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0

直取之心

 


面对一个新鲜事物,观察人们的第一直觉反应是最有意思的。比如说昨天我介绍了公众号划线功能:《关于公众号划线功能的一些话》,很快就有读者留言说:那如果有人通篇划线怎么办?这是本能地在第一时间想到有人会搞怪破坏;又有读者留言说:那些喜欢断章取义,口诛笔伐的人怕是最开心了。这是本能地在第一时间想到有人会试图伤害。

拥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记得多年以前,我做了一款小产品,推出之后反响很热烈,于是就去求教一位前辈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前辈喝了口茶,大睁双眼瞪着我说:“你现在就想着如何做大对吧?就想着名利滚滚而来对吧?就想着怎么把这事给做成对吧?错了!在中国,当你想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应该首先去考虑有多少种可能会让它做不成,又有多少种方法可以去解,这样你才有一线做成的希望。”

从少年到青年时代,关于应该如何看待理解社会,关于应该如何看待理解他人,我受过许多类似的教育。无一例外,它们都试图教导我去认识人和事的两面性,事物变化和人性自身的复杂性。而且总体的看法偏负面,事情总是危险的,总是不利的,总是不可控的。他人总是不可信的,是倾向于欺骗和背叛的,都是善于妒忌而贪求名利的。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优先考虑自保,落脚点只有三个字,那就是:不吃亏。所有这些教育,都自称是一种洞彻世事的人生智慧,不是教你坏,而是为了你好。

但我最终也没能成长为符合这种智慧的人。去思考他人每一句话后面的真实用意,在未曾胜利之前先谋算如何处理失败,在面对任何新鲜事物和任何陌生人的时候先考虑危害,这些我都能够做到,但我不愿意。

如此去想,如此去做,的确有很大把握会“不吃亏”,减少许多物质上的名望上的损失。但是这种老滑世故的人生智慧,其代价是对心灵的持续侵蚀和损害。因为在这一整套人生智慧指导下的人,一生一世之中没有哪一天不是活在防御的心态里。有了这样防御的心,那么周围的世界就没有哪一天不是危机四伏,凶险万状。

区区一个划线功能,首先要考虑有人从头到尾全文都划线,彻底废了这个功能怎么办?首先要考虑深文周纳之辈寻章摘句,断章取义,试图告举构陷怎么办?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考虑问题,最后的结果多半是不要做最为安全,最少麻烦。

不是说不需要去考虑这些风险和可能,但它们不应该放在思考的优先位置。如同我那位前辈所说,未曾得胜先谋败,先去想一想有多少种可能让这件事做不成。答案是无数种。既有无数种大大小小的风险,也存在无数种形形色色的失败。等算计完所有这些可能,就不大会剩下多少时间精力去做事了。在身上叠完九九八十一重甲,哪里还有取胜的可能?怕是起身都困难,别说是冲锋陷阵了。

习惯于防御的心,是柔弱的心。因为习惯了防御,那么就很难再有快乐,因为在快乐之前要先思考后面可能的悲伤。也就很难有勇猛,因为在勇猛之前要先思考后面可能的损伤。甚至也很难有满足,因为在这种逻辑之下,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一旦满足就意味着衰败的开始。所以,这样的人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悲伤,盯着伤害,盯着失败,盯着衰落,一分钟的好心情都没有,一秒钟的活泼生动​都没有。​这样的一颗心,可以拿它做什么呢?​

但也存在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该欢乐的时候放声大笑,该悲伤的时候泪如雨下,该积极进取的时候勇往直前。​自己觉得一件事情是对的,那么就就径直去做。不是无视风险,不是无视失败,而是在知晓这一切之后​依然选择前进,优先考虑如何做成,​而不是考虑如何防止失败。

关老爷挥刀,​连人带马衣甲平过。重点是挥舞青龙偃月刀怒斩而下,而不是在举刀之前想刀卡在对方盔甲里怎么办,刀砍不动对方兵刃怎么办,对方策马闪避鞍上做铁板桥怎么办​。等想完这一切,战役已经结束。关老爷的刀锋利无匹,锋利的不是刀刃,而是他每一次全力斩击,在每一次斩击之前,只有一念​,那就是衣甲平过。每一次他都那么想着,每一次他都那么挥刀,于是这把刀到了最后也就真的能做到每次都衣甲平过---

没有别的原因,心不曾受损​的缘故。

如果关老爷整天心心念念,担忧青龙偃月刀的100种卡阻可能,​那么在他的心心念念之下,这100种可能他都会一一亲历。因为每经历一次,他​对自己种种忧虑的信心也就更强一分,于是每一样忧虑都会实现一次。敌手没有变强,刀也不曾变钝,只是因为自己的心被这样的想法所侵蚀损害​,变得柔弱不堪。

在真实的世界中,关老爷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观察敌手浑身上下,究竟​哪一处适合下刀。​哪一处适合下刀这个做法隐藏了一个想法上的前提:​今天一定要下他一刀。

保持这样的直取之心,会说错话,会做错事,会得罪人,​会吃亏,会有许多失败。但是一个人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无论成败得失,首先是心念通达。然后非常具体地感受到了什么是亏,吃起来什么滋味,那么就不会像那些长期努力在避免它的人一样,躲避得越久,就越觉得亏越是​可怕。知道它是什么,最多如何,那么就不会耽误从地上爬起身再来一次。

我永远都不能排除有人通篇划线的可能,但我赌​大多数人会善用这个功能,并且因此​受益。因为他们有所受益,所以​善用这个功能的行为会长期维系下去。而通篇划线的极少数人,大约很难坚持一周​,一月,一年。我也永远不能排除有人寻章摘句,断章取义,但我并不会太担忧这件事情,因为有没有划线,从来都不影响一个人的寻章摘句,断章取义。而如果我因为担忧这样的人,今天取消划线,明天就得修改文句表达方式,后天​甚至要扭曲文意。​如果像这样写下去,读者为什么还要来看呢?

防御到把自己给防御没了,那我究竟防御了​个什么呢?

心不曾受损,那么人生中一切皆有可能,​失败了也能重来,并且路途中必然不会缺乏惊喜、精彩、快乐和满足,这就是直取的好处。唯有保全心性,才谈得上体会人生。

最后,关于关老爷和他的刀​,那都是我编的。没有一本史书或者话本,曾经​谈到过关老爷挥刀时候的心态。但我的确有印象,一是“衣甲平过”这四个字,确实有,不过说的是赵云​和青虹剑;二是关羽​有个儿子,名字叫关平,同样的,这也是《三国演义》​的杜撰。那么,我也可以这么说,关老爷发自内心地羡慕赵云的“衣甲平过”,这就是他老人家挥刀的目标。



------

2023-07-19

回答:究竟哪一个译本最好

 


当初还迷恋豆瓣的时候,在许多书籍的条目下面总会看到豆瓣青年这样问:这本书究竟哪一个译本最好?多年来,我一直在构思一条可以一下子就​掐住对方脖子的回答。
我认为译本并不重要,​所以我一直是个粗人。
昨天我读完了数字时代思想家乔治·吉尔德 (George Gilder)的新著《后资本主义时代的生活:财富的意义、经济的未来和时间货币理论》(Life after Capitalism: The Meaning of Wealth, the Future of the Economy, and the Time Theory of Money)。
你问我哪一个译本?没有译本。这本书 5 月 30 日出版,我读的是 AI 翻译过来的文本​。喜欢谈最佳译本的人可以继续等待,根据出版流程,这本书如果可以引进,等印刷出版正式面世​短则半年一年,长则三五七年。我是个粗人,我不等译本,更不等最佳译本,所以这本书 5 月出版,我在 7 月看完​。理论上来说,如果我非常关注某本新著,我完全可以做到新书上市之后的两小时之内,就可以利用它的电子版得到中文译本。
如今 AI 已经做到了这一步,其中最强悍的模型可以在 24 小时之内把一本书翻译成全球 100 多种语言的各种版本---时间长短取决于模型质量和 GPU ​运算速度。
当然又有人要问翻译质量​,老生常谈,​说实话我一点都不在意。在我这里,书籍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种用途。一种叫做文学鉴赏,​一种叫做信息传播。前者需要高质量的翻译,或者说平衡原始语言和阅读者母语​的关系。后者需要的是速度,是减少传播途径上所有​的摩擦。因为一种新思想,一种新思路,一种新资讯出现​,重点是你在第一时间获悉,而不是它们翻译得有​多正确,有多优雅。
出版社是一种权力结构,它决定了人们看什么,何时看​。在我的少年时代,曾经买过一本风行全国的书​:《美国流行歌曲101首》,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 年出版。当时需要去本地外文书店排长队才能购买,每次到货都一抢而空。我得到了一本,《昔日重来》《秃鹰飞去》《五百里路》​这些歌我都是通过这本书学到的。
然而在当时我就心怀戒惧​:为什么是这 101 首,而不是别的 101 首?谁来做的这个决定?​决定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然后,这本书能卖几十上百万本,上百万人受到这本书的影响,认定这些歌就是美国流行音乐,而决定这一切的,也许是在​上海某间办公室里的几个人。是否收录的标准​可能就一句话:哎,这首歌​应该有。
今天是数字时代,​一切都是信息的记录和传输。​信息自身追求无摩擦,无阻力。信息本身又是时间的函数,其价值​随着时间膨胀或者衰减。对于个人而言,在特定的时间是否得到特定的信息,​对于个人未来的影响可能至关重要。比如说,一个人在 1976 年得知 197​7 年恢复高考。1977 年恢复高考这么简单的一条信息,在 1​976 年就足以左右他的人生。
​所以,除了文学鉴赏之外,​大部分书籍的作用是信息传输和信息传播。纸质书或者是电子书,​语言文字或者图片,都不过是信息的介质。信息的介质没有那么重要,信息本身,或者说信息本身在时空间里出现的那个点才​最重要。
​介质不重要,那么质量重要不重要?​也不重要。信息在传输和传播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质量损耗。好的线路,好的纸张,好的译本,都可以减少这种损耗。但是敷设好的线路,生产好的纸张,翻译好的译本,都会带来时间成本,于是它们也会造成​时间损耗,效率损耗。那么,你认为质量损耗和时间损耗,​哪一个更为致命?对于新思想新创见而言,你一旦知道就是 100,​你不知道那就是零。​你在第一秒知道,价值是 100。你在​第 10 年知道,价值是 1,和所有人都一样。
​更何况你在第一秒知道,那么你就可能成为新变化的一部分。而你在第 10 年之后,那么你多半只会是承受这种变化的结果。
我想,我已经回答了译本问题。在今天这个时代里,​我们讨论译本不再是讨论某家出版社,讨论某位翻译大家。我们是在讨论 Deepl 版本更好,还是​ Google 版本更好,又或者是 GPT 版本更好。从传统的定义上来看,这些译本毫无疑问都很糟糕,达不到所谓“信达雅”的标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些译本对读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不能理解译文,或者是对译文产生疑惑的时候,需要有能力去​阅读和翻译原文。
但是它们快,​无需长久等待。AI 技术抹平了因为语言障碍而产生的信息传播梯度,让信息的传播几乎在全球范围内是等时的​。它也去除了中间的摩擦,不需要某个特定的机构,某几个特定人来替你做决定,决定某本书对你有没有价值,你可以看​其中的哪些部分,以及,你应该在什么时候才能看到。
这样也刚好呼应了《后资本主义时代的生活》这本书的主旨​:
  1. 财富就是知识;
  2. 成长就是学习​;
  3. 信息就是惊喜​;
  4. 金钱就是时间

等好译本并不在其中,因为遵循这四点的人​自己为自己做主。


------

2023-07-18

过着双重生活


微信读书最近推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新功能:用户发表的书评、感想​只对陌生人开放。在此之前,它们还提供过另一个也很有意思的功能,允许用户做一个假书架出来,别人来访问​个人主页的时候,看不到他真实阅读过的书目,只能看到他想让人看到的​那些书---也许其中有很多他根本就从未读过。

在我看来,这就是​双重生活的真实体现。类似我这样公开承认自己看网络小说,甚至还会向读者推荐的人其实很少。多数人会公开说自己最近在看严肃文学作品,​但回家之后偷偷看网络小说,并且绝对不会​让人知道。人们把自己​所真正喜欢的事物,和自己应该喜欢的事物区分得很清楚;把真实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同样区分得很清楚。
这里我​并不是要赞美自己言行合一。我很清楚一件事,之所以看起来我对他人的眼光浑不在意,并非是因为我内心强大,头脑坚定,只不过是单纯占了​自己身份的便宜。因为我是个写作者,我证明自己有写作能力,于是我看网络小说这种行为就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写作者的怪癖,​不需要纳入人们的评价体系中去。
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好运气,通常得不到这种豁免权,必须活在他人的​目光注视之下,随时要表现出一个​正确得体,符合他人期待的形象。与此同时,他内心中那个真实的自我却又让他时时感觉到刺痛,需要找个地方把自我释放出来,感受一下无拘无束的滋味。于是,许多人就过着一种​双重生活,不断在人群之中浮现和隐没,像是夏日里的萤火虫在草丛中时隐时现。
我想,之所以事情会变成这样,是因为人们得了一种病,这种病的名称叫做“我有一些真知灼见”​。回到微信读书的问题上来,人们为什么不肯把自己的书评、感想​让熟人看到?​更愿意和陌生人分享?因为一旦分享,从熟人那里一定会得到许多真知灼见:你怎么会读这种书?这书写得不好,文笔相当差劲​;你闲书看太多了,应该多读一点有用的书​。以及​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提问:我看你最近在读《生殖医学三百问》,你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当然了,陌生人也会做类似的事情。但他们是陌生人,你不会太在意他们的说法和观点,而且你可以当场就反唇相讥,​丝毫不需要有任何顾虑。而面对熟人你做不到,​当他们分享自己的真知灼见的时候,你只能耐着性子去听,心里不断嘀咕着:我并没有请你来做点评,我并不需要你来给出建议​,我并不想听你的个人见解。​最后,你的心情会变得很糟糕。
这也是一个相当古怪的现象,人们主动前来分享的个人真知灼见​基本上都是负面的。可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始终存在着一种文化:用点出问题和缺陷的方式,以此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和负责。曾经有本流行书,书名叫做《八百万种死法》。生活限制了作者的想象力,毕竟是外国人,​估计没有微信。如果有微信,而且加入了家族群或者老同事老同学群,那么每年群里转发的各种养生健康类文章,其中提到的各种威胁可以​轻松突破一千万种死法。
有这种文化存在,就极大地削弱了生活​中的乐趣。​你在吃烧烤?致癌。你在喝啤酒?痛风。​你在东南亚旅行?​小心割腰子。你在live House​看演出?小心假酒,小心捡尸。​你在游泳健身?小心皮肤病​,小心头发变色。你在办满月酒?小心婴儿百日咳。你在​跑步锻炼?更换进口钛合金人造膝关节造价高达7000块。
​这些话是关心么?是关心。这些话有道理么?有道理。这些听完你开心么?你不开心。​你的结论是:不如我偷偷地​去做,避开所有熟人,​以此保全我的好心情。
你见过一个人彻底逃离他人眼光,完全​放松自在的状态吗?我见过,​而且也讲过无数次。那是在云南香格里拉,内地人飞行数千公里,抵达海拔3300多米的高原,​在晚餐时分独自参加藏民家访。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在完全陌生的人群中,在青稞酒烤羊肉和锅庄舞的刺激下,他们肌肉松弛,面部轮廓柔和,热情健谈,​表情生动,态度和善自然,甚至都有了幽默感。
人是完全可以做到这样的,​只是通常不被允许。
社会太大,任谁都无能为力,任谁也很难打破​自身枷锁,这一点我完全能够理解。但是在家庭内部,在亲密朋友之间,​我觉得还是有希望做出一点改变的。最令人厌恶的家庭对话,​大概是这样的:
--“爸爸我考了满分” ---“几门?”
---“老公这是我新学的菜”---“咸了”
---“我们今年夏天去海南吧”---“那里经常宰客”
---“去年我拿了全公司绩效第一” ---“可惜大部分钱都落到了老板口袋里”
​都是真知灼见,都让人无比讨厌,都让人听了心口发堵。而如果一个人在家内部,在密友之间,都不能说实话,都不愿分享,都要过上双重生活,​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哪里还有他的安身之处呢?去到哪里才能找到什么人,可以不提出任何真知灼见,只是单纯地欢喜,单纯地赞美,甚至是单纯地倾听呢?
天下之大,总得有个什么地方可以让人卸甲。


------

2023-07-17

短视频里什么都有,除了......



几年前就和朋友​发生过一次争论,他宣称如今短视频里什么知识,什么讲解都有,实在是不需要再去浪费时间完整地看一本书。他甚至宣称,通过短视频来学习相关知识,是当今​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我不赞同,但我也没办法,​因为我手头没有任何实际反例。

两三年过去,我现在终于有了一个亲身体验的例子。
最近一个月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中年油腻发作,幽古之情不可抑制,于是沉湎于​宜兴紫砂壶。此刻,我面前的茶几上放着 9 个茶壶,​柜子里还扔了一个(注:明天还会到两个,但我已经做了退货处理,只是拦不住,需要到了家门口再拒收,所以并不计入)---这些紫砂壶都是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从网上买来的。
和所有的小白消费者一样,我有很多个问题​需要得到答案:
  • 如何判断一把壶是真正的紫砂壶​?
  • ​怎样评判一把宜兴紫砂壶的好坏?
  • 化工壶是否对健康有害​?
  • 如何判断一把​宜兴紫砂壶是手工制作?
  • 纯手工壶和全手工壶有什么区别?
  • 什么​泥料算是好泥,好在哪里?
  • 为什么紫砂壶​价差那么大?​贵是贵在哪里?便宜是便宜在哪里?
  • 什么是机车壶,什么是​半手工壶,什么是全手工壶?如何​鉴别?
  • 为什么宜兴已经封了紫砂矿,家家都是绝版紫砂泥,但是看销量每天​能卖几千把?越卖越多,难道​矿泥也是拉菲么?
......

所有这些问题,现在基本上都​是用短视频来回答。你在搜索引擎找答案,在电商平台找答案,​系统推荐给你的都是短视频讲解。每段大约 2-5 分钟,一个人对着镜头吧啦吧啦讲​一个问题。
这些短视频有个优点,看完一个你就会觉得自己懂了,而且确认自己获得了一个​知识点。然后根据这个知识点​去买壶,买回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然后又去搜索答案,再看了一堆短视频,于是​又收获了一堆知识点,忍不住再去买几把壶验证一下---我茶几上的茶壶阵列就是​这么来的。
当我看到一条视频的时候,终于起了​疑心。之前我是个谦虚的人,认为自己对紫砂壶的了解为零,​需要向这些懂行的人学习。然后我就看到了一条紫砂壶科普视频,内容是抨击紫砂届的​一种常见说法:想要验证一把壶的做工好不好,可以把壶装满水,按住茶壶嘴,然后翻转 180°,让茶壶底朝。如果茶壶盖不会掉下来,​那么说明这把壶的做工精良,气密性良好。
视频花了 5 分钟分析演示,茶壶盖一定会掉下来,因为这是物理定律。​听他聊紫砂的时候,我汗不敢出。一听到他谈物理,​我突然想起自己是理科生,回想起小学时候做过的试验:用一张纸或者一个塑料板盖在一满杯水上,然后猛然翻转 180°,水因为大气压的缘故并不会​流出来。我这么一想,​就忍不住怀疑:​他们知道自己面对镜头在说什么吗?气质很好,口才很好,​但依然是胡说八道。
​起了疑心之后,类似的疑问就越来越多。比如有的人在视频里说,宜兴紫砂壶不存在绿色和黑色的,有这种颜色就说明是人工添加了化学物质,有些还带辐射,对人体有害,千万不能买。而有的人在视频里说,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变茶壶颜色的行为,从明清时代就是如此,是很成熟稳定的工艺,变色本身就是高温下的化学变化。
我就发现他们紫砂届​人士很有意思,​江苏感极强。你要是卖朱泥壶的,那么会有一堆商家在视频里说朱泥早已经绝迹,来买我家的紫泥壶。你要是卖全手工壶的,那么会有一堆商家在视频里说有个鬼的全手工,最多手工做个壶身,​其他的还不是机器做。擅长内斗,精于拆台是他们的爱好,但是对于我这种小白消费者来说,​看的视频越多,困惑越多,怀疑越大,感觉自相矛盾的地方数不胜数,完全不能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
既然说什么的都有,我一怒之下就​买了三本书​:顾景舟主编的《宜兴紫砂珍赏》,朱泽伟、沈亚琴合著的《宜兴紫砂矿料》,以及刘玉林创作戴银法执笔的《阳羡茗砂土》。看完之后我的问题都得到了答案,​在这三本书里都写得清清楚楚,而且都是定论,有数据有图片有记录,不存在什么争议。
看完这三本书,回去再看那些视频,​天空中缓缓飘过两个大字:扯淡。之所以在各种短视频里每个人都言之凿凿​地扯淡,原因就两点:1、所有矛盾和冲突之处,那是从逻辑和道理上而言才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你要是站在纯生意的角度理解,那么​任何一个结论都是合理的---全看他们家卖什么壶,什么泥,什么工;2、这些人敢于在视频里下那么多结论,​主要靠的就是只学话术,不读书。如果读一下宜兴本地的制陶大师,矿业专家的任何一本专著,​就不可能有这种勇气给网友科普,就不可能科普那些内容,因为颠倒定论的压力​会很大。

对于我自己而言,看了一个月短视频的紫砂科普,在无数个三五分钟的片段里学到无数个斩钉截铁不容置辩的结论,不如我在三天里从三本紫砂专著里所学的东西多,帮助大,实用性强。区别在于,短视频强力输出的是观点,靠的是表演上的真诚,卖相上的​可信,和故事的生动。但观点无法指导生活,​因为总有对立的观点,​人总需要取舍判断的标准,这个标准短视频提供不了。书籍输出的是知识,靠的是事实和数据,你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再听见什么观点如果不能提供证据,​对你也无法产生任何改变。​而且一旦你知道了,你就可以利用你的知识很快做出判断。
所以现在我通过三本书得到了解脱。因为读过《宜兴紫砂矿料》,​关于泥料的所有传说和所有故事我不需要再听了,不需要再去追求什么珍稀泥料。因为读过《阳羡茗砂土》,关于工艺和制作方面的所有故事和传说我也不需要再听了,利用健康利用传统编造出来的种种故事在历史事实和工艺延革面前​什么都不是。
最后,因为《宜兴紫砂珍赏》,我看过历代的紫砂珍品荟萃,于是得大解脱。我那么一张张图翻过去,从明清时代一直翻到现代,目睹了紫砂壶这一路的变化,​终于理解了紫砂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重点从来都是人,而不是物。只有一无所有的人,才会去追求物质,追求最好的泥,最好的型,最好的工,​因为这样得来最简单,最容易。占有一把所谓的好壶能有多难呢?
而真正富有的人,我从图册里看去,他们在利用​紫砂壶自我表达。他们要在壶上提字,要在壶上画画,要在壶上铭刻,要在壶上记录,他们用这样的壶相互赠送,抒发情感,表达自己对美对艺术对生活的理解。没有文人,没有文人壶,紫砂壶就是个日常用具,和潮州手拉功夫壶没有什么不同。壶以人贵,这是文化层面上给予宜兴紫砂壶的加持。
所以现在我一点不纠结。不纠结是不是机车壶,是不是车一刀,是不是本山料,是不是陈腐泥,是不是生砂清水​,是不是赵庄红卫小煤窑。纠结这些,是人以壶贵,​一把壶的材质工艺高于一个人的存在价值。而所有的短视频,统统都在教人去跪在壶的脚下。于是消费才永远不会停止,因为总有更好的泥,更好的工,更美的型,更​伟大的工艺美术师,你得一路那么买下去。​你买到多高的价格,你这个人就值多少钱。
我向一位同样喜欢紫砂壶的朋友分享了我的观点,成功向他推销出了一本书之后,​我们共同做了一个决定:从此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紫砂壶,彻底忘掉材质工艺这些小事​。哪怕是一把机车壶,只要我们觉得美,​那么我们也照样会买下来。
和过去唯一的一点不同,是我们会去​定制,把壶作为​一件作品来把玩。​我已经想好了送他的那把壶上我要刻什么字:
​摄无量心,登欢喜地。
几乎是在想好这八个字的同时,我就决定退掉还在路上的​两把壶。再见,底槽清。再见,​天青泥。我已经不在这个游戏里了,因为我会读书。

------


2023-07-16

阅读入门

 


这篇文章是应邀创作,收录在《得到》新近出版的《软技能》​一书中,我是这本书的诸多作者之一​。如果你看完我的这一篇之后,对这本书里其它作者的更多文章感兴趣,可以找一本来​研读一番。

由于文章是为了出版而用,在纸质印刷版面上传统的网络文章因为太短而阅读效果不佳,所以这次我按照出版物的标准进行写作,​导致这篇文章长达4000字,希望你有足够的耐心可以读完。

读不完也没关系,​反正也不是什么很紧要的事。

《软技能之阅读入门》

各位得到的朋友,见字如晤:

今天写这封信给各位,是应罗振宇先生的邀请,谈一谈我个人认为最值得推荐的软技能。那对于我来说,听见“软技能”这三个字,最先蹦出脑海的就是阅读,而且是阅读入门。你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有些奇怪,你自己都已经识字读书那么多年,为什么需要讨论这么基础的内容?你就像是一个纵横江湖多年的侠客,而我却跑来说让我们聊一聊扎马步这件事情,有这个必要么?

那不妨从我的个人经历谈起好了。在接近20年时间里,我不断在网上写文章向人推荐书籍。为了让读者对某本书产生兴趣,我煞费苦心,想出各种各样的介绍方法。依照我的想法,人们不是不喜欢阅读,而是需要给阅读找一个理由,而我就是负责找理由的那个人。这样过去很多年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最基础的部分犯了个错。太多人的问题不是没兴趣阅读,而是他们根本就读不完一本书。人们听完推荐之后会去买书,但是买来之后翻几页就会放下。偶尔有些人会断断续续读下去。我发出一篇书籍介绍文章,可以在未来三五年内陆陆续续看到人们来留言,说是当初买下这本书之后就放在一边,直到现在才看完,发现确实是一本好书,特来表示感谢云云。

所以,如何提升阅读速度,如何记住主要内容,如何找到一本书的精髓部分,这些都不是人们迫切需要的阅读技能。人们真正需要的是读完一本书的能力,一种人生中的小小个人成就。然后需要很多个这样的成就,在它们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所谓的个人阅读习惯。有了个人阅读习惯之后,才需要找寻各种进阶技能。如果你现在还觉得有点不服气,觉得自己在阅读上毫无任何问题,那么这里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希望你诚实地认真回想一下:

你是不是对特定的几类书籍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欢,阅读这些书籍你毫无任何问题,甚至兴致盎然。但是,只要换一个类型,换一种风格的书籍,你之前的那种流畅自如就消失了?书买回家之后,你怀着极大的兴趣翻开第一章,连第一小节都没读完就放在一边,再也不想去碰了?你只是擅长读你喜欢的书而已,是这样吧?假设你喜欢历史读物,你大概能很顺畅地读完一本又一本同类的书籍。但是,换古文的历史读物大概率就不行,换学术一点的历史专著也可能不大行。如果是换成艺术类书籍,很可能根本就不行了。

现在你应该猜到我对阅读入门的定义了吧?你的定义大概是识字,而我的定义是除了专业书籍和教科书,随意挑选一本书籍,无论是什么主题,无论是哪个类别,你都可以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有这样的本事才叫入门。只能读特定类型的书,那是在娇惯自己的胃口。都说读书能开拓眼界,而你的偏好限制了你拓展眼界的可能。你我永远都应该记住这个常识:一本历史书是从历史的角度去解释世界,一本经济学书是从经济的角度去解释世界,而这个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怎么可能靠单一角度就能完全解释清楚呢?

真正的问题在于:当人们开始识字读书之后,很快就养成了自己的阅读偏好。然后在自己喜欢的书籍类型上花费了太多时间,于是就认为自己阅读能力已经足够。只要换一种类型,沮丧和放弃马上就会到来。因此,如何读完一本书不单是个基础问题,也是一个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着的问题。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从扎马步开始练习,那么我这里刚好有一个方法给你。做法非常简单,那就是选取一本你之前读不下去的书,换一种全新的方式去阅读。你最好给自己先规定一个具体的页数,每天自己确定要看几页。这个数字我建议在3---10之间,太短了没有足够的内容可以阅读,太长了人会和过往一样难以坚持。一般情况下,人们喜欢翻开一本书读到力竭为止。但这种方法遇见自己不熟悉的类型,或者稍有难度的书籍,就很容易让人感觉到挫败。所以,我们先规定页数,选择一个自己完成起来毫无任何压力的页数。

接下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那就是重复阅读这部分内容,循环次数我也建议在3---10遍之间。理由是这样的,阅读的理解和速度都建立在对内容的熟悉程度上。为什么人们会喜欢读同一类型的书籍?因为读得越多,阅读速度就越快,理解深度也就越深,从中获得的趣味和感悟也就越多。但是对于陌生类型的书籍,这种优势就根本不存在了。所以,我们在这里人为地建立起熟悉,方法就是最简单的反复阅读。

反复阅读还有一重额外的功效,它能治疗你我在阅读上的自满之心。你可以现在就选本书试一试,无论你自称是过目不忘的类型,还是自称是逐字逐句的阅读者,你都会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一件事:每次你都能看到一些你上一次没读到的内容。没错,你觉得自己已经通读过了,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汉字都过了一遍,但的确就有一些部分不断从你眼前错过,你再次阅读的时候就是觉得新鲜。

与此同时,随着对这一小部分内容的熟悉程度增加,你的个人理解力也会随之提升。原先看似坚固艰涩的内容,会逐渐崩解,显露出真实的内容。你会开始理解作者的用意,理解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当你对文字非常熟悉之后,你自然会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且,这种理解是个复利过程。你每天读几页,累积一点理解,这点理解又能运用到后续的内容,就像是滚雪球一样,等到读完全书的时候,你的理解程度应该达到了相当惊人的程度。这也就意味着通过这一本书,打开了一个类型书籍的大门,你选择下一本同类型的书籍继续拓展眼界时,就远不如读第一本时那么痛苦。

从头到尾通读一本书,除了作为一种阅读技能值得学习之外,它还是许多未来的进阶阅读技能的基础。比如说人们总喜欢问一个问题:在阅读中如何才能做到触类旁通?我的答案是所有的触类旁通,都藏在那些你不感兴趣的书里。书籍的类型总数是惊人的,然而人们面对的世界是同一个,人们面对的问题则是类似的几个。什么叫做触类旁通?触类旁通就是听听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于是你收获了许多种思考方式。你掌握的思考方式越多,那么你应用在自己其他事情上的可能就越高。虽然到了最后两者看起来毫无任何关联,但你知道解法是一样的,因为思考的路径是一致的。​

但是,如果你只读自己喜欢的某几个类型,那么你就是看人用相同或者类似的手段反复解决同一类问题。都是同类,怎么可能有什么旁通呢?能读完一本书,尤其是自己不感兴趣的,缺乏理解基础的书,这是旁通的前提。人们喜欢越过这个步骤,直接询问具体方法。问题是谁也不能代替谁去阅读,代替谁去体会和领悟。

再比如说人们还喜欢问一个问题:我如何才能读透一本书?其实我强烈建议你用我介绍的这种方法,找一本你最喜欢的书来重新读一遍。我相信,耗费几个月时间这样每天读一点,重复读多次,在你完结的那一天到来之际,你会发现自己读到了一本全新的书籍。这里没有任何神秘学,生活中经常有人坦承,同一本书自己在20岁的时候看和40岁的时候看完全是两种感受。只不过那是偶发事件,不是有意识地主动训练。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之后,留下的只有一些感性的印象,记忆最深刻的是那些深深打动自己心灵的部分。

多年之后我们谈及一本书是好书时,指的就是这一点心动。但任何一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其实都超越了个人感性所能体会的那一小部分。唯有这种耐心细致的阅读方式,才能摈除感性的影响,通过运转理性领悟到文字背后的力量所在。一个想法如何构建,一种情绪如何营造,只有通过这种阅读方式才能清晰地看到。


除此之外,我最想提醒你的一点,是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忘记读书的初衷。阅读的确有消遣的功能,也的确有商品的属性,但我们不要忘记任何一本书后面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或者曾经活生生的人。无论他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还是阐释一个道理,又或者是讨论某个专题,我们真正需要去看的,是这个人的思考过程。当人们看完一本爱情小说之后感叹说“这也太让人心酸了”,看完一本科普书籍之后感叹说“人类也太聪明了”,那就真的把书籍当成了某件商品,在谈用后体验。事情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如果只有感受,其实就等于根本没有去读书。

雨果的《悲惨世界》值得看的部分是冉阿让的转变,真正值得探讨的是警察沙威之死,这里面都是雨果对社会和人的思考。正因为他有这样的思考,他才给人物安排这样的命运。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最值得看的不是他点评历史人物的成败,而是在每一个章节里他反复运用的分析方法。历代朝堂之上发生过那么多事情,他如何简化为几条简单的脉络,找到几条简单的标准,这也是他思考的结果。我们去记住谁是好人坏人,谁是奸臣忠臣,那就等于是浪费了钱穆的这一番功夫,等于是没有看过这本书。换一个历史时代,换一群人来,我们依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分析。

然而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一切都太快速太明亮太嘈杂。在马步扎好之前,人们就已经在追求如何更快地读完一本书,追求一年能读完多少本书,而这些事情根本就和阅读无关。阅读是一门很古老的手艺,核心其实是要读得慢,读得仔细,追求读完一本就一本的收获。我之所以介绍那么愚笨的方法,并非是创新,而是向古人致敬。在书籍还很珍贵,数量还很稀少的时代,人们不是读完一本书,而是吃透一本书,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关于阅读的箴言。那些箴言在今天基本上都已经失效了,因为人们不再那么阅读,普遍缺乏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的能力。市场却可以无限量地满足一个人的阅读需求,于是我们面对的处境是书多到读不完,但我们只阅读其中非常薄的一小片。而且即便是那么一小片,我们也只是浮光掠影地读过,满足于“读完”两个字。

有一种说法是对的,它说人的一生之中并不需要读那么多书,只需要反复读有限的几本好书就够了。这句话怎么理解?它的意思是说,虽然有那么多书,那么多作者,但是其中真正伟大的并没有几位。如果我们能够读得慢一点,仔细一点,认真理解几个伟大灵魂如何思考,并且学会这种思考方式,那么就足够我们安然横渡人生的苦海,而无需在太多书籍上耗费太多时间。所以,我希望你能够先达到阅读入门,能够拿起任何一本书毫不费力地读下去,并且知道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在哪里。在这一天到来之前,请先试着慢慢读完一本书。单凭这个能力,乘以时间的累积效应,十年之后足以让你和周围的人大有不同。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