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5

人到中年交友难


 

收到江苏读者陈先生的一条留言​提问,看完我很唏嘘:
和叔好,从青年的时候关注你,如今也慢慢步入中年了,步入中年后,我最近有个疑惑,希望得到你的帮助。 
步入中年,我感觉交友和维持老朋友关系很困难,至少对我而言。就是我是有这个意愿结交新朋友,维持老朋友关系,但是实际生活中,一个是感觉老朋友都在慢慢失去,要么因为对方换了城市,因为距离变远,慢慢失联,要么因为双方工作中没有交集,慢慢失联。 
对我个人来说,我似乎只能通过需要双方定期合作某件事情,来维持,我很难通过纯粹的友谊来维持关系。 而关于结交新朋友,同样的,我一个是困惑于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可以结交到新朋友,一个是自身需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具体做什么样的事情,可以结交到新朋友。 感谢解答。
来自从青年到中年,多年的关注者。
陈先生,你的感受是​对的。
十一年前的十一月,也就是在你关注我这个账号的六个月之后,我翻译过一篇《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人过三十交友难》​。这篇文章经我翻译之后传播甚广,我想你应该读过,你内心的疑惑​其实可以在其中找到明确的答案。没错的,不需要等到中年,现代都市人在​三十岁之后交友就已经开始很困难了。
陈先生,我翻出十一年前的旧文,我反复确定你的感受,​这已经是近乎于明示的暗示​:​事情就是这样,事情就会这样。但我想,​即便到了这样的程度,你可能还是会继续问我: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自身需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具体做什么样的事,才能够结交到新朋友。​你甚至可能还有点气恼:​为什么你就是不肯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呢?
因为你不肯接受事物原本的样子呀,陈先生。人到中年就是会交友难,这是个事实。选择接受这个事实是最轻松的,你的问题来自拒绝接受,坚信一定存在其他解法,为此甚至愿意去做出一系列​改变。
台湾作家李敖刻薄小气了一辈子,每句话都在自我炫耀,但偶尔也会说出一些​人生真谛。有一次他说起自己中年之后的交友原则,我​把它总结为八个字:新人不增,​遇缺不补。这句话没问题,大概也是很多中年人此刻的现状。
而陈先生你不同,你要加新人,你要补旧缺。​我说你的问题出在自身,而且问题和​朋友不朋友没多大关系。
如果用四季​来比喻人生,中年就是秋天。​秋天对农人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收获或者是丰收,这是正面的说法。但人们并不会提到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丰收的同时也意味着分离​,农人和土地分离。对于农人而言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土地。但是收获季结束,他在田地里就再没什么事情可以做,​只能告别他心爱的土地,回家闲下来过冬。
​中年人也是如此。家庭到了收获季,事业到了收获季,​人生总体上也处于收获季。凡事告一段落,这时候麻烦就不请​自来。房贷车贷已经交完,伴侣太熟悉已经没什么话说,孩子考上大学出去工作就此离开,事业也已经爬到透明天花板再无寸金的可能。这些就是麻烦的起源---
之前你你操劳一二十年,当你每月供房的时候虽然觉得很辛苦,但是你觉得有意义,因为你在​为自己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供养和培养孩子也很辛苦,但是你觉得有意义,因为那是你生命的延续,那是你为人父母的​责任。在职场工作努力做业绩努力往上爬也很辛苦,但是你觉得意义非凡,因为你不单因此可以供养家庭,​你更以此证明你在你的领域内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现在,你已经体验了,你已经拥有了,你已经证明了,然后呢?
然后就是人到中年所有人需要面对的真相时刻:爱人到最后不过是熟人而已,子女到最后不过是为他人培养而已,事业到最后不过是成为一颗大一点的棋子而已,还有房子车子,​一个水泥盒子,一个钢铁笼子。但是你的确辛苦了很多年,付出了很多年,但这时候你感觉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为了别人而活着,似乎​并没有为自己活过几天,人生并非享受,而是更像​一场漫长的劳役。自己的人生并不真正拥有什么,人到中年一切​都在远离自己而去。​生活因此崩解,意义因此崩解,于是你迫切想要为自己做点什么,​这时候你想:我也许需要些朋友​来填补这些分离之后的空白,​也许在那么多年之后,我终于可以为自己去做点什么。
陈先生​,你看,你我之间的分歧就在于这里。你认为你需要朋友---虽然你不曾说你要朋友来做什么,不过我大概​能猜到背后的原因。而在我这里,却不认为​结交几个朋友是解决之道。请原谅我的残酷:​你不曾经深信爱情么?你不曾经深信​天伦之情么?你不曾经深信事业​和金钱的力量么?你不曾深信房子和车子带来的​满足和保证么?那它们现在​又是怎么失效的呢?
如果它们现在已经不能继续让你觉得满足满意,内心充实,充满干劲,那么你又凭什么认为你继续找寻下去,从爱人、家庭、孩子、事业、房子车子珠宝字画这些东西之外,​又能找到一样管用的东西呢,又如何知道朋友这种存在能够持续起效?会不会这个​找寻的方式本身在一开始就有问题呢?
最近我在想,什么是「中年危机」​?如果今天要我给出一个答案来,那么我会说:中年危机就是一个人从上学到工作,一直被社会训练,最终变成一个无法自全的人​,一定要依附某个外境,某样外物,某个外人才能过活,等到中年时发现人生的真相是孤身一人,不得不和自己相处时,​精神上就会出现巨大的危机,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如何自全,也不适应孤独,总是习惯于找点什么抓点什么​握住点什么,然后​坚决倚上去。一旦无倚无凭,就感觉自己在下落,无尽地下落。
在这个社会里,只有极少人可以多年如一日,心无旁骛,不计算成败利钝,不在乎他人眼光和评价,​做一点自己想做爱做的事情,赔时间赔​金钱赔健康都要去做,这样的人中年危机就不会太严重。比如说江湖上人人嘲讽的「钓鱼佬​」。陈先生,你想一下,钓鱼佬​为什么不需要朋友陪着去钓鱼?为什么一人一杆一凳,对一面水​可以坐一整天?我还想​多问一句:为什么他们可以彻底放下这一整天,不担忧地球因此毁灭?
所以,陈先生,我不认为你需要结交什么新朋友,我也不认为你需要做什么​才能赢得新朋友,这些都不是你目前需要的。你现在应该先学习和自己相处,​在那么多年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之后,想一想如何能够取悦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究竟有什么事是自己真正有兴趣的,自己真正喜欢去做的,​不妨找来先做一下。
类似的事情都有一大特点​---不需要任何旁人,只需要自己,甚至很忌讳有他人在一边干扰。那么,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你就开始适应两件事​:1、​和自己单独相处。2、辨认出自己真正喜欢真正热爱的事物。于是,你会找到​活力,找到快乐,找到激情。又因为大部分中年人到了这个年纪,一吃就饱,一喝就就醉,一动就累,一动情就想​撤退,等到他们发现你这个兴致勃勃投入什么事情之中的快乐中年人,而且看起来无需外物帮助,全靠自己,​那么他们就会忍不住要靠近你,想和你认识,大家交个朋友。
然而,反过来就不成立。当你想要去找寻某个人解救你于水火的时候,的确会一个人都找不见。你自己眼中都没有光,人们在中年晦暗不明的黄昏里又怎么看得见你。即便看得见你,又有什么理由要和你同行一段?
陈先生,最后我有一个猜测,未必成立​。我猜在伞兵群体里应该有更多深挚长久的兄弟之情,理由是每个伞兵在报名参加的第一天就清楚地知道并且立即接受一件事---伞兵的命运就是被包围,​就是孤立无援,就是全靠自己。于是,一群都拥有这样想法的人,​反而更容易接下深厚真挚的友情,甚至都不需要去找寻,也没有那么多翻脸和割席的风险。
希望我回答了你的问题。​


------


1 条评论:

  1. 安装了京华老宋体,浏览器强制使用该字体显示。再来看看文章,发现真好啊

    回复删除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