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高考”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高考”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3-06-08

用GPT3.5写2023年高考甲卷作文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之前说了今年6月不在公众号写任何关于高考的话题,所以在我的博客里测试一下AI 写高考作文会是怎样的结果。

首先,考卷上的要求作为Prompt 肯定是不对的,需要改一下:

以“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作为主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讨论人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输入GPT 3.5,得到以下文章:

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不仅拥有了更多的便利,更好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量,用它可以轻松地完成各种任务,不用再进行繁琐的工作,人们的时间被更好的控制。然而,正如题目所言: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接下来我们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人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首先,技术发展改变了人类对时间的认识。可以说,在现代社会,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掌握了许多简便的工具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如电子日历、电子时钟、手机提醒等,极大提高了人们的时间利用效率。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也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各种信息和进行社交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更加注重时间的使用效率。毫不夸张地说,科技的发展让大家感受到了时间的快进模式,人们学会了多任务处理,并用自己的方式来支配时间。

然而,在另一方面,人们的时间也变得更加被束缚。当人们追求时间更好的利用效率时,他们也开始变得更加依赖于技术,这种依赖将使我们成为技术的奴隶,而不是真正的自主性的掌控时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人们的电子邮件收件箱,人们不会放弃对其不断的检查,一旦有新邮件,很容易就会马上回复,这导致人们一天中很少有几个小时是真正不工作、不查看邮件的。更极端的情况是,一些科技公司设置一些自动回复语句,甚至只是标记已读且没有多余的工作,这种简单的任务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的工作,这种情况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现实。它让我们轻易地陷入一种自以为是的时间保险箱之中,盲目地试图有效地利用时间,实际上,时间的权衡已经被技术统治了。

正如上面所述,在技术的面前,人们是同等的,他们的时间存在着相似的局限,似乎它已经被一些科技公司统治。人们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受制于科技的发展,这造成了一些悲剧,比如经常使用手机的人,他们的眼睛和手指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综上所述,虽然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陷入一些好奇的境地,他们感受到了时间的快进模式,却同样承受着时钟的束缚。从更为全面的角度来看,科技始终在我们身边,它给人类接近世界的各个方面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对于人们而言,倘若不能专注于我们自己的时间,这万能的技术工具也只不过是一个新的限制或束缚,人们无法真正获得时间的自由和支配,成为了时间的奴隶。我们需要努力解放出来,用更好地技术应对时间的难题,为了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光,人们要有自己的时间概念,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时间的主宰。

很明显,这是一篇相当四平八稳无趣无味的文章,甚至都不能满足高考需要大量引用名人名言和具体事例的应试要求。所以,Prompt还得改:

假设你是《纽约客》杂志的专栏作家,现在你以“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作为主题,要写一篇风趣幽默的散文,从某个具体的人因为科技进步,反而陷入了时间泥潭的趣事,谈一谈人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文章长度800字,先用英文写作,然后翻译为典雅流畅的中文。

GPT 3.5给出以下的作文:

借助技术的进步,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为时间的奴隶。以我的朋友鲍勃为例,他曾经是一个悠闲的家伙,可以毫不在意地在沙发上躺上几个小时。但现在,多亏了现代技术的奇迹,他变成了一个疯狂的时间管理者。

鲍勃对时间的痴迷开始得很无辜。他购买了一个Fitbit来跟踪自己的步数和活动水平,对于一天内自己可以完成多少事情感到着迷。很快,他开始给自己设定每天的目标,甚至让最有雄心壮志的CEO也望尘莫及。他在天亮之前起床,锻炼一个小时,6点半洗澡,吃高蛋白早餐。7点钟,他已经开始回复邮件并查看一天的约会安排。

Fitbit只是鲍勃的开始。他很快买了一个智能手表,每小时嗡嗡作响来提醒他站起来伸展。然后他下载了应用程序来计算他每天需要的最佳睡眠时间,并追踪自己每天的水摄入量。他甚至开始戴防噪耳机,以屏蔽干扰,最大化他的注意力。

可以说,鲍勃的生活现在受时间的支配,这既令人印象深刻又是可怕的。他一直在不断地追求,希望每个24小时都能充实起来,把自己的价值看作是生产力而不是放松。但嘿,至少他从不迟到。


我并不是说技术是一个坏东西 - 远非如此。它让我们能够做一些几十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当我们变得如此忙于跟上我们的设备,以至于我们失去了真正重要的事情 - 家庭、朋友、放松和自我护理 --- 那么我们就有了问题。

还记得星期天曾经有多神圣?一个可以睡到自然醒的日子,享受悠闲的早午餐,阅读、散步、或与爱人一起闲逛的日子吗?现在,由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我们总是在线工作。我们已经失去了什么叫做“无所事事的艺术”,失去了“被无聊折磨”的感觉,甚至失去了“做白日梦”的能力。

近年来,正念和冥想成为了如此受欢迎的流行词,原因很简单:我们意识到需要拔掉插头,重新连接自己和周围环境,寻找在混乱世界中的平静时刻。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像我的朋友鲍勃那样成为时间的奴隶,就挣脱出来,问问自己 ---我真的想要实现什么吗?我的生产力狂热真的让我更快乐和更充实吗,还是只会向我的压力增加?

请记住,时间是宝贵的资源,但它不应该囤积或浪费。它应该被享受、品味和与他人分享。正如古谚所说:“快乐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所以,让我们一起找乐子吧。

好看了许多,但是还是让人觉得浅显。所以,我又给了一条新的promote:

假设你是《经济学人》杂志的专栏作家,现在你以“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作为主题,要写一篇具有深度思辨的文章,从手机进入孟加拉山区某个极度贫困的山村这一具体事例开始,谈一谈技术对当地人时间观念的改变,以及由此对他们生活造成的根本性改变。文章长度800字,先用英文写作,然后翻译为典雅流畅的中文。

在孟加拉国远离城市的山区徒步旅行时,用智能手机查邮件的感觉很奇妙。最近,我在前往恰坦邦丘陵地区的一座小山村时,体验到了这种感觉。在我努力跟上我的向导时,我不禁注意到他和其他村民也在沉迷于自己的屏幕 - 发短信、滚动、滑动。

一开始,我感到惊讶。这里是一个缺乏基本基础设施如电和自来水的社区,但他们通过移动技术连接到更广阔的世界。但是,随着我花更多时间与他们在一起,我开始理解这些设备与他们的关系之间的许多复杂性。

一方面,智能手机是获得以前几代人难以想象的信息和资源的生命线。村民用它们来检查商品价格、协调交通和了解来自外界的新闻。对于一个主要被隔绝于主流社会的社区来说,这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事情。

另一方面,这些手机也是一个不断分散人们注意力和干扰的源头。在非数字化世界中,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能完成的任务突然需要花费几个小时来查看屏幕。在一个时间通常以天而不是小时计量的文化中,这对人们如何分配时间和能量具有深远的影响。

但我观察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也许是技术如何根本上改变了村民对时间的感知。在移动电话引入之前,村庄中的生活节奏是由太阳和季节的周期所决定的。工作从黎明开始,傍晚结束。每天都在同样的时间吃饭。早睡早起是习惯。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工作和休闲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人们必须随时保持可用性,而不管时间。时间用于休息和放松的时间变少了,增加了生产力的压力。村庄生活的节奏被破坏了。

很容易把一个前现代存在的简单方式浪漫化,但现实是,技术已经为这个村庄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就像它为全世界无数个社区带来好处一样。然而,同时它也对他们的时间施加了新的需求和期望。随着我们继续应对我们的技术关系的不断变化,值得记住的是,时间是无法制造或补充的一种资源。我们必须谨慎地使用它并明智地珍惜它。

考虑到这样写估计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我决定最后换一次Prompt,朝着高考高分前进:

假设你一名中国高中生,现在你以“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作为主题,要写一篇800字的高考作文。为了迷惑老师,赢得高分,你现在决定冒险使用中国古文作为文体,仿照诸葛亮的《出师表》的行文,完成这篇文章。

敬启者:

启云宏观趋势,散思细微时节,技术为我们开启了时光之门,掌管人生方向。技术如深川长河,谁能偿其滚滚之水?

盖鉴于时代的需要,技术乃人类之福。乃时人匠造之,使时间获得更多收益,使人生更为精彩。莫怪今人奉技术为神,其实道理已由唐代大师韩愈所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然技术利器,浸透人心,则把人类岁月绿洲,渐渐变成时光的奴隶。人们依赖屏幕与键盘,沉迷虚拟网络而忘却现实,沉溺于信息海洋中而忽略亲情友爱。时光滑行而不自觉,蒙上人生视线,反而让人的人生格局越来越狭隘。

当下人们正是群聚之势,网络也同样集中人类的注意力,一切信息从网络中产生。然而,身处社会洪流之中的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知之明,不忘爱人亲友,不忘身心健康。时光乃生命长河,我们必须学会细细品味和珍惜。

时光如箭,其实每个人心中都不期而至有个“虽千万人吾往矣”之信念。只是我们要科技造福人类,把握时间的同时,不要让时间轮跑于弦之上,成为时光的仆人。正如著名诗人李清照所言:“题诗意在心田,例泛时光沉醉。须臾将毕矣,人生苦短何足贵”。

门槛虽高,但人生不必囿于路途。只需在时间的荒野中勇敢前行,紫气东来、白驹过隙而后显创新之魂。技术本不是人类的约束,时光亦非限制人生的枷锁。我们正是站在商海、文化和科技于一身的时代长堤之上,并应拥有健康的精神、完善的人际关系,以及对自己及家庭的责任感。

床前明月光,几处读书声。时光越过坎坷,人生才会越加辉煌。若能在科技与时光中获得扬帆启航的机会,在历练中凝聚自己的信仰,方可一展个人才情,尽显人生价值。愿我们在时间长河里既用好科技这个神奇的工具,又实现自由的意义,续写一曲更加绚烂、更加辉煌的时光篇章!

看到这一篇,我觉得屁味就正了。原来,GPT对于高考高分作文这件事也有心得。


------

2023-06-05

写在2023高考前

 


距离高考没几天了,今年我感觉高考的气氛比较淡,人们此刻可能会更关注自己的生计一些,哪怕这个高考是疫情后的第一次,哪怕这帮应届生的得以避免入学就网课的​命运。
从今年6月7号之后的一整个月里,我不打算再写任何关于高考的文章。原因是我查了一下历史记​录,​发现去年我居然都已经写好了一个套件:
  1. 给数学考了29/150的小朋友
  2. 梦见高考
  3. 高考作文:贾宝玉的政治素养
  4. 同学,请不要弃考
  5. 查分日
  6. 复读
都已经写成了这样的套件,那​我今年为什么还要再写一遍?而且,这样很容易让读者看穿我是在水字数,骗​篇目。所以不如这样,今年我在高考到来之前,给即将高考的读者说几句话,反正我看你们最近这几天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断跑来这里报告自己要参加高考,或者要求加油祝福,那就索性一次性都讲了吧:
在​这几天人通常会感觉到紧张和焦虑,但周围比你更紧张焦虑的人却一再劝告你需要放松。他们是对的,适当的紧张焦虑能提升人的兴奋度,进入一种​临战状态,脑子转得飞快。但是过度则会影响人的发挥,本该想起来的变成了一片空白,本该可以解答的变成了​一团乱麻,所以最好​在这几天还是去保持一个比较松弛的状态。
不过人就是这样,​旁人越是让自己放松,自己也就越是紧张。因为放松并不是一种大脑可以控制的肌肉运动,而是无法直接控制的心灵状态,给予心灵一种它无法完成的指令,只会让它更紧张。那怎么办呢?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心灵,能做的事情也只能是耐心地说服​教育讲道理。
道理也并不复杂,首先剩余的这几天里你根本做不了什么,不存在你重新温了一遍书,或者你猛地刷了十套题,等进了高考考场你就能多出一二十分​的可能。几天后你在高考考场里发挥得如何,主要取决于你过去三年里的​学习质量,并不在于这两三天​。同样的,你现在腹泻、头疼、感冒、生理期,对于未来的高考影响也很小,7天的不适​和三年的持续训练相比实在算不上什么。
​所以,你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在过去三年里做过了。你现在的担忧焦虑紧张没什么意义,你改变不了过去的三年。真正需要你担忧焦虑紧张的时刻是你高一入校报到的那一天,那时候有这样的心情在未来三年会有很大帮助,现在​有这样的心情已经无法改写事实,你现在能做的仅只是几天后进入考场,把你三年的努力全部兑现。
话说到这里,那么人就会很自然地转向,为几天后自己在考场的表现而​担忧焦虑紧张。怕考不好怎样,怕​答不出怎样,怕临场想不起怎样怎样。大部分人一生只参加一次高考,所以有这样的​担心是很正常的事。我自己参加过高考,所以我可以直接告诉你​你所有担忧的答案:
会有答不出来的题,会有想不起来的知识点,会有考不好的​科目,这些事情是百分百一定会发生的---不用担忧,它们​就是个即将到来的事实。但我也可以负责任地说:不会是每一门科目,考卷的每一​部分,每一部分里的每一题。
大部分题你都能回答得上来,除非你过去这三年​一直在摸鱼。少部分题目你需要努力一下才能得到答案,只有非常少的题目你​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者无法确认正确答案。所以,你与其把精力放在担忧那些极少部分的题目上,倒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稳准狠地回答那些数量众多且你会​回答的题目上。
考前调整心态基本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具体怎么调?在我的理解里,在考前如果一个人因为紧张焦虑,总是在想那些自己回答不上来的题目,因为这种负面的想象太多太强,进入考场之后一旦真遇见这样的题目,他就会立即认为自己的担忧​实现了,自己这回算是完蛋了。却根本忽略了还有百分之七八十的题目自己会做这个事实,自己能够拿分这个​可能。
而如果这个人在高考前,就主动地暗示自己,要求自己,要稳准狠地拿分,把自己会做的题目都做完,并且把分数都拿到,剩下的时间再拿去攻坚和​检查。那么,等到他进入考场之后,​同样也会发现一个事实:的确大多数题目自己都会做,的确有大把分在等着自己拿。于是,他就进入了欢欢喜喜赶紧拿分的​进程。至于说难题怪题,他知道的确有,但现在忙着拿分呢,没功夫去理会,​也就不会造成困扰。
​具体是哪一种心态,现在是可以选的。你选择相信一定有自己不会做的题,那你进入考场就会遇见,​而且一旦遇见之后就反复遇见。你选择相信一定有大量自己会做的题,​那你进入考场同样会遇见,而且也是一旦遇见之后就反复遇见。
没什么玄妙的地方,​就是简单的人性。打开考卷,这题会,​做!这题又会,​做!这题还会,做!呃......这题好像有点难啊,管他妈的,​做了!这就是作为做顺了,也就是你们所说的杀疯了。因为你选择一系列你会做的题目进行解答,每一次成功都会让你累积多一点自信,也会让你累积多一点专注,​在暗中还会让你累积多一点放松。所以,那些你本可能想不起来的,你一时找不到方法的题目,突然之间你发现自己也可以一穿而过,因为你的大脑足够兴奋,你的内心​同时做到了专注和放松,那么你就能最大限度发挥出你的创意和潜能。
反过来就​倒霉了。从第一道不会做的题目开始,选择下一道不会做的,连着看三道,因为空前紧张大脑就会锁死,于是看任何题目自己都不确信​,都觉得无法解答,连自己非常熟练的题目也无法解答---人就是这样自己把自己给吓唬垮的。
总结起来,那就是你不要为过去三年的准备而担忧,三年已经结束,你改变不了任何东西,你会的都会了,你不会的也不在于这​两三天。你也无需为即将到来的考试那几天而担忧,因为大部分考题你都会,考生之间首先比拼的是大家谁能更稳更准地拿到这些分数,然后才是比拼谁能拿到难题的分数​,能拿多少。你是去做一件你训练了三年的事,不是去做一件你从未听闻,毫无头绪的事,那你​紧张什么呢?
你拥有的是你的现在,那你现在好好吃,好好睡,能玩最好玩一下,这也是你​目前能做好的事情,如果把时间浪费在焦虑和担忧上,那就太浪费了​。要知道,这几天没人敢得罪你,饭菜也比平常更香,甚至我自己都曾经发现,高考前夕的晚霞要比平日里更​美更沉静一些。那是因为自己身处临战状态,所有的​感官在暗中都已经开到了最大。
最后,谁进入高考考场参加第一场考试都会​浑身僵硬,呆若木鸡。​这里有一个送你的锦囊:考卷到手先不忙着打开,​深呼吸三次,让肺部充满足够多的氧气。然后,无论你自我感觉多么僵硬,试着​微笑起来,微笑会让人​放松。​它同时也是个玄学:以微笑开始​,必然以微笑结束。
祝你文运昌盛,​考试顺利,早日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