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1

重开博客的一些技术细节




我在公众号里说我“准备重开博客”,并没说我“已经重开博客”,但还是有很多人很敏锐地已经先期抵达。所以说,并非所有人都丧失了逐字逐句阅读长文的能力。

这个博客还是基于我最熟悉的WordPress 搭建,因为我对它最熟悉,当年在上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过和我三十多岁时写博客不同,这次我没有从零开始搭建一个完整的WordPress 独立博客。看起来这里是通过域名:

www.hecaitou.com

www.hecaitou.net

直接访问,感觉很像是一个独立网站。但其实我是在使用Google 的Blogger.com,只不过没有使用它提供的二级域名,而是绑定了我自己一级域名。这样的好处是我不需要再去做多少二次开发,也不需要做什么技术维护。后台的部分交给Google 就好,我可以专注于前端展示的内容。

当然,会有读者给出这样那样的建议,认为WordPress 已经不够潮了,要上HEXO或者Hugo 这样的静态博客,Host在GitHub上才够劲儿。甚至还会有人推荐基于Web 3的博客,这样区块链和赞赏一并都有了。

如果我现在还是三十岁出头,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其中之一,也许会借着这个机会一头扎进Web 3,选用最新的、最潮的、基于区块链的博客系统。但是现在我已近50岁,想法和十多年前已近完全不同。

我已近不那么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了,我也不那么在乎我自己是不是在潮流顶端。现在的我会关心一些我年轻时根本不在乎的事情,比如说维护一个博客系统我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博客所在的平台是不是足够可靠,足够稳定,以及最重要的:短时间内不会因为资金、技术、经营方向的问题而倒闭。

Blogger.com,或者说Blogspot.com 是一家很古老的博客公司,在被Google 收购之后,上述的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对,它很古老,它也很老土,我注意到连Google 自己人在开AI 新项目的时候,启用博客都不使用自家的Blogger.com,而是另外自行搭建一个。但对于我而言,这样的一款古老产品已经足够了,除非新的博客系统能够额外提供非常明确和有价值的新特性。

那么,我认为静态博客不是,支持Markdown 语法也不是,能Host 在GitHub 上永久免费依然不是。在我创业那几年里,我从中学会了一件事:程序员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尝新,会向你推荐新的技术框架,新的开发语言,这样他们就可以做一件他们认为很酷的事情。然而,用最朴素的话来说,那就是:凡是很酷的新东西,往往都没有库。

C 语言很土,Java 也很土,PHP 也很土,现在Python 也变得很土。但是那么多年来,无数程序员基于他们已经开发出了无数轮子,无论你想搭建一个什么东西,实现一个什么功能,都有成品可以参考,而且不止一个。但如果你使用全新的技术框架,全新的开发语言,意味着需要自己重新发明一遍轮子,结果最后工期就会严重延迟,做出来的东西也未必好用。

我被社会毒打过,所以我选择WordPress。土就土,落伍就落伍,反正使用的人是我,我会用,觉得好用才是最重要的。

和过去自己搭建独立博客相比,这一次重开博客,我个人觉得唯一值得拿出来讲,也是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对于https 的支持。当初我写博客的时候没有这件事,博客搭建好,域名指过去,事情就已经结束。今天就不一样了,整个Web 世界的基础要求是网站要支持https ,如果还像过去那样直接上http,那么用户访问网站的时候就会遇见安全告警,说是即将访问的网站不安全。

想要博客支持https 意味着需要有SSL 证书,而这个玩意儿现在已经很贵,每年都需要缴纳一笔不菲的年费。考虑到这一点,其实就已经极大地减少了开设博客选择的可能。一个方案是使用Blogger.com ,Google 为所有前来开设博客的人提供免费SSL 证书;另一个选择是把域名Host 在cloudflare 上,cloudflare 也会提供免费的SSL,而且还有免费的CDN 套餐可以使用。

我自己就被开通https 折磨了好几天,而答案简单到能气死人。为了让后来人减少一点麻烦,我把我的经验写在这里,网上到现在都没有教程直接说出这个简单答案,让我非常奇怪:

1、Blogger.com向自己的用户提供免费SSL 证书;

2、这里的用户指使用Blogger.com 分配二级域名的用户,也指使用自己独立域名的用户;

3、在Blogger.com 开通博客,以及绑定独立域名之后,不要立即发布文章,不要立即向搜索引擎提交收录申请,而是去后台,找到设置---HTTPS---HTTPS 可用性,打开这一项后面的开关;

4、重点:只是打开HTTPS可用性的开关,不要顺手把下面的HTTPS重定向开关打开,否则博客会立即无法访问。打开之后,系统可能会报告你无法确定HTTPS的状态,上面有状态“未知”字样。不要紧张,如果绑定独立域名而且可以成功访问博客,那么请你在保持HTTPS 可用性开关打开的情况下,耐心等待24小时

5、如果你的域名服务商不是太怪异的话,24小时之后SSL 证书会自动生成,HTTPS可用性下面会出现“可用”状态。这时候,你再去打开HTTPS重定向。

一句话总结,那就是打开https 可用性开关,然后等24小时,什么都不需要做,等待Google 帮你生成证书。然后你的博客就自动升级,支持HTTPS 访问。

然后你再去发布文章,向搜索引擎提交收录申请,那么所有的文章和所有的收录结果都是正确的网址。而无数前人已经证实,https 的网址在搜索引擎那里的权重要高于http 网址。

剩下的事情当然还有很多,开设一个博客还有许多细节要去处理。但是它们都没有那么致命,也没有那么重要,可以慢慢来。


------

重开博客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年来的想法,并且继续在他身后向整个互联网世界开放,继续分享​他的知识和技能。
也就是说,只要他的博客还在,搜索引擎还在运转,那么左耳朵耗子就不会轻易被人们忘怀。​他所建设的那一小方天地,依然是互联网世界的组成部分。所以,这批曾经的博客作者想去重开自己的博客,应该是人到中年对自己,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要追求一点意义。
我的理由则比较简单。一直以来,我都在用DNSpod​的服务,用它来解析我购买的域名,哪怕是它被腾讯收购,年费增长我也​依然没有放弃。前段时间我在上面续费,不小心选错了域名,结果把我很久没用的hecaitou.com​一下子续费三年续费五年,​想要退款,却发现使用条款里有一条:支付成功之后​不得退款。
没办法,钱已经交了,退也退不回来,​那就只好启用这个域名。​启用之后干点什么好呢?想来想去,它本来就是我博客的域名,那现在怕也就只能恢复我的博客,不然​的话,难道还要我自己新建一个网站么?
博客算是网络近现代史上的一款老产品,在中国早已经式微。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人们大规模地转移到App里去​,​不再写长文,而是以发短文字、图片和视频为主。所以,博客在中国已经完全过气,而我这样的行为​应该算作是一种复古。
但是我在今天重新审视博客,发现博客还是有其他互联网产品所替代不了的优势。比如说我发布博客之后可以​随时修改内容,非常方便。再比如说一篇博文如果有什么后续,可以直接在文章后面加一段Update,不断丰富​文章的内容。还比如说我可以在文章里添加任意外部链接,​方便读者跳转访问,别人也可以做相同的事情,于是大家的博客​就会彼此链接,形成一张信息网络。
除了这些微观的产品特性之外,从宏观角度来观察互联网世界,​我觉得自己正在面对“Web复兴”的可能。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通过学习AI ,我发现绝大多数AI 产品虽然也提供了App,但是为了流畅实现所有功能,用户就不得不去做许多重型操作,而要完成重型操作,最方便的工具还是电脑​,最方便的场所还是Web 页面。所以,Web在复兴,虽然我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我猜测过去的一年里,Web上的流量应该有所增长。
如果Web真的复兴了,像我这样的人在Web 上没有种一块田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第二点,是我认为在App​ 里面的流量内循环已经走到了头。就是说,每家大公司建立起一个平台,把内容和用户全部集中在自己的App 里,并且在App ​里解决大部分用户需求,于是流量就在App​ 内部不断循环。如今各家各户都没有了流量红利,这条路已经走到了头。那么,​这种之后Web 上的公共流量就变得珍贵起来,它能打破内循环。
对于我这样的创作者而言,流量内循环用算法​对自己实施的流量分配也就有了突破口。不可能一直指望平台在App 内部分配流量给自己,如果对于自己的内容有自信,那么依靠内容可以在Web 世界里​获得应该有的那一部分流量。
第三是我认识到一件事​:只使用手机上网的人,和同时使用台式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人,​完全是不同的两类人。简单说起来,只会用手机上网的人不大适合阅读,他们的行为习惯是​快读扫读,然后就要留言发表看法,并且喜欢在留言区里骂人。会使用电脑,熟练进行Web上操作的人,毫无疑问眼界要相对宽广一些,多少见识过一点世界,这些人还保留有阅读的习惯,也知道讨论的形式和规则,所以应该是​长文字比较理想的读者群,他们的留言和讨论甚至可以丰富​正文。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读者群和这样的讨论,一旦产生之后就可以保留在互联网上,可以为搜索引擎所查找,于是就对所有人提供了永续的价值。我就曾经无数次在电脑故障答疑帖里跟帖区里,找到了​我想要的特定答案。但是类似的事情在App 里却很难发生。​这里我还有​一个反向的例子可以作为旁证:我经常在Web 上看介绍文章,得到淘宝里某个商品的链接。但是如果我看完记住名字,跑到淘宝App 里搜索,却​不能找到我要的结果---App页面大小有限,搜索结果应该尽量展示那些投放了广告费、推荐费​的店铺。​我能理解,但不好用。
时代变了,我们这些人等于是重新发现了Web​。虽然这么多年它一直都在,但是它的价值,它的意义被​长期低估了。重开博客是一个开始,Web 上可以做的事情未见得​就只有这么点东西。你在GPT 的手机App 里能解决的问题,和你在GPT 的Web 页面里能解决的问题,​怕根本就是两回事,所能创造的价值怕也是两回事。




------

2023-05-20

写在校庆日



今天是母校生日,但如果不是校友提醒我根本想不起这件事​来。太遥远的事情了,今年是我入学30周年,​想起这个数字都让人心惊肉跳。

在社会上漂流的岁月里,​我也曾不止一次偶尔想过一个问题: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应该怎样度过​母校里的四年时光?​我知道,这就是一种病态。人生永远只能踏上一条小路,但人在路上总是会忍不住去想​其他小路上的风光。
刚入学的头十年里,我认为如果可以重来一次,自己应该转修计算机系,再不济也要多辅修几门计算机​系的课程。我有同学就是这样的,专门去修了一门C语言,毕业之后就​去北京做了程序员。那时候我意识到未来的世界是计算机统治的世界,应该转修​计算机才对。唯一的问题是我不大喜欢编程,不大喜欢需要非常​严谨和细致的东西,尤其讨厌出现Bug和解决​Bug。
入学后的第二个十年里,我又改了主意,​觉得应该辅修一些经济学课程。事实上,在那段时间里我也买过许多经济学书籍来看,越看越觉得上火,后悔没有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打下任何一点基础,​以至于现在如看天书。那时候我有一个很​痛彻的认识:​经济学知识、金融知识,这是人走上社会之后必须掌握的生存类知识。有这些知识,人就是个现代人,没这些知识,人​念了大学出来依然是个古代人,根本无法理解现代社会如何运转。
在第三个十年里,我认识到自己学计算机是不成的,学经济也是不成的,因为老天分配给每个人的能力有差异,​我对这两门学科就没有任何心得。如果当初真的跑去学习,估计下场会很惨烈,内心​倍受煎熬打击不说,能不能毕业都成问题。理性往往是正确的,但是在理性指导下的生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正确的东西往往都让人不快乐,​也往往让人提不起兴趣来。
现在我进入入学后的第四个十年,某天早上起来,我​猛然顿悟:那么多年我一直想的念的就是改专业,修旁门,​是不是说明我对自己的专业心结难消?因为它不是我选择的专业,是被招生老师强制调剂的结果,所以我才会在那么多年里一直耿耿于怀,以至于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只要一谈到重读一遍大学,第一个念头就是转专业?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岂不是很蠢?招生老师拿捏我只是一时,​但我自己让这种拿捏的效力持续维持了三十年时间?继续画地为牢,继续​作茧自缚?
于是我又重新回顾了一下自己过去这三十年的经历,终于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依照我今天的想法,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在学校里​想尽办法做到以下几件事情:
1、想办法能在大二就进入某间教研室,​能够使用一台联网的计算机,​从大二开始上网冲三年浪。我觉得这件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比修什么专业,学什么知识重要得多​。因为它才是真正开启未来几十年的大门,而且里面什么都有。不仅如此,未来二十年内创建和改变中国互联网的人当时都在那个简陋而​缓慢的网络世界里,可以非常容易地接触到,​有可在那时候就能结识,甚至可以有合作。
2、大二上我通过英语6级考试之后​,就再也没有修过一天英文,考试的危害​可见一斑。其实有那样的基础,反而应该在后续的三年里加倍努力,把英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到下一个​层级。如果当时我能做到无障碍阅读英文资料和听懂英文语音,那么这意味着在未来十年互联网兴起时,我的学习效率可以​倍增,很早就可以彻底摆脱二手资讯,二手信息,这对于我的一生都会有加成作用。
3、一直到了大三,我才得以混入学校图书馆勤工俭学,获得了更多的阅读机会。这是我大学生涯中最为后悔的一件事情,我应该在大二就报名进入学校图书馆系统,到大三混到​仅次于图书馆管理员的权限。学校大图书馆里有大量封闭的书库,不对外开放,​里面都是非常好的藏书。如果可以重来一遍,我会起码花两年的课余时间泡在图书馆里,打工结束之后就翻阅那些藏书,选自己喜欢的内容,争取在毕业前读​完一间书库。
在大学期间,我隐隐约约感受到知识​的禁制这件事。在图书馆打工的时候,本科生阅览室的书和研究生​阅览室的书就不是一种,不是一种层次。本科生只能在公共阅览室看书借书,研究生和博士生则在二楼有专门的阅览室,​可以借到本科生读不到的书。而教授们凭借自己的身份,则可以去藏书库里借阅复印​研究生和本科生接触不到的书籍。
因为知识上附加了禁制,你看不到你就不知道,人和人的思想、理解、知识储备差异就会越来越大​,大到将来完全无法弥合的程度。而我后来再去想,​这种知识上的禁制并非只是来自身份地位,来自不同的人在图书馆里的权限。也在于个人能力,比如说能否阅读英文。能,你所能接触的知识和资讯就可以​扩张百倍。不能,那你就只能看二手知识二手资讯,你需要等,而且无法判断是否​正确。
还在于接触未来的可能。比如说本科生当时不需要上网,我们理科生做毕业论文最多也只需要用到学校的中型计算机,​在局域网内用终端就可以完成。但是,当时的网络世界已经开始,新世界已经徐徐拉开大幕,如果在当时就能够联网,从那时候就适应一个有网络的世界,那么就等于是提前观摩了未来世界的彩排​。这种看见和没看见,这种知道和不知道之间的差异也是巨大的,​它决定了一个人会以怎样的心胸和眼光看世界。
以上所有这一切都没有真实发生,我是在大四才潜入物理系的教研室,大家排队轮流上网,而且上网的项目是打游戏《暗黑破坏神》。我没有注册邮箱,我没有订阅邮件组,我没有访问BBS,我就学会了​一键施法,一键补血,​键盘输入英文辱骂日本玩家。
我是在大三才成功混进学校图书馆,但是权限极低,并不能借阅​书库里的藏书,也不​允许我进入研究生阅览室。我只能靠书籍入库,和清洁书库的机会,以磨洋工的形式站在那些书架前​翻阅一会儿。打工的优惠是我可以在本科阅览室一次借八本书,​是其他同学的两倍。我利用这个机会,​获得的唯一成就是通读了日本古代史。
英文在大学四年里我没有多少进展,​只是做到了保持兴趣。然后在汉口路上的旧书摊买了很多原版《国家地理杂志》和《读者文摘》,但是前者能通读看完的很少,因为​生词太多。后者要容易很多,​我通过阅读学会了如何写所谓“美文”,以及如何讲段子。副作用是此后的二十年间,我在网上写文章,很多人投诉我的幽默​“不好笑”。万幸当时学校门口没有《纽约客》,​不然他们不止是要投诉,估计还会打我,质问这究竟是写了些什么?
所以,大学四年我还是做了许多很好的选择,但是所有的这些选择我只是做成了个半吊子​,没有一样事情能做深做透做到位,中间有极大的浪费和空耗。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想我能做得更好一些​,而且我确定我能做得更好一些。因为这些事都不属于那种正确的事,但是都属于我有兴趣并且​愿意投入其中的事情。事实上,它们在后来的三十年间,也的确​塑造了我此时此刻的人生。只是我当时懵然不觉,一心想着赶紧毕业离校​,对于命运的暗中安排,对于身边肉眼不可见的​人生线索,全都一无所知。
母校生日快乐!

------

2023-05-19

远离漩涡


尽管这么做很伤功德,但是我还是想再提一下5月10日的那篇《网络福尔摩斯》。现在印尼官方已经公布了他们对巴厘岛凶案的调查结果,是不是验证了我所说万里隔空断案要不得?
没卵用,我知道的。我们在所谓后真相时代,印尼人说现场没有第三人,没有所谓的杀手,那是印尼人宣布的真相。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依然在继续,当初各位信誓旦旦的网络福尔摩斯开始转而讨论为什么印尼人要隐藏真相?可见是为了维护当地旅游业的利益。于是,他们就得到了另外一种真相。
时常有读者问我,几时会返回社交媒体?答案是我不愿意回去。今天社交媒体在我的理解里,就是一边倒的狂潮,就是拖人沉底的漩涡。当初我的那篇《网络福尔摩斯》如果是发布在社交媒体上,那么当天我可能就已经被网友飞过来的砖头给埋了---他们不单会宣称我是错的,更是要证明我本质上是个坏人,收了印尼人不知道多少的榴莲和咖啡,不然“屁股不会歪得那么厉害”,不然对同胞的遭遇不会如此冷血无情。
当然,又会有读者恭维我说:以菜头你的战力,还会怕群殴不成?我不怕,但是我厌倦。网络世界是个术法横行的所在,很早我就弄清楚了一件事:无论网上的狂潮看起来多么凶猛,其实背后真实存在的人就那么一点。比如说一头偶像要上热搜,交点钱给社交媒体购买热搜位,剩下的事情就可以交给几百头粉丝,让他们反复疯狂发帖跟帖,于是就立即可以制造出人人都在讨论偶像的盛况。
但所谓的人人都在讨论偶像,从任何一个社交媒体平台的体量上来说,起码应该有上千万人发言讨论才对。不重要,有那几百头人就已经可以制造出千军万马,人声鼎沸的假象。这里面有个极简单又极玄妙的理论:互联网上真实的状况是什么并不重要,能够创造出网友的某种具体感受才最重要。
你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条言,然后有三个网友换了二十个马甲轮流上来骂你,那么你的感受就是自己遭到了暴风骤雨一般地围攻,激发了相当广泛的反对和恶意。你因此推断,大部分网友都在反对你,都在敌视你,于是你感到震惊,你感到害怕,你感到绝望。但如果你能看到这二十多个马甲的IP地址的话,那么你瞬间就会明白,对方根本就没几个人,自己也没有遭到什么围攻。
明白这个法术的道理,但是人还是会对此感到深深厌倦。1997年我用物理系教授办公室的电话线连上互联网的那一刻,不是为了这些法术和这些法术后面的人而来的。
同样的,在那么多年的网络生涯之后,我也深刻认识到一件事情---类似我这样的人,对于网络平台,尤其是网络社交平台的所有价值,就体现在能够发言,然后这些发言能够引发一些热闹,而热闹等于流量,最终流量等于平台的利润。在天涯时代,版主们就通过置顶或者标注热帖的方式来引流,引流之后方便爆发冲突。如今拜托技术进步,有了算法的加持,要让人群像斗蟋蟀一样争斗起来,变得再简单不过。
今天去任何有推荐内容和推送内容的平台,你会发现内容上只会有两大类:一类是吸引你的注意力,能够把你的眼光黏住,提供娱乐消遣的内容;另一类则是你连续看了三条之后,就想跳上去逐一抽对方大耳光子的内容,每一条都能气得你七窍生烟。无论是哪一种,都想让你长久地停留在平台上,然后作为人肉电池为平台的流量池充电。
所以我时常去劝我那些因为上网而心情不好的朋友。提醒他们所看到的,都是法术人为制造出来的结果。提醒他们所产生的情绪,都是法术操控下产生的起伏。提醒他们正在充当平台的人肉电池,本来应该是他们去上网,而现在是他们让网给上了。
收效甚微。我的提醒只是一时半刻,他们却长久地处在网络环境之中。他们待的时间越长,这种法术对他们的训练也就越深入,他们的情绪也就越容易受到摆布,心态也就越容易变得败坏。我只好一次次说:不然你去品茶吧?不然你去读书吧?不然你去钓鱼吧?不然你去盘串吧?想要把他们拽进现实生活,从网络世界里挣脱出来片刻。
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他们一边品茶一边刷手机,一边读书一边刷手机,一边钓鱼一边刷手机,一边盘串一边刷手机。有些时候我都忍不住去想,当他们啪啪啪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偏过头去,伸手划开平放在枕头上的手机,边啪边看又有什么新的热闹?
很多年来,我对于所谓的“命”很感兴趣,想了解它究竟是什么。现在,我有了一个参考答案,那就是:世界上每时每刻有无数件事情发生,其中都隐藏了你未来人生的线索。那么,理论上来说,你的未来人生应该有无限多种可能才对。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原因是每个人只用特定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的特定层面。于是,基于这种观察方式,人人都对世界产生了某种特定理解。
而一个人如何去理解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他认定的那个样子。于是,这个人所能见的,所乐见的,就决定了他的未来,这就是命。


------

2023-05-18

画了一整年

 


去年的今天,也就是2022年5月18日,我写过一篇《今天,是我画的题图》。那是我第一次用AI 绘画,并且把画作​作为当天文章的题图。从那一天开始,我学习了一整年AI 绘画,并且为每一篇文章​配图,每篇文章通常配图3张。所以,​在一年之后我应该发布了超过1000张AI 绘画作品。
老读者们还记得我的第一张AI 绘画作品是什么样么?​我把它找了出来,大家不妨和今天的题图做个对比:


这张图片很模糊,因为当时​的AI 软件只能生成很小尺寸的图片。为了视觉上好看,​我做了强制放大,这样看上去是满屏,所以​就更加模糊了。​如果想看到最原始的图片,其实是下面这个样子:


今天我画的题图,是9:16的壁纸尺寸,内容是表现纱巾​这种布料的质感和颜色,以及纱巾上的​光影变化。一年之间,前后​对比很强烈,不是么?
在这种前后对比所展现出来的变化之中,我个人能力的提升占小头,AI 绘画软件的进化和提升​占大头。前后一年,AI 软件已经拥有了很好的表现力,只需要一条很简短的指令,就可以生成漂亮的图片。而我本人,也因此从一个只学过一下午素描的绘画小白,​变成了一名可以为自己文章配图的插画师。
为此,这里我特别感谢几位​好朋友:
---感谢西乔,是她开启了我的AI 绘画道路,也是她不断教我绘图技巧,更是她一直分享自己的会员账号给我​;
---感谢李笑来,他慷慨地提供了图形服务器,让我们得以在上面部署AI ​绘画软件,然后他还不跟我抢​使用时间;
---感谢霍炬,他不辞辛劳义务搭建服务器,调试安装升级和维护AI 绘画软件,让我有大规模试验AI 绘画的场所​;
---感谢屹州,如果没有他,我就无法接触到Stable Diffusion,也无法尝试它的各种新特性和新版本。
回顾整个学习AI 绘画的过程中,​是什么让我感觉到最快乐?不是技巧提升,不是个人进步,不是知识累计,而是通过这件事情,​让我得以和故友重逢。我和他们在互联网早期就相互认识,​但是星散各地,各自有各自的生活。虽然可以在通讯软件上随时联络,多年来我们却安安静静地天各一方,只有偶尔的寒暄​问候。
这次因为有了AI 绘画的大爆发,使得我们重新在网上相聚,又有了共同话题,又有了共同行动。在那些隔着大洋和时区的夜半讨论中,我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2000附近​的那些激动人心的好时光。
​昔日重来,老友仍在,这让我感觉到快乐。
至于说画了一整年这件事,我倒觉得算不上什么​。因为反正​我每天都要更新,反正我每篇更新都需要图片。无非是过去需要去免费图库翻寻,如今是自己用AI 软件画上​三张。AI 绘画这件事情一开始是个具体需求,然后就变成了个人习惯,​和刷牙洗脸吃饭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我内心里,并没有任何想成为画家的念头,于是也就没有什么压力,并不需要​自己每天比前一天画得更好一些。况且,我也并不知道怎样才叫“更好”。我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我就是一个插画师,而且是给自己的文章配插画。无论今天画成什么样子,画了什么主题,​总归是要比我去网络免费图库找来的那些图片要强,所以我也没有多少心理负担。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心态,​反倒让我从中找到了很多乐趣。在过去的一年中,许多敏锐的读者不止一次深刻地​指出:和菜头你今天就是为了这瓶醋,才包的这盘饺子。他们说得没错,的确是有很多次我因为画出了一张满意的画,​所以我才临时决定为这张画配上一篇文章。在那种时候我也很快乐,内心无欲无求,就想赶紧写完文章,也好珠联璧合,​交相辉映一下。
今天的人们喜欢在网上讨论自律,讨论坚持,讨论自我成长,讨论​认知增长。其实事情没有那么复杂,行动能解决大部分问题,能终结大部分讨论。我到现在也没能想清楚AI 绘画究竟是什么,有何意义,也没能想清楚AI 绘画版权归属​这样的问题,但是并不妨碍我画了一整年。我发现人在绘画的时候不会去想这些问题,他所需要面对的是一个个很具体的细节​。解决好了,就能​得到一张满意的画。解决不好,人就卡在那里,需要另外想办法。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趣,也很恶毒的新单词,叫做“认知肥大”。大笑了一通之后,我不得不承认它恶毒得​很有道理。情况的确是这样的,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网络讨论,人人都可以就AI 绘画发表一点个人见解,这就是认知肥大、行动萎缩的​体现。有多强的见,就需要有多强的我​,所以说是我见。
在过去这一年里,通过AI 绘画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无我。如果我对自我的执着非常强,那么每一次读者的批评,每一条读者的建议,对于我都会​构成巨大的心理负担。所有这一切的着眼点并不在技巧​或者能力,而是在于我本身。你应该画什么,意思是你应该画什么才​配得上你。你应该画什么才对,意思是你应该走在什么道路上才​对得起自己​。于是,我就会把自己束缚起来,​要去完成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完成自己对自身的期待,好让自我感觉到满足。
如果是那么去想,​画一个礼拜都坚持不下来。我是不是画家,我能不能成为艺术家,我的AI 画作能不能和我的文字达到相同水平,这些问题都关系到我​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而我是否觉得有趣,我是否觉得快乐,我是否觉得有创作冲动,这些问题则涉及到个人感受,更为原始和本能的​人性。关心后者,这是我​这一年来前进的动力---我​如何感受比我是谁更重要。
最后,让我用今天的AI 技术重新绘制一遍当初的第一张画​:


------

2023-05-17

抱怨前想想自己的年纪



网上每天都能看到抱怨,但我认为那是年轻人的特权,不大适合中老年人。今天我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在网上抱怨AI 绘画工具Midjourney 难用。这让我一下子来了兴趣,因为我已经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感觉相当不错。

他抱怨的理由是Midjourney 没有提供一个他熟悉的工作界面,而是要让他去另外一个叫做Discord 的聊天软件,在软件的聊天频道里生成图片。看到他的理由,我觉得在检讨Midjourney 的得失之前,他应该先去检查一下自己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
几周前,中文互联网上有一批流行帖子在介绍Midjourney ,传播的核心点是“11个人的小团队支撑起AI 绘画方向的巨头公司”。这是个事实,Midjourney 团队没几个人,但是拥有上千万用户,创造了上亿美金的营收,比当年的Instagram 还要厉害。不过,在这些介绍Midjourney 的帖子里,却极少提到他们使用Discord 来运营和推广自家产品这个神来之笔。
在国内,假如今天你作为初创互联网公司,想要推广一款自家的AI 产品,你能去哪里呢?首选是小红书,请人在那里写关于你家新产品的笔记,然后靠着好姐妹传播。次选是B站,请Up 主在那里拍摄使用你家新产品的教程,分享使用心得和成果。最后是抖音和微博,在那里增加一点曝光量,让人们知道这款新产品的存在,以及它能做什么。
Midjourney 它们早就不走类似的道路了。许多海外的互联网新产品,目前都是直接入驻Discord,在那里建立起聊天频道。这种做法最大的优点是:用户可以直接教用户。当一名用户想要生成一张图片的时候,他需要在聊天频道里公开输入自己的指令。Midjourney 的机器人收到指令之后,会在频道里公开返回生成结果。其他用户如果觉得图片还不错,可以立即找到对应的指令,马上就能开始学习和模仿。
在Discord 的聊天室里,大家在不断输入指令,系统在不断返回图片,如同流水一般连绵不绝,看起来大概像是下面这个样子:


比如说,你现在看到这张机械狗的图片,觉得大有可为,自己也想做一张类似的。那么在图片上方就是具体的指令---corgi humanoid, h.r. giger 。一个完全不懂英文的中国用户,看到这行字也能立即通过翻译软件进行查询和学习:
corgi,哦,这是小短腿柯基的英文;humanoid,哦,这是类人机器人;h.r. giger,哦,这是瑞士超现实主义艺术家Hans Ruedi Giger,他擅长画人形机械生物,当初是电影《异形》的设计者之一;Style,斯待,风格的意思。整条指令加在一起理解,那就是依照画家Giger 的风格,绘制一张柯基的人形机械人的画。
频道里所有的人都能看到,看到了就能学习,学到了当场就能自己亲手尝试一次---所以我说这是新产品运营上的神来之笔,完全是思维模式上的不同。无论是小红书,还是B站抖音微博,目前的传统推广模式还是自上而下,从某个大神,某个大V 开始,自上而下教育其他用户。但是在Discord 频道里,却是用户之间相互平行教育,相互平行启发,学习速度和效率不知道高了多少倍。并且,这种现场教学现场尝试的方式,在吸引用户扩大传播上,速度和效率也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关于这种运营模式,我其实之前在《教小朋友用Midjourney》一文的中后段有过详细的介绍。
回到那位抱怨Midjourney 不好用的大叔,​他大概从未意识到这种问题。在使用了​没几分钟之后,就开始了抱怨。我能理解这种抱怨,他真正抱怨的是Midjourney 官方没有按照他的习惯,他的偏好,给他提供一个网站​。在那个网站里,做好一个巨大的输入框,方便他输入​绘画指令。​在输入框的右下角,有一个大大的“生成”按钮。最后,页面下方是他过去生成的图片历史---
如果Midjourney 把自己的产品做成这样,他就会感觉到熟悉和亲切,这就是他认为的​互联网产品,尤其是互联网工具应该有的模样。而这里所说的“应该”,其实并不是表示一种真理或者规定,​它的真实意思是:人们过去是这么做的,那么现在也应该依然那么去做,否则的话,就值得抱怨一番。
所以我建议他去检查一下自己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就像是我曾经做过的那样。上网​二十多年,越到后来我越明白一件事:互联网世界​从根本上是偏向新生代的,是偏好年轻人的,总是会优先满足他们的喜好和需求。我觉得什么新产品不好用,不顺手,尤其不是功能上的缺失,而是我个人使用习惯上的不适应,那么我会去看一下我的身份证,问自己三句话:​
---我是不是太老以至于学不会新东西了?
​---我是不是太老以至于觉得我年轻时的一切都应该是圭臬?
---我是不是太老以至于拒绝去理解​我所不熟悉的形态下面的真实用意?
经常问这三个问题,​我就可以克服自己内心的惰性和抗拒,减少很多无谓的抱怨。为了学习使用AI 软件绘画,我得学习如何在本地部署Stable Diffusion 这样的开源软件。为此,我必须重新学习在VScode 里面使用命令行进行操作​;同样的,我也得学习如何使用Midjourney 这种封闭商业软件。为此,我必须前往对于我而言全然陌生而且功能繁多的Discord,从零开始​。
在一开始,内心会有畏难情绪,情绪会有焦躁不安,但通过反复问这三个问题,​这一切负面因素都能克服,注意力最终还是能转回学习上去。今天在互联网上所有我感到顺手的存在,都源自我的年轻时代​,不是因为我的缘故。​因为那时候我年轻,互联网世界围绕着我这样的人做服务。今天在互联网上所有我感到艰涩的存在,原因是我自己已经不是互联网服务的主要目标,所以我得加紧两步赶上,因为没有人会等我,互联网的​列车上并没有设立中老年人专座。
​二三十岁时,抱怨是活力的象征;​四十岁之后,抱怨是衰老的征兆。​可能有很多人会不同意,但我就是这么想的。

Power by Midjourney V5.1
Prompt: woman in blue dress standing near tree branches, in the style of floral surrealism, samyang af 14mm f/2.8 rf, terracotta, hyperrealistic fantasy, light crimson and sky-blue, distorted, exaggerated figures, tabletop photography, --v 5.1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