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
木仓土啬
2024-07-30
你和谁在一起混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比如说:什么是择友的标准?中国人最熟悉的答案用直接回答的方式给出几条具体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也就是去结交正直、守信、见识广博的人。
但也有另外的间接回答方式,比如说:看你和谁在一起混,那么他们就是未来的你。因此,择友的标准就是你自己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未来成为你身边的这种人?如果愿意,那么他就是你的朋友。如果不愿意,那么就不应该和他成为朋友。
前一种标准好记好背但是不大好用,因为你很可能仰慕赞赏但却根本不喜欢这些人。你的本心拒绝这种人,自然也就无法成为朋友。更何况你自己的识人本领本身就是可疑的,你又如何确定对方真的直真的谅真的多闻呢?
后一种标准就要好用一些,因为你从一个裁决者、判断者变成了利益相关人---你得押上自己亲爱的孩子,这涉及到你的切身利益。在这种假设之下,你的真心会帮你做出选择。人在这一点上很奇妙,即便平常都是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度日,一旦牵涉到个人利益,顿时整个人都会变得聪明起来,IQ可以瞬间暴增100点。
不过这个标准也依然存在问题。所谓“成为这样的人”具体指的是哪一种人?这里其实还隐藏着一个前提,说这句话时你身处怎样的一种社会结构之中。如果整个社会里中间层的人口最多,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差不多,那么这条标准可以选出在道德和品质上具有优势的朋友。
但如果整个社会是个金字塔结构,甚至是倒置图钉结构,那么筛选出来的人很可能只是有权有钱有名之辈。于是,问题就会绕回这种社会里常见的一种发问:那别人为什么要和你交朋友?你希望你和你的孩子成为这种人,而这种人其实并不想理你,最后你连喝滥酒打麻将一起鬼混的朋友都没有了,你就没朋友。
很多时候,人的真实处境不是不明白道理,而是没有选择。
所以,在挑挑选选、指指点点之后,我们又回到了原点上,重新思考择友标准这个问题---它究竟是在问什么?看起来它是要建立一种选择人的标准,但朋友并不是路人,朋友会待在你身边,深入你的生活。我直接说好了:朋友就是你的生活环境,和你选择什么墙纸选择什么饮食选择什么沙发一样,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你自己,让你有一个自己满意的生活环境。
那么问题就转变为针对你自己:你究竟想要什么?你得到什么才会满意?好朋友,坏朋友,什么好什么坏?那是对于你而言,是好还是坏。那么你自己觉得好觉得坏,就是你自己做的标准,你自己做的判断。之所以你觉得有些人有些事是好的,或者是坏的,取决于你是个什么人。
你自己是个什么人?
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在最初的最初,一个人需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找到适合自己的朋友。否则,无论是什么标准可能帮助都不会很大。朋友是一种外部存在,人总是从外部存在里找寻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尤其是是美好的东西,自己珍视的东西。那么,在找寻之前起码要知道自己具体匮乏什么吧?
在找到具体的匮乏之后,起码要做一下分辨吧?哪些匮乏对应着真实需要?这些需要会长久存在,一旦拥有就长久珍藏,比如说信任,比如说安全。哪些匮乏只是对应着欲望起伏?永远是一时一地,一旦得到就会放弃,比如说热闹,比如说虚荣。
不用惧怕发现自己其实是个好逸恶劳的人,贪生怕死的人,贪财好色的人,反复无常的人,自私冷酷的人,两面三刀的人......首先你不是一个人,只要存在一个你,世界上就会存在一堆,而且你通常不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并且,在这个世界一定还存在另外一堆人,他们身上刚好拥有所有这些成语的反义词,足够中和你身上的这些特质,给予你另外一种和世界打交道时如何想如何做的新方式。
最后,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还存在着很小的一群人,他们身上没有这种成对成语中的一个。既不好逸恶劳,也不孳孳不倦。即不贪生怕死,也不舍生取义。无论你发现自己是个什么人,你的目光总会停在你所不满意的特质上,于是你觉得人生并不完满,自身并不完满,你要找个朋友来中和、来弥补、来改善。而这些不落在两边的人,自身就是完满的,你可以从他们那里求取智慧,学会如何与不完美的自己相处。
从终究意义上来说,你和谁在一起混应该早有定数,你自己的心中也很清楚对方都是什么人。但是你手握选择权却迟迟没有动,最可能的原因是你拒绝把目光转向内,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人。一旦能够完成目光从外向内的转向,改变才会真实发生。很多时候人都是如此,不断向外求取,求一个人,求一件事,求一句话,然后这些东西就像是露珠滑过荷叶,没有一丝一毫浸润进去。毕竟,最让人沉醉的就是求取的动作啊,让人觉得自己正在努力。
首先的首先,你是和自己在一起混。
2024-07-29
模仿、游戏和亵渎
2024-07-28
酒神
今天将要谈及的酒神不是杜康,而是狄俄尼索斯(Dionysus)。
狄俄尼索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奥林匹亚诸神之一,头衔很长:酒神、植物之神、欢乐之神、喜庆之神、疯狂之神和狂野之神。古希腊人和色雷斯人相信他是葡萄酒之神,在人间散播欢乐与慈爱,推动古代文明并且建立起法则。古希腊人的统治因为文明达到极盛而逐渐腐朽没落,为新兴的朴素蛮族罗马人所取代。古希腊人变成了罗马人的家庭教师,于是把文化、宗教和艺术带入了古罗马,但罗马的艺术水准较希腊粗劣低下。
酒神也去到了古罗马。罗马人酷爱欢宴,习惯用铅杯子痛饮葡萄酒,为了增加酒的甜度,甚至还要加入很多铅粉,造成中毒和早夭,有学者认为这是罗马帝国覆灭的生物学理由。顺带说一句,斯巴达克斯就是色雷斯人。
以上都是从网络百科知识抄来的,除了铅中毒和斯巴达克斯。
我自己不是按照这个次序认识的狄俄尼索斯。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套装《古代希腊神话》还没有广泛印刷和传播,我先看的是尼采的书,里面就谈到酒神精神,作为太阳神精神的对立面出现。
没有办法,那是一个抽风年代,每个人都必须读尼采或者弗洛伊德。满街都是盗版书摊,满书摊都是《梦的解析》、《查拉图斯如是说》,不买一本不让走。今天很难想象这种场景,全国识字的人都要读同一本《第三次浪潮》,都要讨论尼采哲学,都要学习弗洛伊德心理分析。
尼采的酒神精神是他自己发明出来的。之前有哲学家借用希腊神话,非要在太阳神和酒神之间建立某种对立。太阳神是个品学兼优英俊强壮守规矩讲道理有理性有条理的三好学生,而酒神则是一个自我放纵热情洋溢肆无忌惮践踏一切规则的癫狂醉鬼。尼采很喜欢酒神的这个概念,延伸出了他自己定义的酒神精神,最终把酒神精神推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解释说:
“甚至对生命最奇怪与最艰难的问题都要表示肯定,甚至在其最高类型时生命意志都会对其自身的不可穷尽性感到喜悦---那就是我所谓的酒神精神,我推测那就是能通达悲剧诗人心理学的桥梁。”
以上也都是我从网络百科知识抄来的,我怕你临时去查麻烦。
同时,我也预判你在看了一堆复杂的表述之后,可能会在尼采的这句话停下来,莫名其妙因为开头那句话而感动莫名,觉得它道出了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境,感觉到了莫大的鼓舞和安慰,所以我顺手抄录一下。我认为经历了起起伏伏,热议和遗忘之后,人们迟早又会拥抱尼采,因为他那里有着对生命无比的热忱,甚至把这种热忱视为生命本身的意义。
狄俄尼索斯在艺术作品中要么被描绘成一位年长的、留着胡须的神,要么被描绘成一位女性化的、长发的青年。他的标志包括一根顶端有松果的权杖、一个酒杯、葡萄藤和一个常春藤冠冕,身边通常有豹、虎、公牛和蛇陪伴。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那个半裸的蓝胖子就是酒神狄俄尼索斯。古罗马人征服了高卢,法国人自视罗马的继承者,所以接收下酒神也没有什么奇怪。奥运会是一场盛大的聚会,代表丰收、欢乐、喜庆的狄俄尼索斯肯定会出现。于是从2024年到公元前的古罗马,乃至于追溯到更为古早的古埃及,看不见的历史为酒神所串联,今人和先民沐浴着相同的狂喜。至于说为什么酒神是蓝色的,那可能是法国人在他身上刷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
最后,关于狄俄尼索斯有一个小细节,我个人非常喜欢。在希腊神话中,狄俄尼索斯的父亲是奥林比亚之主宙斯,这匹老种马有无数个情人,永远在善妒的太太赫拉眼皮子底下偷吃。赫拉拿老公没办法,她的怒火就不断倾泻在丈夫的情人和私生子身上。
狄俄尼索斯的母亲塞墨勒怀孕之后,狡猾的赫拉就诱骗她,让她劝说宙斯现出真身,以此证明宙斯对自己是真爱。宙斯拗不过,于是现出雷神真身。塞墨勒是凡女,直接让雷电给劈死了。无奈之下,宙斯从尸身里取出不足月的狄俄尼索斯,把他封在自己大腿里继续生长,直到足月出生。
因此,酒神狄俄尼索斯又隐含着重生之意,我喜欢这个概念---以上的故事依然是从网络百科抄来的。
2024-07-27
要不要让孩子看奥运开幕式
今天的标题不是我的问题,我没孩子,别人家的孩子看不看和我没关系,我也没看奥运开幕式。这是我早年认识的自由派知识分子朋友的提问,他有孩子,他在纠结,他依然认为奥运开幕式很重要。
一觉醒来,全球的网络世界都很热闹。都有人盛赞,无论海内海外。都有人怒骂,无论白皮黄皮。我把最具争议性的几段找来看了:断头皇后、LGBT 3P小剧场、大胡子美人唱歌、最后的晚餐变装版、天启四骑士之死亡骑士踏水而至。
于是我大概明白了我朋友在担忧什么。
这让我感觉很唏嘘。在十年前,十五年前,二十年前,还是同样这个人,如果你问他是否认为看小黄书会造成青少年性犯罪?他会冷静地层层论证为什么这是一个错误观点,告诉你王尔德的那句名言:生活的一切都和性有关,除了性本身,性关乎权力。
如果你问他是否认为打电子游戏会造成青少年暴力倾向?他会毫不犹豫地用标准术语回答你说:污蔑!可耻的污蔑!这绝对是对人类第八艺术的污名化!这是成人世界为了维系自己的威权地位而对青少年的自由进行限制。接着就会让你去读福柯的《规训与惩罚》。
所以我现在很想再去问问他,是否还坚持之前的观点。如果依然坚持,那我就要继续问一句: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比小黄书和电子游戏危害还大?如果不再坚持,那我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曾经华美庄严的理念天穹是怎么一点点崩塌到现在这样的?
可能最后我能得到一个结论:婚姻和孩子对于成人的价值体系改变甚大,所以最伟大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都选择独身,否则无法保持自己的理论和生活一以贯之。有时候想一想都觉得可怕,如果牛顿有儿子的话,是不是人类的光学就要推迟很多年才会出现?当牛爵爷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成七种颜色后,当场脸色发白,用铅封盒子把三棱镜锁起来沉入了大海,决定永久封禁这一知识。
我个人倒觉得巴黎奥运开幕式还好。毕竟是地球村四年一度的大型堂会,又打着和平的旗号,每个值班的村子都要把自己村最好的东西,最值得骄傲的东西端出来,展示给其他村的乡民看一下。法国在历史、文化、艺术上都是无法让人忽视的巨大存在,一晚上肯定看不完,那就只能一样来一点,所以看到什么都不奇怪。
他们如此展示万花筒一般的变换景象,那么全世界的乡民也就能理解法国人引以为傲的是他们的多元文化。至于说乡民们欣赏不欣赏,那不是法国人的事,这是大型堂会,又不是授课时间,没要谁一定接受下来。当然,肯定是有人把开幕式当做了授课时间,担忧自己孩子看完就会变了。那怎么办呢?辞了职一直在孩子身边看着呗,不时伸手蒙住他的眼睛,塞住他的耳朵,这样孩子就可以笔直生长了。
本来开幕式是个很好的机会,法国人展示的每一个场景都只是个碎片。如果父母双亲能够随便选一个碎片,把碎片后面对应的历史、宗教、文化、政治、艺术背景都展开讲一下,那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还真有可能变成一场精彩的游学。停留在其中几个片段上,思量对还是不对,光荣还是堕落,对孩子是好还是坏,那我觉得这样的人半夜起来看了一场寂寞,法国文化不又没花钱请你去审核开幕式节目。
1980年代,我还是个小学生。有一次从山里的基地小学出来,进城回家探亲。晚饭后,在市中心的百货大楼面前看到有人在摆摊卖石膏人像。其中有一尊是著名的断臂维纳斯,纯裸体---给维纳斯穿红毛衣还得过几年才会发生。我当时第一眼看到,脑子“嗡”地一下就晕了:奶子!这也可以?!
我认为我父母当时就没有很好地保护我。他们应该立即蒙上我的眼睛,把我赶紧拉走。由于当时让我看了整整五分钟,造成血气上涌,伤害了发根,让我今天变成了一个秃子。我看这个奥运会开幕式怕是也一样,孩子看了不知道将来能秃成什么样子呢。
2024-07-26
在某个清晨醒来
近期热门博文
-
流媒体平台Spotify 以曲库丰富,推荐音乐品味上佳而著称。相当数量的人选择成为Spotify 的免费用户,其中包括我。今天晚上,在使用Spotify 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Spotify is well-known for its vast music librar...
-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
去年我受邀为「得到」的新书《预测之书》撰写文章,于是就有了这篇《通往未来的门票》。根据先前的约定,《预测之书》现在已经正式发布和售卖,我可以在这里把我的这篇文章发布出来。 需要说明一点,由于是为纸质书撰稿,所以行文的方式和文章篇幅都和我惯常的网络文章有所区别。对于纸质书而言,...
-
刚刚读完朋友送我的凯莉·克兰西( Kelly Clancy)的新书:《把玩现实---游戏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Playing with Reality---How Games Have Shaped Our World)。差不多是同一时间,我也学习了一段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内部...
-
最近我在看一本很厚的书,别担心,今天不是要推荐这本书给你,也不是我要写读后感,提到这本书只是这篇文章的由头---它叫《生命如何运作》,作者菲利普球(How life works---philip ball)。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新生物学指南」,内容是根据近年来的生物学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