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9

操心犯

 


企业家宗庆后去世,网上有人​担忧地表示,那么大的家业只有一个女儿继承,​将来肯定落到外人手里,这不白辛苦一辈子了吗?美国93岁的老太太鲁思·戈特斯曼把亡夫的10亿美金遗产捐献给一家医学院,以此免除所有学生的学费,网上也有人担忧地表示,那她和子女之间不会起​矛盾吗?

如果我现在还是刚上网的那几年,估计会很刻薄地​回复:你家里连耗子都养不活一只,就不用操心邻居家如何分牛了​。但现在我已经成长为一名儒雅随和的人,不能再随意造口业,只能每天少上一点网,免得看了网上的各种发言引动嗔心​,无名业火按捺不住。

这几年我逐渐开始理解为什么女性不喜欢听男性聊大话题​,一听见就犯困,甚至厌烦地走开。因为一个人喜欢聊什么,说明他​经常操心什么。一个人操心什么,​说明他是个怎样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总是替别人操心,甚至变成一个职业操心犯,即便用最保守的态度来分析,也可以认为这个人没有什么值得过的个人生活,​以至于他自己都认为不值得投入任何时间精力,他的兴趣在别处,在别人家。

和这样的人聊天确实会感觉很辛苦,因为无论大家在聊什么,​这样的人其实都不在现场。他时时刻刻想的都是远方的人,远方的事,以及抽象的概念​或者理念。他对眼前的人,眼前的事没有任何兴趣,见谁都可以,只要愿意听他说,在哪里做什么也不重要,他甚至不能分辨自己正在喝茶还是柳橙汁,因为他沉浸在​他脑海中的世界里,​把自己带入他人的人生,或喜或悲,或惊或怒。对啊,那么大的家业​怎么样才能沿着自己的血脉延续呢?那么大的一笔遗产难道不应该分一点给自己的子女么?马斯克那么多孩子将来分家产的时候得打成什么样子?查尔斯国王如果撑不住,究竟应该让儿子还是孙子来继承王冠?英国民众愿意接受一个秃子来做自己的王吗?

职业操心犯随时灵魂出窍,降临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除了自己​身上。职业操心犯关心一切人,一切事,除了自己除了自己周围的人,除了自己的事​除了自己的家事。​所以,或许我可以这么说:操心犯是空心人过着空心人生,他们在空气中的话语里以为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具体说​,他们因为觉得自己讨论的话题足够大,于是自我就足够大,别人也会相信足够大。

我个人很尊重那些能把碗彻底洗干净,还会用厨房纸擦干碗里水渍,​整整齐齐摆放好的人。尊重的原因不是因为持家有道,也不是因为家务娴熟,而是这种能够把身边小事做好的人,他们的心​能够保持在当下,他们也活在当下。有了足够多的类似日常训练,这样的人值得谈天,​也值得合作,因为他们随时随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是谁。这种人未必嘴上能说得很动听,笔下能写得很漂亮,但是会用行动的方式来展示内心因为​安定和专注而产生的智慧,​周围的人也会因此而受教或者受益,如果他们懂得如何观察的话。

网络本来是一种非善非恶的中性存在,但是使用不当的话,人​也会反受其害。比如说有了算法的加持和帮助,任何一个蠢货出来说一些蠢话,都可以聚集起一帮同样的蠢货,相互点赞打气,​让人误以为自己人很多,所有人都和自己持有相同的见解,以至于觉得自己掌握了世间的真理​。就像是面对女性名人时那句网络名言​一样:这样的女人我连一分彩礼钱都不愿意出。让人惊叹的不是这句话本身有​多蠢,而是每次有人说出这句话,会有那么多人立即围上去表示衷心赞同,这些人会​因此体现出了怎样的一种自信。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间,拥有肉身和头脑,可以自由行动,自由思考,这是​极为幸运的事情。​然而,这具肉身的时间有限,很快就会衰弱消亡。这个头脑的时间更有限,很快就会算力下降,精力不济。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个人都会​选择做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让肉身和头脑空耗​。虽然我是一个儒雅随和的人,不应该随意评判人和事,但我还是坚持认为,操心犯的活法是最没有价值​、最没有意义的方式。简单来说,我认为这样在尘世中过活七十年,就像是从未活过一天一样。




------


2024-02-28

易醉体质


据说东亚人种体内有一种负责分解酒精的酶天生就不足,具体说就是某个特定的基因点位的类型和白种人不同,导致身体代谢乙醛​效率低下。整个生物化学过程很复杂,简单说就是东亚人更容易醉酒,民间传说中喝酒脸红就是解酒你能力强的说法并不正确,​其实那是一种酒精中毒症状。
在大家都比较容易酒精中毒的基础上再来划分人群,大家酒量都一般,但是总有人通常都能控制好饮酒量,​而也总有一部分每次总是容易喝过喝高喝断片。对此有一种解释,说后者追求酒精带来的欣快感,但是这种感觉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很快就会衰减。为了维持美好的欣快感,这种人就会不断饮酒,努力把美好的感觉​不断推上去,结果每次都会主动喝酒,每次都​不知不觉喝超量,于是每次都会飞快地醉倒。
而前者则是命好,​摄取同样分量的酒精,他们的欣快感可以在高位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于是他们就不需要不断补充酒精,喝得少且慢,​甚至可以喝一通宵但是不至于醉倒,用时间来换解酒的空间。
如果仔细观察这两类人,发现他们的性格​也和他们喝酒的风格相关。易醉的人平常情绪波动也大,忽高忽低,会经常一时心血来潮,但是转眼之间又觉得索然无味,所以这样的人爱刺激、爱新鲜、爱冒险,​不然就容易陷入沮丧。而另外一种人则情绪稳定,可以细水长流不徐不疾地享受生活中的小乐趣,而且可以在​那点小快乐里停驻很久。因此,做人做事都比较有长性,​更多体现出沉稳、耐心和坚毅的品质。
医生给出的建议是最好不要喝,实在要喝​也应该把两顿酒之间的间隔拉得越长越好。按照医生的意思,​最好是按照年计、十年计,所以没多少人愿意听医生的。如果你是易醉体质,又喜欢喝几杯---那基本上是一定的,完全戒断​并不容易,饮酒过程中​努力自控也几乎不可能。不过,依然有办法改善每喝必醉的问题,前提是需要​做一些训练。
饮酒是个逐渐失控的过程,失控的原因是​贪欲。追求酒精带来的轻松、欣快感,这​就是一种贪。问题在于,通常人们不会认为自己是贪爱,​而是认定自己在追求美好的感觉,追求放松和快乐。所以,需要做一些思维上的训练,训练自己反复思考喝酒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如果能够承认和接受这是为了满足贪欲,​那么人才会有动力去做一些改变。
贪欲本身很正常,也并不可怕,任何人在一天十二时中总有​无数次起心动念的时刻,但每个人不都在正常生活么?贪欲并不会造成立即的、​严重的后果。真正的问题是迷失于贪欲之中,完全迷失了才会失去自控,​正如完全迷失了才会喝醉一样。所以,解决办法是随时随地知道贪欲的存在,并且保持着对它的观察,​不要让它成功逃逸出你的视线,更不要它成功做主,彻底控制住了你。
从答应朋友出去喝酒的一瞬间,就应该仔细观察贪欲的升起。这是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出门,想要坐在酒桌上,想要和朋友频频举杯。一旦看到它升起的样子,它的威力就没有之前那么强了,​也不能像之前一样驱使你不管不顾地冲出门,除了喝酒之外再也想不到别的念头。​知道了再去做,和不知道就去做,完全是两回事。
喝酒的时候也是一样,喝下去一杯,要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在喝下一杯酒。这件事听起来很困难,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设想这样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果在一次宴会中,有人明显带着想要灌醉你的意图接近,换着各种话术劝你​频频干杯。这时候你​的人会处于一种警觉的状态,你会非常清楚地记得你喝了几杯,非常在意你身体的反应---所以,这是可以做到的事情,而且很多人都曾经做过,只是在一个相对亲密和相对安全的环境里,人就容易放纵自己,​不愿意保持警觉,不愿意保持针对自己的观察。
如果每喝一杯自己都很清楚,那么体内的任何一点变化自己也会很清楚,你时刻留神观察着,​就不容易迷失在贪欲之中。你能看到贪欲的运行,你在密切关注贪欲产生的点滴变化,你就有能力和有勇气做主,可以说出之前你不​可能说的话:今天就到这里,或者:杯中酒​。
当然,这样喝酒就不会像之前那么投入和忘形,从中得到的​快乐也要大打折扣。​有人会认为,这样就失去了喝酒的意义,毕竟在中国社会里喝酒是一种大家共同受苦,共同出丑的集体仪式,以此可以勉强建立起人​和人之间的互信关系。所以就要看你自己怎么想了,你是习惯于沉醉,习惯于被控,习惯于后悔,还是你习惯于凡事自己做主,​习惯于保持健全完整的意志,习惯于​受控下的有限欢乐。
喝酒会带来欢乐,也会在醉后带来烦恼,并且在身体里留下​久远的隐忧。不过正如伟大的前辈禅师开示过的那样,所有的烦恼都可以拿来作为自己训练的机会,也都蕴藏着自我认识的​可能,喝酒也不例外。


------


2024-02-27

好文字

 


写作在每个人日常生活的诸多事项里根本排不上号,人们对写作的态度相当矛盾,一方面认为写不写对于自己没有那么重要,另一方面又认为写作是一项很困难的事情,需要先完成许多​前行训练。在暗地里,人们​又隐约抱有这样的自我期许:一旦我写出来,大家都会交口称赞​那是一篇好文字。所以,到了最后事情往往变成这个样子:我当然要写,而我现在之所以还没写,只是因为我还没有想到​应该写一篇怎样主题的好文字。
这些杂念和废话里,隐藏着一个真问题,那就是“什么才是好文字”​?
好是一种主观判断,和个人的审美​、经验有关。这里我只略说三个例子,我在之前的文章中都曾经写过。
一条是夫妻对话​:
备孕四个月终于看到了验孕棒上的两道杠,我故作镇定地给老公看,他可能是刚睡醒的缘故,呆呆的看了将近一分钟,说了一句:“那家里的螃蟹咋整?还吃吗?”
---@邵雅思念 《普通人的妙笔》2017年6月19日
​一条是寻人启事:
寻人:男,身高约1.80米,北京人。29年前认识,身材匀称戴棕红色墨镜身材魁梧,整体有点儿像演员王刚,双眼皮厚厚圆圆,眉毛不粗不细。说普通话,横条背心,灰裤子,平底鞋。29年前他开灰色卡车到霸州市金各公路附近我的葡萄摊子买葡萄,两情相悦。他想带我走但是我犹豫了,我一直在后悔,想要见到他,请知情人帮忙联系,电话1512276XXXX,必有酬谢
---《写得不够好,可能是每个字不够贵》2019年2月24日
一条是妻子的​回忆:
我老公开始嫖娼那一年,是 2018 年,我们的孩子刚两岁。
---《南方小土豆》2024年1月5日
以上都是我个人认为很好的中文,可能和许多人的认知完全不一样。它们没有很优美很华丽的文辞,也没有复杂曲折的句子结构,内容平白如话,是所有人都能写得出来的句子,​但我认为这就是好文字。
包括我自己在内,人们在上学期间因为需要学习作文的缘故,都被各种​范文给骗了。家长要求读范文,老师要求背范文,因为那是好文字,考试的时候可以拿高分。然而,能够进入他们法眼的文字,往往都是那些滥用词藻,满纸矫情的​少年扮成熟的文章。法眼法眼,先有法才有眼,而家长和老师是不是先得了法,拥有良好的判断力和审美,这需要打一个问号。范文杂志的编辑们,他们是按照好文字、好审美的标准遴选文章,还是根据市场需求,按照家长和老师的​品味和审美遴选文章好卖掉更多杂志,这需要打上更多个问号。
以范文作为标准,人当然会觉得自己的水平差得太远,“菡萏”是什么自己都没弄清楚呢,如何在文章中自如写下“时光如嚆矢”​?人们认为,好文字就是需要用上“有文化”的词汇,​写出“有文气”的表达,自己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应该先翻开《辞海》学习一下那些自己不知道的中文字词,然后去学习那种骚了吧唧曲折隐晦的​复杂表达方式,最后写出一篇有“文学感”的文章来。
我从小学念到大学毕业,当初所有作文比我好,词汇量比我丰富,用词典雅优美,行文九曲十八弯的同学,最后没有一个在写作一途上幸存下来,没有有一个在成年以后能写出一篇让人看得下去的​文章。​为什么?因为那些典雅,那些优美,那些幽微复杂,都是从别人文章里借来的,根本不是自己的,写​出的那些作文是为了高考而做的准备,从未有一次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而所有借来的东西最终都要归还,所有功利性的目的在达成之后​就会彻底放弃曾经的道路。
回过头来再看今天的三个例子,它们都做到了准确、生动​和克制。第一个例子准确地描写出了丈夫初为人父时候最真实的本能反应,一瞬间就接受了妻子怀孕的事实,并且开始思量​小家庭里生活应该做出哪些调整和改变。第二个例子准确地写出了思念和后悔,虽然它的作者可能是三个例子中文化程度最低的一个,以至于内容最为冗长,但是那种百转千回始终放不下的心情,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写出来,反而有一种动人的力量。第三个例子里增减一个字都不可能,表达异常精准,那种不带任何情感的客观口吻进行的描述,​能让人于无声处听惊雷,感受到克制文字下汹涌而来的悲愤之情---千言万语涌现在心头,最后只是转为一句​关于时间和时间的陈述。
这样的文字蕴藏了惊人的力量,它们并不依靠精美的字句,也不依赖复杂的表达,它们的作者在心中是如何想的,就通过文字自然地流露出来,作者们自行去寻找自己最习惯的​,最常用的表达方式。这种真实内心的表达,​超越一切技巧之上。​只要人的心觉得合适,那么写出来就是最合适的表达。
丈夫对于孕妇能不能吃螃蟹的本能反应,霸州果农对某个人多年来放不下的思念,妻子遭受背叛时内心的崩塌和愤怒,这些都是无法通过设计、建构所能完成,也没有作文范文可以抄袭现成的表达方式,​于是只能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完全靠自己,文字就可以写成这样。因为完全靠自己,就会达到完全的独特,完全的个性。这不像是小学写游记,​爬上山顶看到风光无限,于是就激发了爱国激情---爱国激情是共同的,但是螃蟹还能不能吃则是不共的,是独有的,并且你在作文选刊里抄不到。
​你完全可以不赞同我关于好文字的标准,但是你得有自己的一个标准,并且能够举出例子,回答​为什么。最好你能够按照你的标准,写出你认为符合标准的文字来,​而且是可以那么一直写下去,写到你可以准确表达出你自己任何的所思所想。
而在这一切发生之前,​我认为好文字的标准后面还隐藏了一个前提:你怎么看待自己。你认为自己无关紧要,需要扮演出一个更好的自我,不惜去披上别人的衣服,那么你会有一套好文字的标准。你认为自己最为重要,真实、真诚、真心最为重要,文辞只是个工具,写出自己的真实所见所感所想最重要,哪怕用汉语拼音去写都没有问题,那么你会得到另外一套好文字的标准。
他们说写字算是一种修行,他们又说修行其实重在修心,​我认为这两句话都很对。


------


2024-02-26

以否定表示权威

 


《残酷社会真相》​里曾经说过:杠精并不是爱好抬扛,而是​热衷于维护自我。

生活中有许多人经常使用否定的方式来和人交流,无论对方说什么,他们总是会习惯性地用“不”​开头。不是因为他们真心反对什么,只是因为这么说话会让他们觉得舒服自在,​感觉自己对现实和他人拥有控制力。所以,他们会先说“不”,至于说具体理由,他们可以在说完之后现想。反正别人也看不出来,以为他们的一时词穷是某种深思熟虑的表现。

出于礼貌,出于家教,出于东亚社会的内部规范,大多数人不习惯当面​否定别人。以至于许多心灵鸡汤反复教导人们​:要敢于说不。只要你把鸡汤碗翻过来,把鸡汤倒掉,就会在碗底发现一篇法术,法术告诉你说:在这样一种追求从众,追求低调,追求和光同尘的社会环境里,最便宜也是最有效的树立权威方式,那就是唱反调。只要你反对,人们就会安静下来听你的。只要你凡事都反对,人们就会安静下来​认真听你的。
理解了这篇法术,有些人就在生活里大肆占他人便宜。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都会有那么几个人告诉你不行,不对,不​可能,不可以。他们是真的关心你在说什么吗?他们是真的替你思量该怎么做吗?​他们在意的是自己可以否定掉你。​于是你就要向他们求教,你就要主动听取他们的建议。然后,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意志就可以替代你自己的,你变成他们意欲的代理​执行人。你负责承受所有成本和结果,他们​付出了一个字:不。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真的在意你,真的关心你?他会跳脱出是或者否的二元对立,而是当着你的面,把他自己带入你,向你展示如果他是你,他怎么看,怎么想,以及为什么会那么看,为什么会那么想,​然后推导出他会怎么做。他自己演示完一遍之后,把话筒交还给你,让你自己去思考,​最后还是你自己拿主意。并且,无论最后你的决定是什么,只要你下定决心那么去做,他就不会再多说一句话,而是转为支持你的决定,并且希望你好运​。
喜欢否定他人的人是不会那么做的,一则是这么做很麻烦,很耗费心力脑力;二则这种方式让自己显得​不那么高明,感觉上自己要“低于”对方,不像是对方的主宰,而是更像是对方的参谋,在情感上不允许。
《残酷社会真相》里还曾经说过,​活在人群之中,就是活在意志的斗争之中。即便大多数人内心并不认为自己喜欢征服他人,强制他人,让自己的意志凌驾于他人之上,也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任何上述的意味,但这​并不等于他们不喜欢他人的顺从​。​不相信的话,你可以问他们要一个建议,然后你再去否定这个建议,看看他们会是什么反应。少有人会认为人和人的意志完全平等,认同建议重在说而不在于听从​,听到你的反对就会放手​由你去。更常见的是​对方立即开始维护自己的建议,论证为什么建议是对的,而你为什么是错的。因为对于很多人而言,自己说出口的话,自己给出去的建言,就是自我的延伸​,甚至就等于是自我。​于是,就一定要通过争论来维护自我,最后​会指向自己的意志一定要得到伸张,他人的意志一定要退让。
​所以,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当一个人频繁对他人说“不”的时候,他是在探寻真实,追求真理,以此帮助他人,还是在​纯粹为了维护自己?甚至仅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或者面子?当一个人频繁否定他人的想法和说法的时候,他在意的究竟是平等开放的交流,还是在意自己的意志是否处于优势地位,在意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是否顺从。否定和正确、真实无关,其实就是个​无休止的服从性测试?
顺带说一句,这种否定还有许多​亚型或者变体。比如说否定今天的你而肯定昨天的你,或者否定现实的你而肯定自己心目中的你---都是一回事,无非是在推的动作上加了一个拉的动作,用部分肯定增强​否定的力量,其实上还是想把你引向他自己希望的方向上去,以此实现自己的意志。利用人会不自觉地取悦他人,满足他人的心理习惯,把对方推落​自己意志的陷阱,这就是一种​操纵人心的法术。
如果我新认识一个人,一晚上他连续三次否定我,那么我就​已经做好准备去他妈的。然后我会测试一次,试着赞美和表扬他几次,如果每一次他都欣然接受,而且看起来期待我说出更多,那么我就可以正式确诊,彻底去他妈的​,​今后不会再见第二面。因为在我和他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沟通,不存在什么交流,​他只是需要一个满足自我存在的道具,是不是我都没关系,换了任何人他还是表演同一个套路。
我个人并不怕否定,​不过我自己也有三个标准。在所有的否定之后,我是否1、​得到了一个我之前从未有过的思路?2、得到了一个我之前从未​知晓的事实或者知识?3、得到了一个我之前从未​注意到的自我观察角度?如果能做到其中任何一个,我完全可以坐一晚上收下所有的否定​。如果任何一条都做不到,那么我就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去​配合演出。
​每个人在出生之后,就坐在自己的坟头上玩耍。时间到了,就落进去掩埋成丘。如果用这种视角去看,所有人的处境都​孤苦无依。有的人喜欢坐在自己坟头上扮演帝王将相,让周围的人​对着自己磕头,于是​就显得会热闹一些。但我只看见风吹过满地枯草,​热闹转眼成空,什么都不曾剩下,还不如自己专心蹦迪,起码​人知道自己在蹦迪,在星空之下,在长草之间为自己蹦迪。


------


2024-02-25

春天的迹象

小时候写作文,写春天到来,老师要让我们写河水解冻,写小草发芽,写枝条变绿,有时候还要写一句“一行大雁往北归”,并且“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等到上中学,读过一些古典诗词,我会写柳树发出嫩绿纤细的新叶,从远处看过去“就像是笼罩着一团绿色的烟雾”;会写吹拂一冬的酷烈刚硬北风转为柔和湿润的南风,“轻抚在自己脸上就像是刚洗完澡的小婴儿的手”。
人一旦学会文字上的比喻就变坏了,会在生活和自己之间用比喻建立一道隔离墙,不再直接感受生活,而是通过比喻通过概念作为中介间接感受。当刚洗完澡的小婴儿挥舞小手,用结结实实的耳光左右开工抽打在我脸上时,我确定关于春风的比喻根本就是错误的,小米辣都比春风更为恰当。
几天前我用AI画了一张画,内容非常简单:蓝色的天空里有旁逸斜出的一条枯枝。由于是指定了木板画,所以画面粗糙不平,到处飞白。但所有看到的人都说自己见到了春天---画面里没有一个新芽,没有一朵花蕾,没有一丝一毫绿色,但是他们笃定地宣称自己感觉到了春天。
我选择相信他们。

他们不是过于敏感或是过于文艺,他们只是回到刚刚点燃篝火,文字尚未出现的时代,唤醒了体内从那个时候就具有的超能力。在那个时候,人们不需要用眼睛看到,用皮肤上的针刺感就能觉察到附近潜伏的猛兽。人们也没有道路和指南针,却可以凭借心中的感觉从七天路程之外的狩猎地准确地返回居住的洞穴。同样的,人们并不需要新芽、花苞、一抹绿色,就可以从空无一物的天空和枯败凋零的枝条里感觉到生机萌发,在什么都没看到的情况下判断春天已经归来。不需要日历,他们的心清楚地知道。
如今我们变成了另外一种动物,居住在钢筋混凝土丛林里的动物。我们的超能力演化成另外一副模样:我们在陌生的城市街道上凭借感觉指引,找到深藏街角的公厕。我们面对花花绿绿不断跳动的股市数据,凭借直觉判断大顶的到来。我们还可以在心头莫名感觉到一丝伤感来袭时,扭过头去看自己的旧手机,刚好看到它寿终正寝徐徐熄灭的一幕。我们甚至还可以通过刷新社交媒体时感受到的0.1毫秒的延迟,预感到有一条爆炸性的热搜正在极速上升,已经初步形成了服务器阻塞。
但我们还是保留了部分最古老,最原始的能力,我们还是能感知春天。现代都市生活并没有彻底切断我们和土地,我们和自然之间的相互感应。就像是我此刻站在窗前,看着楼下尚未化尽的残雪,看着小公园湖面上的冰层,看着四周毫无生气光秃秃的树木,但我就是知道这已经和一个月前不同了,春天已经到来,就藏在眼前的冬日风景之后。我不需要证据,我不需要比喻,我也不需要亲见,我就是知道。

也许是天空的颜色,有了肉眼无法分辨的0.01单位的色差,于是我知道春天就在那上面。也许是树木的站姿,朝着南方稍微舒展了一个毫米,于是我知道春天就在那里面。也许是周围空气的重量,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减少了一微克,于是我知道春天就在我周围。在依旧萧瑟凋敝的风景里,我知道有什么已经改变了,于是不能用旧日的心情再去看眼前的一切。
春天真正到来时,它是看不见的。大自然在时间的琴键上敲出一记低不可闻的超低音,你只有闭上你的眼睛打开心眼才能听见。你听见轰鸣不已的震动从地脉深处传来,你听见风息的吟咏从南方海面上传来,你感觉两肩上的沉重和僵硬正在悄悄消退,你感觉到骨髓深处有什么东西正在和大地的震动,海面的风息共鸣。和千百年前的祖先一样,你忍不住想拿起棍子,大步走出你的洞穴,走到日光之下,在风中感受吹来的泥土里微弱的湿气。
你知道,这就是春天到来的迹象。


------


 

2024-02-24

Apple Vision Pro个人体验报告

 


昨天下午,我朋友如约带着他的Apple Vision Pro来北京出差,让我亲身体验​了半小时。
那是一个白色为基调的头戴式设备,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头戴式眼罩,只是尺寸有​蒸汽眼罩的2-3倍大,也重得多。一切都在致敬初代iPhone---黑色的巨幅玻璃做护镜,护镜周围是一圈铝合金​外框,最后是一条灰色的弹性束带​,一切都是黑、白、灰。
Apple Vision Pro没有键盘鼠标,需要用​目光和手势进行控制。在第一次启动的时候,它会针对你的眼睛做一系列设定,在空中浮现一圈小同心圆,让你用目光去做选定,然后捏合食指和拇指​做确定,以此学习你的目光​焦点。这个过程很快,学习完毕之后Apple Vision Pro的精度极高,你会很喜欢自己的新“神力”---自己的眼光看到哪里,哪里的按键或者操作条就被立即唤醒​或者选中。“有如实质的目光”这种修辞,在Apple Vision Pro的视野里,可以直接把“有如”去掉,你的目光有重量,你的目光有力量​。
随后,我进入了几个​Apple提供的场景空间。在进入的一瞬间,我就知道电影院已经​死掉了。那是一个具体的空间,三维空间,不是一张图,​二维平面。首先你不会意识到你戴着Apple Vision Pro,你会认为​自己正在用眼睛看。我进入的第一个场景空间是一处山峰,往前看是峡谷和森林,往上看是天空白云,转身看身后是山坡,山坡上是岩石,低头看脚下是​泥土和岩石---你感觉自己就站在一处真正的山峰上,不会有什么我要回到现实世界的想法,你​就在一个真实世界里。你往前眺望,山谷上的白云​正在缓缓飘动。
Apple Vision Pro有便携式电池,​可以放在自己的兜里。于是,你可以在场景空间里转身,前进后退,在方圆三四平方米里走来走去,你会相信自己就站在​某个地方。有一幕场景是一片雪原,我是在酒店的阳台上体验,北京化雪时节的风吹在我身上,那片雪原当时真实得​不能再真实了。我忍不住去想,如果此时在我面前上演的是《权力的游戏》第一集,穿着黑色大衣的守夜人骑着黑马,就在我面前五步开外下马,拔出长剑准备搏杀---那会是怎样一种体验?并且在那一瞬间,我就​确定:未来的电影和电视剧,应该用这种方式观赏才对,不要我望向银幕,而是我走入银幕,就像是剧情里​的一个隐形角色。我不要看电影​,我要体验电影。
人处在一个虚拟空间之内,​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容易丧失自我。因为在虚拟的空间内,人需要某种自我的标记物,​让自我依附在其上。否则的话,人可能会产生自我崩解,你不知道你此刻是以何种形态存在​。一个幽灵?​一道被束缚的灵魂?Apple Vision Pro的解决方式很简单---在虚拟空间之内,如果​你低头去看,能看到自己的一双手。不是你真正的那双手,是用摄像头捕捉的​影像,然后投射到虚拟空间去。你移动和操纵你看到的那双“手”​,和现实空间里没有两样。于是,你就确定自己是“真实”存在于这虚拟空间之内,你可以用这双“手”在空间里完成互动,你的自我也就终于安定下来。
只是说,这双手是摄像头拍摄然后“嵌入”虚拟空间的,有点像是早期电视的“抠像”技术,所以你会“看到”自己的双手边缘会有​闪烁不定的电光。经书里说过一百万次,自我只是一种坚固的幻觉,它其实每一刻都处在变化中,它其实每一刻都是在原地附近以极微小的​尺度闪现,​生灭不已。但是,一百万遍都不如自己亲眼见到一次,我亲眼看到虚拟空间里自己的手在闪烁,于是我也终于能够理解在现实空间里自己正在如何闪烁。那一刻,我看着双手边缘的电光,内心​深深感动。
Apple Vision Pro不单可以把你带入到虚拟空间中去,​也可以把虚拟空间带入到现实世界中来。戴上Apple Vision Pro,把视野调节为现实空间,你就可以把你的App,你的网页,你的文档,​在现实空间里一一浮现。你可以把文档放在沙发上空,把时钟放在饮水机后面,而且你还可以用手指拖曳,拉近或者放远。于是,你的生活或者空间​会变成另外一副模样。即便你家徒四壁,你​也可以在墙上挂满世界名画。你不需要购买黑胶唱机,却可以在自己家的一角放上一台虚拟的唱机,甚至可以在空中的虚拟唱片机架选唱片,方法是用目光去翻找。
所以,我不会在意Apple Vision Pro的初代产品续航时间短,目前支持Apple Vision Pro的软件还很少,也不会在意它的重量、体积,以及不能完全支持人手​触摸控制---所有这一切都是很小的问题,都可以​随着时间流失而得到改善和解决。我真正在意的,是Apple Vision Pro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可能。身临其境地看电影只是其中一角而已---我在使用期间完全想不起要用手机。和低头在手机小屏上操作相比,我个人更喜欢抬起头,在Apple Vision Pro提供的无限屏幕上​操作,更喜欢视野里同时融合了现实和虚拟形象,​用眼神而非手指尖去控制。
每天每个人在手机上的时间已经远超8小时,Apple Vision Pro如果能分掉4小时,哪怕2小时,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都是了不起的​巨变。看手机图片点餐,看手机图片选约会对象,用手机拍摄分享朋友你此刻看到的景象,怎么能够和Apple Vision Pro​相比呢?在Apple Vision Pro下,你是低头看过餐厅的每一道菜再下单,你是绕着一个人的前后左右看了十八圈才发出的邀约,你甚至可以把朋友的年度小聚定在圣托里尼的一张白色餐桌上,大家戴上Apple Vision Pro就可以加入,你们看到同样的白墙和蓝色大海,你们还会看到同一艘​帆船驶入海港......
然后半小时就到了,朋友收回了他的Apple Vision Pro​。​我就像是从一场关于未来的狂野梦幻中醒来,内心怅然不已。摘下头盔第一件事情,就是低头看我的鞋,因为我总是觉得在雪原上的时候,我的鞋面上应该有许多冰碴。然后,我伸手摘掉隐形眼镜,换回​框架眼镜---Apple Vision Pro对于近视眼不算友好,必须戴上隐形眼镜才能使用。
但是不重要了,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全球首批全自动变焦眼镜就会上市,它根据你的眼睛看哪里,自动调整焦距,让影像始终准确地落在你的​视网膜上---在这个时代里,每多过一天,就有可能见识到​更新的科技进步。一样接着一样,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把我们带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