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最近推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新功能:用户发表的书评、感想只对陌生人开放。在此之前,它们还提供过另一个也很有意思的功能,允许用户做一个假书架出来,别人来访问个人主页的时候,看不到他真实阅读过的书目,只能看到他想让人看到的那些书---也许其中有很多他根本就从未读过。
在我看来,这就是双重生活的真实体现。类似我这样公开承认自己看网络小说,甚至还会向读者推荐的人其实很少。多数人会公开说自己最近在看严肃文学作品,但回家之后偷偷看网络小说,并且绝对不会让人知道。人们把自己所真正喜欢的事物,和自己应该喜欢的事物区分得很清楚;把真实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同样区分得很清楚。
这里我并不是要赞美自己言行合一。我很清楚一件事,之所以看起来我对他人的眼光浑不在意,并非是因为我内心强大,头脑坚定,只不过是单纯占了自己身份的便宜。因为我是个写作者,我证明自己有写作能力,于是我看网络小说这种行为就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写作者的怪癖,不需要纳入人们的评价体系中去。
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好运气,通常得不到这种豁免权,必须活在他人的目光注视之下,随时要表现出一个正确得体,符合他人期待的形象。与此同时,他内心中那个真实的自我却又让他时时感觉到刺痛,需要找个地方把自我释放出来,感受一下无拘无束的滋味。于是,许多人就过着一种双重生活,不断在人群之中浮现和隐没,像是夏日里的萤火虫在草丛中时隐时现。我想,之所以事情会变成这样,是因为人们得了一种病,这种病的名称叫做“我有一些真知灼见”。回到微信读书的问题上来,人们为什么不肯把自己的书评、感想让熟人看到?更愿意和陌生人分享?因为一旦分享,从熟人那里一定会得到许多真知灼见:你怎么会读这种书?这书写得不好,文笔相当差劲;你闲书看太多了,应该多读一点有用的书。以及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提问:我看你最近在读《生殖医学三百问》,你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当然了,陌生人也会做类似的事情。但他们是陌生人,你不会太在意他们的说法和观点,而且你可以当场就反唇相讥,丝毫不需要有任何顾虑。而面对熟人你做不到,当他们分享自己的真知灼见的时候,你只能耐着性子去听,心里不断嘀咕着:我并没有请你来做点评,我并不需要你来给出建议,我并不想听你的个人见解。最后,你的心情会变得很糟糕。
这也是一个相当古怪的现象,人们主动前来分享的个人真知灼见基本上都是负面的。可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始终存在着一种文化:用点出问题和缺陷的方式,以此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和负责。曾经有本流行书,书名叫做《八百万种死法》。生活限制了作者的想象力,毕竟是外国人,估计没有微信。如果有微信,而且加入了家族群或者老同事老同学群,那么每年群里转发的各种养生健康类文章,其中提到的各种威胁可以轻松突破一千万种死法。有这种文化存在,就极大地削弱了生活中的乐趣。你在吃烧烤?致癌。你在喝啤酒?痛风。你在东南亚旅行?小心割腰子。你在live House看演出?小心假酒,小心捡尸。你在游泳健身?小心皮肤病,小心头发变色。你在办满月酒?小心婴儿百日咳。你在跑步锻炼?更换进口钛合金人造膝关节造价高达7000块。这些话是关心么?是关心。这些话有道理么?有道理。这些听完你开心么?你不开心。你的结论是:不如我偷偷地去做,避开所有熟人,以此保全我的好心情。
你见过一个人彻底逃离他人眼光,完全放松自在的状态吗?我见过,而且也讲过无数次。那是在云南香格里拉,内地人飞行数千公里,抵达海拔3300多米的高原,在晚餐时分独自参加藏民家访。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在完全陌生的人群中,在青稞酒烤羊肉和锅庄舞的刺激下,他们肌肉松弛,面部轮廓柔和,热情健谈,表情生动,态度和善自然,甚至都有了幽默感。社会太大,任谁都无能为力,任谁也很难打破自身枷锁,这一点我完全能够理解。但是在家庭内部,在亲密朋友之间,我觉得还是有希望做出一点改变的。最令人厌恶的家庭对话,大概是这样的:
---“我们今年夏天去海南吧”---“那里经常宰客”
---“去年我拿了全公司绩效第一” ---“可惜大部分钱都落到了老板口袋里”
都是真知灼见,都让人无比讨厌,都让人听了心口发堵。而如果一个人在家内部,在密友之间,都不能说实话,都不愿分享,都要过上双重生活,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哪里还有他的安身之处呢?去到哪里才能找到什么人,可以不提出任何真知灼见,只是单纯地欢喜,单纯地赞美,甚至是单纯地倾听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