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3

人类退场

 


关于AI 几时取代人类,如何取代,我现在​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网上观察​一群人攻陷小红书的诸多尝试。他们的设想很简单,用AI 伪造年轻漂亮的妹子照片,骗过系统的识别​工具,于是得到推荐,得到粉丝。又因为AI 生成妹子速度非常快,所以只要他们能够验证自己的AI 妹子能够骗过系统,那么就可以批发生产,然后大水漫灌,形成一个账号矩阵,最后的事情就是​变现了。
他们的AI 妹子进化很快。先是实现了连续变化,也就是说​保持每次生成是同一张脸。然后是实现了连续变装,​也就是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换各种衣服。再后来是实现了连续换景,酒店、健身房、咖啡馆、餐厅、风景名胜,妹子可以​随意在这些场景里出现。
现在,我估计他们在攻克最后的两个难关,一个是手指数量,另一个是正确字符。​如果做专项训练的话,相信很快也能实现,图片里妹子的手指头数目正确,物品上的字符拼写正确,那么​就很难有人能发现破绽,​可以放心大胆地让AI 妹子说:姐妹们,我不允许你们还没有用过这个......
如果他们的计划能够成功,那么​人类的确就可以退场了。网红妹子根本打不过AI 妹子,因为AI 妹子不需要化妆费,不需要差旅费,不需要摄影团队,而且可以在一天之内在全球“出差”,拍摄​几万张照片,换几万套衣服,品尝几千吨美食美酒。而且,​永远不会老去。
这里说的退场,是绝对意义上的退场。​因为在AI 妹子出现,人类就已经完成了另外一半:​机器人观众。无论你是在打游戏,看直播,还是在网上看热帖,你并不知道你周围的那一圈“人”,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的活人,又有多少是机器人在变着方法凑趣,凑人气。有了AI 技术之后,机器人观众的表现更加自然​真实,毕竟这一轮AI 爆发是从人类自然语言​开始的。
所以,现在算是闭环了:​一边是AI 在制造内容,一边是AI 在消费内容。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人类的什么事了。AI 妹子在展示她们的美好生活,AI 观众在点赞回复转发。人类因为无法区分,最后一定是都统统当作是AI。既然AI 已经占领了一切​地方,AI 已经把一切都做了,那么人类不退场难道还要等着AI 退自己门票么?
以后上网的模式应该和现在有很大不同。人们一旦开始使用一个新App,上去先交出自己的银行卡和密码,​交给带有自己性格特征的AI 机器人,然后就可以关闭App 了。在App里,AI机器人在表演,代表你的AI机器人在鼓掌,​根本不需要人类存在。人类唯一的价值,就是有一张银行卡,AI 根据节目内容和相关推荐产品,直接从银行卡上划账,买了东西​送到家里去。​理由是:AI发现了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潜在消费需求。
在我看来,人类退场的原因不是​AI 带来的冲击,而是人类本身就有问题,没有给AI 制造多大​难度。不是这样么?因为就是变装、变妆在酒店、健身房、咖啡馆、餐厅、风景名胜​拍照,姿势来来去去也就是那几十个。重复雷同的形式,但是低效率的生产,这对于AI 而言很容易学习和模仿,更容易从效率和质量上​加以超越。
在AI 出现之前,韩国的美容业早就升级为了工业。同一台车床,车几千张脸,来了就车,车了就走,车出来都彼此大差不差。这就是人类自身的问题,​对美的定义单一而平庸,于是可以用流水线生产。而流水线发挥到极致,就根本不需要人类自身了,​因为制造单一和平庸有更好的材料,有更高效便利的工具。
同样的,对生活和对生活模式理解的单一而平庸,也导致可以直接去掉​人类。因为去制造那种生活的图景的时候,人类在其中是最为多余和最为​低效的一个环节。都在喝红酒,都在喝咖啡,都在吃提拉米苏,都在看五星酒店阳台上的斜阳,都在垫脚翘脚比心比V,​看一个和看十个一百个没什么不同。单个人的人都在制造类似的内容,那么人就是多余,用机器直接制造​就好了,效率和质量反而高得多。你说这张阳台夕阳照要是换泳装就好了,AI打个响指就能​做到,都不需要去卫生间一趟。
那么,这里我还可以再向前推导一点:人类这种生物本身就是​一种高度冗余,高度相互备份的存在。由于欲望类似,理念类似,所以大家身处类似的幻梦中,​做着高度类似的追求行为,同时因为肉体、地理和时间的限制,造成这些行为本身效率​低下。​AI很便当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因为效率极高,学习速度快,它不需要相互备份,​一台服务器就可以生产制造几亿人梦想的生活,于是就显得人类​自身很多余。在制造幻梦​、展示幻梦这件事上,AI 才是专业的。
几万年前,一群穴居人躺在山洞里抓痒吃浆果的时候,有一个离群索居的穴居人走入森林,蹲下身来,凝视着眼前因为雷击而​燃烧的树干。思考这些橘红色不断跳动的小东西是什么,它为什么会那么温暖,为什么它能够让食物变成另外一种味道,怎样才能弄一点带回山洞去,也许冬天的生活因此会变得不那么​难捱---
在这件事情上,AI可能帮不了他太多忙,于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多余,​而是相当重要,​世界需要他的登场。


------


2024-09-12

他看不见我


今天我想讲两个小故事,都和老师有关。
在差不多十年前,我曾经有机会通过朋友引荐去拜见一位很伟大的导师。由于我对他倾慕已久,朋友一提我就立即答应,兴冲冲跑去了。当时不止我一个人,同去的还有二三十人。去了之后,当场就有很多人拜师。我在人群中看到两张脸,都认识,并且我对这两个人极度反感,评价极低。我站住了开始想:“嗯,我说什么都不可能和这两个人做同学的,丢不起这个人。”
于是,人群向前涌去,我开始慢慢地一点点向后撤,一直撤到门边。
这一耽误就将近十年,兜兜转转,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导师。他的学生很多,要忙的事情更多,和我又不在同一个城市,逢年过节我只能在微信上问候,但是很少得到回复。我知道,每到这个时候会有很多同学都给他发节日问候或者生日祝福,肯定不缺我的这一条。但是我还是会发,并不在意我这一条是百分之一还是千分之一。
人是会变的。十年前我拒绝拜师,那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很重要,比学习本身重要,比导师本人重要。因为我觉得自己很特别,比其他同学更特别,值得特别对待。十年后我不再那么想,我认为我对导师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这件事,要比导师是否看见我,是否另眼相待我重要得多。我甚至认为,导师就根本没有看我发的问候也没什么,我没有那么重要,没有那么特别,需要他特意在人群里多看我一眼。
读书的时候我习惯于做那个特别的学生。有特别的发言,有特别的成绩,会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特别喜爱,从小学到大学我认为事情就应该是这样才对。做好学生就很容易升起这样的心,然而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因为它和学习无关,和尊重师长无关,一切的一切不过是饲养自我。发言是饲料,成绩是饲料,甚至老师的目光也是饲料,让自我肥硕地膨胀起来。
生起这样的心,直接的后果就是让我在十年前错过了一位导师。因为我重要,我很特别,我不能容忍自己和我看不上的人做同学。在这十年里我逐渐明白,不是我拒绝了老师,而是我拒绝了十年的教导,拒绝了十年前本就可以开始的学习。而我站在那位导师的角度去看,十年间他无差别地摄受弟子,传授教导,他在完成他的事业,他的弟子在完成他们的学业,甚至是那两个我看不上的人,他们也在学习和领悟。我呢?我给自我抛了十年光,打了十年蜡,刷了十年漆,锃光瓦亮地站在原地不动。
等我浪费了十年时间,终于有了自己的导师之后,我发觉我原先的心消失了。我不希求导师给我最高级最深奥最独特的教导,他教我什么,我学什么,并且全力学好。我也不希求经常能见到导师,随时可以得到耳提面命,得到特别的关照和重视,因为这些和我学到什么,学成什么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和随时嘘寒问暖,随侍身边相比,我认为哪怕是一年只能见一次导师,能在见面时说出“导师,我做到了”、“老师,我完成了”更为重要。对于老师而言,这才是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侍奉。
也正因为把学习置于自身之上,我的心中才有毫无造作的感激之情,无需激发,无需勉力。不会去思维自己的祝福语夹杂在一千条一万条祝福中导师能否看见?不会去思维自己做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这种事有什么意义?更不会去用导师看得见看不见我作为我去不去做的理由。感激并不是个买卖,我付出50块钱的感激,就应该收获半百的目光或者微笑。
回到10年前,我特别地不能和某两个人做同学,于是我特别地不能成为一位学生。我以为那天我成功地躲到了人群最后,从导师目光中消失。其实是我的自我极度膨胀,顶天立地,充塞宇宙,于是他看不见我,那才是真的看不见。

-----


2024-09-11

库克的防腐工程

 


在乔布斯时代,自从推出​iPhone之后,他的每一场发布会我都会看。等库克接任之后,我的日程表里就再也没有了半夜起床​看发布会这一项。加上疫情之后,苹果喜欢拍短片代替真人,发布会视频就彻底进入了我会直接跳过​的程度。

昨天我看了一天耳机和VR眼镜,库克治下的苹果已经很久没有推出​什么让我眼前一亮的新玩具了。Vision Pro算是个例外,但现在看起来​库克也不打算继续推进,估计过几年会换个颜色,或者充电口​原价再​卖一遍。

网友 汉尼拔火罐 看完苹果昨天的发布会之后评论说:“(在发布会上)你看到的是乔布斯腐烂的过程,烂了十几年还能这样,可见他的伟大…​...”。我认为这个评价虽然刻薄,却也精准贴切。

我能理解伟大不可能继承,如果库克比乔布斯还要伟大,这么一代代下去,地球人也许很快就可以乘坐苹果的产品前往火星​了。乔布斯是一座尖峰,这意味着在他之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一地寂寞,只是我低估了库克的无趣​无聊程度,就像是一个管家继承了主人的别墅,他比主人还熟悉别墅的一砖一瓦,随时在​清洁维护,打蜡抛光。但是重点根本就不是这个,是​在平地上出现一栋别墅,不是么?​乔布斯的苹果当年就是干这个的,不是么?

说实话,到今天我都没有转投安卓阵营,把手机换成三星或者是谷歌,不是因为库克的新品,而是因为乔布斯的遗产。是乔布斯创办的苹果产品生态系统,乔布斯开创的iPhone​手机和这种手机代表的一切使用体验。我不关心库克给iPhone又换了几种颜色的壳子,​那是诺基亚当年干过的事情,而诺基亚坟头的草已经比姚明还高。我也不关心库克在iPhone背板上用几个摄像头能玩出多少个排列组合来,​他高兴就好,供应链不嫌麻烦就好。

只要乔布斯的承诺还有效就行,他说过​:一部电话,一个音乐播放器,一个​网络浏览器。我到现在还是在用这三个核心功能,这三个功能的确能打,而且​提供了最为便捷的使用方式,最友善​的用户界面。因为有它们在,​甚至还能养活世界上一大批外设厂商。

库克所做的工作让苹果不再那么酷,也不再让人觉得期待。所以昨天我看完新产品参数之后,转身就去研究耳机和​VR眼镜去了,想找一款支持无损音乐的无线蓝牙耳机,想找一款可以自动调焦解决远视和近视问题,甚至可以提供更强视力的​眼镜。库克所做的,就是让iPhone手机继续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我所需要的不止于此,我需要全新​的,让人振奋的电子玩具,那我就只能寄希望于其他厂商的单项突破。

苹果用户很难伺候,乔布斯开出的那张支票​库克兑付不起。今天早起,我看到两张网图,人们对库克的嘲讽之情​简直溢出屏幕:



总是会忍不住问那个问题​:如果乔布斯还在的话,今天的iPhone能变成什么样子​?当柔性屏和折叠屏不再是个技术问题之后,乔布斯会用什么大家意想不到但是一经推出又觉得​大喜过望的新方式来实现?或者也可以这么问,当家家手机都可以接入AI功能的时候,乔布斯会用什么方式​在iPhone里运用这种能力?他一定不会和​各家一样提供一个语音助手而已,他应该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设计出不一样的产品来。
现在一切都停住了,乔布斯​已经死去,库克在做他的防腐工程。沿着乔布斯的最后一个版本iPhone原型,笔记本上记录的最后一个想法,一纳米一纳米地推进,努力让人们不要看出一切其实都是在原地打转。
有人赞扬说,库克在乔布斯之后极大提升了苹果公司的利润,极大地拉升了苹果股票的价格,同时利用他的供应链技术让苹果产品始终保持​稳定的品质。我认为这些话都是对的,但是现在马上我要去吃中午饭,因为刚刚我在我的iPhone 15背板上打了一个鸡蛋,现在它已经煎好了,我看见蛋边都有点焦了​,得挤点牙膏​蘸着吃。


-----





2024-09-10

最好的老师

 


今天是教师节。多年来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无论你在教师节​怀念任何一位好老师,在留言区总是能激发起许多读者的痛苦回忆,想起当初粗暴​甚至残忍对待自己的那一个。
即便是那些公认的好老师,​也并不是那么完美。​要找的话,人们也总是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出问题来。就算是云南丽江华坪女高的张桂梅老师,也被人批评她的工作是增加了云南学生的“内卷”​,向学生提供的​是纯粹的应试教育。
人们对教师这个职业提出的要求极高,认为教师除了专业教学技能,能够教导学生掌握知识之外,还要求他们能让学生“成才”。成才还不够,教师还必须符合人们的道德要求,比如说奉献精神,不是蜡炬成灰就是​落红化春泥。又或者是具有道德标杆的功能,有所谓“为人师表”的说法。
教师们看到这样的要求或者说期许,都头大如斗,避之不及,觉得这些话比唐僧给孙悟空的紧箍咒都​还要可怕。一旦自己落入其中,就会被道德五花大绑,做成龟甲缚​给人欣赏。他们的看法是​:教师就是一个职业,干活拿钱,拿钱养家,请勿强行上意义。面对工资条的时候大家要​保持起码的诚实,别在街边店点​石斑龙虾。
然后就是“你怎么可以这样”、“我凭什么就得这样”​的老戏码。
天底下应该有不少好老师,​甚至也可能存在最好的老师,符合人们的一切​要求,一切期许。但是,从统计学上来说,​这样的老师一定是极少数。这些极少数老师落在自己头上的概率,我认为​并不比中彩票高多少。极好的老师和极糟糕的老师都是少数,大多数都是中不溜老师,学生同样如此。
所以这个世界上关于教育的真实图景,应该是大量的中不溜学生​匹配大量的中不溜老师,教育就是中不溜们之间的互动。不过这样也够了,人类社会并没有因此而崩溃,草台固然是草台,​但是该有的都有了,该出现的也都出现了,并没有退回石器时代。
但是人类很特殊,​人类可以说是自然界中最为积极进取的动物。对于中不溜学生配中不溜老师这一点,很多人不满意​,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配方:中不溜学生+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生。这很科学,很进步,很积极,看起来也​很合理。
只有一个小问题,在过往的经历里我发现,​即便是同一班的同学,对于同一位老师的判断都是不同的。毕业之后大家聚会回顾,​有些同学会认为那是一位好老师,对自己的帮助极大。而有些同学会认为那是一位糟糕透顶的老师,败坏了自己对学习的信心​。还有些同学​则会认为那是一位极度平庸的老师,上他的课是在浪费时间。
同一位老师,在不同的学生心目中有不同甚至是彼此互斥的评判​,这是很常见的现象/有位著名物理学家就曾经把一位老师关在箱子里请大家观察,观察结果显示,同一位老师可以同时是好老师、差老师和平庸老师,这被称之为“薛定谔的老师实验”。伟大的薛定谔通过这个实验告诉世人:观察结果不是独立事件,它会受到观察者​的影响。
一位好老师只会出现在相信他是好老师的同学眼中,或者可以保守一点说,一位中不溜老师之所以是好老师或是坏老师,取决于学生第一时间在他身上观察到了优点还是缺点,感觉到亲切还是排斥。尽管教师的真实水平​服从正态分布,两头少中间多。但是对于单一的某个学生,在他自己的观察之下,他所面对的教师团总是一头大,这得看他​以怎样的习惯去观察他人。
当一个学生观察到自己周围好老师占大多数的时候,虽然这是一种虚幻的个人感受,并不符合统计学的真实,但是这种虚幻个人感受却可以为他制造出真实的教育环境,让自己相信​正在接受最好的老师的最好教育,最后也就那么学成了。反过来说,一个学生在全国特级教师组成的特训班里,同样可以感觉自己身在地狱,​这帮老师狗屁不通,自己的成绩没有任何改善,对学习的兴趣没有​半分提升。
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系和我同一级的同学超过85%以上来自农村,大学一年级的宿舍夜话通常都有关于种地和放牛。他们的教育环境,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没有办法和我们这些城市里的小孩子相比。​无论好学校差学校。好老师糟老师,他们没有选择,也不能像我们一样去上补习学校,找补习老师。但是我们在同一所学府里相遇,那我就认为他们的老师​很不错。
当然​,一定会有人反驳:​那是因为这帮孩子本身就很聪明,所以乡村教师也能把他们给带出来。这也是我今天想要谈的重点:本质上说,人从来只能靠自己,人也只可能​自我教育---人都是自己把自己教出来的。人生的诸多选择,人生的诸多判断,来自存在于自己内心的,内在的​老师所给予的指引。内在的老师先于外在的老师存在,内在的老师对外在的老师做​判断做选择。
一个中不溜的学生在面对一批中不溜的老师时,​感觉他们都很糟糕,那是因为内在的老师本身就很糟糕。如果感觉他们都很​优秀,那是因为内在的老师本身就很优秀。一名老师站在学生面前,​可能同一时间内体现出了100种个人特质。而在学生的观察中,着意观察到哪些特质,根据这些特质给出怎样的判断,和老师本身无关,和学生的​心有关,是心的偏好在做选择,在选择的基础上做合成,合成出一个好老师或者是糟老师,然后决定自己的态度​。
在生活中,人们会瞬间爱上一个第一次见面的人,或是瞬间反感一个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你能看见什么,取决于你自己是个什么人。同一盒新鲜杨梅放在面前,有的人看到的是酸爽可口,​有的人则看到无数小虫潜伏。同样一个机会放在面前,有的人看到的是蹦床跳板,有的人则看到​陷阱捕鼠器。奥妙的地方在于,最后人们都会如愿以偿,有的人真的得到酸爽可口,得到蹦床跳板,有的人则真的得到一堆白色虫子,得到陷阱捕鼠器。
这世间的确存在最好的老师,​这位最好的老师就在你的心里。他如果存在,那么你在世间就永远不会缺乏好老师,总能遇见,总能给你帮助和指引,甚至他们总是会​穿越茫茫人海来找寻你。否则的话,他们即便是站在你面前,你也​认不出来,这不是他们的问题。
祝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

------


2024-09-09

台风过后

 


我在深圳时亲历过台风正击。当时我能看到雨水从楼下倒卷上来,直奔我的阳台​天花板。因为风压瞬间变化,整间房都会发出​轰轰的声响,门窗一起猛烈震动。等到风力最大时,整栋楼都会轻微摇晃,吊灯​下的玻璃珠子叮当作响,​仿佛正在地震---
但​这都无法和海南这一次台风相比。​今天早起,我看到读者传来这样一张图:


图中这位身穿黄色T恤,脚踩粉色拖鞋,留着短发的女孩子姓陈,​是一名海南初中生。她正坐着的木台其实是她家的阳台,至于说为什么三面漏风,一览无余,是因为台风袭来的时候把她家阳台的钢窗和防盗笼​全部撕碎卷走,于是就有了这个真正的“无遮挡阳台”​。台风过去,她坐在她家在18楼的阳台上翘着二郎腿看风景,并且在朋友圈​写道:“终于有点点网了,我们都平安,且敞亮”。
新闻报道称,这张照片是陈小姐的母亲​拍摄。她们家的无遮挡阳台在卧室外,台风过后,她搬了一把椅子出去,坐在那里看风景。母亲当时在客厅,透过窗子刚好能看到陈小姐,于是就用手机拍摄下这一幕​。至于说为什么上下两层邻居家的阳台没事,​陈小姐解释说她们家入住小区很早,远早于​各位邻居。即便如此,大多数邻居家的阳台玻璃也都碎了,大家都在忙着找装修队。
我个人很钦佩这位陈小姐,佩服她的心境。倒不是像网上的人们说的那样,她是个所谓“淡定妹”​,而是因为她写的那句话:“我们都平安,且敞亮”。敞亮的说法很有不动声色的幽默感,​也道出了实情。
​人们在经历了台风之后会做什么?我记得自己当时在检查房屋受损情况,满脑子想着如果有损伤,​这是租来的房子,我应该怎么向房东交代?然后又忙着清理垃圾和积水,想要尽快恢复​房子原来的模样。如果当时我那间租来的房子发生陈小姐她们家相同的事情,我认为我不会有心情搬一把椅子​出去坐着看风景。
因为这是巨大的损失,因为这是巨大的惊吓,涉及到金钱的损失和后续维修的一系列麻烦,未来还可能有对阳台​结构损害的担忧。总而言之,阳台被​撕碎吹走,形成了一处空白,这处空白意味着无数的麻烦。
但是在人的一生之中,在自己熟悉的家里出现一个无遮挡阳台这种事情​怕是极为罕见,坐在这个无遮挡阳台上的体验也应该​是绝无仅有​,而这样的风景在过去和未来都不​会出现。于是,这处空白同样是生命中独一无二的​体验。
陈小姐选择看风景,那她就是选择了后者。与其去思虑纠结阳台被毁意味着什么,不如坐下来看风景,全心全意感受这种台风带来的​独特体验---她说得一点没错,的确不会有此刻更为敞亮的​视野了。
阳台当然需要维修,​然而维修并非在顷刻之间就能够完成,她和她的家人肯定要面对这些残垣断壁一段时间。我钦佩她的心境,是因为她在这一刻能够放下一切,安然接受眼前的一切,并且带着坦然的态度欣赏​台风带来的改变,而不是沉浸在​对损失的厌恶和对未来的忧虑之中。
我也很羡慕​她的家庭。这一家子人应该都是一样的性格---当母亲看到女儿坐在台风过后残存的阳台上时,不因为子女不知道父母的愁苦而愤怒,也不因为担忧孩子的安全而出声阻拦,她知道女儿在想什么,也完全能够理解,于是她的选择是拿出手机来拍摄,为女儿留下这一​刻。这同样是个了不起的选择,母亲选择的拍摄主题是人,​而不是损失。
许多人修行一辈子,坐穿了许多个蒲团,捻碎了许多串念珠,持咒达到千百万遍,但是都不会陈小姐这样自然而然的状态,不经意间​体现出来的心境。所谓的“安住于当下”,别人只是口头上反复宣说,陈小姐和她的母亲​直接就能做到。所谓的“转逆境为增上缘”,别人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陈小姐和她的母亲下意识就能完成。
​我认为这是心的力量。是心决定了她们在台风过后能看见什么,她们能看见损失和破坏,也能看到​新鲜和风景,她们的心决定她们看到后者。看见前者只会让人感觉到痛苦和焦虑,而看见后者则让人坦然而安定,甚至还能​有点幽默感。这样的心,连台风都吹不动,只能​为她掀开风景前的幕布。
这张照片我越看越喜欢,虽然它的角度肯定不是有意为之,但是我忍不住会去想:如果从陈小姐的视角看出去,她究竟看到了什么​?是什么让她如此沉浸其中,又如此坦然安宁?

------


2024-09-08

一点正经没有

 


今天写了一篇《苏纳泰尔岩壁画揭示远古秘密》,许多读者很困惑:和菜头你搞鸡毛呢?
其实我搞鸡毛的历史相当悠久,随手可以举上好几个例子:2012年10月30日,我发布过一篇《钓鱼记》,解释航母地面人员在放行飞机的时候为什么要下蹲。​重点是:这条我发明的解释当时被很多媒体引用,然后又更正。
在更早的2006年12月1日,我在豆瓣电影《墨攻》条目下发表了评论《津巴布韦手稿》,这里抄录一下开头​让你感受一下什么叫做一点正经没有:
最近,在非洲津巴布韦的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了一份手稿残片。内容是由白人传教士在18世纪记载下来的一个当地古老传说,原文以法文写就,现在翻译为中文。为了和原文保持一致,其中的遣词造句均保持原貌:
《津巴布韦手稿》
......耶稣基督诞生前430年,在远东以东,有七个国家。其中,赵意图以二十万军团进攻燕。一个叫梁的小国正处在进攻的路线上,赵的远征军军团司令安圣基(音译)命令他的军队先行攻占梁,为后续的战役取得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梁的人民处于恐慌之中,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城破,他们将不可避免地接受被变卖为奴的命运。而他们的王,孱弱而阴险的王志文(音译)却终日过着放纵的生活,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摇摆不定。
宝贵的时间在流逝,无数生命即将被浪费,梁即将迎来战争。
在赵军团前锋抵达前,一位身穿粗布衣,脚踏草鞋,手提包袱的神秘修士,用斗蓬罩住头部,来到了梁城前。他就是墨家兄弟会的修士刘德华(音译),此行的目的是根据墨家兄弟会的神圣信条“兼爱与非攻”,前来帮助梁的人民防御他们的家园。
当然,最为经典的一幕发生在2018年3月霍金教授逝世的时候,我发了一条​很简单的微博:

要知道,“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一直是我的写作风格之一。早年间写多了严肃文章,如果不能胡说八道调剂一下,我​就会觉得自己很难继续写下去。我个人很喜欢这些胡说八道,没一点正经的文字,但是大众不大喜欢,尤其是钓鱼贴,甚至会让很多人暴怒,即便他们自己并没有上钩,但仅只是钓鱼这个动作就让他们肝火​爆发,痛斥所谓“和菜头的傲慢”​,我猜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五行属火,十二生肖属西班牙斗牛,​家族图腾正中央是一​坨爆竹。
人人都喜欢小故事,小感动,小启发,以及大小“干货”,就是不大喜欢笑。写苏纳泰尔岩壁画揭示远古秘密》,我那么大费周章写如此长的一篇文章,编造诸多细节,​只是为了博人一笑。​因为在我的逻辑里,越是正儿八经地胡说八道,这件事本身就越好笑。
奈何人们并不领情。最近我也看了一些脱口秀段子,​并不觉得有什么好笑的​。因为太多都是直给,都是逗笑​,而不是需要想一下的那种笑。太多都是人物设定,都是表演,​并不是台上台下心领神会的幽默。
如今,在互联网上讲笑变得越来越困难了。我在十年前,十五年前写那些胡说八道的文字时,​很多人都在干相同的事情。现在这类型的文字已经变得很少,​那些可爱有趣的人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如今你要讲笑,首先你得有个搞笑的人设,你得一直干这个,人们来找你就是为了逗乐,然后他们满满意意得到自己想要的笑​然后哈哈哈哈走掉,就像是去诊所打针吃药。
网友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来不来就是先叠盾,把防御加满,心心念念​都是:​这孙子怕是要骗我。很多人读苏纳泰尔岩壁画揭示远古秘密》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关于真和假,就是分析画面是不是AI作品。民国的时候作家们就讨论过中国人的幽默感,有些坚持认为有,有些则认为​是天性中所无。
我​的看法是,如果人始终处于紧绷和防御的状态中,是不可能有幽默感的。​你和他们开玩笑,他们就会愤怒地指责你的道德,比如说作假。幽默感需要松弛的状态,​因为有松弛的状态才有开放的心态,才能笑得出声来,才能感受到那些幽微处的奥妙,才不会每分每秒计算​是不是有人要骗自己,要占自己便宜,始终在防御和攻击的两种状态中切换。
新时代的互联网正在把每一个人训练为鉴定家,分类学专家以及​铁血战士。许多人上网的心态​一言以蔽之就是:“说吧!这一次咱们喷谁?”。​连带欢笑也是如此:“说吧!这一次咱们哈哈哈哈谁?”。在​那篇古老的钓鱼记》结尾我写道:
当然,只是哈哈哈也没有关系,现在是美好的周末,周末就应该欢笑”。
今天也是周末。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