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意思的高考作文
昨天中午,我看完一遍所有的高考作文题目,却没有一丁点兴趣动笔。我个人比较喜欢开放性的作文题,就是给一段文字,根据它任由考生自由发挥,任选角度。今年不一样,今年出题老师已经在题目里明确了论点,是纯而又纯的命题作文。这种作文有什么好写的?煤炭是黑色的,请用800字扩展这个论点,注意不要写成石油。唯一的例外,还是个假问题,要求考生讨论在AI时代里,如果AI可以给出一切答案,那么人们的问题会不会越来越少?我就不理解为什么后面要加一个问号,难道还真的有考生会强行弄险,完全不顾偏题得低分的可能,论证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问题逐渐收敛,越来越少的过程?以前每年我都参加高考作文,理由是好玩。因为作文题目一出来,一般都有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有点像是一年一度的嘉年华会,每个人都可以穿上奇装异服参与一番。今年搞得像是大公司年会,每个人都穿西装打领带,按照名牌入座,做规定动作,这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类似AI这种题目,本来可以设计许多开放性的话题。比如说AI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替代还是相互协助,AI有助于学习外语还是相反,AI的创作算不算是创作,诸如此类。并没有标准答案,全看考生如何理解问题,如何论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运用中文。而且,这些问题多少都算得上真问题,题目流传到社会上也会引发讨论。今年有什么讨论?都是各色人等跳出来宣布自己押中了题目。又不是赌博,又不是自己抱着筹码下场,那么激动干什么?题目本身没有话题性,说明题目出得就很失败,没有人愿意跟进讨论。没有人愿意跟进讨论,后续求学的人就不能从讨论中汲取观点、视角和思考,那就是一次浪费。我看下来有一个感觉,今年的高考题目是刷短视频的老师为刷短视频的学生做的专门定制。因为只有短视频才会如此排斥开放性内容,从标题到结尾都需要斩钉截铁地所谓“站”某个观点。也只有短视频才会如此排斥复杂的思考,全部内容围绕核心观点做展开,在局部大家比拼雕花。因为它自身的生产逻辑就是大家复制爆点,有爆必抄,不需要分析考虑为什么会爆。这些都是啥?设计这些题目的时候,出题老师自己想清楚了这些问题没有?世界什么时候变成一个只有一面的硬币了?怎么就抵达未知之地了?已知之地不需要翻面深挖的?怎么就真正相遇了?虚伪和矫饰不是文明的特征么,不是刚好可以确认彼此都有相同的文明基础,可以彼此认同么?怎么来的笃定,怎么就觉得考生顺着论证一下就好?当然,这么出题安全把稳,考生不容易写偏,公众不容易挑战,四平八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是这种封闭和保守的出题方式,让高考作文变得没有任何意思。在核心论点确定的情况下,大家比试的是谁能背更多范文结构,谁能引述更多名人名言,谁能够把一篇文章写得更面面俱到---这不就是八股么?大家不比选材,大家比拼雕花。我看不如这样,明年高考干脆在作文部分直接放一段视频,然后让考生用800字介绍小帅、小美以及大魔王之间的故事,找出其中的坏人,并且分析为什么他是坏人。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