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

五年

 


早起看到一个视频,内容是星舰5​年前后的对比。视频中左侧是2019年,Space X在德州对最早的星舰原型机 “星虫”(starhopper)进行测试​。视频中右侧是昨天发生的事情,星舰一级火箭在发射之后,重新飞回发射场,然后落在​发射架上,270多吨的重量稳稳挂住,被网友称之为“筷子夹住火箭”。
两段视频对比,我感觉有些唏嘘,​世界的变化和发展看起来挺快的,不是么?2019年的时候,星舰原型机还是那么简陋的样子。而等到2024年的时候,星舰已然是庞然大物,而且一级火箭能够回收,回收之后挂在发射架上,让后续的发射变得​更为便捷,也更有效率。
2019年的时候,​马斯克说,等到2024年人类登陆火星就会实现。当时大家都觉得他太激进,太乐观。的确,到了2024年登陆火星没有发生,但是筷子夹火箭这一幕还是让人振奋不已,世界各地的工程师都与有荣焉,觉得这是工程学的巨大胜利,​可以写入历史书的一幕。而更多的网友把这一幕当做是奇观来欣赏,然后临时为信仰充值,从此变成了马斯克的​拥趸。
我看到​这一幕在想什么?​我在回想过去五年星舰炸了多少次。巨大的火箭灵巧地落回发射架,厘米级的误差,控制中心里欢声雷动,这一瞬间让人觉得震撼和感动,但是真正打动我的,是在这一瞬间我回想起那么多次失败,那么多次爆炸,然后他们团队毫不在意地​重新再来。
回想我有生以来的时日,有很多时间是在解释为什么事情会败,怀着一种愧疚和负罪感,结合了道歉和忏悔,在极为灰败的心情中​自我批评。马斯克和他团队的​那种哲学是我之前从未想过的:火箭肯定会炸,但是炸了才能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所以欢天喜地地看爆炸,回来一轮紧锣密鼓的修改完善,再送上去欢天喜地炸个大的看看,​如此循环,直到成功。
从2019年到2024年,我记得前后是炸了五次还是七次。当直播时火箭稳稳挂在发射架上时,我最大的感觉是释然。世界上有一群人按照另一套想法,本着另外一套心态去做事,​他们做成了这一点对于我极为重要。因为他们证明了自己的路径是通畅的,是可行的,于是也间接证明了生活中其实不需要那么多那么强的失败耻辱文化,失败追责文化,​人也不需要小心翼翼过着一种想尽办法规避一切失败可能的生活。
之前的​等式是:规避一切失败​+惩罚一切失败责任人=成功。​现在有了一条新等式:失败+纠正后的失败​+更多次失败=成功。这么说可能并不严谨,星舰的每一次试射都包含有若干测试项目,每一次爆炸​并不意味着所有测试项目都失败。如果有测试项目通过中心控制室里就是一片欢呼,其他项目这一次过不去,大家就当爆炸是一场大型​烟花表演。在这欢呼里有极为朴素的​东西---为新知而欢呼,无论这种新知涉及成功​还是失败的缘由,都应该起身欢呼。
我对于人类登陆火星并没有什么热切的期待,​因为我想要的东西我已经得到,而且我个人觉得它要比​殖民火星这种宏伟计划重要得多。成功失败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如影随形,把失败作为一种惩罚,或者是心灵的负面资产,同样会跟着一个人​一辈子。如今有人打破了这种惯常的心态,展示了使用不同视角不同心态对待失败会造成怎样的结果,​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心灵上的巨大解脱。
类似的道理谁都可以说,谁听了也都能想明白,只是​所有人都很难挣脱惯性的思维和惯性的心态。除非像现在这样,看到275吨比小区​楼房都高的火箭落回发射架上,这样的实例比任何言辞都​更有说服力。


------


2 条评论:

  1. 按我的理解,像对于价格的心态不一样。
    我很有钱,对于价格不是特别在意。那么,一次不行,修复,再来一次,慢慢叠上去就行了。工程上来说,像是“冗余”,像是带了100000块钱打算买包5毛辣条带回家给小妹妹吃。
    但如果我很穷,那么我就会很在意。一次不行,意味着钱包余额减半,明天可能没饭吃。那我当然就会非常保守。

    回复删除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