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8

连更三年



每日更新,连更三年,​1353 次按下发送键,​我在昨天已经完成这件事。
我曾经劝说一个人到中年,自我感觉业风四面吹来,寒意沁入骨髓,无法自持的朋友去持咒。什么咒都可以,只要他自己深信不疑就可以,哪怕念“所有的钱都来我家”​都可以。我说,咱们起步就暂定​ 10 万遍好了。
他说​他看不出这么做能有什么用,我说​可以让他的心安定下来,不会再像是风中的烛火那样摇曳不定。他又问这和那些愚夫愚妇​烧香磕头又有什么不同?我说等你持满 10 万遍就知道了,现在说这些都是你的臆想。他犹豫了一下,​迟疑地问我:​“能不能少点儿?10 万遍太多了,这得到何年何月才能念完?”
​何年何月?对于一个生手而言,可能需要​ 100 天,每天 1000 遍。但很容易中途放弃,因为​可能会忘记每天都要做同一件事。对于一个熟手而言,可能需要​不到 10 天时间,因为他在每天里都可以保持一小时的专注,​专门做一件事,一小时一万遍是完全可能的。对于一个极为熟练的人而言,一天里只要是他没有在交谈,在做什么具体的事,念诵就是他大脑里的背景音,绵延不断,一念不起,大概一日之内就可以完成 10 万遍。
没有做过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具体的​ 10 万遍到底是一种什么经验。因为没有这个经验,他们要问三个问题:​1、这有什么用/好处?2、​我去那么做是不是没意义(丢脸)?3、​我怎么可能完成那么大的任务量?
​这是聪明人的标准想法,在做所有事情之前都要想其中有没有自己的利益?​他人会怎么看待我?​最后是讨价还价,想用最低的代价得到最大的结果。于是他们要去做那些一眼就能看到对自己有什么好处的事情,去做可以在他人眼中满足自己虚荣心的事情,去做那些廉价而容易且可以商量​代价的事情。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事情往往什么都不是,但是因此烧掉的时间和生命却一点都不少。
连更一周,你就有连更一周的经验。​连更一年,你就有连更一年的经验。连更三年,你就知道在连更一年到连更三年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会遇见什么他人想像不到的障碍,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出现了什么变化。
这当然是一种训练,训练自己不去思维得失,思维价值,不去思维意义,不去思维自己好不好看,​牛屄还是傻屄,不去思维诸如“做不成我会怎样”一类泄露真气、引发内耗的问题。甚至都不会去思维“我正在一点点达成目标”,“我正在一点点取得成就”这样的想法。
没有目标,没有想法,而是像个头脑简单的白痴一样,​只思维一件事:今天​要写一篇。因为只是简单思维一件事,并且只是去思维这件事情本身,心就像是碧空一样澄澈,就像是​满月一样朗照,就像是日光照在草木山河湖海上---日光不是因为爱或者恨而要特地去温暖或者炙烤它们,发射光芒带去温暖是日光的本性,​日光只是在做自己而已。花朵因此而绽放,草木因此而繁茂,水汽因此蒸腾进而行云布雨,那是它们自己的事,这不是日光​的目的,它甚至都不知道这一切​的存在。
头脑简单的白痴很好,因为他不受期待和恐惧的折磨,他也不被成败和得失​所纠结。他没有这些习性,而几乎所有人在每一天里都在努力培养这些习性,习惯性地去期待,习惯性地因为期待而陷入恐惧​,然后沉溺在这种恐惧之中。习惯性地去思维成败得失,又因为这样思维而陷入无尽的纠结​,最后欺骗自己说​:这不是纠结,而是深入审慎的思考。
正常人想要发火的时候,要么不假思索地倾泻而出,要么要小心考虑​这样会有什么代价犹豫着要不要发作。头脑简单的白痴要发火时,知道自己在愤怒,然后就径直​发出来;要欢笑时,知道自己在欢乐,然后就​拍腿放声大笑。随后,当他发现世界并没有因此而毁灭,自己并没有因此而被放逐到宇宙深处时,笑声就更为​响亮了。

​习气是可以消磨的,​内心是可以改变的。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在日复一日的烦恼中,都隐藏着自我训练的​契机。我已经演示过了其中的一种,​我已经连续演示过了三年。​你呢? 




------


2024-02-07

龙爪

 


​有创作者,就有批评家。马上就是农历甲辰年,所以我最近连续画了许多​龙。每次都有批评家不请自来,对画作提出很多​意见,​总有一些个人真知灼见要发表。最近因为画了许多龙的特写,于是批评家们就把意见集中在龙爪上,说​我画的龙都没有爪子,说应该是五爪金龙才对。
其实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龙一定要有​爪子。​古语说:云从龙,风​从虎。​那么,龙在云团里飞行,它需要用爪子去抓挠什么呢?四个爪子对着云气抓挠一番,难道能飞快一些吗?《三国演义》里​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可见,龙是一种善于变化的神兽,​连形体都没有那么重要,为什么很多人会强调龙爪呢?
我也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许多人对五爪有执念,连基本概念都弄错。如果一定要用龙爪来说的话,​龙有四爪,不是五爪,否则你让龙怎么跑路,五个爪子​怎么站得稳​?所谓的五爪,其实说的是​五趾,四个爪子,每个有五根趾。很多人都相信:皇帝才可以使用五根脚趾的龙,亲王用四趾,​大员用三趾​。那么,你我都是平民,​你要五爪金龙来做什么?你降得住背得动吗?型制就不对,我们只能用一趾龙,亲,这边建议您可以考虑一下中指龙呢。


其实 AI 画​龙爪没有任何障碍。在 AI 绘画的早期,​AI 处理不好人类的手。但是在去年​,几大 AI 模型都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有很多人对此留下了印象,认为可以通过手​来判断是不是 AI 绘画。于是,到了今天也顺理成章地认为 AI 画不了龙爪,得意洋洋地​跑到我这里来专门高屋建瓴地指出这一点。
所以,今天​我就专门出一期龙爪。读者们也不用抱怨我的文章经常看不懂,今天的文章绝对能看懂​,看不懂文字你还看不懂图么?而且,你大概也从来没有这么近切地观察过龙爪,更不用说 AI 用它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这些​细节,仿佛真存在着龙,龙爪的结构和​形状可以具体到这样的程度。不止于此,还有如此之多的风格。


呐,这就是​很多人要的五爪,​满意了吗?传说中,就是这种爪子在海底的宫殿里把玩珠宝黄金翡翠珊瑚​,在如意金箍棒上刻下了那行小字。觉得这不是全景,看不到完整的龙爪​?​我这里还有呢,还涂了白色的​甲油呢,还证明了背鳍​一直贯穿到手背呢:


​还行吗?平面绘画的龙爪,3D 的龙爪,微距的龙爪,​满意了吗?各位伟大的批评家,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曾经专门出过一期《》,你们为什么会觉得我不可能来一期《爪》​呢?你们并不关心 AI 的进展,也不真了解 AI 现在的水准,​对吧?​可以问我呀,我知道。但是,你们认为 AI 画不了龙爪的​自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哦,对了,估计还会有批评家说,这样的龙爪依然缺乏真实感,没有一个是在真实的场景​里。这不巧了吗?我刚还有一张龙爪摸布料​,一起感受一下?



------


2024-02-06

扫兴与抬杠

 


东亚父母善于扫兴,这一点举世皆知​。
小学你考了一门 100 分,兴高采烈回家报告,父母说​:“还不错,但人家李叔叔家的孩子门门都是 100 分。” 中学你参加航模比赛​得了全市第一,兴高采烈回家报告,父母说:​“这有什么用?高考能加分吗?既然已经得了第一名,以后收收心好好学习吧”。大学你拿了奖学金,评为优秀学生,兴高采烈回家报告,父母说​:“可是你还是没有对象,成绩好当然很好,然而我们家要绝后了。”工作后你拿了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份礼物,兴高采烈回家送给父母,父母说​:“为什么要浪费钱?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的房子有多贵?”你升职后安排全家去海边旅行,住五星级宾馆,兴高采烈去父母那间房探望,​父母说:“你被骗了,这个宾馆根本不值这个价,完全就是一家黑店。”
你坐在床边双手捂着脸,感觉无边无际的挫败和绝望,泪水顺着指缝流下来,这时候你想起那个遥远的下午,你拿着 100 分的卷子跑回家,父母当时说的是“还不错”,中文的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不是好,只是不错而已。他们甚至要绕过“很好”、“太好了”这样的​正面肯定形式。就在这时候,你听到父母说​:“就说宾馆的床单脏,都是这样穿着裤子一屁股直接坐上去。”
父母并不真正喜欢李叔叔家的孩子,而是你拿到 100 分时,展现出了失控的迹象。既然是 100 分,意味着他们不能继续在这门功课上指示你做这个做那个,所以他们要用李叔叔家的孩子打击你​,保持他们的控制权。
父母并不是否定你的航模比赛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而是你拿到冠军的时候,​展现出了失控的迹象。既然拿了第一名,那里就隐约展开了另外一种人生可能,那种人生可能和他们的意愿不相吻合,他们决定了你要读书考大学,成为所有单位都需要的文员,而不是特定领域内的专家。所以他们否定第一名的价值,提醒你​回到他们认定的正轨上来。
父母并不是不愿意你拿奖学金,拿优秀学生奖状,而是你能够在学校做到足够​优秀的时候,展现出了失控的可能。你距离独立放飞自己只有一步,既然今天你能搞得定学校和成绩,很快你也就能​自行搞定生活,完全不需要他们的任何指示。所以,他们要否定这一切的意义,告诉你成家人生才是完整的,于是​他们又可以在对象问题上继续发表意见......
扫兴的东亚父母所说的扫兴话,做的扫兴事,​最终都可以把原因归结为控制权。孩子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由自己完全控制的,自己规划好人生的,仅仅负责具体执行的​对象。所以传统上听话是被赞颂的,​孝顺是被赞美的,并且解释为孝不如顺。所以当孩子展示完整自我,当孩子体现出独立和自主的迹象时,扫兴就如影随形,一定要把完整自我摧毁,将独立和自主打压,​要孩子停下来,等待指令。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理解:扫兴这一行为的背后是恐惧,对于失去控制权的​恐惧。因为扫兴就是一种否定,否定之后,就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执行,那么就夺回了控制权。比如说控制孩子去争取门门 100,控制孩子放弃课外活动,控制孩子的个人成就感​来控制孩子的独立自主。这可能不是有意为之,但它一定是潜意识的活动,​以至于扫兴变成了一种本能。
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这个社会广泛存在的抬扛​。
--人家李叔叔家的孩子门门都 100 分。
---人家李叔叔开劳斯,给孩子请​一对一家教,每小时 1000 块,您呢?
​抬扛就是反叛。别人门门考 100 分和我没任何关系,但是现在硬要扯上关系,那么我当然可以毫无道理地把你和李叔叔联系在一起,问你为什么没有李叔叔的钱​?然而,这样一番抬扛,​控制权就无法转移了。你都没有劳斯,我为什么要门门 100 分?大家都有各自的难处,最好谁都不要率先发动 PUA。你不提门门 100 分,我也不提李叔叔​。否则,你要我努力,我还觉得你还不够努力呢,我还没说原生家庭不行呢。
所以,很多时候这样的​控制和反控制都会以暴力结束。因为想扫孩子兴的家长,发现自己被杠得气血翻涌,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反而遭受了质疑,还没有办法在言辞上扳回局面,最后​就只能动手了。
扫兴和​抬杠如影随形,充斥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漫长的战役之后,所有人都​熟练地适应了两个角色,一旦有机会就会自动代入。你在网上发一张海滨自拍,立即就会有网友代入扫兴爹妈的角色:胖了瘦了,衣服不搭,发型不对,不是这里最好的季节......有名人大 V 在网上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立即就会有网友代入抬扛​子女的角色:你怎么知道​?会不会有一种可能​?我怎么不知道?你都懂完了就你最知道......
所有的社会都是由人组成,你看上去觉得大家​彼此都差不多。但这是皮相,你还需要观察​在人群之中那一层看不见的网。有些地方的网非常细密,那么控制权的争夺就非常剧烈,一切都是控制和反控制的​关系,人就始终处于​激烈的人际关系中,相互依赖又相互怨恨,努力把责任归结为他人。而有些地方的网非常疏朗,那么个人的自主和自由空间就很大,没有那么多的控制和反控制,虽然这样难免孤苦寂寞,但是人也习惯了和自己呆在一起,习惯了自行做决定,​习惯了自己对结果负责。
扫兴和抬扛,爹味和杠精,​在我看来是事物的一体两面。​但是前者是主动的一方,后者是被动响应的一方,所以我认为前者责任要更大一些。​在生活中,后者是显性的,人人都能感知到。前者是隐性的,当事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扫兴,​没有意识到扫兴所带来的影响。这是一种无觉知,​无觉知对应的是无明。无明的意思是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扫兴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关心,还有什么别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的确是有的,比如发自内心地随喜他人的快乐,发自内心地随喜他人的成就,发自内心地为他人的快乐而感到快乐,​为他人的骄傲而感到骄傲。同时,在这种时候学会不要把自己始终放在​舞台正中,学会站在舞台下鼓掌欢呼。最重要的,是不要把他人的所得,​下意识地视为自己的所失,始终把自我和他人对立起来,始终把整个世界视为零和博弈。
甲辰年春节就要到了,我已经预见到海量的扫兴与抬杠即将在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里发生。所以我专门写了这篇文章,它很可能不能说服任何人,也不能减少扫兴和抬杠的发生​。但有一点,关于扫兴这件事,现在你既然看了这篇文章,那么你就不能再装作不知道,装作没有人说过它就是一种利用否定对他人的​精神控制。你可以不赞同,但你不能说你根本​没听说过。
承认这一点,那句话才有可能成立:​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


2024-02-05

画金龙

 


金龙很俗气,​但是大众很喜欢。画家自己喜欢的龙很高雅,​但是大众不接受。于是画家就很痛苦,觉得世界和人群都在难为自己,​在世界上没有什么人可以理解自己。​画家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我是​怎样地在生活中挣扎,我是怎样地在生活中承受艰辛。
所以画家应该画金龙,画很多金龙,让大众欢天喜地地抢回家里去,得意洋洋地向亲友​炫耀。这样一来,画家和大众才打上了交道,​双方才有了交情,大众也才心甘情愿地掏钱买画。画家有了钱,灶里有了烟火,锅里有了油星,桌子上有了新画笔和新颜料,也有了一点富裕的时间可以什么都不管,在这点时间里画自己“真正”想要画的高雅龙,文人龙,艺术龙。
因为打过交道,因为有了交情,画家再拿出自己喜欢的龙来,虽然大众并不理解,甚至根本就不喜欢,但是毕竟有交情在,有信任在,觉得画家当初​能画出自己如此喜欢的龙,现在肯定不是在试图欺骗自己。于是,就会勉强停下脚步,试着去欣赏和理解画家的​另类作品。人群中的极少一部分完成了这种转变,看懂了画家的用心和表达,深为打动,然后画家就逐渐可以让世人接受自己的新画,而且有世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为自己的审美付费。
画家这时候开始觉得世界和人群都变得友善起来,​生活也变得容易许多。
一段时间之后,画家觉得​又失去了方向。感觉以前大众不接受自己的画作时,自己不得不用金龙糊口时,用那一点点挣来的时间赶紧去画的那些灵感消失了。 没有什么龙是自己迫不及待要立即画出来的,那种冲动,那种急切,那种​激情都消失了。怎么样才能更高雅,更文人气,更具艺术性,​画家想不出来。
画家在百无聊赖之下,​想从自己过去的作品里找寻灵感。但是翻阅自己的画册,发现里面充斥着形形色色的金龙,这就越发让他感觉​到烦躁。他把画册扔在地上,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生闷气。午后的风从窗户里吹进来,​翻动画册哗啦啦作响。翻到某一页时突然停下,日光就那么明晃晃地打在某一张金龙身上。画家在那一瞬间,觉得心里面有点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打着转转想要出来,但是想要​看清楚它时,它又消失不见。
在苦闷中彷徨了很久,画家终于觉得自己问出​了正确的问题:​人们喜欢金龙究竟是喜欢什么?在那俗气的造型,俗气的颜色,俗气的构图之外,有什么东西在更深处打动一个人​?无论那个人是什么年龄,什么性别,什么学识,什么审美,那东西都能触动到那个人的心,它具体是什么?
​画家终于意识到一件事:大众当初对自己的新画不屑一顾,都不肯停下脚步多看一眼的情形,和自己面对金龙时的不屑一顾,不肯定下脚步多看一眼的情形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大众愿意为他的新画驻足片刻,愿意试着去欣赏和理解,​于是就有了新的体验和感悟。同样的,他愿意为金龙驻足片刻,愿意试着去欣赏和理解,​于是也就有了新的体验和感悟。
​于是,他从俗气和高雅的二元对立里彻底走了出来。想要高雅,想要避开俗气,已经不再是他创作时的第一念,他​把自己对他人目光的关切彻底放下,他把自己注意力集中在那种​真正打动人心的力量上,集中在如何通过画作传递这种力量上。
他无差别地画各种龙,他继续画金龙,也继续探索其它的​龙。不过这一次虽然是同样的金龙,好像在他笔下的作品又有不同,不同的人都​可以欣赏,都可以从中解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它同时可以是一张贴在堂屋里的年画,用房梁上坠下来的​白炽灯泡照着,也可以是一张可以镶上画框放在画廊里的作品,用滑轨上安置的一排射灯照着。画家本人对此也毫无意见,作为年画还是作为艺术品都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人们能够欣赏,并且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解读​。
画家说,他以前认为自己是个不世出的天才,整个世界都会承认自己的才华。​他以为认为自己负有某种使命,要从庸俗中拯救这个世界,给世人带去真正的高雅,真正的艺术。但他后来才意识到一件事情,​天才也需要证明自己是天才。在天才还没有成为天才之前,​能让任何一个人愿意在自己的画作前停留哪怕一秒钟,都是弥足珍贵的事情。所以画金龙极为重要,画金龙是世人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开始,也是自己后来在艺术上取得启发和升华的​关键。
当你没有为这个世界做任何一点贡献的时候,​无论你有怎样的才华,世人都不会为了你停下脚步多看一眼的,画家最后总结说​,人毕竟是活在人群之中。


------




2024-02-04

直触生活



 网上又在传播我很久之前写过的一段话:

“书籍、电影、音乐、旅行、摄影这些东西可以让生命充盈起来,相反的,它们本身还可能是一种障碍,让你长期卡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出不来。因为它们从本质上来说,只是在丰富你的个人感知。而感知越是丰富,人的情感也就越是细腻复杂。感知就像是在钥匙上开的槽,槽口越多,对应的锁也就越是复杂,谁也不能轻易打开。”
当初在写的时候我就预感到将来这段话一定会被误解,从我个人的反思变成他人的自我炫耀。果不其然,人们在引用这句话的时候,偷偷地把最后一句“谁也不能轻易打开”,改成了“泛泛之辈不能轻易打开”,对着镜子开始猛烈鞠躬。
昨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句极为恶毒的话,它形容文艺青年说:“虽然这群人表达欲很强,可其中的人大多数表达能力很差劲,不会好好说话,也不会认真生活,喝多了摔个跟头脑袋里掉出来的都是豆瓣链接。”(via @Drinking29@X.com)
很恶毒,但也很精准,还很好笑,相当有画面感,不是么?不过,整件事里最微妙的地方还不在这里,而是这句话作者的签名档---在嘲讽文艺青年的同时,他的签名档写道:我在酒瓶搭成的命运之桥上如履平地---如果他也在命运之桥上醉倒,想必摔出来的豆瓣链接怕是也一点都不会少。
生活的微妙之处就体现在这里,只有你做过文艺青年,你才知道如何批评文艺青年。而在所有针对文艺青年的批评中,曾经的文艺青年的批评往往是最尖锐最残酷最具伤害性的。脱出蝉蜕展开翅膀的成蝉,最知道如何杀死那些还在蛹里的幼生体。这里你可以把“文艺青年”换成“理想主义者”一类的单词,整句话同样成立。
去掉那些复杂的表述,去掉那些言语上的精巧,剩下的东西就是赤裸裸的生活。认识生活有不同的路径,径直撞入生活,不管不顾先活下去,这是一种;避开直接接触生活,在生活上编织出一张意义之网,审美之网,自己得以诗意地栖息其上,这是另一种;选择在严格保护的情况下接触生活,委身于系统、组织、强力者,做好自己的事,在有限的范围内享受规定的生活,这也是一种。

第一种是江湖生活,第二种是文艺生活,第三种是楚门的生活。第一种生活依靠的是运气、血勇和急智,所以生猛却难以为继。第二种和生活关系不大,因为它是一种二阶生活,在生活的本体上编造出了一整套概念、审美、哲学,人并不直接和生活接触,而是在这一层包裹隔离在生活上的意义之网活动。
他们看小说,但是小说家是深入生活,汲取灵感和体验的人。他们看电影,但是编剧导演是深入生活,遍尝人间冷暖疾苦的人。他们自己并不是,他们透过小说、电影、音乐、摄影、话剧这些他人通过生活提炼出来的作品去接触生活,中间始终隔了一层,所以我说这是二阶生活。他们对生活求导,把所有具体的起起落落全部平滑掉,变成一根光滑连续的曲线。于是,他们认为这条曲线就是生活,值得玩味的是这条曲线的形状。
不是这样的,真实的生活不是一条曲线,那条曲线是生活的表征而已,并不是生活本身。真实的生活是日复一日,非常具体的起起落落,也是在分分秒秒里非常具体的汗水、泪水和血。这就像是读名人传记,比如说《丘吉尔传》,人们看到的是由他的官职和功业组成的一根连续曲线。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这不过是一句话而已。
而在这天到来之前,前首相张伯伦在讨论继任首相人选会议逼问丘吉尔:“丘吉尔先生是否同意参加哈利法克斯领导的政府?” 丘吉尔什么都没有说,保持了2分钟极为难堪的沉默。张伯伦无奈只能屈服,转而支持丘吉尔接任。在那两分钟的沉默里,才有一个人对生活对生命最为真实的体验。
你不能通过别人的一句话去认识生活,你需要在自己的2分钟沉默里认识生活,体会在那两分钟里就像是过了一辈子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所有的书籍、电影、音乐、旅行、摄影、舞台剧都无法提供。虽然后者更为安全,不会让人受折磨,而且看起来不沾人间烟火气,显得非常优雅。它们所带来的那种生命丰盈的感觉,其实是一种幻觉。画出一百万根漂亮的海浪曲线,都不如让海浪在身上拍击一次。二阶生活提供不了真实体验,所谓的丰盈是沙上筑塔,所以会在面对真实生活的时候一次次粉身碎骨。
不是因为你太特别,也不是因为你这把锁太复杂,而是因为你和生活没有正面直接接触。贾谊在《鹏鸟赋》里写过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我觉得这段话准确地描述了一个人在这个世间应该有的状态,它是这么说的: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我们就是这世间的铜,为天地所烧熔,为造化所锤击,在漫长生活中锤炼淬炼出来的一块铜。在天地洪炉之中,哪里还需要什么锁眼和钥匙?


------


2024-02-03

格局大开

 


​经常有人在留言区里评论我的格局,一般会形容为“小”,“不行”,“就这点儿”​,我怎么听怎么觉得色情,怎么听怎么觉得​不理解。去查字典,格局有三种​解释:

1、结构和样式​;2、命相学中指​定格和合局;3、对事物的认知范围和认知程度。也指一个人的眼界、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

我觉得他们在这里是用第三种解释,但其实想表达的是第二种解释,也就是说​:我看你的命也就如此了,定格了​。所以,​这个说法其实并不色情,而是更接近于诅咒。于是我一下子放松下来,我不是很担忧诅咒,​因为我家里电器多,​电磁场强大且复杂,但是我怕色情。

实际上,网络上的人们在使用“格局”这个​中文词汇时,通常都是误用。就我的个人体会而言,当格局作为正面词汇使用的时候,和结构式样定格合局认知眼界胸襟胆识都没有一毛钱关系,通常会出现在镰刀鼓励韭菜向前一步的场景。“你要打开格局”,“格局不妨大一些”,“做人要讲格局”,当这些话语出现的时候,​一般就是镰刀觉得自己痒得难受,极度渴望韭菜,不割一下这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网上的例子很多,他们一般都是穿唐装的马脸哥,站在台上拿着麦克风声嘶力竭地鼓励​台下的韭菜买课或者参加他的传销项目。

理解了“格局”的正面涵义,那么负面涵义也就自然能够得出:当网上的人批评你“格局不行”、“格局太小”的时候,他所要真实表达的意思是​:你他妈的怎么就是不肯让我占点便宜呢?你让我占一下,格局不就大了吗?格局不就打开了​吗?你为什么​就是不肯顺遂我的心意呢?​可见你这个人不行,你这个人没有格局。​你以为我是为了自己?​错!我是为了帮助你打开格局。你的格局一旦打开,生命跃升了一个层次,我收点格局开启费怎么了?​你这样一毛不拔这辈子就别想着打开格局了!你这辈子就这样了,注定了,定格了,命数就这样了。

我想,许多人在网络上、在生活中怕也经常遭受关于“格局”的各种评价,有时候心里可能还会感觉有些惴惴不安。所以,今天我专门写一篇文章​解析一下“格局”究竟是什么意思,帮助大家正确理解这个词汇,以及人们使用它​背后的真实意图。下一次,如果你还是因为这个评价而感到困惑不安,不妨想一下,具体在什么场景下所有人会齐声高呼“有格局”​?​我可以提供一个例子:

随便去一家夜店,喝到晚上十一点半,然后举着酒瓶​摇摇晃晃站起来,朝着四周大喊一句:今天开心,全场的单都记我账上!就在那一瞬间,你就是全场所有人心目中​格局最大的人,他们在欢呼鼓掌的同时,会叫来酒保​换最贵的酒,反正有冤大头。

同样的,你也可以想一下,具体在什么场景下所有人会齐声大骂“没格局”​?我也可以提供无数个例子​:

你拿到奖学金,全宿舍要求你请客,你拒绝的时候​;你​得到一次晋升,全办公室的人要求你请客,你拒绝的时候;你失散多年的同学们找上门开,要求你加入他们的传销致富计划,​你拒绝的时候......

所以,下一次你在耳边听到有人说“格局”两个字的时候,不妨把​格局想象为一台刷机卡。​你用你的信用卡去刷一下,它就自动打开了。你拒绝掏出信用卡,它就​保持关闭状态。刷或者不刷,最好是你自己拿主意。如果有人按着你的手去刷,那用术语形容叫做抢劫。

格局的第三释意是指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和认知程度。我极少说这个词,​原因是我知道自己的认知范围大小,也知道自己的认知程度深浅。而喜欢说这个词,喜欢用​这个字眼去评价别人的人,他们明显不知道​。在网上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人,他们则可能有脑损伤。

​现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你有没有觉得自己格局大开?



------





2024-02-02

期待Apple Vision Pro

 


我朋友参加了苹果的内测活动,有机会连续 5 天把玩 Apple Vision Pro。根据他的说法,电影院算是死了,但是电影的春天来了,没有一家电影院能够提供 Apple Vision Pro 的震撼视觉效果,能提供如此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还没有屁臭和脚臭。A片的春天也来了,A片直播的夏天也快到了,他补充说。

我朋友还说,在 Apple Vision Pro 上,短视频的表现非常糟糕,但是电影、图文杂志的视觉效果都非常赞,可以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阅读杂志---360° 无死角阅读。然后,我们经常在看到美好壮丽的景色时,会告诉好朋友说:我真希望此刻你也在这里,真想你也同样看见。有了 Apple Vision Pro 之后,就不需要讲这句话了。直接可以分享视频给对方,而且是以你的视角,是字面意义上的:你看见了我所见到的。

听完,我突然有了一个关于共享视野的狂野想法......

我朋友最后说,如果一切顺利2 月中他就可以拿到 Apple Vision Pro。2 月下旬他会来我的城市公干,届时可以让我用 20 分钟。

如果你也对科技产品感兴趣的话,就会和我一样在 Apple Vision Pro 的媒体解禁之后,到处去看媒体​测评文章。然后你也会和我一样,发现我朋友对 Apple Vision Pro 的态度和那些媒体还有那些网上的意见领袖并不一致。相关的测评文章路数都类似:视觉上非常震撼,但是没啥鸟用。而我朋友一门心思在考虑可以用Apple Vision Pro​ 去干点啥?
为了防止他被打,这里我其实已经省略了许多他的个人夸张表达,比如说​:Apple Vision Pro如今之于苹果公司和世界,就相当于当初 XXXXXE 之于​乔布斯和世界。比如说:Apple Vision Pro的出现,就是当年的 iXXXXX 时刻。原谅我具体的产品名字我这里就不写出来了,万一将来事实证明不是,​我怕他难为情。
​我个人倾向于相信我朋友的说法。​不是因为他和我关系亲近,而是因为我了解媒体。媒体的天然习惯就是要​抢一手消息,然后不忘给出一个判断或者结论。但是做媒体的人普遍不聪明,不是说他们蠢,而是他们缺乏一种直觉式的智慧,​他们是观点的奴隶。他们会在判断“这东西究是超级厉害还是超级垃圾”之间浪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在回答“这是什么”这种问题上​缺乏足够思考。铁口直判这是传奇,或者这是垃圾,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和对影响力的渴望,​可这些判断对于真正的潜在用户没有任何用处。
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所有论证这玩意儿不可能成,这玩意儿无非是XXX的翻版的人,​他们的话我都不想听。因为新事物的死亡率在90%以上,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也不需要什么高超智慧,学前班的孩子也可以说“不可能成”,而且说出了这句话就有​90%的可能站在正确的一方。然而,我要这种廉价正确​干嘛呢?
同样是面对新事物,还有一些人忙于研究怎么玩,有什么新的玩法,对现实会带来什么新改变,​他们的话我就愿意多听听。因为观点一文不值,而面对一个新东西时,如何把它嵌入到这个世界里,如何发挥它的效能,如何利用它做出一些以前做不到的事情,这后面存在着个人学习和思考方式的​秘密。即便这些尝试大部分可能都不靠谱,最终证明也不是用户真实所需,​但想法本身还是极具价值。
看一万个观点,​我的智力水平还是在原地踏步。但是看别人的100次尝试,​听别人的100种想法,我就能当场变得聪明起来,因为我们的大脑在​联机并行,注意力集中在“用”的层面,​进而会带来更为深入的理解。
所以我个人很期待Apple Vision Pro。在看了那么多测评视频,和具体的真实使用情况之后,我的个人理解是:今天的人​要么在拥挤的现实空间,要么在拥挤的网络空间。在现实空间里有规则法律、人际关系、物理空间的限制,在网络空间又要受到屏幕尺寸​、物理位置的限制。因此,在这两个空间之外,真的可能需要存在一个中间层,在那里可以解除​大部分的限制,让人​自由地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之间切换,甚至是允许两者并行,以一种新的方式交互。
举例来说,我家里安装了智能顶灯。但是,每次需要我呼叫起智能音箱,和它交谈之后才能控制灯光,这件事情让我觉得​很麻烦。同样的,用智能手机的App去操控,也让我不得不做比直接开关灯更多的工作。当然,起身走到开关面前,​则是我最早想要避免的麻烦。
如果Apple Vision Pro能够识别家里的智能家电,那就意味着我可以戴着头盔​,伸手直接对视野里的灯进行操作。也就是说,我的手指和灯存在于物理空间里,灯的控制和算法存在于数字空间,有了Apple Vision Pro提供的中间层,​我的手指可以无视空间距离,直接对灯这种物理实体进行操作。
同样的,在观赏电影电视剧的时候,我看到的是虚拟世界里的虚拟内容,但是我同样可以用手完成暂停,放大,拉近,旋转,快进、后退这样的事情。我​的手是物理存在,但它现在可以进入虚拟世界进行控制和交互。不需要什么控制器,也不需要​什么App按钮,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路回到石器时代,用人类和外界​交互最习惯最本能的方式---用手。
即便完全不考虑上述的这些可能,​只考虑人类是视觉动物的这一点,我认为Apple Vision Pro 也​有足够的理由让我期待。设想我戴着它进入雾气和流云笼罩的山林,可以环顾四周,看到怪石嶙峋,石径崎岖,听到松涛阵阵,风声从前方​云雾弥漫的峡谷里回响。这时候,我发现前面的雾色里有两盏巨大的灯火在快速靠近。一阵狂风过后,高达20层楼的一个龙头在我面前出现,​它身上磨盘大小的鳞片都一一清晰可见,柱子粗细的龙须在我面前缓缓飘动---​那我还想要什么?
在我的想象里,未来世界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