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读后感”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读后感”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3-10-19

顺着麦穗去找麦田

 


我刚刚读完托马斯·索维尔(Thomas Sowell)的新著《社会正义的谬误》(Social Justice Fallacies),一本会让许多今天的网上活跃分子大为光火的好书。对于我而言,遇见索维尔则是一种全然的欣喜,就像是当初我第一次读到哈罗德·布鲁姆 (Harold Bloom)的书一样。
敏锐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些名字之间微妙的联系,托马斯·索维尔是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黑人保守主义学者,哈罗德·布鲁姆则是在文学领域的白人保守主义学者。在今天的进步主义思潮之下,两个人的观念都不讨喜,但是他们还是勇敢而诚实地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在每个时代里都会有流行话语和流行观念,比如说女权主义者不假思索地使用的“婚驴”、“屌癌”,比如说大众不假思索地使用的“资本”、“海克斯”。人们活在正确概念里,人们活在先进理念里,却未必认真思考过什么是事实,也未必考虑过现实的可能性。
托马斯·索维尔属于那种少见的异类,敢于在大潮之下坚持独立思考,并且用清晰、明了、直白的方式表达出来。现在是 2023 年 10 月,许多人因为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非常艰难地找寻自己的站位,在和平的意愿和现实的杀戮之间努力找到一条充满道德光辉的羊肠小道。
那不妨看看在 2014 年托马斯·索维尔曾经直言不讳说过的一段话:
许多年前,当我第一次环游世界时,我对中东的孩子(无论是阿拉伯孩子还是以色列孩子)感到震惊,他们是我在任何地方见过的最漂亮的小孩子之一。一想到他们是这样,我就感到痛苦。长大后会互相残杀。但事实确实如此。 
可以理解的是,今天许多国家的许多人只是希望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的战斗停止。联合国、华盛顿以及世界各地的普通民众都在呼吁停火。 
据《纽约时报》报道,国务卿约翰·克里希望停火能够‘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谈判达成长期解决方案打开大门’。奥巴马总统再次敦促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立即、无条件的人道主义停火’,以达成某种长期协议。
如果这是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第一次爆发暴力,那么这种希望可能是有道理的。但在这几十年来不断重复的中东大屠杀中,联合国、克里和奥巴马在哪里呢?中东必须引领世界停火。如果停火是通往和平的道路,中东将很容易成为地球上最和平的地方。 
‘停火’和‘谈判’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是充满魔力的词语。但停火究竟能达到什么效果呢?从短期来看,他们拯救了一些生命。但从长远来看,它们降低了侵略成本,从而导致更多人丧生。曾经,对另一个国家发动军事攻击不仅面临报复,而且面临毁灭的风险。当迦太基进攻罗马时,迦太基就灭亡了。 
但当哈马斯或其他一些恐怖组织对以色列发动袭击时,他们事先就知道,以色列的任何回应都会受到美国政治和经济压力支持下的停火呼吁的限制。我们根本不清楚以色列的批评者能理性地期望以色列人在受到攻击时会做什么。默默承受痛苦?投降?逃离中东?或者---最不现实的是---打一场‘漂亮’的战争,没有平民伤亡? 
威廉·T·谢尔曼 (William T. Sherman) 将军在 150 年前就说过这句话:‘战争就是地狱。’如果你想尽量减少平民伤亡,那就通过不再救助那些发动战争的人来尽量减少战争的危险。以色列不仅受到大量火箭弹的袭击,而且还受到迷宫般的地下隧道的入侵。 
生活在千里之外、安全舒适的人们,高傲地事后猜测并试图对以色列人在生死攸关的问题上所做的事情进行微观管理,这有些奇怪。这种自我放纵不仅对以色列而且对整个西方世界都是一种危险,因为它暴露出缺乏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表现在从我们目前在埃及、利比亚和伊拉克的政策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到未来的灾难中。
在当时说这些话会多么让人生厌?托马斯·索维尔那种对于停火、谈判和国际社会不加掩饰的嘲讽语气,加上文章中他完全站在以色列一边的冷酷立场,会让多少人手心发痒?2014 年到现在,9 年过去了,今天再来看他这些话,人们还觉得必须打他一顿而后快么?当那些用水管改造的火箭弹飞过加沙夜空的时候,人们还觉得他当初的观点大谬不然么?还是说,事情正按照托马斯·索维尔当初的预言在一步步发生?
当然,没有人会真的打算揍一顿托马斯·索维尔,因为他已经 93岁高龄了,下不去手。就像他反对 BLM 运动一样,他本身就是个黑人,让人没地方下嘴。他反对知识分子在书斋里拨弄概念,脱离现实,他自己出身贫寒,参加海军陆战队之后一路念到博士,让人没地方回嘴。
他在 93 岁的时候还写了这本《社会正义的谬误》(Social Justice Fallacies),系统性地对许多流行观念进行了批判,一丝不苟地用数据和逻辑证明为什么它们是一种谬误,反复提醒人们不要太过热情地试图改造社会和改造他人。
所以,今天我并不打算推荐一本书,而是想向你推荐托马斯·索维尔这个人。托马斯·索维尔是一位相当丰产的作家,在中文世界里也翻译了大量​他的作品。你赞同他或者反对他都不重要,在你认定他是一个“黑奸”,是一个反动派,是一个多年来披着经济学家外衣但是毫无学术创见的混混之前,不妨找他的书​来看一看。因为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托马斯·索维尔的作品能够拓宽你的思考边界,​拓展你的思考框架,让你知道世界上还有人怎么思考一个你自我感觉相当熟悉的议题。
当然我也不反对你就从《社会正义的谬误》开始,但容我提醒你一句​---这就是一根麦穗而已,在这根麦穗的背后,还有一整片你尚未发现的麦田。风吹过麦浪,正发出你在平常生活大合唱里听不到的​独唱。


------



2023-09-16

穿牛仔服的国王

 


昨晚睡不着,我决定读最新出版的《马斯克传》​,一直读到了​第 75 章。今天早上起来,我继续读完了剩下的​章节。

很明显,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即便身为一名资深的著名传记作家,马斯克这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也超出了他的大脑运算处理​边界。他有太多材料,有太多细节,但是他没有很好地处理这些宝贵的资料,从中​为读者提炼出宝贵的洞见,帮助读者去深入认识马斯克这个人。于是,读完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慷慨激昂的进行曲中,看了一部起点中文网上​以马斯克为主题的爽文。

《马斯克传》读起来一点都不累,50 万字的篇幅虽然看起来很长,但是你在阅读中很快就会发现整本书完全按照同一种模式​在循环:马斯克有个新的想法---马斯克立即找人来做---新想法进展不顺利---马斯克入驻现场---马斯克开除员工---马斯克给出匪夷所思的期限---马斯克逼疯所有人---所有人振作起来---伟大的成功---马斯克感到沮丧和抑郁---马斯克找了个新的女人---马斯克生了新的孩子---马斯克有个更新的想法......

这就是爽文结构:循环剧情,挑战新 Boss,完成更高成就,然后换地图再来一遍。

对于那些真正喜欢阅读的读者而言,可能会觉得​这本书相当无聊乏味。但是对于那些真正喜欢马斯克,乃至崇拜他的人而言,则可能觉得这本书相当过瘾,跟着剧情​一路看下去不能自拔。他们不介意再看一遍马斯克的个人历程,并且欣喜于作者慷慨撒下的大量细节,可以让自己​感觉距离偶像更近。

我个人对这本书的整体评价偏正面积极,它肯定不是一部优秀的个人传记作品,但是,它的珍贵之处在于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马斯克并没有死去,他的传奇还在继续,并且,他是我们同时代的人,我们和马斯克分享同一时空,见证过他的​丰功伟绩。而这本书从马斯克本人和他周边的亲友同事的角度,重新​讲述了一遍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历史。无论是爱他的人还是恨他的人,​在读过这本书之后会爱得更加具体,也恨得更加具体。

看起来是我们通过一本书解读了马斯克这个人,重温了他​风暴一样的创业历程。但是,因为马斯克的创造如此深刻地改变了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所以我们同样也能通过他的个人传记,重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所经历的历史,​以及重新理解我们个人的处境。

《马斯克传》我读下来的感觉是马斯克生错了时代,他可能更适合去做一个封建时代的国王,以战争和征服为乐​。也可能更适合去做一名将军,​就像是巴顿,只有作战时才能让他感觉自己真正活着。

然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承平已久。文明空前繁荣的同时,也隐藏着​腐朽的危机。和登陆月球相比,人们对年收益5%的理财项目兴趣更浓。和解决饥荒和局地战争相比,人们对十几种性别的划分这样的琐碎更​加投入。人们先是努力追求富足的生活,然后满足与富足的生活,再然后去追逐各种各样的繁文缛节,鸡毛蒜皮,用娱乐的糖浆灌满​生活的角角落落。

马斯克他们在和平年代发动战争,把私营公司变成私人武装,选择商业和科技作为战场,迫使人们不得不跟随着他们,把目光投向太空和未来,投入大脑和细胞​,激发出一种​被人们遗忘已久的东西:理想。在现实生活之上,提醒人们还存在着更为崇高的存在​---这是拿破仑他们干过的事情,成千上万的人加入军团,在自己​这辈子从未听说过的土地上作战然后死去,为的只是在眼前乏味生活里找到另外一种可能。我记得一本书上曾经这样评价拿破仑:他给予了当时人们最为渴望的礼物---​一个值得为之慷慨赴死的理由。

《马斯克传》把马斯克的一切归因于童年,归因于他​可怕的生父。但我认为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在我们这个时代里,一个能够激发起民众内心的火焰,激发起他们超越人类自身限度的那个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我认为马斯克更像是时代选择的结果。

乔布斯是众所周知的暴君,贝索斯也差不太多,现在加上马斯克​。时代一而再,再而三地奖励这些人,​给予他们巨大的风险,也给予他们巨大的成功。那么,为什么​我不能说这体现了时代的偏好呢?时代偏好这一类战争贩子,就像是它真的有意识,​正小心地看护着人类。当时代发现人类变得软弱,保守,怯懦,功利,只盯着眼前的现世幸福,玩弄概念和观念假装在思考的时候,时代就遴选马斯克他们这样的恶棍暴君工作狂​降临人世,激活人类身上的勇气、梦想和生机?

他们可能是恶棍,但是恶棍有一种本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真相。就像是马斯克冲进 Twitter,蛮横地开除了 75%的员工,摧毁了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文化,毁灭了他们轻松宽容美好的环境,然后人们发现 Twitter 依然在运转,也许不如以前那么顺畅,但是砍掉 75%的员工之后,​它的确还能够运转。那么,Twitter 他们之前是在干什么呢?

也就像是马斯克重新审核一枚火箭的成本,审核每一条规章的由来,成功把火箭发射变成一项民间公司可以从事的日常业务,而且把成本降低到国家主导下的​项目所无法想象的程度。那么,NASA 他们之前是在干什么呢?何以沦落到许多年里根本没有​运载人员进入太空能力的?

​这样的工作看起来只有恶棍才能去做。

在过去,国王的权力来自于他的武力,他提供武力保障,使得民众​得到安全和秩序。承平日久之后,这种武力就被掩盖在税官和书记员的工作之后,国王和他的武士集团再也不需要征战,法官、税官、神父再加上一些规则就可以让​自己的贵族生活维持下去,人们也就习惯于那种规范性生活,一切都有规定,一切都是现成,无需再改变任何东西。

试图改变这一切,想要挑战传统,挑战规范,挑战既有这一切的人,​毫无疑问在一开始就是个恶棍,让谁都觉得不舒服。然而,如果他的想法居然是对的,他的做法居然真正改善了生活,​那么,恶棍又会变成新的国王,​人们愿意跟从他。

在我看来,马斯克就是这个时代里​穿牛仔服的国王。他不追求地上的领土,也不需要辉煌的宫殿,他偏执地追求在太空中的新边疆,在陆地上的新车流,以及把人类改造成人机合体以避免被​机器取代的命运。这可能是他狂妄的幻想,自我的溢出,以及受迫害妄想,不过,这也有可能就是时代的意志​。

就像是你可以把《马斯克传》当做是一本爽文来看,你也可以看完思考一下​:也许对于时代的呼唤,马斯克真做对了些什么?



------

2023-08-30

拒绝新闻的生活

 


今天早上我7 点半起床,洗脸刷牙,给猫咪打针做早饭,再给自己沏一壶茶​喝上。现在是 9 点半,我已经喝着茶读完了一本书,在微信里对亲朋好友分别做了针对性的推荐,现在打算和你聊聊这本书​里谈到的话题。
当然,​在一开始你不会关心这本书,你只关心一个话题:为什么你能读那么快?因为我属于那种在当今社会里还依然拥有专注力的人,​所以我还具备阅读长文和书籍的能力。如果换了另外一个人,在这个早晨和我一样起身开始一天的生活,现在他已经不知道打开过手机多少次,浏览过多少条消息和短视频,当然不大可能​专注地读完一本书。
我今早读完的这本书叫做《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原书标题不是这个,而是《数字生活的艺术---如何放弃新闻,掌控信息洪水》​。作者是瑞士人魯尔夫.杜伯里,他在这本书的​开篇就开宗明义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拒看一切新闻,过充实人生。


按照杜伯里的观点,除了调查记者的长篇深度报道,和详尽细致的新闻背景分析,所有的新闻无论是报纸还是数字媒体,都不需要看。而且,不单不要去看,更要把看新闻视为一种​毒瘾加以主动戒除。
我知道当你看到这些观点时,会产生强烈的反对​。如果你是新闻从业者,​那么情绪简直会被瞬间点燃,直接上升为义愤。相信我,在我阅读这本书的序章时,我的感受和你一样。但是读完头三章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我的赞成或者反对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本书启发了我,让我用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角去审视新闻,并且迫使我在大早上就开始思考,​新闻的本质是什么,新闻和我究竟有什么关系?
在我看来,如果一本书能够向我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能够让我主动去认真思考一点什么,​它就属于那种难能可贵的好书。至于说它的观点是否偏激,是否大逆不道,​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书读和不读之间没什么区别,读了也不过是水过鸭背,​一场春梦了无痕,别说是思想上有所触动,记忆里​留痕都很困难。
《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这本书出版于 2020 年,​不算是新书,​而且不算是大书。全书​只有 240 页,还有大约一半是附录,严格说起来算是一本小册子。我建议你去找来看看,无论是找寻还是阅读,相信都不会耗费你太多的时间​。
我之所以会推荐你去阅读这本书,主要原因是我赞同作者关于​生活的理解。就是说,新闻里的世界,和你所生活的那个世界,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关于新闻的渴求,资讯的渴求,完全是一种习得性的匮乏---你并不是先天就需要它们,你的生活也不真正需要它们,它们是一种人为培养出来​的瘾头。
虽然你我都是没有受过专业新闻训练的普通人,但是普通人凭借朴质的心灵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关于新闻也能得出一些朴质的感受​来:
---某国发生地震,某国元首访问友邦,​这些事情和我有什么关系?它们当然是世界新闻的头条,但是我知道或者不知道,我现在知道和一年后知道,​和我有什么关系?​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某一家名人,结婚又离婚,离婚又起诉,起诉又上社交媒体吵架,这样的新闻铺天盖地,每天都会​怼到眼前来,避无可避。这样的新闻提供了什么​真实价值?​提供了什么信息量?​对于我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
---新闻总是​给人一种感觉:资讯知道得越多越好,不知道就会​产生和他人相比的某种劣势。那么,这个社会上最成功的人为什么不是​新闻人和知识分子?​他们明显掌握了最多的资讯。这个社会上最赚钱的为什么不是股票交易员和股评家,他们明显对股票知道得​最多?那么,我知道那么多资讯真的会让我处于某种竞争优势之中吗?
---当新闻向我推送各种人间悲剧,各种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图片和视频,​有些新闻看过之后会让人长久地陷入抑郁和痛苦。新闻吸引了人们的关注,消耗了大众的同情,那么,对于​新闻消费者的心理有什么帮助呢?当一个人目睹一种困难,深受刺激,但是又无力做出任何行动,提供任何帮助的时候,无力感产生的痛苦和抑郁也就挥之不去,​那这么做的意义何在呢?
---新闻承诺说要展示新闻事实。那么乌克兰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时间,双方的宣传机器已经​开到了最大马力。拜各种无人机和头盔摄像头所赐,任何一辆坦克被击中,​在媒体上都可以看到起码十条不同角度拍摄的视频。任何一队士兵倒下,同样也可以得到这种数量的​视频。一年时间看下来,可以看到无法计量的摧毁和杀戮。一年时间只看其中一边的新闻报道,感觉是已经累计消灭了上百万的敌军---那么,为什么真实世界中的战线依然犬牙交错,战事依然胶结绵延,并没有任何一方取得视频里​表现的那种压倒性优势呢?
新闻事实在​哪里?
《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一书中,对于这些普通人的素朴想法、朴质感受给予了肯定​。没错,事情是这样的,​并不是你学识低、见识少、不够专业,所以你就是感觉错误。并且,这本书针对​所有这些感受,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感受,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对于作者的解答,你可以选择赞同或者反对,​你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这都是你的自由。在任何一个国家,当人们看到作者宣称新闻业的实质是广告业赞助的娱乐业这一定义时,许多人大概都会怒不可遏,觉得这是何等狂悖无知​的说法。但我认为,这恰好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考起点。
这些思考会让我们重新去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判断新闻对生活里的人和事有什么价值,重新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运用自己的时间才不至于虚度一生,以及重新思考自己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态拥有​怎样的人生。
生活里有太多我们不假思索就接受下来的事情,也有太多我们习以为常就认定是必然​的行为。《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在这些看似坚不可摧的支柱下松了松土,于是曾经的庞然巨物​也就立即摇摇欲坠了起来。我认为这种摇摇欲坠是好事,坚固的成见一旦崩解,就会显露出后面真实的​世界来。而这种内心澄明的感受所带来的平和喜悦,如同哑子食蜜,​虽然口不能言,但是满心欢喜。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