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6

坚韧不拔

 


估计是因为《乐队的夏天 3》 开始的缘故,昨晚有好几个人跑来我这里搜索“竹枝词”。回想起来,感觉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还看综艺,不单看,看完还要写自己的想法。关于竹枝词,《槽边往事》里只有一篇文章,那就是《野孩子没说的话》,也不知道他们最后搜到了没有。
一转眼,3 年时间过去。人们早就不再唱“马马嘟嘟骑”,也不再为天真而感动。人们也不继续听《玉珍》并且感慨女人的一生,连乐队竖琴手都因为刑案而退出。野孩子呢?野孩子应该再次隐居在大理消失在人群之中,每天背着背篓去农贸市场买菜,然后回家做饭。剩下的只有五条人,就像是他们专辑上的那个红色塑料袋,轻飘飘地飞上天空,从此就再没有落下。
尽管主办方肯定不乐意,但我还是想说:没有什么综艺节目能比《乐队的夏天》让人更强烈地感受到无常的力量。综艺节目肯定有台本,肯定要对观众讲故事。但是随后乐队们在人世间种种故事,明显超出了台本的限制。就像是我听到刺猬乐队鼓手宣布退出的那个早上,我觉得结局理当如此,一切早有端倪,但是依然感到阵阵怅然不断涌起,无法断绝。就像是一次次和 3 年前的那个夏天道别,盛筵还在延续,但是每一个乐队消失,就会熄灭长桌上的一盏灯,于是欢歌笑语渐渐消失,我看着剩余的灯火映照着更深的夜。
今天我再翻看野孩子没说的话》,依然觉得它值得再读一遍。在无常所带来的诸多变化中,世间依然有不变的东西。不是野孩子,也不是乐队的夏天,而是刘禹锡。你去看刘禹锡的一生,依照今人的标准,毫无疑问是失败的一生。颠沛流离,屡造打击,命运沉浮不已,遭到贬斥长达二十多年,一生中对美好的时光基本都在荒僻之地度过。但是,这个人从未被击垮,更重要的是,他从未因为个人际遇的起伏而改变本心。
以外境而论,刘禹锡的外境属于相当糟糕的那一种。只比苏武要好一点,起码不至于遭受饥馑的折磨。也要比苏轼要强一些,并没有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贬斥,一站更比一站远,一直贬斥到天涯海角。但是他的内境可能并非如此,我不知道古时候有没有焦虑,有没有抑郁,有没有胃溃疡,从他那句“前度刘郎今又来”里咂摸滋味,这个人的心弦应该比远洋巨轮上的钢缆都要粗壮坚韧,而且说实话的确是倔得可以。
今天的人终日活在社交网络上,就像是罹患了疟疾一类的疾病。在好时节的时候,乐观情绪扑面而来,激发起人心里的狂热和躁动,让人觉得一切皆有可能,世间必然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坏时节的时候,悲观情绪倾泻而下,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营造绝望的氛围,让人觉得命数早已注定,一切全无希望。在这种忽冷忽热,从狂喜自大的巅峰跌入沮丧沮丧的谷底,心情原地上下起伏一刻不得安宁的状态中,人就很容易失去内境的平衡。
没有内境平衡,是无法成就任何事情的。内心随着外境不断变化,不断疯狂旋转,怎么可能看得清楚现实呢?因为外境激发起来的任何一种情绪,都能通过这种不安定的内境,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于是每一种情绪都可以找到它成立所需要的证据,而且可以不断地发现下去。
就像是从厨房里端着满满一碗汤去餐桌。你可以想着:这是一碗汤,这碗汤有点满,我现在要小心地把它端到餐桌,最好不要撒出来。你也可以在内心里尖叫:肯定会撒的!完蛋了!我没法把它端到餐桌!碗太烫了!碗太重了!汤太满了!然后,这碗汤就一定会撒出来。
同样汤都撒了出来,前一种想法得出的结果是:既然撒了,那就擦干净,继续坐下来喝汤。而有一种想法就完全不同,它会激发起种种强烈的情绪,让人觉得沮丧不安,让人自我怀疑,甚至会觉得光线都变得暗淡了下来,客厅天花板上专门有一团乌云笼罩在自己的头顶,正在不断打雷下雨。
前者可以让人品尝到一碗美味的汤,感受片刻的心满意足。后者无论汤有没有撒出来,也无论是什么汤,什么火候,喝起来都味同嚼蜡,因为人的心思根本就不在眼前的那碗汤里。
所以,刘禹锡的故事值得多读一读,苏轼的故事值得多读一读,所有在艰难外境里保持内境平衡的人的故事都值得多读一读。尤其是刘禹锡的那首《竹枝词》,值得多读几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唐)《竹枝词》

你可以把它当做民间的情歌来读,​因为它看起来也的确如此。不过,你也可以试着想一想东边日出西边雨,想一想你所见到和生活的全貌之间有什么差异。你还可以试着想一想道是无晴却有晴,想一想天道的无情之处和天道的有情之处​都分别落在了哪里。最后再想一想这首诗里隐藏的另一件事:
无论江水汹涌还是平复,岸上传来歌声还是一片沉默,无论是东边在日出还是西边在下雨,说不清楚是雨天还是晴天,你都驾驶着你的一叶小舟,继续​在水面上航行。你在持续航行很重要,你坚持朝着你的方向继续前进很重要,你拥有可以让你那么不管不顾​继续下去的心最重要。


------

2023-08-15

Blue

 

prompt:an oil painting of a chinese woman with a coat, in the style of realistic blue skies, hyperrealistic illustrations, crisp and clean lines, sun-kissed palettes, normcore, mediterranean landscapes, editorial illustrations --ar 16:9 --s 750 --v 5.2

prompt: an oil painting of a chinese woman with a coat, in the style of realistic blue skies, hyperrealistic illustrations, crisp and clean lines, sun-kissed palettes, normcore, mediterranean landscapes, editorial illustrations --ar 16:9 --v 5.2
prompt: a painting of a chinese girl standing with a coat and shorts, in the style of realistic blue skies, light-filled compositions, hyper-realistic portraits, reflections, clean lines, cinquecento, ferrania p30 --ar 16:9 --s 750 --v 5.2

Prompt: a painting of a chinese girl standing with a coat and shorts, in the style of realistic blue skies, light-filled compositions, hyper-realistic portraits, reflections, clean lines, cinquecento, ferrania p30 --ar 16:9 --v 5.2

prompt: a chinese woman in a blouse stands outside a blue door, in the style of tran nguyen, inessa garmash, light sky-blue and light beige, normcore, carrie graber, shiny/glossy, seaside vistas --ar 16:9 --v 5.2

prompt: a chinese woman in a blouse stands outside a blue door, in the style of tran nguyen, inessa garmash, light sky-blue and light beige, normcore, carrie graber, shiny/glossy, seaside vistas --ar 16:9 --s 750 --v 5.2


Driven by midjourney V 5.2

------

2023-08-14

我的MBTI分类人格是:IMSB



总有人坚持认为,我在 MBTI 人格测试中的结果是 INTP。也总有人坚持向我推荐 MBTI​ 测试,认为它较为科学准确,和星座血型并不相同。记得我当初在即刻 App 里曾经公开宣布过一次,​现在不妨重申一遍:我的 MBTI 分类人格是​ IMSB

所有人对自身都很好奇,​都想了解自我,但是方式有不同。有些人喜欢把自己进行分类归纳,试图把自己归于类似的一群人​里。这里的分类标准可能是生肖,可能是星座,可能是血型,可能是省别,也可能是各式各样的人格测试​。
但也有一类人,打从生下来第一天起,就想逃离所有的分类,所有的抽屉,所有的集合,​乃至于所有的统一定义。无论这种分类是粗疏还是精密,​是迷信还是科学。​很不巧,我刚好就是这一类。发觉自己和他人不同所带来的惶恐,对于我的影响只维持了极短的一段时间,然后我就很安然地做自己。
当我面对我自己的时候,我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单独的对象加以对待。同样的,当我面对别人的时候,我也把对方当作是一个单独的对象加以判别。这样的话,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一个具体的河南人和广泛的井盖分开,把一个具体的东北人和广泛的酒量分开,把一个天蝎座和广泛的报复心分开,把一个​ O 型血和广泛的乐观天性分开。
​一个人就是一个人,无论他身上有多少特质和他人雷同。除非你认为这个人不值得,不值得你在他身上浪费任何时间精力,那么你才会给他贴上一个标签随手扔进一个抽屉​里去,从此就去他妈的。
这些年来,我个人所接受的训练​反复强调同一件事情:自我是​一团暂时聚合起来的概念,你通过观察,无论观察到它有多少个面向,有多少种特定,那都是暂时的​幻觉。在转瞬之间,自我就可以创造出更多的面孔,更复杂的特性,而那些你​坚定不移相信的所谓顽固习性,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消失。暂时聚合起来的概念,没有绝对的实体,这是你能唯一​观察到的结果。
相信自我可以进行分类,相信人格可以归纳总结,这就像是​伸出一根手指,想把一块果冻牢牢按在光滑的桌面上一样。
没有人能弄清楚“我”​是谁,“我”​应该和谁归为一类。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今天中午 12 点之前,我的心情​都极为沉郁,充满莫名的​恐慌和不安,无法在座上保持安稳超过一刻钟。今天中午 12 点零 5 分,我开车驶出地库,当秋天的阳光充满我的车厢时,那些负面的情绪和状态直接在阳光下​气化了。这时候我才想起来,我已经在房间里待了太长时间,太长时间没有在白天出门,​太长时间没有接受过光照。
那么,我要不要成立一个“光照派”,宣布一种“光合作用人格”​,自称是行走的植物人?​我不需要这样去做。因为我认同一点:自我是一团暂时聚合起来的概念,没有任何真实实体​可言。所以,今天也许是阳光帮我的自我解决了问题,但不等于明天还可以,​同样不等于对别人也有效。我要成为光照派,那就等于是承认我的自我是具有光感性的,等于是承认​我的感受由太阳而非我自己来决定。自我它是个实体,受到物理学尤其是光学和热力学的制约。
经验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认为自我是实体,是某种真实而坚固的存在,人才会产生​依恋贪恋之心,才会不断地装饰和饲养自我。因为自我渴慕勇敢,所以​会在衣服上追求制服所带来的力量感。因为有这种追求而不自觉,才会去购买带条纹的​运动衫,却根本不会意识到从领口到衣袖的长白条,其实是军服上肩章和袖标​的变形。
也因为认定自我是个实体,所以​总要给这个实体一处可以安置的地方。那么,无论是 12 星座,还是 48 类型人格,它们都是自己为自我打造好的博古架,博古架越明确越好,越坚固越好。你给自己的自我找到一个确定无疑的小格子进行安放,那么你的自我也就变得明确而坚固​,几乎可以触摸​,这让你觉得安心---你有确定无疑的自我,它就在​第 X 行第 Y 列。
我不需要。​我认为我的自我就是一团一刻不停在变化着的气体。那么多年的自我努力,​无非是希望它不要有太多随机运动罢了。在认定了它不是实体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只剩下不间断地观察​现象。没有什么我慷慨我吝啬,我善良和恶毒,我宽容我刻薄,​我热情我冷酷,都是现象,一切现象在瞬间就可以产生,在瞬间就可以消亡。
所以,重要的事情是观察那现象起,观察那现象灭,在生灭不定之间的,那就是我​一个个瞬间的自我。无数种可能的自我不断现起,有如浪涌。它们平行存在,在一个取得优势之后,产生具体的心态或者行动,其它的随即尽数​湮灭。而在下一刻,又是无数种可能的自我再次浪涌。
在不间断地观察中,人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要走神,不要被瞬间生成的​自我假象所带走,不要因此在下一秒陷入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我喜欢这个,我讨厌那个,​我应该这样,我应该那样,于是这样我才会高兴,那样我才会幸福。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不需要一个 INTP,它不是我的救生圈,不是我的锚定物,​我也不需要透过它才能认识我的自我。
于是,我可以沉郁一周,沉郁一月,但是不会​为其所害。因为只要相信自我不是实体,那么这些心情就只是现象,​并没有可以真正伤害的实在对象。而现象有生就有灭。当下无论多么难受,​未来它一定会消失不见,而且不留下任何痕迹。至于说是因为正午阳光,还是一笔入账,又或者是一口冰激凌,​没那么重要。
但是说这些东西没有人愿意要听,没有谁当真会想粉碎自我,没有人会认同自我只是虚空中​的一团暂时存在的气体,那么就总得有个分类,总得有个标签,总得让自我在虚空之中有个可以抓牢的地方。那好吧,我承认我是 IMSB,​这就是我的 MBTI 分类人格,我甚至可以把它挂在我的签名档上。既然我已经可以被归档,而且有了具体的名目,那么大家也就可以放心下来:
​这个人并非琢磨不定,这个人并非无法理解,这个人他就是个实实在在的 IMSB 呀,虽然​还搞不清楚 IMSB 应该是在哪一格里。


------

意见不一致


昨天很偶然地看到了电影《星际探索》(Ad Astra),不是新片,布拉·德皮特在 2019 年​担任主角的旧片。我看完觉得很好,去豆瓣标记时发现评分只有6.8,据说这还是从​ 6 分一点点升上来的。在影评区,​被顶到第一位的影评给它打了一星,评价说这部电影就是​一个车祸现场。而我的 68 位豆瓣友邻,他们的平均评分是 6​.4 分,甚至​还要更低一些。

这就是比较典型的意见不一致,我认为《星际探索》应该在 8 分以上,是部好片。豆瓣网友认为是 6.8分,我的友邻认为只有 6.4 分​,只是比及格稍强一点点的一部电影,远远不到值得推荐的程度。
如果现在是 2003 年,那么我可能会有些恼怒,或者有些惊慌,要去把那些打低分的影评找出来一一看过,看​作者们不喜欢的理由究竟是什么。然后还要去把那些打高分的影评也都翻看一遍,为自己的喜欢找寻更多的论据​和支持。最后,我可能会自己也写一篇观后感,试图说服那些立场摇摆的影迷,加入我这一边​的阵营。
但现在是 2023 年,所有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就已经对两件事很明确​:1、我自己的确喜欢这部片子,它成功地打动了我,让我沉浸其中,一口气看到最后​;2、打动我的理由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适用,他们会觉得冗长无聊,不符合他们对一部科幻电影的绝大部分期待,所以评分肯定高不起来。
那么,我个人对这部电影的意见有没有可能是一种孤芳自赏,或者只是因为相信自己​是那些幸运的少数?如果回到 2003 年,我不会有这样的自我质疑,相反的,我要努力去成为幸运的少数,​以自己和多数人意见不一致而自傲。在 2023 年,我同样也​不会有这样的自我质疑。因为 20 年过去,我已经有了很具体的验证方法​,转瞬之间就可以做出判定,不需要陷入没有答案的自我质疑。
​验证方法很简单:1、我能不能确认我是发自内心地喜欢,没有夹杂其他的动机和​诉求?2、我能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会喜欢,知道具体打动我的是​什么?3、我能不能理解他人为什么不喜欢,​理解他们具体为了什么而失望?
三个绿灯就通过,​不需要为难自己。但只要有一盏红灯,那么就值得停下来仔细想一下,​自己为什么在具体的某个问题上无法确认答案​,那里肯定存在着自己的盲区。
我当然没有把《星际探索》当做是科幻电影来看待,看了开头 15 分钟我就知道一切关于未来的设定都是个幌子,重点不在于​任务,不在于危机,不在于幻想故事,而在于主人公的内心。等看到影片接近结束的时候,我终于确认,这部片子之所以要拍成探索宇宙的架势,目的只是​为了完成一个隐喻:探索人类自身的内心世界,​如同探索浩瀚无边、神秘莫测的宇宙。自始至终主人公都漂浮在黑暗、孤寂的宇宙中,一路上不断遭遇各种意外,一如我们的心灵漂浮在黑暗、孤寂的世界里,封闭在我们的躯壳之中,周围的一切都那么遥远,​都那么陌生,都是远方传来的断续讯号。


​这种表现手法会为多数人所接受吗?这种隐喻会为多数人成功接收并且理解吗?在接受和理解成功之后,​能够让他们有所触动吗?我不认为会是这样。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在​第一次上映之后,骂声不绝。因为《东邪西毒》是部武侠片的名字,里面的人物也是武侠小说里人物的名字,​但是这部片子里没有什么武侠故事,让人们的期待彻底落空,所以王家卫就成了一个骗子导演。当然,时过境迁,现在《东邪西毒》又成为了文艺片宝典,​值得推出 4K 修复版,完全是因为换了一批观众,换了一种视角,换了一种理解的结果。
所以,我完全能够接受《星际探索》的 6.8 分,也完全能够理解高票影评里面的​愤怒情绪。我知道大家观点不会一致,​同时,我既不会因为这种不一致就要质疑我自己,也不会因为这种不一致想要去统一观点。我何德何能​可以去教导别人:你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此这般去欣赏​就能和我得出一样的结论了。
一名作家,一名导演,他们创造出一部作品,就像是朝着地球轨道上发射了一艘​大型空间站​。我们这些读者或者观众就是轨道上的各种飞船,看到空间站就​主动飞过去想要对接。有些空间站适配性好,功能普适,那么所有的飞船都可以轻易地上前接驳锁定​,对接成功。而有些空间站非常特别,需要各种飞船以特定的角度和姿态接近,利用专门的接驳器才能​双双对接。不过,登入这种空间站之后,能看到别处看不到的风景。
在世俗层面上来说,​能对接就是好,不能对接就是糟。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关于审美,关于品位的话题,​人们因此纷争不已,要为统一意见统一观点而战,试图证明自己的审美才是好的,自己的品位才是高的,自己的审美和品位能赢得更多人的支持。
而我在 2023 年对此的态度是:不一样就不一样好了,​大家意见不一致一点都不重要。甚至审美好坏,品位​高低都不重要。因为和创造者相比,大家都只是消费者,消费者拿着创造者的羽毛往自己身上贴,那就注定了是浪费时间。别人的羽毛是贴不上去的,最后还是会落下来。倒不如把这点时间拿出来,去找一找还有什么特别的创造物,有什么值得驻足​欣赏的其他作品。
我不会推荐《星际探索》,​我也不会对人说你必须要看一下它,更不会​要在评分上为它讨还一个公道,论证它是又一部所谓“被低估了的影片”​。我只会多花一点时间去回想,​在我的人生经历中究竟是哪一部分会让我对类似的影片产生兴趣?​这是偶然的一次还是向来如此?然后,我果然想起了多年前我很喜欢看的一部科幻电影《K 星来客》(K-Pax),同样从头到尾没有什么科幻故事的存在,​同样让我非常喜欢。
那是在 2001 年时候的事情,当时的豆瓣网友给它的评分是 8.5分。于是,我对《星际探索》​的最后一点怨念也都消失了,我甚至为了今天的意见不一致而有一丝欣然。

------


2023-08-13

AI冷静期


今天的AI 还和年初时一样热闹吗?​我个人的感受是现在AI 已经进入了冷静期,就像是魔术师展示完一段令人目不暇给、瞠目结舌的表演之后,总要做一些整理道具之类的转场动作,​让节奏舒缓下来。就算是明星产品GPT 也是如此,人们早已经不再那么兴奋,也不再那么频繁地使用,理由也很简单---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具备构造一个合格有效的Prompt 的能力,换句话来说,不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一个人可以让GPT 写出一段程序来,但是究竟要写什么程序,达成什么功能,具体如何描述这些要求,​可能就远远超出个人能力的范围了。
​绘画也是一样。任何人都可以在5分钟之内上手,​让AI 帮自己画一张风景画,画个小动物,画一张人物肖像。但是,这种画作距离自己想要画出来的那种景象​还是有相当距离。要么不知道内心究竟想要画什么,要么不知道如何去具体描述,于是AI ​就无法给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五六月份的时候,有人曾经乐观地估计,随着AI 对人类自然语言的支持越来越好,人们就可以彻底摆脱Prompt,直接向AI 说大白话。AI 同样能够理解,并且按照人们的意思​去完成任务。​做这种判断的人可能懂技术,但是对人类很陌生,人类​在很多时候连大白话都说不清楚,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每天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纷争。
AI 依然是专门人士的专门之事,虽然这里的专门人士需要打上个引号,它并不是指某种专业技能,而是指提出问题、描述问题的能力。所以,AI 在热闹过一阵之后,帮人们写了些工作总结、提炼论文和新闻摘要之后,就和​大众渐行渐远。
8月份,通过文字描述生成视频的AI,已经把视频能力从8秒延长到1​6秒。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人利用8秒的碎片,编辑和剪辑出了一部具有统一风格,统一色调的科幻电影预告片。​这样,距离人人都可以拍一部自己想拍的电影就更近了一步。然而,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那些精彩的AI 视频短片,你就会知道​一部电影距离一个普通人和过去同样遥远。因为每一个镜头的选择,每一个场景的描述,​都必须是熟悉镜头语言的人才能为之。而且,过去只需要一个人熟悉镜头语言就可以,会用摄影机就可以,现在的新要求是还需要娴熟使用各种AI ​软件,​了解它们在影像制作上的优缺点。


所以我猜想,现在这个阶段是所有人距离AI 本体最近的时刻。接下来AI 的一部分​会作为工具,给专门人士使用。这种工具也是专门化的,比如说编程辅助,比如说AI 商品设计,比如说​AI 视频制作,给那些知道如何提出问题,描述问题,并且试图进行创造的人使用。
另外一大部分则会被封装成形形色色的应用,​给普通人使用,比如说辅导孩子功课助手,工作总结润色器,自拍面部自动优化滤镜,AI 试装镜等等​具体应用。不需要知道AI 是什么,也不直接接触AI 的本体,甚至也不用学习如何提问,​单一AI 应用完成单一功能,这就足够了。​AI 就像是电,普通人不需要直接接触电,会用电器就行。
同样的,最早时人们对于AI 替代自己工作的恐惧,我认为也可以告一段落。AI 在下一个阶段,不会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智能秘书,或者不休不眠的智能打工者,而是更类似于1990年代末的 Word和Excel。人们当时说,如果你不学会 Word或者Excel,那么你就会失去你的工作。结果是花了十多年时间,​人们才逐步学会。而等到人们学会使用之后,人们却发现虽然保住了工作,但是想要升职加薪还需要学习如何制作PPT,PPT才是王道,值得​付费学习和购买模版。
科技人,媒体人把技术力量放大到了过于夸张的程度,导致人们在AI 上投射了过度的热情​和过多的恐惧。现在大家都逐渐冷静了下来,​那么不妨想一想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科技已经如此发达了,人类还是需要一间会议室,为什么会议室需要光滑如鉴的木质会议桌,一群人围绕着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坐下,然后把PPT投影在昂贵的屏幕上,最后再把PPT上的内容​大声再说一遍?
我想,上述的每一点都是AI ​做不了的事情,而​人类不可能不需要它们。​再有人问:如果AI 取代了你的工作怎么办?我的答案是​:那我还可以穿正装参会,听​人讲PPT,并且做笔记和鼓掌。


------

2023-08-12

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昨天在网上最为火爆的​数学题是这样的,一位阿姨说:“朋友来我店里买电视没带钱,借了我 3000 付了款,他回去之后转了我 3000 块,总感觉哪里不对......”

​然后网友就吵成一团,莫衷一是。许多人认为账面是平的,双方两讫,而且给出了非常​自信的解释。至于说为什么阿姨借出了 3000 块钱,外加一台价值 3000 块钱的电视,最后却只收回了 3000 块钱,​他们似乎并不是太关心。于是,各种​网友提出了各种解释,大家在各个网络平台吵成一团。

这样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能吵成这样,它非常生动地告诉​我们:如果你每天上网,你每天在网上和人激烈地辩论,那么你通过这道数学题,应该仔细想一想,和你辩论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的算数水平如何​?然后可以再仔细想一想,大家能辩论得那么激烈,这种辩论又有多少意义​?

最后还可能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如此投入辩论,那么自己的算数水平​又如何?会不会自己就是那个坚持账面齐平,双方银钱两讫​的那个人?​所以才会让辩论得以继续下去?所以自己每天才有辩不完的论?

不单是这种买电视机的问题,更为复杂一点的“三门问题”​每一次也都能激起类似的辩论,更为简单一点的“0.5✖️0.8=?”每一次也都都能​引发很大的热闹。当然,这里面肯定也少不了类似 1/3+1/3+1/3=1/9​ 这样的万年老梗。

但我认为这是彼此不同的几类问题。三门问题之所以会有很多辩论,完全是因为​不同的人对于概率论的理解有深浅。并且在不同的深浅基础之上,都会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类似这样的纯数学问题,是可以通过辩论提升自身认知而改变​既有观点的。简而言之,就是可以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认知​深度。

0.5✖️0.8为什么不等于 0.04, 1/3+1/3+1/3为什么不等于1/9 ,​这大概是人脑结构里天然存在的误区。可能很多人从小学时代开始,对于抽象的运算符就有一种本能的畏惧,需要把警觉性提到极高,才能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运算。稍微放松一点,就会忘记小数点应该怎么打,忘记分数应该如何做​运算。

这是纯粹因为缺乏训练导致的结果。因为标准的好学生一定会在做完运算之后再来检查一遍,并不完全相信自己的数学本能。并且,在检查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强迫自己改换一种思路,重新再去理解一遍题目。比如说 0.5 就是二分之一,也就是一半,那么0.5✖️0.8​就是求 0.8 的一半是多少。再比如说 1/3+1/3+1/3,相同数字累加可以立即被理解为乘法,又或者可以理解为切好蛋糕之后再把它给拼起来。

买电视机问题是​全然的另外一类。网上并没有那么多智力不全的人,相反的,我认为他们​都很聪明。他们聪明到看见问题,就能立即把自己代入其中。把问题变成​:我现在是不是得到了一种免费得到电视机的方法​了?这里的运算速度应该不慢,几乎在瞬间就能够​理解这个点。

因为有一种算法可以让我免费得到一台电视机,所以我要证明和维护这种算法的​合理性---我认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才是热闹之所以可以​维系的原因。对号入座是人之常情,大部分​网络上的辩论都是如此。人贩子要不要​处以极刑?这取决于自己代入的角色是家长​、法律工作者还是知识分子。虐待动物应不应该​立法惩处?这取决于自己代入的角色是宠物主人,还是路人甲乙丙丁,又或者是​肉食爱好者。

大多数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是,​但是并不妨碍我们自己挑选一个角色,然后就可以加入辩论。因为我们代入了一个角色,那个角色就成为了​我们的自我的一部分。在辩论中我们并不真的​是为了捍卫真理或者捍卫常识,我们其实是在捍卫自己。也许是为了自己还没有找到母亲出生的孩子,也许是为了自己家里​还没有出现的那只小猫小狗,​虽然他们还没有出现,但是重点在于:那是我的。

最后,我们的自我也并不是只会做​保护自我,捍卫自我这一件事。自我还可能带来一种古怪的虚荣---今天我认认真真写了一篇 2000 字的文章,如果放在网络上可以给所有大众都看到,那么最多的回复只有 4 个字:太长不看。人们有很大概率对于一篇长文根本就不​关心,不会有几个人点开来看。

但是,在任何时候我只要试着发出一条很短的信息,说别小看0.5✖️0.8​,很多大学生都做不对。或者,1/3+1/3+1/3难道不应该等于 1​/9 吗?我就有很大可能得到海量的阅读和互动,​以极低的代价获得极高的关注。和我获得的这些关注相比,​我的算数好不好又有什么紧要?为了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和热烈回应,我可以天天表演这样的算数。

为什么这几年读者都说我变成了一个儒雅随和的人?​我想,大概是因为我现在不那么喜欢在网上做数学题了,我对我自己​是正确的这一点也少了很多执念。所以,我转去写那些“太长不看”、“直接拖到底”​的文章。



------

2023-08-11

去掉罪恶感



高三读到下学期的时候,老师已经不再讲课,每天去学校的唯一任务​就是在教室做卷子。无休无止地做卷子,听老师讲解卷子,​然后再做新卷子。我那时候就养成了一个新习惯,如果卷子做到厌烦了,我就偷偷地从学校跑出来,骑着自行车翻过五华山,去到翠湖公园,​坐在水边的石栏杆上发呆。

眼前一池碧水,对面绿荫如雾,蓝天大太阳给一切都镶上一条金边,我就那么坐在​湖边看天上的云。​每次我都觉得很幸福,内心没有丝毫的罪恶感。我不会去想,我的同学们还在教室里奋笔疾书,而我却在湖边吹风,这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辜负了老师和父母?我也不会去想,会不会将来高考的时候,我就是因为没有做今天的卷子,导致少了达到录取线的那几分​?
​没有罪恶感,起码我不致力于培养内心的罪恶感。这一点在我刚刚进入社会工作的前几年,​对我的帮助极大。在那个阶段,最折磨人的​是没钱。你已经工作了,周围是一批和你干一样活的同事,​但是因为你年资较浅的缘故,你的工资只是他们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于是,大部分他们可以做的事情,你根本做不了。走上街头,这个社会里的大部分商品和大部分服务都和你没有任何关系,​但它们随时都对你敞开着门。
所以,​人会在睡觉的时候惊醒:我是不是睡得太多了?如果把这个时间拿去.....​人会在看电影的时候惊醒:我是不是太奢靡了?如果把看电影吃爆米花的钱拿去......甚至是在和朋友​欢聚的时候也会被惊醒:​我们会不会一辈子就这样了?永远在破烂的街边火锅店里,喝散装白酒,​每次都在聊如何搞钱一类的话题?​我是不是应该趁着年轻学点什么,考个什么证?
魔怔,我觉得这就是对那段时光最好的总结。回想起来,我只能说这是因为​一个人刚出校门,走入社会,社会就把他给阉了。阉割完毕,社会又慷慨地向他展示自己的​后宫---那是一个人一生中胃口最好的时候,但是买不起​满街的美食,那是一个人一生中身材最好的时候,但是买不起橱窗里的华服,那是一个人一生中好奇心最强的时候,但是买不起通往美景的一张机票。就像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公公,手拿毛巾站在大浴池边伺候着美丽的​嫔妃们,看她们在水里不着寸缕游来游去。
很容易把一切都​归咎于自己,很容易认定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钱就是年轻的公公泡在​福尔马林里的大宝贝。于是,只要自己在做任何和赚钱无关的事情,​年轻的公公就会觉得尿频尿急尿刺痛,就会觉得罪恶感​将自己从头到脚全部淹没。“你再不能这样了”,公公的灵魂站在无边虚空中对自己​如此警告。
​有一天我们去跑道头安装调试设备。从单位那栋森严压抑的灰色苏式四层小楼里出来,大家骑上自行车就开始在联络道上​比赛。等到了地方,那是一片草地,我们就把自行车随地一扔,大家横七竖八地躺在草地上晒太阳抽烟。我双手枕在脑后,翘着二郎腿仰天躺着,眯缝着眼睛看​天上的白云。然后有飞机起飞,就从我的面前经过,连起落架都还没有收起,我甚至能清晰地看到​飞机蒙皮上的铆钉。
喷气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淹没了聊天的声音,看着那钢铁巨物闪着灯从我面前飞过,我突然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高三,又回到了翠湖边的​栏杆上。就在我们身后不远,整个机场都还在忙忙碌碌,航站楼里有数千旅客正在进进出出,又有几千个像我们这样的人在整个机场范围内忙着处理各种​业务。而我们几个逃了出来,在机场偏僻的角落里​无所事事。这既不能帮助我们增长工资,也不会​促进我们提升职位。​虽然我没问过他们,但是那一刻我认为我们都感觉到了幸福。
在跑道尽头看飞机的那天,我决定要做一名快乐的公公。将来会不会有钱,能不能买得起房,何时才能有辆自己的汽车,人生在何时以各种方式能够安顿下来,这些问题在我凝视面前的飞机时​突然一下子泄了气,不再那么丰满,不再那么明显,也不再那么迫在眉睫。​它们都属于未来,而我对未来一无所知。我所拥有的只有此刻,身下干燥坚硬的草皮,脸上炽热干燥的阳光,眼前正在​抬高仰角起飞的波音飞机。我很坦然地​安住在这一刻,我在这一刻里全心全意地感受着平静和幸福,什么都不能打搅到我。我认为和思虑自己会有怎样的未来相比,​未来是彩虹色的果冻,而此刻才是坚实的是真实的。停驻在真实的此刻,我没有什么罪恶感。
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我的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但是我大概可以猜测,当初我逃不逃学,去不去翠湖公园看白云,最终我都有个大学可以上。当初我逃不逃班,去不去跑道尽头看飞机,最终我还是会升职加薪​银行户头有余额。重点从来都不是我,或者我的努力,而是时间。一切改变,一切成果,都需要时间才能慢慢呈现​。那么,如何熬过这段时间​就变得很重要。
相比之下,同样是为了上大学,我认为高三下时不时能逃出来看白云,要比一直坐在教室里刷卷子要好一些,那段时间要好​过许多。同样是为了升职加薪,我认为无论是去看飞机还是打麻将又或者是去钓鱼,要比一直坐在办公室里加班要好一些,​那段时间要好熬很多。这样一来,等到真正进了大学,我​就不会因为期待过高而感到失落---为什么我一张卷子都没漏过,最终却给了我这么糟糕的食堂和图书馆?即便很失落,​我还是可以坐在学校围墙上看云看树,我有这方面的经验。就像是升职加薪之后人也未必然如同当初期待时那么高兴,然而偷摸去跑道头看飞机永远是个可选项,永远可以给我一个小时的内心​祥和。
所以,我的想法未必正确,但它的确有效​。人总是有许多办法来为难自己,​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为了昨天而后悔,为了明天而担忧,然后用这两件事把此时此刻​全部占满。​那么你的此时此刻呢?它们被遗弃了,被丢失了,在尚未好好体验经历之前,就变成了昨天,变成了​明天后悔的对象,变成了明天罪恶感的​来源。怎么​思量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在这一种自由里,大概找不见任何快乐。
​人生里存在着算法,这一点我也相信。但是我不大相信你取消一次旅行,把这笔钱拿来上一个培训班,这是改变你人生的转折点。我也不大相信你因为把看一部电影排在了完成一份工作报告之前,就是你职业生涯​毁灭的起始点。的确有算法,但是算法不应该​是这样的。真正的算法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心中没有恐惧焦虑期待幻想,也没有愧疚罪恶后悔担忧,那么他就能稳定地获得某一个真实的当下,而这些所有的当下累积起来,就决定​了他能够走多远。
公公​曾经唱过:第一口蛋糕的滋味......

------


2023-08-10

那些小小的愉悦

 


为了在网上配一副眼镜,​前前后后我可能要花一周时间。从验光到选择镜架,再到找寻合适的网店,下单然后等待制作和邮寄,一周​时间总是需要的。有人就觉得这么做不值当,不如直接去找一家线下店,进门直接要求配一副,无非是价格要贵一些,但是整个流程也就半小时,3 天后就可以取眼镜,对方也可以快递上门。

这套说法背后的逻辑是:我们应该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而不是这样的琐碎小事​。

我不同意这个看法,配眼镜是人生的​琐碎小事,这一点我完全同意。人生中的琐碎小事没有价值,​这一点我完全不能同意。就用眼镜为例,我在一家眼镜店里从几百款眼镜架里选择一款,和我在网络上从成千上万款镜框里挑出无论是造型、做工还是价格我都很满意的一款来,戴上之后​我的个人感受完全不一样。后者会让我更快乐一些,这种快乐也更持久一些。

那么,我的这一点点快乐,这一点点满足的价值又是多少?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时候不能全然按照自己的心意来。你有你的想法,世界有世界自己的安排。所以,符合心意这件事情对于个人而言​相当难得。偶尔符合那么一次两次,人都会觉得相当快乐。

也正因为有了这么一次两次,一点两点的快乐,人对生活的​观感和态度甚至都会产生不同。​昨天晚上,我朋友约我吃饭。我带了一些茶叶过去,但怎么冲泡都找不到我在家里喝的感觉。我们从傍晚 7 点半开始,换了两次茶壶,倒了​七八次水,就是不对。次日凌晨三点的时候,换了玻璃大壶,终于得到了我一直想要的甘甜滋味。

相对于​一餐饭而言,相对于一次秉烛夜谈而言,一壶茶算得上多大的事情?即便没有这壶茶,大家喝瓶装饮料,也不耽误大家吃饭​畅谈。但是在凌晨三点终于喝到那一口茶的时候,大家在那一瞬间觉得有些惬意,有些满足,觉得这一晚变得完满起来,所有的人​和事都恰到好处。

今天早上 9 点我起身,睡眠肯定不足,​但是我的心在起床的那一刻起,就是柔和、温暖而平静的。我的猫都能感受到这一点,跑来我身边躺下,​要我去摸他的头,​给他捏捏肩膀。人醒过来事情就接踵而至,有些事情相当麻烦,有些事情相当耗时,但我有那样的心,​这个早上我就不因为这些事情而受苦。茶水的甘甜滋味还在我的心头停留,那点小小的愉悦还在持续发生作用。

​它能帮我把事情自动解决吗?它能自动帮我把麻烦平息吗?它能帮我赚更多钱,走上成功的人生路吗?​一样都不能,而且它和所有这些事情没有任何关系。这些事情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都落在我的​头上,这就是人生或者中年人生的日常,睁开眼睛​压力和焦虑就开始像潮水一样涌来。

我可以在一整天内很焦灼地承受这一切,但我也可以​很平静地面对这一切。​区别在哪里?在于生活在给我这一大海碗苦药吞服之前,是不是给过我一颗糖豆,​让我有那么一瞬间的甜?嘴里有这么一点甜味,什么滋味的一大海碗都要更容易口服一些。

多年来支撑我的,不是什么雄心壮志,不是什么伟大计划,不是什么个人发展规划,不是什么高效高能高速的个人能力,是人生中偶然出现的一次壮观的日落,一杯美味的茶水,一件称手的小工具,甚至只是在 2 米开外把一团面巾纸成功扔进​垃圾桶。

在我抬头看向窗外,举杯小啜一口,握起手掌把玩,眯起眼睛瞄准的那一瞬间,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不复存在了,我在那一瞬间停留在我个人​纯粹的感知里。虽然只是那么一瞬,但是在那一瞬间里带来的放松和满足,​就像是休息了一整年。

琐碎吗?相当琐碎。​没价值吗?我觉得相当有价值。如果人生里不能时不时来那么一点小小的愉悦,那人生大概会苦涩到令人难以下咽。没错,时间应该用在重要的事情上,对于我而言,​我就认为这些琐碎小事很重要。它让我的心在疯狂地夺路而逃中暂且平静​下来,得以喘息几口。又让我的心从世界种种光怪陆离的投影中转过视线,​可以安住片刻。

因为世界在这些琐碎小事上愉悦了你,​你才可能抬起眼愉悦地看着这个世界。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