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3

那些我喜欢写的事情

 


这个早上我起床之后心里一点不慌,​今天可以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苹果刚开了新品发布会,可以谈最新的 iPhone 手机,可以谈苹果终于改为 Type-C 接口,可以谈库克没有涨价,也没有问果粉这些年工资为什么不涨,个人有没有足够​努力。
马斯克授权的传记刚刚全球同步发售,可以就着新书谈一谈父子关系和创业家精神,可以谈一谈人格缺陷和个人成就之间相互促进与相互毁灭,可以谈一谈人们对马斯克的崇拜心理,和他们愿意不愿意​成为马斯克的亲友,或者是在他手下工作,亲身感受一下他所的暴虐​。
都可以写,但都不是我想写​的事情。
我真正想写的事情​是这么开头的:2023 年9 月,一位叫做 Bruce.Hu 的网友在网上发现了一款古早的软件:iclosedown​。这款软件平平无奇,界面简陋,主要功能是​实现电脑自动关机,并且支持许多种不同的关机方式。但是在作者的个人网站介绍里,却讲述了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开发者​心路历程。
软件开发者当时是一名 15 岁的少年,年仅 9 岁时就罹患肾病综合征。​这种病没有特效药,只能靠激素控制,于是病情反反复复​,始终无法治愈。少年的父母双亲多年来为了他的病情到处奔波,​耗尽家财。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认为孩子因为病情耽误了学业终归不是个办法,担心孩子将来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就咬了咬牙买了一台电脑,希望​孩子能在家养病的同时学一学电脑。
少年得到了电脑,然后​接触到了编程。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他​决定要开发出一款软件来。一是少年心气,想要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二是现实考虑,少年想要通过软件赚钱,减少一点父母在经济上的压力。于是,就有了这一款iclosedown。
那是在 2004 年的事情,​距离现在有 19 年之久。
网友Bruce.Hu 看罢这段心路历程之后,产生了一种不可遏止的冲动,想要知道那位少年在 19 年后​的状况。于是,他在网上​分享了他的发现,然后开始找寻。其他网友看到帖子之后,​许多人都表示并不乐观。对于病情不是很乐观,对于找寻 19 年前的一名初级​开发者也不乐观。
但是Bruce.Hu 还是一路追寻下去,​网友们也加入了搜寻的队伍。一位叫 Bun 的网友在少年的个人网站上找到了一个帖子,发布于 2013 年。此时少年已经变成青年,他用很简短的话说了​ 4 件事:​1、感谢网友多年来对自己的关心;2、​他的身体已经基本康复;3、​他现在成为了一名程序员;4、如果有网友需要了解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信息,他​愿意提供帮助。
20​16 年,他还再次更新了一个自动关机软件的新版本。
​这就是我喜欢写的事情。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少年并没有继承乔布斯的遗产,也没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空运输私人承包商,挟​NASA 以令诸侯。他是个开发者但不会有产品全球发布会,他在我看来是个传奇但没有名作家会为他写自传。
他不会出现在今早的科技新闻​头条,但是我喜欢他的人生故事。就像我喜欢​网友顺着19 年前的一款旧软件去找原作者这件事一样。因为它很温暖,​也因为它很有力量。
事情起因于​不幸的疾病,而且是慢性病。先是有父母对子女之爱,于是有砸锅卖铁,​反复进出各大医院的治疗。甚至还有挤出一笔钱买电脑,为孩子买个一技之长的​考量。然后是孩子对父母之爱,他想利用自己的编程能力,为父母减轻一点经济压力,对这个家庭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19 年前,没人知道​事情会走向何方​,没人知道少年能否治愈,没人知道他是否能和所有人一样顺利展开人生。
故事有一个让人欢喜的结局,少年的病已经不再困扰他和他的家人,少年也从一个业余开发者成为了程序员,在成人的世界里可以安身立命---而且还很忙,​以至于没多少时间去更新升级他的软件。父母之爱和子女之爱,在多年之后​结出了果实。如果想要讲述一个科技和人的故事,那么这就是了。
对于平凡的人们而言,人生​故事没有华彩乐章。没有什么彻底治愈,病情能够控制得住,能够正常生活,这就相当于乔布斯发明苹果手机,马斯克发射可回收火箭​;也没有什么伟大功业,人能够从病情中挣脱出来,能够拥有一技之长,能够在这个世界里安身立命,这就相当于一位顶级企业家从市场募集百亿美金,创造可以服务全球的新产品新服务---​在我看来,这都是一回事---平凡的人们做到这一步,和伟大人物做到那一步,都已经做到了他们个人可能做到的极限。
平凡的人们仰望着伟大,​但同样也是平凡的人们才能低头发现平凡中的伟大。这个故事的结尾是陌生人之爱,一个陌生人因为一款 19 年前的软件,为另外一个陌生人的命运牵肠挂肚,这就是陌生人之爱---我们对他人的关切之情。
现在,我把这个故事交在你手上,希望你也能感觉到它的暖意,​也能感觉到它所带来的力量。​在那么一个瞬间,我也有一念闪过:​这么做是不是太草率了?谁能验证这件事的​真假?谁能知道这​ 19 年来事情和人物的全貌?但是我又想,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美好,​相信本身就很重要,就像是认为凡人小事和​丰功伟业同样重要一样。
在这个早上,有人看得见手机和火箭,​有人看得见其中的每一个零件。


------

2023-09-12

执而不取


这两天的文章和社会热点新闻有关,《紧急撤离》和《你应该更努力才对》都是如此。热点新闻无论当时再怎么热,它总是会过去的,过去之后点评​事件的文章就变得毫无价值。所以,我讨论的重点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事件对于我们自身​有什么思考的价值。

即便都这样了还是有读者在问​:和菜头,你前几天才推荐了《拒绝新闻的生活》,​怎么你还在看新闻?!

呃......我还看了主播周淑怡爆出和PGone在一起的新闻,​那你要不要来打我?

​有些人喜欢持有断见。如果我说人不要被名声所束缚,​他们就会说:那你为什么不​废了这个号,换个小号默默从零开始写?如果我说人不要被​金钱所掌控,他们就会说:那你为什么不散尽家财,去工地上搬砖领计件工资?如果我说人不要沉溺于美色,那么我估计他们得换上净身房的职业装拿着​刀子逼近我。

持有断见,就会产生类似​的观念。名声​束缚人,那么打破束缚的最好方法就是放弃掉名声。那我就要问了:如果我换了个小号之后,我是还继续追求​读者数追求阅读量追求影响力呢,还是不会?废弃​大号,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

同样的,我在工地搬砖是会停止想办法混上工头,参与项目,担任​经理,走上人生巅峰呢?还是会安于​搬砖,每天领钱换小酒?最后说到太监,切干净了香肠加鸡蛋就能切干净欲望么?真靠切可以解决问题,怎么解释“对食”这种​古老的传统呢?

​反对,抑制乃至断绝,其实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说,今天的人们面对着新闻过载,大部分新闻其实对于个人而言毫无意义,但是时间却浪费掉了,情绪却激发起来了,心理​却失去平衡了。说到这里,下一句话并不是“彻底戒掉新闻”​。

许多人得知糖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之后,也​会决定戒糖。他们很坚决地从生活里去掉饮料、糕点、甜品,并且欣喜于自己的“意志坚定”​。然后有一天他们吃到红烧肉,根本停不下筷子,因为红烧里需要放糖,那点糖瞬间点燃了他们内心里对甜味的​渴望。​在那一刻,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比甜味更美好。

对于甜的渴望消失了吗?​成功戒除了吗?可以确保不会某一天变本加厉大张旗鼓​地回来吗?那他戒了个寂寞。

糖不曾害人,就像是名声、金钱、美色不曾害人一样,害人的是执着之心。​喜欢出名,这没有什么问题。而执着于名声,为了名声去说言不由衷的话,去做匪夷所思的事,去撒黑白颠倒的谎,​这才会造成伤害。

新闻是一种资讯,它不会主动占据你的注意力,不会主动调动和控制你的情绪,不会主动扭曲和遮蔽你对世界的认知,是你对新闻上瘾,刷数字媒体刷得没完没了,​这才会导致上述的这一系列后果。你执着于最新最快的消息,你执着于自己不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这种念头,你执着于人知道得越多越全​也就越有个人竞争力这种见解。

所以,你要做的不是戒掉新闻,​而是去掉你的这些执着。

新闻不是你的敌人,也不是凶恶的罪犯,你不可能把它抓起来,关进一个保险柜,然后沉到海底。你也不可能殴打它,压制它,对抗它,利用这些方式​让你不再对它产生执着。你越是选择抑制,越是选择对抗,​它对你产生的吸引力就会变得越发强大,你也就越是心瘾难除。

所以,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贤者教导过人们,​你和你所贪恋沉溺的人或事之间,并不是敌我关系。破除执着的方法不是拒绝,不是对抗,不是压抑,不是禁绝,而是​执而不着。

执而不着,意思是你可以继续执,也就是继续拿着,继续使用。但不要着,就不要黏在上面,不要​贴在上面,不要一旦拿着就不撒手。

就像是你在家里吃饭,​有一道你非常喜欢的菜。无论你多喜欢,吃完你就​起身走了。你不会端着那盘菜去坐车,不会端着​它去单位,不会端着它去约会​。但是很多的确会对司机说我其实很有名很有钱女朋友数不完,对同事说我其实很有名很有钱女朋友数不完,对约会对象说其实我很有名很有钱女朋友数不完,你今天可算是​赚到了。

所以日本喜剧演员北野武在买了一辆豪车之后,会让司机开着车,自己打一辆车跟在后面,指着自己​的豪车对出租车司机说:​看见了没有,那是我的车。这就是执而不着,他把自己变成一个笑话​,然后讲出来。无论是出租司机,还是观众,​听完他的话之后都能哈哈大笑。在这种哈哈大笑中有一种破灭,执着财富之心的破灭,因为它是那么荒谬的一件事情,诚如​北野武所说:开豪车如果自己坐在车里,不能目睹别人看到时候的表情,那​还有什么意思?豪车本身没什么,开豪车需要观众才是核心​。

北野武坐在出租车上,​和司机一起观察自己的豪车。豪车里并非空无一物,里面有北野武的欲望。能够在拥有的同时,清晰地观察着自己的欲望,这就是​执而不取。

我还是会看新闻,但不会​无限刷新。我还是会看新闻,但不大会产生情绪波动,我还是会看新闻,但是​我不会因此觉得世界一片光明或者一片漆黑。我看过几条,就把手机放在一边,今天的新闻对于我就算是结束。一旦把它放下,我也就不再频频扭头回去再看,​而是忙其他的事情去了。

​新闻对我造成困扰了吗?新闻对于我造成​过载了吗?新闻对我形成信息茧房效应了吗?​没有的话,为什么我要彻底戒除新闻呢?我彻底戒除新闻,换了一种新的执着,执着于不看新闻的生活,那么当我看到亲友在饭桌上讨论新闻,我是不是又要升起鄙夷、厌恶、​排斥的心?那我是不是又在自寻烦恼?

​那现在你来说说,我能不能知道周淑怡和PGone的事?那你​再来说说,为什么有人知道这件事之后要脱粉退圈破口大骂?​最后,你再来说说,这些人真能彻底戒除周淑怡吗?

2023-09-11

你应该更努力才对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有这样一段话:

“在我年纪更轻、见识更浅时,父亲曾给我一个忠告,它至今仍在我脑海萦绕。‘每当你要批评别人,’他告诉我,‘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
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曾经在东京大学演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请不要把所有的努力都追逐于个人的胜利,被优越环境所塑造出来的能力,不是为了凌驾于没有享受过同等资源的人们之上,而应该运用这些能力来帮助他们​。”
朝阳区普通作家和菜头在 2018 年的文章《你穷你有理和被坑你活该》里​曾经也说过这样一段话:
凭借运气而嘲笑别人蹇劣的命运,就会失去宝贵的同情。躲在自家屋檐下向泥淖中的人扔石头的人,最终也会失去自家的屋顶。
我一度以为这些都是人们的共识,也是人活在这个社会里需要的常识,​但看来不是。因为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出来说​:你之所以没钱,你之所以艰难,你之所以受困于你今天的生活,那是因为你过去努力得不够,你应该更努力才对。
个人成功让许多人丢失了对社会和他人的真实体感,对自我的迷恋​导致人们用努力这种字眼来巧妙地自我恭维。在任何时代,对任何一个自我感觉成功的人,都可以​问一个相同的问题:你的成功,真的​只是因为你的努力吗?
在今天,我们​目睹一个个曾经无限辉煌的商业帝国轰然倒下。这是因为他们不努力么?我想,在清盘前苦苦挽救自己事业的他们,应该​付出了一生之中最大的努力。那么,为什么这一次努力没有奏效呢?因为这就从来没努力的什么事。
苍蝇从动车车尾飞到车头,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说:“我之所现在拥有 205 公里/小时的飞行速度,乃是因为我努力扇动翅膀的结果。”动车到站,苍蝇的时速瞬间变成 5 公里/​小时。
许多人用努力来自我恭维,作为个人成功的理由,说多了自己也相信了​,就把个人努力发展成为一种宗教。仿佛这个世界上当真有什么神圣的交换法则,只要个人在祭坛献上努力,世界就必然回报以​成功。
没有祭坛,没有交换法则,他们的问题是忘了自己身在动车之上,把火车头的力量想当然地​当做了自己的能力。于是对着站台上的人大喊​:你们要努力啊!
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人们总是在恭维这个社会里的成功者​,赞美他们的智商多么高,赞美他们的情商多么高。赞叹他们的头脑如何灵活,赞叹他们在人前如何会说话。但往往是这些所谓双商同高的人,会说出双商为负的话​:你应该更努力才对。
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们讨论智商、情商、财商,一切可以衡量个人能力的数据,​但是人们极少讨论心性。心性是什么很难一句话说清楚,但是心性的作用​人人都能看到。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头,菲茨杰拉德借人物父亲之口说出的那句话,就体现出了​善良的心性。上野千鹤子女士在东大的演讲词,也体现出了慈悲的心性。
有这样的心性,才会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也才会现实世界结构性的不公有所认知。于是,拥有这样心性的人永远不会把他人的命运直接和个人努力挂钩,​因为他们知道这样说不单不正确,而且不公平。
最聪明的头脑,说着大家最爱听的话,掏空每个人的口袋,然后说“你应该更努力才是”​。这和智商情商没有任何关系,单纯是因为自私自恋自我为中心的心性,让他们失去了对他人苦痛的感知。所以,无论再增加多少智商,多少情商,都不会催生出点滴同情心,​点滴同理心。没有什么感同身受,所谓的个人努力,就是成功​区隔自我和他人的心理防火墙。躲在这堵墙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同时和所有的“失败者”保持足够​大的心理安全距离---我永远也不会变成他们,因为我足够努力。
借用朝阳区普通作家和菜头的话来说:“凭借运气而嘲笑别人蹇劣的命运,就会失去宝贵的同情。躲在自家屋檐下向泥淖中的人扔石头的人,最终也会失去自家的屋顶。” 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失去自家屋顶,​而是失去宝贵的同情。因为失去财富和事业总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但是一旦败坏了自己的心性,却很难挽救,​很难让人再变回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因为他已经丧失了正常的​情感和感知。
所以,​是他们应该更努力才对,努力去保全自己的心性,努力让自己做个人才对。否则,​在动车停靠站点的时候,那就实在是太尴尬了一些。​


------

2023-09-10

鄙视链

 


鄙视链是个网络上创造的新词,造词时明显参考了食物链这个概念。因此说明人们都处于无处不在的相互比较,相互鄙视的状态下,并且以鄙视来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文学圈的鄙视链说明,许多写字的人看完一脸苦笑。不妨放在这里让你也具体感受一下鄙视链的辛辣:
文学圈是存在鄙视链的。诗人位于第一等级,文学婆罗门,终身侍奉缪斯女神,算文学的神职人员。杰出诗人路过,大家都得跪在路边。所以诗人也很难得,中国大约二十年出一个诗歌人间行走,代行神权。
小说家是文学刹帝利,文学武士,为文字王国在人间疯狂攻城掠地,征服读者,让他们跪拜文学,收集信仰,成就所谓香火神道。在这个序列里,短篇小说家在高位,因为他们能用最少的砖,盖最大的房。其次是长篇小说家,他们能用非常多的砖,盖非常宏伟壮观的建筑。最后是中篇小说家,数量众多,房子千奇百怪。严格定义下,作家指的是小说家和小说家以上。
散文家是文学吠舍,文学纳税人。写散文给大众,满足大众对于文字之美的需求,同时解决大众无法阅读长篇小说和欣赏精炼诗歌的问题。然后,用稿费去买小说和诗集,给刹帝利和婆罗门上文学税。路上见到他们的时候,要鞠躬行礼,表示对方是能营建宫殿楼宇、空中花园的大匠,自己只是个给房间里一面贴墙纸搞装修的。
评论家和专栏作家,写千字文的,属于文学首陀罗。在文学的盛宴里,他们是做辣条泡方便面的;在文学的华厦里,他们是烧砖拌水泥的。他们提供每日速生速死的文字,以量大水多管饱服务于大众。我就属于这个阶层,没能力侍神,没能力盖房,没能力刷墙,蹲在街边卖散装口香糖。对了,还老喜欢押韵。
整个阶级你可以看到是从纯形而上,逐步变得功能性越来越强。伴随着这个过程,艺术性也同时在下降。所以,就文学性而言,如果写菜谱或者说明书,那就跌入了第五等级,写PPT的则在目视不可见的等级。
我在这份说明里,参考了印度的种姓制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不可接触之人,以此暗示文学圈里的鄙视链其实是一种阶级概念。这起码有一多半是真的,人们对于这种阶级划分有相当程度的认同,所以尽管听起来很讽刺,但也只好苦笑着接受,其中不乏有人转载,作为一种自嘲。
没人因此而骂我,因为我直接把自己划入了第四等级,文学首陀罗。你可以把这理解为狡猾,也可以理解为真诚。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我承认不同的文体作家所提供的文学价值不同,另一方面我其实对这种鄙视链的真实态度是相当的不以为然。
有人类就会有鄙视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人类就有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人就会分群。有群就有相对高低,位于高处的群就会想尽办法维护自己的地位,提升自己人的相互认同。说到相互认同,发明鄙视链是最为简单的方式。任何时候,只要你试图证明另外一群人不如自己这一群,大家就会立即频频点头,自认为是更高的那一群。自我肯定,自我证明,都不如鄙视他人来得直接简单。
你我在生活中肯定不止一次遭遇鄙视链,可能是品位鄙视链,可能是金钱鄙视链,可能是官阶鄙视链等等等等。一直到死,都可能避不开烧纸规模鄙视链和墓地面积鄙视链。我可以肯定,鄙视链不止一次为你带来了困扰,让你感到局促不安。每当这时候,可以偶尔想一想我---一名文学首陀罗,但是依然写得有滋有味,乐此不疲,并且还高高兴兴大声承认自己就在鄙视链的底部。
为什么?我认为鄙视链只是人类社会里发明出来的诸多游戏之一,甚至可以说鄙视链三个字本身没有多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一早想清楚你究竟要不要参加游戏。我认为很多人在成为游戏玩家之后很久,都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参加游戏,自己内心究竟想不想参加游戏。比如说人世间最著名的那个游戏:我要成功。
并没有谁规定,一个人必须考最好的大学,选最好的专业,进最好的单位,赚最多的钱,住最大的房子,办最棒的婚礼,生最聪明的孩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有一系列标准,细致到你完全忘记了它依然是一个游戏。而在这个游戏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种选择,比如说过充实而快乐的一生,或者是凡事尽力就好剩下的交给老天,或者是打定主意永远做副手打配合。但是有那么多人根本想都不想,就加入我“我要成功”的游戏,然后去感受压力、焦虑和挫败,仿佛根本没有第二种选项一样。
我当然知道,成为一名诗人或者是小说家,自己就可以更接近文学殿堂。问题是我自己非常清楚,这件事以我的天分和能力估计根本做不到。即便勉强去做,大概也只能成为一名三流诗人或者是蹩脚的小说家。所以,我一早就不打算加入追求缪斯女神的游戏,去博取她的青睐。但是我还算喜欢写作,我的写作能力也适合千字文、专栏,胜在体力还算充沛,不至于很快枯竭。那么,我就去做好这件事情,认认真真写我能写的东西,每年还努力提升一点点写作水准。
一旦不去想进入文学殿堂这件事情,我可以做的事情就变得相当多,获得快乐和满足同样也就要简单得多。当然,还是可以用文学鄙视链来羞辱我,只是我并没有多大感觉。因为不参加游戏,按照游戏规则来指责我就会变得很虚弱无力。也正因为不参加游戏,我对自我的认知和判断并不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我的内心。也不是所谓的阿Q精神,阿Q不知道他是谁,他在做什么,能做什么,我对此却非常清楚,已经很审慎和透彻地思考过。知道我写千字文不是为了谁,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肯定,单纯是因为我自己喜欢,我自己能够,那么我径直去做就行了。
忍不住去找寻他人认同,群体认同,这在人生的早期阶段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自己一个人走夜路太辛苦了,有一群人一起走要轻松许多。但是说到底,这依然是一种借来的外部力量。人生路漫长,大多时候都得靠自己撑下去,更为重要的是自我认同,它才能够提供真正的力量。不妨把鄙视链看做是一根拐棍,可以拄着走上一段,但是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双脚。
实在是承受不住鄙视链压力的时候,人又不愿意退出游戏,那么我还有一个私人建议:去回想一下那些毕业十年二十年之后还把自己母校挂在嘴上的人,还在为每一年的大学排名表里母校位次而激动的人,还在用985、211鄙视其他大学的人,周围的人怎么看待他们?是不是会忍不住怀疑,他们一生中的唯一高光时刻就是大学?同样的道理,让你感觉无比痛苦,无比困扰的鄙视链,也是某些人一生中的唯一亮点。我希望你不是这样,我希望你身上有点点星光。
对了,我刚刚又押韵了,那又怎么样呢?


------

2023-09-09

一个潜在的 AI风险

 


AI 技术在 2023年大爆发,于是各种各样的新产品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从业者一直在找寻真正可以引爆大众参与度的产品,而最容易得到​推广的产品类型毫无疑问就是工具。
就我的个人观察,迄今为止较为成功的产品都是帮人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工具。比如说:沉浸式翻译。它可以调用包括 GTP、deepl、Google 在内的 AI 平台,​对网页进行翻译,甚至可以直接翻译电子书。由于强大的功能,高速的回应式迭代,以及良好的用户口碑,很快就​得以传播开来。
但是与此同时,我也注意到另外一些工具产品,对它们的潜在风险充满​担忧。比如说最近出现了一批个性头像生成工具,具体使用方法是首先让用户上传一批自己的真实大头照,然后 AI 根据这些真实照片,生成不同风格的头像或者大头贴。
毫无疑问,这种产品会比翻译类工具更受欢迎,因为人人都自恋,人人都要头像,而且历史上曾经有类似的头像生成 App ​大获成功。但是隐忧也由此产生:
随着 AI 技术的进步,机器可以制造出越来越逼真的个人形象。换句话来说,AI 可以制造出越来越具备个人生物特征​的形象。
想一想看,面部解锁功能靠的是​人脸识别技术。为了防止有人用一张照片去解锁,你做面部识别的时候系统会要求你点头、眨眼​。现在有了 AI 技术,有了你的脸部照片,那么人工合成你的个人形象,从而欺骗​人脸识别系统就是个技术问题,​安全风险随之产生。
即便利用静态图片生成动态视频还存在技术障碍,那么,下一步如果有 App 利用你上传的一段自拍视频,帮你生成自己的数字人呢?是不是就可以得到了你的​面部动态数据了?
之前,我使用微软的 TTS​,用 AI 把我的文章转为语音。但是,这个服务只允许把文字转换为微软提供的几种口音。我很自然地想到,为什么不是我念几段话,然后 AI 根据我的语音,生成我个人的语音模型,​可以用我的声音来读我的文章呢?
微软还真有这个服务,​个人语音定制。我去看了一下开通规则,​直接就退了。因为这件事根本就不是交钱然后得到服务的事,微软要求你提交申请,在申请里写明你是什么公司,你是什么个人,你要利用这个服务做什么事情等等等等,​然后等待他们的审批。那种熟悉的官僚主义气味,让我一下意识到了​微软其实并不真的想提供这项服务,并不想对所有人都开放。
后来我也理解了这件事​。因为看起来这是用 AI 合成你的语音,实际上是 AI 得到了个人的声纹。即便精度不足以骗过声音锁,模拟出你的声音,给你通讯录上的好友打电话,冒充你的身份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微软也许能做到声音库数据不至于外泄,但是如果成千上万的人申请并且开通了这项服务,它也无法确保开通服务的人​拿去做什么事情。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问题。以前人们担忧的是密码泄露,现在人们需要担忧的是生物特征数据泄露,这包括你的指纹,你的声音,你的虹膜,你的面部特征。一旦外泄,意味着你的各种指纹锁、声音锁、虹膜锁、​面部识别锁都处于风险之中。即便你没有开通任何这样的安全服务,这些数据也可以用作制造你的虚假​发言,虚假视频。
密码泄露可以通过修改密码,增加双重验证加以解决。然而,生物特征数据泄露那就是一泄永露,因为你不可能去修改你的指纹,你的声音,你的眼睛,​你最多只能去整容。
所以,当我们面对各种基于 AI 技术的新奇趣产品时,不要只考虑到它的娱乐性,不要只考虑到它的个性化,​我们更需要关注它们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交出个人数据是容易的,交出去之后,对方如何保管,如何使用,​那就由不得自己了。
当然,当然,我知道有人又会反驳​说:难道人们不是随时随地在社交网络上主动泄露自己的​生物特征数据吗?难道人们不是每天​发布自拍吗?难道人们不是每天​上传自己的视频吗?这些数据早就已经大泄而特泄,还缺几个新的App?
这话也没错,我之前也看过两则​传闻。一则是说根据手​掌的高清图片,AI 可以提取人的指纹,这一条没能获得验证。另一则是一篇论文,说他们的AI 算法可以根据人敲击键盘的声音,反向推导​出敲击的内容,准确率还挺高。
风险的确无处不在,随着技术进步,就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现实也总是​会提出新的挑战。之前,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拍,Vlog,的确无法预见到今天​所要面临的风险,但是在今天可能人们需要不得不重新考虑。而从长远来看,生物特征数据泄露和滥用怕也是一个无法​完全禁止的趋势。
但我的看法是:能够多保护一天也是有意义的。每多延误一天,就增加一分技术或者立法​解决安全风险的可能。况且,你的个人数据淹没在社交平台上的海量数据之中,和你的个人数据专门提交给 AI 新创公司,这还是两回事。前者要搜集和锁定你的身份,目前还有成本作为门槛,并没有那么直接。一滴水躲藏在大海中,和滴在显微镜下的载玻片上,它的处境​还是有些不同的。
最后,我们所能指望的也只有人类社会制定的规则,​和人类组织之间的合作。记得之前海外出过一款 AI 产品,​其主要功能是一键扒衣。用户上传任何一张照片,AI 可以迅速去掉衣服,变成裸体。但它最终也没有成为席卷全球的现象级 App。看起来人类还是有所选择,​人类还是存在某些共识,人类还是具有​智慧可以认识到:如果这个 App 允许我对别人那么做,那么别人同样可以对我那么做,所以,最好不要​有这样的 App 存在。
我的意思是,在人类适应新问题之前,在人类调整规则和法律之前,在人类组织达成共识采取统一行动之前,你最好保护好你的个人生物特征数据,​别轻易交出去。也许,在多年的美颜之后,你可以开始考虑​对自己的自拍照片做劣化处理了。


------

附件:


2023-09-08

观点和想法

 


​从内容上来说,所有社交媒体的特点都是一样的:结果前置。​什么意思呢?​社交媒体上最匮乏也是最珍贵的东西,是人们的注意力。结果前置,就是吸引注意力最快当的方法。
比如说你想要分享一件好笑的事情,正常人的正常叙述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来讲,但是在社交媒体上​别人看开头一句话就放弃了。所以,​你应该这样说:哈哈哈哈哈笑​死老子了,昨天......
​现在你明白了吗?哈哈哈哈哈哈笑死老子了,这是你经历了那件事情之后的结果---你获得了​哈哈大笑的情绪体验。如果你要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件事,​你不能按照事情的发生顺序来介绍,你需要把结果提到最前面,人们看到了才会感到好奇,然后对你后续讲述的内容​产生兴趣。
同样的,社交媒体上观点​优先也是同一个道理。因为观点是个结论,你需要先抛出结论,​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所以一般的格式是这样的---先写:李二狗就是个王八蛋。然后​展开论证:为什么我说李二狗​是个王八蛋,理由是一二三四。
严格来说,李二狗就是个王八蛋​并不是观点,而是一种个人判断。真正的观点更像是“廉租房就不应该配套厕所”那样的说法,它后面需要有一套逻辑支撑,而且和​表达观点的人无关。比如说这个观点背后的逻辑是:如果廉租房做成小型公寓,条件设施一应俱全,那么它们多半落不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而是​变成某些人占用之后收取租金的工具。
​这套逻辑是什么?​它是想法。但是,完整清晰地陈述一个想法,需要​大量的篇幅,对读者也提出了很高的阅读要求,所以在社交媒体上基本没有什么市场。没有几个人愿意花时间认真阅读一下某个人的具体想法,​人们只对结论性的东西,结果性的东西感兴趣。
于是,你在社交媒体上每天看到的都是​:哈哈哈哈哈笑死老子了,呜呜呜呜这也太好哭了吧?​或者是:抢购盐的都是傻屄!批评抢盐的都是跪族​!XX手机是世界上最好的​,不接受反驳!果粉都是有钱的脑残​句号!诺兰在吃老本走下坡路《奥本海默》拍得稀烂​!诺兰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电影艺术!
​诸如此类。
我个人对此是这么看的:​结果前置,这是社交网络的特性。你​服从这种特性,那么你就能获得众人的注意力。你抗拒这种特性,那么你就会​被众人冷落,你在社交媒体上就会失声。这是个事实,​不带任何的个人偏好,社交媒体就是那么运转的,你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但是我还是鼓励人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且认为想法在观点之​上,哪怕后者更受欢迎。这是因为​所谓的注意力,是一种极不靠谱的存在。说它不靠谱,是因为它非常短暂,来去倏忽​。
还记得​那个金毛怒江小伙子吗?​“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怒江泸水市,泸水市六库”,当时这首歌全网刷屏,现在​人呢?如果你去搜索一下的话,会发现他出现在一条不起眼的社会新闻里,为了​继续获得流量,他把自己的号都给弄没了。流量来得莫名其妙,去得毫无痕迹。
那么,输出观点​所带来的流量是不是好一些?那你想一想,这许多年来的各种综艺节目里的各种毒舌评委,现在你还能记得几个?记得他们说过什么?这多年来举办了那么多期奇葩说,那些辩手​现在你还记得几个?记得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甚至,他们讨论的主要论题是什么?
人们当初非常投入地关注,正如现在人们非常​淡漠地遗忘。
通过观点表达,一个人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上百万人的关注。​但是,这些注意力加在一起,价值约等于零​。而输出想法则不然,虽然愿意看的人的确很少,阅读的门槛也的确很多,而且它也的的确确抵触了社交媒体的规律,不过,也会有少数人愿意看一下你的想法,​想要了解一下你的思考过程,最后会因此而关注你。
类似这样的一个关注者,我认为其价值超过一万名流量粉。流量粉买的是你的观点,​买的是因为这种观点所满足的个人情绪。而愿意了解你想法的关注者,他们买的是你这个人,买的是你的头脑,你的趣味,你的品格。他们在相当程度上能够理解你,所以你们之间​存在着真正的沟通,也存在着真正的共识。这种较为深厚的人际关系,能够​抵挡时光的侵蚀,并且建立起宝贵的信任。
所谓的个人品牌,​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起来的。
同样是一个程序员,如果其中一个每天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无所不谈,没有一刻不在下结论给观点,那么无论他推出怎样的独立软件,也无论有多少他的拥趸​大加赞美,我碰都不会去碰一下。
而另一个程序员​如果谈的是他怎么设计的一个小功能,背后是什么想法,做了几次尝试。分享他怎么选的咖啡,如何训练他的猫咪,为什么用一种双肩包而不用另外一种,那么即便他只有50个关注者,​他只要发了新产品,我都会第一时间去用一下。
很简单,后者对于我而言具有个人品牌。这个人是活人,是真人,​我读过他的想法,我知道他的生活,我信任这个人。区别在于他给出了自己的想法,无论深浅,​当我知道一个人怎么想的,那我就认为我了解了这个人。而当我知道一个人怎么看的,那我就是选择看法的消费者。今天观点和我的观点吻合,​那我就点赞支持。明天观点和我的观点相悖,那我就昭告天下取关,说“出了名你就变了”​。
总结一下:无论在哪一种社会,无论在哪一种环境,​了解一个人都需要支付时间成本。愿不愿意支付时间成本,愿意支付多少时间成本,​决定了人和人之间未来关系的走向。观点对应的时间成本极低,于是输出观点和接受观点的双方本身价值就低,量不解决任何问题。想法对应的时间成本极高,那么输出想法和​接受想法的双方价值就高,彼此都值得认真对待,量不影响​多大问题。
所以,每当我看到那些满口“写那么多干嘛?你直接告诉我结论就完了”的人,​我多一秒钟都不愿意浪费。​


------

2023-09-07

昆虫记

                               

我看给少年儿童开具的各种书单里,一般都少不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当然是一本好书,我人生中第一次写作开悟就是​源自它的启发。当时我还在念小学,读完​它之后我就突然会写记叙文了。《昆虫记》教人如何观察,一旦学会观察,那么就再也不用担心作文写什么,如何写满​两页作文纸这样的问题了。
然而我很好奇一件事:​今天的小朋友去哪里观察昆虫呢?
人和人的生活经验是不同的。在我小时候,​昆虫是生活的一部分。墙角门缝里永远有蚂蚁在忙忙碌碌,撒一点糖在地上,就能看到蚂蚁​兵团​拉出长长的一根散兵线。下过雨,蜗牛和蛞蝓就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顺着阴沟​慢慢地爬。蛞蝓又叫鼻涕虫,​是没有房产的蜗牛。
我在路灯下见过蝼蛄倾巢而出,大摇大摆地​爬满了水泥路,破坏力惊人的一种昆虫。蝼蛄也叫蝲蝲蛄,东北有俗谚形容勿听人言叫做:听喇喇蛄叫,还不种地啦?我也见过白蚁破开自己精心建设的蚁巢,让长出翅膀的公蚁和蚁后飞出去交配,交配完毕它们就脱去翅膀,​亮晶晶的翅膀铺满了整座雨后的山坡。
我还在家附近的水沟捕捉过蜻蜓,用棉线套着脖子​任由它在天空四处乱飞,那是我最早的宠物。我还学会在黄昏时倾听振翅的嗡嗡声,然后用巴掌把起飞爬升过程中的金龟子抽落在地,用棉线卡入脖子和胸甲之间的缝隙任由它在天空四处乱飞,又或者是让它在桌子上低头猛冲,推开我​堆好的火柴盒,那是我​的另一种宠物。


有段时间流行气功,我中了民间传说的毒,伸出胳膊站在家门外,等着蚊子落​下来吸血。然后我相信如果我真气修炼一旦有所成,就可以收缩皮肤,把蚊子的针管给牢牢夹住,看它惊慌失措,​怎么挣扎都没法起飞。可惜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我就看着花脚蚊子落下,很快肚子就膨胀起来,最后吸满了血,变得透明,就像是一​颗很小的石榴,晃晃悠悠飞入空中。
哪怕是等我上了中学,也受人蛊惑,​乘坐公车去远郊捕捉蟋蟀。据说有的蟋蟀可以在花鸟市场卖上大价钱,同学们在周末就跑去农田和墓地​勤工俭学。农田里的蟋蟀多,​容易捕捉。​墓地里的蟋蟀少,但是战力强。我站在野地里,身上都是草割开的伤口,汗水流下来,​伤口就火辣辣地疼。​我一动不动,忍着,等着蟋蟀重新开始鸣叫,然后再走几步靠得更近一些---这样的经历在我成人之后再也​没有过。
昆虫是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是我熟悉的人和事。法布尔写了一本书,对于我来说,那就是我的熟人们有了一本传记,有作家很严肃地为它们写了生平事迹。我当然能读得进去,而且读起来有别样的情感。
今天​好像一切都已经不同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昆虫​就像是野草,从城市生活里悄然撤退。人们遇见昆虫的机会不多,只有邻居经常在小区群里声嘶力竭​地尖叫:​有蟑螂!然后整个群就陷入集体歇斯底里,以怒骂物业,物业承诺​次日请人来喷药除蟑作为结束。人们并不喜欢和昆虫相遇,人们喜欢​杀虫剂更甚于《昆虫记》,但是又喜欢买《昆虫记》​来送给小孩子。就像是把生活的那碗汤全给泼了,​但是又坚持要送空碗底给对方说是补一补。

怎么可能呢?见过蚂蚁搬家和读过蚂蚁搬家是两种人。看过蜻蜓照片,和感受过金龟子尖锐的脚爪紧抓着自己手指头​,也是两种人。在8K 画质下观赏微距拍摄的纪录片,这种感受永远也不可能和自己手拿一只蜻蜓,和它相互对视,在它一千只复眼中看到一千个自己时产生的眩晕相比。人家在白垩纪的时候,就已经那么振动翅膀悬停在空中。
我记得我在书本上学到螳螂之后很久,才终于有机会​亲眼见过一次。并不容易,因为螳螂是绿色的,​当它躲在草丛里的时候,你很难把它分辨出来。​一旦分辨出来,又会觉得非常震撼,觉得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精巧那么精致的存在?或者说,怎么可以​纯绿色做出这样一种存在?
当我伸手去捏螳螂的肚子的时候,它疯狂地挥舞两把大刀,在我手指上留下徒劳无益的白色划痕。那肚子瘪瘪的,​和它疯狂输出所需要的能量完全不成比例。法布尔没说过这件事,它只发生在某一个下午的长草丛中,​只发生在我和一只绿色的螳螂之间。我松开手,它振翅极速飞去,就像是一小团绿色的雾,划出一道倾斜的曲线,一头撞入草丛​就此消失不见。
即便在深圳的时候,我家里也没有任何蟑螂药。有时候我和蟑螂会在洗手间偶遇,少部分时间​我会慢慢弯下腰去摸自己的塑料拖鞋,大部分时间我们互不理睬,各自忙自己的事​。我没有厌恶,也没有恐惧,甚至不会觉得​蟑螂闯入了我的生活,而是认为是我们​在亿万年后,用水泥盒子入侵了昆虫的家园。
​我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才适合读《昆虫记》。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