方法了?这里的运算速度应该不慢,几乎在瞬间就能够理解这个点。
因为有一种算法可以让我免费得到一台电视机,所以我要证明和维护这种算法的合理性---我认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才是热闹之所以可以维系的原因。对号入座是人之常情,大部分网络上的辩论都是如此。人贩子要不要处以极刑?这取决于自己代入的角色是家长、法律工作者还是知识分子。虐待动物应不应该立法惩处?这取决于自己代入的角色是宠物主人,还是路人甲乙丙丁,又或者是肉食爱好者。
大多数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是,但是并不妨碍我们自己挑选一个角色,然后就可以加入辩论。因为我们代入了一个角色,那个角色就成为了我们的自我的一部分。在辩论中我们并不真的是为了捍卫真理或者捍卫常识,我们其实是在捍卫自己。也许是为了自己还没有找到母亲出生的孩子,也许是为了自己家里还没有出现的那只小猫小狗,虽然他们还没有出现,但是重点在于:那是我的。
最后,我们的自我也并不是只会做保护自我,捍卫自我这一件事。自我还可能带来一种古怪的虚荣---今天我认认真真写了一篇 2000 字的文章,如果放在网络上可以给所有大众都看到,那么最多的回复只有 4 个字:太长不看。人们有很大概率对于一篇长文根本就不关心,不会有几个人点开来看。
但是,在任何时候我只要试着发出一条很短的信息,说别小看0.5✖️0.8,很多大学生都做不对。或者,1/3+1/3+1/3难道不应该等于 1/9 吗?我就有很大可能得到海量的阅读和互动,以极低的代价获得极高的关注。和我获得的这些关注相比,我的算数好不好又有什么紧要?为了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和热烈回应,我可以天天表演这样的算数。
为什么这几年读者都说我变成了一个儒雅随和的人?我想,大概是因为我现在不那么喜欢在网上做数学题了,我对我自己是正确的这一点也少了很多执念。所以,我转去写那些“太长不看”、“直接拖到底”的文章。
2023-08-11
去掉罪恶感
高三读到下学期的时候,老师已经不再讲课,每天去学校的唯一任务就是在教室做卷子。无休无止地做卷子,听老师讲解卷子,然后再做新卷子。我那时候就养成了一个新习惯,如果卷子做到厌烦了,我就偷偷地从学校跑出来,骑着自行车翻过五华山,去到翠湖公园,坐在水边的石栏杆上发呆。
近期热门博文
-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
最近的网购让我很是光火,原因是商家经常玩一个小把戏: 如果一件商品的市场均价是2000块钱,它的配件是400元。商家把商品和配件放在一起上架,这样我搜索商品名称时,就会在商品图片和名称的下面,显示配件的价格。当我大喜过望点进去之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有一种受骗...
-
看到罗振宇在跨年演讲预告片里向观众坦诚自己有一只耳朵已经失聪三年,我长出了一口气,这件事他算是自己走出来了。 那年罗振宇他们在疫情期间举办了一场没有观众的跨年演讲,每个座位上用一只玩偶熊猫替代原本应该坐在这里的观众。罗振宇面对满满一场的玩偶完成了这次演讲,不久之后,我得知他...
-
午睡悲伤综合征不是真正的医学术语,它所描述的是一种个人感受。 当你在下午四五点钟因为疲倦而入睡,想着稍微眯一会儿就起身,还有事要做。但你却在不知不觉中睡过了头,一直睡到了夜里。醒来时,你不知道这是在清晨还是黄昏,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恍恍惚惚之间突然有巨大的孤独感袭来,感觉自...
-
根据碳十四检测结果,苏纳泰尔岩壁画属于史前时代人类先祖的作品,距今约2万年,其中最早的一部分可以追溯到5万年前。它们绘制在长达7.2公里的洞穴岩壁上,初步整理的结果有十二万张,内容生动翔实地纪录了人类早期先民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其中最多的内容为狩猎,考古学家推测这些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