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0

写在校庆日



今天是母校生日,但如果不是校友提醒我根本想不起这件事​来。太遥远的事情了,今年是我入学30周年,​想起这个数字都让人心惊肉跳。

在社会上漂流的岁月里,​我也曾不止一次偶尔想过一个问题: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应该怎样度过​母校里的四年时光?​我知道,这就是一种病态。人生永远只能踏上一条小路,但人在路上总是会忍不住去想​其他小路上的风光。
刚入学的头十年里,我认为如果可以重来一次,自己应该转修计算机系,再不济也要多辅修几门计算机​系的课程。我有同学就是这样的,专门去修了一门C语言,毕业之后就​去北京做了程序员。那时候我意识到未来的世界是计算机统治的世界,应该转修​计算机才对。唯一的问题是我不大喜欢编程,不大喜欢需要非常​严谨和细致的东西,尤其讨厌出现Bug和解决​Bug。
入学后的第二个十年里,我又改了主意,​觉得应该辅修一些经济学课程。事实上,在那段时间里我也买过许多经济学书籍来看,越看越觉得上火,后悔没有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打下任何一点基础,​以至于现在如看天书。那时候我有一个很​痛彻的认识:​经济学知识、金融知识,这是人走上社会之后必须掌握的生存类知识。有这些知识,人就是个现代人,没这些知识,人​念了大学出来依然是个古代人,根本无法理解现代社会如何运转。
在第三个十年里,我认识到自己学计算机是不成的,学经济也是不成的,因为老天分配给每个人的能力有差异,​我对这两门学科就没有任何心得。如果当初真的跑去学习,估计下场会很惨烈,内心​倍受煎熬打击不说,能不能毕业都成问题。理性往往是正确的,但是在理性指导下的生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正确的东西往往都让人不快乐,​也往往让人提不起兴趣来。
现在我进入入学后的第四个十年,某天早上起来,我​猛然顿悟:那么多年我一直想的念的就是改专业,修旁门,​是不是说明我对自己的专业心结难消?因为它不是我选择的专业,是被招生老师强制调剂的结果,所以我才会在那么多年里一直耿耿于怀,以至于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只要一谈到重读一遍大学,第一个念头就是转专业?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岂不是很蠢?招生老师拿捏我只是一时,​但我自己让这种拿捏的效力持续维持了三十年时间?继续画地为牢,继续​作茧自缚?
于是我又重新回顾了一下自己过去这三十年的经历,终于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依照我今天的想法,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在学校里​想尽办法做到以下几件事情:
1、想办法能在大二就进入某间教研室,​能够使用一台联网的计算机,​从大二开始上网冲三年浪。我觉得这件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比修什么专业,学什么知识重要得多​。因为它才是真正开启未来几十年的大门,而且里面什么都有。不仅如此,未来二十年内创建和改变中国互联网的人当时都在那个简陋而​缓慢的网络世界里,可以非常容易地接触到,​有可在那时候就能结识,甚至可以有合作。
2、大二上我通过英语6级考试之后​,就再也没有修过一天英文,考试的危害​可见一斑。其实有那样的基础,反而应该在后续的三年里加倍努力,把英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到下一个​层级。如果当时我能做到无障碍阅读英文资料和听懂英文语音,那么这意味着在未来十年互联网兴起时,我的学习效率可以​倍增,很早就可以彻底摆脱二手资讯,二手信息,这对于我的一生都会有加成作用。
3、一直到了大三,我才得以混入学校图书馆勤工俭学,获得了更多的阅读机会。这是我大学生涯中最为后悔的一件事情,我应该在大二就报名进入学校图书馆系统,到大三混到​仅次于图书馆管理员的权限。学校大图书馆里有大量封闭的书库,不对外开放,​里面都是非常好的藏书。如果可以重来一遍,我会起码花两年的课余时间泡在图书馆里,打工结束之后就翻阅那些藏书,选自己喜欢的内容,争取在毕业前读​完一间书库。
在大学期间,我隐隐约约感受到知识​的禁制这件事。在图书馆打工的时候,本科生阅览室的书和研究生​阅览室的书就不是一种,不是一种层次。本科生只能在公共阅览室看书借书,研究生和博士生则在二楼有专门的阅览室,​可以借到本科生读不到的书。而教授们凭借自己的身份,则可以去藏书库里借阅复印​研究生和本科生接触不到的书籍。
因为知识上附加了禁制,你看不到你就不知道,人和人的思想、理解、知识储备差异就会越来越大​,大到将来完全无法弥合的程度。而我后来再去想,​这种知识上的禁制并非只是来自身份地位,来自不同的人在图书馆里的权限。也在于个人能力,比如说能否阅读英文。能,你所能接触的知识和资讯就可以​扩张百倍。不能,那你就只能看二手知识二手资讯,你需要等,而且无法判断是否​正确。
还在于接触未来的可能。比如说本科生当时不需要上网,我们理科生做毕业论文最多也只需要用到学校的中型计算机,​在局域网内用终端就可以完成。但是,当时的网络世界已经开始,新世界已经徐徐拉开大幕,如果在当时就能够联网,从那时候就适应一个有网络的世界,那么就等于是提前观摩了未来世界的彩排​。这种看见和没看见,这种知道和不知道之间的差异也是巨大的,​它决定了一个人会以怎样的心胸和眼光看世界。
以上所有这一切都没有真实发生,我是在大四才潜入物理系的教研室,大家排队轮流上网,而且上网的项目是打游戏《暗黑破坏神》。我没有注册邮箱,我没有订阅邮件组,我没有访问BBS,我就学会了​一键施法,一键补血,​键盘输入英文辱骂日本玩家。
我是在大三才成功混进学校图书馆,但是权限极低,并不能借阅​书库里的藏书,也不​允许我进入研究生阅览室。我只能靠书籍入库,和清洁书库的机会,以磨洋工的形式站在那些书架前​翻阅一会儿。打工的优惠是我可以在本科阅览室一次借八本书,​是其他同学的两倍。我利用这个机会,​获得的唯一成就是通读了日本古代史。
英文在大学四年里我没有多少进展,​只是做到了保持兴趣。然后在汉口路上的旧书摊买了很多原版《国家地理杂志》和《读者文摘》,但是前者能通读看完的很少,因为​生词太多。后者要容易很多,​我通过阅读学会了如何写所谓“美文”,以及如何讲段子。副作用是此后的二十年间,我在网上写文章,很多人投诉我的幽默​“不好笑”。万幸当时学校门口没有《纽约客》,​不然他们不止是要投诉,估计还会打我,质问这究竟是写了些什么?
所以,大学四年我还是做了许多很好的选择,但是所有的这些选择我只是做成了个半吊子​,没有一样事情能做深做透做到位,中间有极大的浪费和空耗。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想我能做得更好一些​,而且我确定我能做得更好一些。因为这些事都不属于那种正确的事,但是都属于我有兴趣并且​愿意投入其中的事情。事实上,它们在后来的三十年间,也的确​塑造了我此时此刻的人生。只是我当时懵然不觉,一心想着赶紧毕业离校​,对于命运的暗中安排,对于身边肉眼不可见的​人生线索,全都一无所知。
母校生日快乐!

------

2 条评论:

  1. 菜头你好,我来评论区打卡一下

    回复删除
  2. 喜欢叔的这篇文章,对现在的年轻人也很有指导意义。

    回复删除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