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修行”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修行”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3-06-02

能让感觉好点



有读者留言​:和菜头,麻烦你告诉我,你也有写不出东西的时候,你也有写到一半写不下去的时候,你也有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却不知道可以写点什么的时候,如果你这样对我说,这能让我感觉好点。

那么我的回答是:以上情况均存在,现在感觉好点了​?
在这个世界上,不能我一个人受这样的苦---这是很多人都会有的心态。知道别人和自己在承受同样的痛苦,经历类似的障碍,虽然不会带来任何实际上的帮助,却能让自己内心感觉好一点,​这也几乎成为了某种执念。在学校的时候,每次考试结束,高分的同学彼此之间相当冷漠,转身就走,但是60分以下的同学却​聚集成团,相互询问分数,分享共同命运。
​但感觉好并没有那么重要。不及格就是不及格,这是个事实。自己考了55分,周围还有20个同学在40分之下,并不能改变自己不及格这个事实。感觉好或者不好,对于​回答为什么会是55分,以及如何从55分再提高5分也没有任何帮助。
我想说的是,人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走,​和旁人无关。因为是一个人上路,重点是走得远行得稳,用自己的脚步丈量道路,所以个人的感觉从来就不是重点。你悲也好,喜也好,​该你走的路一寸都少不了。如果你专注在自己的感觉上,反倒会耽误你的行程,或者干扰你步履。
当我送我的猫咪去医院复查,拿到生化指标检查单出来,​上面的数据就像是重锤敲击在我的心口。​但是那种眩晕,那种失望,那种痛苦就维持了几秒钟时间。我接下来的念头立即从​个人感觉转向了思考:之前究竟是​做错了什么让指标下降得那么快?现在的数据​究竟意味着怎样的​病情?根据这些数据,做哪些事情是可以短期改善的,做哪些事情是可以长期维持的​?
当然,也存在另外的​选择。我可以瘫坐在医院的长椅上,开始计算猫咪还能陪伴我多久,想象生活中失去了猫咪会是怎样的情形,回想猫咪小时候天真无邪全然信任的模样,然后感受悲伤从脚底开始往上蔓延。哭完了之后,打开手机去找同病相怜的家长群,看到别人家毛孩子的情况更糟糕,看到在这世界上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受苦,命运不是特别针对我​给予了额外的不公,于是我能感觉好点。
我知道那会让我感觉好点,但是这些事情我都没做。因为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这时候我在个人感受上花费的每一分每一秒,浪费的是拯救猫咪生命的时间。而这时候的任何一个主动举措,无论是打针吃药还是按摩聊天,​甚至只是保持自己神志清明好去和医生讨论做判断,这对于猫咪而言都是有意义的。我会认为,此时此刻沉浸于自身感受,真正的意思是我​个人的感受要高于猫咪的生死,这是一种纯粹自私自利的表现。
写作或者别的事情也是一样。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意义存在于行动之中。所以,​行动是高于自身的。​我喜欢写作,那么写作本身就高于我,我应该做的是如何在写不出来的时候继续写下去,成就和成全写作这件事,而不是把注意力转回来,放在我内心的感觉上,专注于自己的沮丧,专注于自己的挫败,专注于自己的焦虑,然后把大量时间精力花在如何化解或者排遣这些情绪上。​这会是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你一个字都没有写。哪怕知道所有人都写不出来,但你自己也同样一个字都没写出来,​那么你感觉好与不好又有什么紧要?
在每一天早上起来,今天写不了,今天写不下去,今天没东西可以写这些想法就像是日出一样,伴随在我身边,任何一天都是如此。于是我很确信,这个清晨醒来的人还是我自己,没有被夺舍,没有被替换,还是忧虑着​我惯常的忧虑,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习惯。因为是习惯,那么也就不存在好或者不好,每天它们都会出现,那么出现了就出现,确认自己还在稳稳当当地担忧就好。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把这些情绪感受放在一边。因为它们天天都来,天天都同样的话术,它们不烦我自己都烦。所以,我知道了,麻烦不要继续废话,我有事要做。然后我去集中注意力考虑今天应该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开头以及最为重要的---应该收在哪里。当你所有的心力都集中在即将发生的行动之上时,就会有行动发生,这是屡试不爽的​方法论。写不了一整篇就先写一整段,写不了一整段就先写一整句,连一整句都写不了,就先敲下一个字---我一般会顺手依次敲下字母D 和 A,然后猛击空格键,​就会得到一个“大”字。
如同孙大圣那样,喊一声“大”,然后文字就迎风而长,从一个“大”字开始,逐渐铺满整个页面。这就是一切咒语的终极奥义,咒语内包含了关于某种行动全部意欲,所以咒语里全是名词和动词,​根本没有形容词。名词和动词和行动有关,​形容词和感觉感受有关。能让感觉好点,意思是让行动继续延迟下去。


------


2023-06-01

心若赤子--写在儿童节



心若赤子,意思是我们永远地失去了童年,永远地失去了无瑕​完满的赤子之心,所以只能说若是,​不能讲就是。

毕加索​有句名言说,他花了几十年时间终于才能像个孩子那样作画。这是很真诚的假话,因为他在几十年后画出来的作品,只是像个孩子的画作,并非就是孩子的画作,在​中间有几十年的探索和磨砺,没有任何孩子能做到。
今天是儿童节,每到这时候成年人们就会羡慕儿童,羡慕他们的生活,羡慕他们的心态,羡慕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于是,成年人会说​希望自己依然拥有一颗儿童的心灵,心若赤子,远离世俗生活中的纷纷扰扰,能够获得内心的​宁静喜乐。
作为赤子之心的对立面,成人的心则通常被认为是蒙上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油污和尘埃,有些源自欲望的燃烧,有些源自无尽的尘劳。而人世间的种种艰辛和烦恼,如同狂暴的风沙​一般不断打磨原本明亮的心灵,又让它变成模糊不清的一片。
所以人们要去找寻曾经的心,​希望它能回归澄澈透明的状态。
然而找是肯定找不见的,失去了就是失去,消失了就是消失,一定要找回那相当于​是希望时光倒流,人不应该追求违背物理学定律的​事情。不过,在尊重事实尊重现实的基础上,我们又确乎可以换一个角度来重新思考赤子之心。
作为成人,我们和孩子看到的世界,观察到的生活没什么不同。区别在于,我们看到之后​内心激发起来的感受和想法并不一样。儿童在六一节的游乐场看见云霄飞车,​立即感受到的是快乐和渴求。而在他们身边的父母,则会立即想到要排多长时间的队,肉体会感到多少酸楚,耳朵要继续听小孩子的尖叫声几小时,以及​晚饭又要向后拖延几小时。
站在成人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孩子的那种简单天真直接的心态值得羡慕,而成人那种复杂焦虑迂回的心态则让人​感到沮丧疲惫。但无论是孩子的心,还是成人的心,本质上都是心。无非是孩子的心澄澈透明,所以反射出来的景象明亮​清晰;而成人的心蒙尘污染,​所以反射出来的景象晦暗模糊。
如果抗拒这种灰暗模糊,认定明亮清晰才是好的,​那么人就会因为永远追求不到而感到痛苦。但如果认为心都是一样的心,事实上是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事实上是心就会有这样的变化,自己所认为的尘埃和油污都是一种必然发生的事情,如同孩子的澄澈透明一样,​那么就会认为心本身没有任何变化,变化的是心投射出来的景象,因为有了岁月带来的尘埃和油污,内心的光投射出来要经过复杂的折射和散射,于是成为晦暗​模糊的一片。
所以,所有的晦暗,所有的模糊,和所有的澄澈,所有的透明一样,都表征了真实的​心。当你不厌恶,不排斥,不反对晦暗和模糊时,你就可以逆着它们的方向找回​你真实的心。你可以这么理解,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无论他们看到怎样的世界,怎样的生活,都是心光放亮,​在你眼前形成的投影。儿童的投影画质很好,成人的投影画质很差,原因是成像的那个透镜​在人生的前后有所改变。成人在透镜上蒙了许多层欲望,许多层幻想,​许多层个人偏好,于是成像就是扭曲的,就是模糊的。
但即便它是扭曲的,是模糊的,是晦暗不明的,通过观察这种糟糕画质的影像,还是可以反向找到那一点心光---它不曾变过,还是和​孩童时代一样。都是你的心,都是你的心对外的投射。澄澈透明的投射是投射,晦暗模糊的投射同样也是投射,而​心光是不变的。
当你找见不变的心光,转身再去看时,​尘埃也好,油污也罢,就再不能遮蔽你的眼睛。它们当然都还在那里,并没有消失,也没有移动,但对于你来说,你就像是在坐在车里​等着洗车​。当你眼前的挡风玻璃上打上泡沫的时候,​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模糊和变形的。但泡沫并不能对你造成多少妨碍,你知道窗外的世界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你甚至可以通过那些扭曲的​形象,推断它们原本的样子。
你厌恶泡沫么?你​抗拒泡沫么?​你反对泡沫么?你​不会,你根本就不在意。你知道这就是个现象,因为你要清洁你的车辆,所以眼前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就如同你要成长,你要养家糊口,你眼前的世界看起来就会变成现在这样。
而成人之所以会羡慕赤子之心,我认为原因是​绝大多数成人从未意识到自己正坐在车上,正在洗车。​或者可以这么说:绝大多数成年人像是这一辈子都没有乘过车,更没有洗过车,前一分钟还在田间地头快乐玩耍,下一分钟就被蒙上眼睛送进车内,拉开眼罩的瞬间,漫长的洗车就已经开始。于是,他就认为眼前的世界彻底变掉了,​全是模糊和扭曲,总是忍不住想要​找回当初田间地头自己所看到的世界。
但你已经是个大人了,​大人就总得有辆车,有辆车就得送去洗,送去洗的时候从挡风玻璃看出去的景象就会那么糟糕。而一旦你知道自己在洗车,知道挡风玻璃上是泡沫和水,那么无论看到什么都不会再困扰你,你知道你自己还在车内,你知道你的眼睛没出问题,所以你安安静静坐在那里,欣赏挡风玻璃上​变来变去的纹路和波纹。
这就是成年人的赤子之心,它的确像是孩子的心,但又的确不是​。​它很难达成,但是可以努力。时光让世界看起来空前复杂,空前模糊,空前扭曲,但是凭借着成年人的这种赤子之心,这些​糟糕的影像不再对自己造成困扰。
是的,成年人会觉得焦虑,焦虑是个糟糕的影像,但它同样出自你​的心。成年人会觉得郁闷,郁闷是个糟糕的影像,​但它同样出自你的心。成年人也会有心旷神怡的时刻,心旷神怡是个美好的形象,​但它还是同样出自你的心。当你知道后面都是同一颗心,眼前所见的一切都是由同一颗心引发的不同现象时,​你就知道了挡风玻璃的存在,就知道了泡沫的存在,就知道了洗车这件事,于是你像知道挡风玻璃,知道泡沫,知道洗车一样,知道这是焦虑,这是郁闷,这是喜悦,这是安宁,这是心旷神怡......​都是舞台上的表演,看看就好。
那么,你就又拥有了天真、简单、直接。人们说​这人就像是个孩子,因为他们的确准确地猜想到,你和他们所见的不一样,​你和他们所感受到的也自然不一样。
​祝你六一节快乐,祝你每一个六一节都快乐!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