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4

生理性喜欢


学海无涯,网上的中文学不完,我这不又学到了「生理性喜欢」这个网络新词了吗?

最近半年,这个词在我眼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也让我越来越困惑。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专门用这个词汇是为了什么呢?蒙古人的词典里,有 300 多种关于马的称呼,他们在生活里的确需要。爱斯基摩的人一些分支里,他们对雪的称呼也远比英文词汇丰富,他们在生活里的确需要。那么,是什么时候我们对喜欢的认识变得如此丰富,以至于需要做词语上的细分,来区分如此之多不同种类的「喜欢」?

先不去纠结「生理性喜欢」的具体定义,我就想问一问在上游的分类法究竟是什么内容?如果「生理性喜欢」是成立的,那么有没有心理性喜欢,它指什么?有没有理性或者非理性喜欢,它指什么?再来,有没有病理性喜欢,它又指什么?当一个人说「我对你怀着一种强烈的病理性喜欢」,他想表达什么?是否需要立即拨打 110,向法庭申请人身禁止令?还是干脆先给他套上个嚼子以策安全?

有人给出一个解释,认为「我对你有生理性喜欢」之所以会出现,完全是为了规避说出「我觉得你很性感」这种表达。因为后者带有个人评价的色彩,并且还带有明确的侵略性,而前者要平和中性很多。

这么解释我一下子就懂了,词语的通货膨胀又一次人为制造出新词来。并不是人们对情感的认知已经深入到了需要细分种类,需要更新冠名的程度,单纯就是把一个简单清晰的词语加上定语,扩展成为一种毫无生气的冗赘形态。既然如此,我也可以随手造出「生理性喜欢」的定义来:

「您的肉身在可见光光谱范围内呈现出来的外部形态,通过视网膜成像对我的内心欲望进行了赋能,使我产生出强烈的脑部电化学反应,以至于忍不住想要靠近和捕捉您,好让我们一起灰度测试对齐颗粒度。」

在这种时候我就分外怀念鲁迅先生。他老曾经塑造过一个异常成功的小说人物,阿Q。阿Q先生是土谷祠文学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仔细想来,他另有一种表达,意思和「生理性喜欢」完全一样,但是在表达上更简单,更明确,更生动,也更有力量。阿Q 先生当时是这样说的:

「吴妈,我要和你困觉。

从这一句话开始,到「吴妈,我对你有生理性喜欢」,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词语的表达变得那么复杂。作为写作者,我尤其关注一件事:动词去了哪里?为什么动词在名词化?「我打你丫的」,和「我对您丫有一种暴力性攻击欲」,我个人认为后者不是中文,因为它没有表达出任何真实的意愿。

「我喜欢这个人」,这是很明确的意愿表达。「我对这个人有一种生理性喜欢」,这是一种相当回避的说法,首先是弱化了喜欢,弱化了情感表达,然后是回避了和对方之间的直接关系,后退到喜欢对方的某一部分。不是我对你,是我的一部分情感,对上你的一部分特质---至于说到你的品格,性情,过往经历,我完全不关心。

既然这样,我就有理由期待今天的人们谈一场 25% 的恋爱,剩下 75% 由他去。或者拥有三成熟的喜欢,剩下七成不妨空置。同样的,我也有理由期待有人和别人的一只手相恋,剩余的部分可以留给社会。以前是撕心裂肺的爱情,现在则是五马分尸一般的喜欢。

有些时候,我甚至有点怀念当年网上的那帮糙汉。他们会在别人发布的美图下面齐刷刷地留言「看硬了」,虽然粗糙,但起码是一种坦率真实的自我表达,算是一种合格但不雅观的中文。也不知道现在他们还在不在,是不是也要改成另外一种说法:您的形象对我的可充血性很高。



------


2 条评论:

  1. 我常像作者一样,会愤愤不平,怎么会这样,然后说出我认为正确的看法见解。
    最近我意识到了件事:要选人。否则就是给瞎子说文采,给聋子赏音乐,给心智障碍者细讲思想的深刻。
    今天又梦到了那个读研的,你知道,单纯的小屁孩。不能理解复杂的简单的人,看到复杂当然会感到刺痛。一般的外人谁管她,但爱上了就不一样了。那意识到这一点,不就应该收起自己刺猬长刺吗?她看到“看硬了”这样的词会跑开,那我们就不说,或者改成迂回柔和地说,因为爱,因为珍惜,所以考虑对方的感受。这个角度来看反而是温柔。
    语言不是只有求真的。在求美上,有时为了制造一种简单的感觉,反而要付出许多令人惊讶的成本。
    求真,语言要准确。求美,语言要模糊,要病句。你看古汉语如此模糊的语言,是诗多还是理多。语言可以分为感染力和准确性。
    你只是看到了给那些小屁孩看到的词而已,那些词不是为你准备的。为你准备的词大概都写在论文里。
    所以我现在接触人,会先判断对方是个寻常百姓,还是个士。百姓,我就用生理性喜欢这个词,士,我就用性感这个词。算照顾对方的情绪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求真,去当个学者的。

    回复删除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