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0

漫画少年

 


​一切都是个经济问题。
漫展、知音漫客都是很后来很后来的事情,我​小时候的漫画是奢侈品。​有另外一套算账的方法:书籍单价除以页数,​或者书籍单价除以字数。那时候多数家长不鼓励孩子读“闲书”,鼓励孩子阅读的家长更偏向于​纯文字的图书。“图越少书的质量越高”​,他们说。
漫画不会在家长支持之列,漫画一套有很多本,总价通常会超出压岁钱的总额。所以孩子群中有一套租赁制度,穷人家的孩子​用体力用作业或者别的什么来交换漫画。街上的书摊有另一套租赁系统,按本计算,​带回家需要缴纳押金,但是坐在那里看入迷​错过饭点​回家会挨打。于是,挨打的时候漫画里的英雄就让孩子更加渴望​他们的力量。
​那时候还没有选择。我看的第一套漫画是《尼罗河少女》,没得选,要看​就只能从女同学那里借到这一套,男生那边的漫画还在排长队。女生总是要比男生慷慨一些,​尤其是在书的问题上。不单是漫画,在排队等待武侠小说的间歇,同桌的女生借给我她的《剪剪风》、《庭院深深》看。“被老师抓住就死定了”,我喜欢在上课的时候看小说,​她因此警告我说​:“性质和武侠小说完全不同,相当于看漫画”​。
​关于《尼罗河少女》我完全没有任何记忆。我记得的是《侠探寒羽良》,后来才知道应该叫《城市猎人》​。但是前者更为准确,因为漫画里的城市和我眼前的城市不是一种城市,​漫画里的猎人和我认识的猎人也不是同一种人。我记得的是《七龙珠》,一位同学当时是准备离家出走,还是准备迎接他爹的突击检查,让我帮着保管他珍藏的全套《七龙珠》​。记得当时我感觉到莫大的幸福,书包鼓鼓囊囊装不下,一想到这一回我有全套漫画,而且起码有一周时间慢慢翻看,幸福就像是那个周末黄昏街尾​天空中燃烧的晚霞。
去年回家乡我才知道,当初托付我《七龙珠》的那个同学​因为抢劫杀人被枪毙了,而且是很多年前。听到消息的时候我愕然良久,在那个年代里就可以购买全套《七龙珠》漫画的人,​如何会潦倒到去抢劫?
漫画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动漫才是平民可以消费的。我要感谢电视,感谢当初用支持天线而非机顶盒收看​节目的电视台。想起来那应该是我的高中时代了,感觉每个省都有个电视台,每个省台都有个少儿频道,或者是​动漫频道。在每天父母下班做饭的收视垃圾时间段,提供各种动漫节目好​稳住学童,骗他们放学就准点回家。
在电视上我看了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动漫,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类似一群长着尾巴的小人住在地下的隐秘生活,类似一只叫做玛雅的蜜蜂的奇幻历险记,记得还有个戴着棒球帽戴大眼镜的钢铁少女​和她的好色大叔。当然,当然还有​女神雅典娜和她的十二圣斗士,里面有条龙是个瞎子。
​漫画是漫画,动漫是动漫。漫画里有一种专门的训练,先是要学习每一页上每张图的次序,然后要学习去用想象力填补两张图之间的关系,于是在自己大脑里会形成连续的​画面。动漫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它的连续画面和我头脑里的连续画面并不相同,而且有大量垃圾过场动画,只有战斗部分才会稍微用心去做。
但我还是看动漫,​因为这是个经济问题。​许多年后,动漫里的过场动画那是很垃圾,同样因为这是个经济问题。我在全国电视台设置动漫频道之后就放弃了漫画,只想搜集一整套《丁丁历险记》,​同样还是因为这是个经济问题。
不止如此,当我发现漫画里运用到的技巧就是电影里的分镜时已经接近中年,为什么在那么多年之后我才​会拥有电影的知识?这是个经济问题。曾经如日中天的电视台们迷恋上了机顶盒,迷恋上通过年费可以在广告费之外大把收钱的感觉之后,机顶盒最终被网络流媒体打败,这也是个经济问题。因为有充分、开放且激烈的市场竞争,以至于孙悟空在全球范围内最为深入人心的形象来自鸟山明,Son Goku跨越文化、种族、地域,输入到全球无数个国家,无分欧洲美洲,​这还是个经济问题。
总体上来说,我很羡慕​现在的小孩子。他们不用从《尼罗河的女儿》开始自己的漫画生涯---我不是说《尼罗河的女儿》​不好,而是说他们在一开始就有选择,是说他们不需要经历匮乏。但是我经历过大神辈出的时代,他们却要目睹​大神纷纷陨落。不过正如《辛普森一家》大电影里的那一小段描绘的那样,当透明的罩子从天而降​,小镇上的人陷入绝望,一个漫画迷抱着他的漫画却满心欢喜,因为在他的一生中已经看过所有他喜欢的漫画,再无任何遗憾---这种心在不同世代的漫画迷身上​都是一样的,永远的少年的心。
后来我找到了《尼罗河的女儿》​和我相遇的原因:漫画连载始于19​76年,就在我出生后几个月。然后我们各自在这个世界上漂流,经过十几年的光景,​我们终于遇见。
一切都是个经济问题。


------


2024-03-09

不要忘记MH370


MH370航班已经失踪十年,在2014年3月8日那一天没有人能预料到在十年之后这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谜。300吨重的一架波音777-200型飞机连带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消失在印度洋上,迄今为止只找到了3块带有编码可以确定为飞机组件的碎片。就在不久前,马来西亚政府宣布重启搜索,就像多年前它们宣布调查终结时一样突兀。

在这十年间,围绕MH370航班已经拍摄了不下三部纪录片,世界各地也不断有人提交自己的新发现和新思路,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种阴谋论,但是没有人知道MH370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飞机上发生了什么。并且随着时日流逝,人们​已经开始渐渐淡忘这件事。当AI开始兴起,人们用AI分析CT扫描结果,人们用AI分析图片锁定矿源,但我还没有看到有人用AI分析MH370的可能航迹,或者最终​降落地点。

在2014年3月点蜡烛祈福是容易的,在2015年3月画一张MH370在首都机场降落的图是容易的,在2024年3月还能记得MH370尚未降落​则是困难的。人们一开始会很紧张,因为在自己熟悉的世界里发现了一个破洞,大到足以吞噬一整架波音飞机连带239​个人。在长久的悬而未决之后,人们就会装作那个破洞并不存在,​继续自己的生活。就像是是一次葬礼,一次别离,人们就会小心翼翼地避开某个名字,某座城市,​仿佛它们在自己生活中从未出现过一样。
​但是我在昨天的新闻里看到了一句话,苦味立即像是鞭子一样抽打着我的神经:“十年之后,家属还在等待。”
当无常在世间示现,大多​会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人们在震惊,否认,愤怒,讨价还价之后,无论是多么难以下咽的结果最终还是能够接受。一旦接受之后,心就能​得到平复。悬而未决是另外一回事,悬而未决带来无边无量无穷无尽的苦。
过去十年的每一天里,MH370的家属都在这种苦里。而且只要一天搜索没有结果,他们就会继续​活在这种苦里。相比之下,宣告失事乃至坠毁虽然是极大的不幸,但是失踪相比,它都显得​更像是一种仁慈,因为起码苦有个终点,在终结之后​人可以试着接受事实,无论那个事实多么难捱。而失踪提供了一种残忍的希望,十年前电话里的一句“等我明天回家”会让苦海不断​沸腾,​永无止息。希望让人一直在等,一直给某部电话充值,一直不肯搬家离开,一直等着​钥匙声响,有人开门的一瞬间。
在找到MH370之前,这种苦不会有止歇。没有人知道真相大白是在哪一天,也没有知道有没有那一天。如果你我能够感知这种苦,同情正在承受这种苦的人,那么我们除了​继续祈祷之外,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就是不要忘记。悬而未决,没有答案是一种苦,但是和世人彻底忘掉这件事相比,​后者要更为难以忍受。因为这就意味着那些承受苦痛的家属被剥离出这个世界,​独自承受所有的痛苦,仿佛这是一种罪愆​,一种惩罚。
而在这世间,只要还有一个人在提及,还在忆念MH370,即便这样会为他们的心头带去针刺一样的疼痛,但这疼痛也在告诉他们,他们并不是孤零零地在这世上​苦苦等待答案,等待结果。还有人在乎,还有人记住,还有人愿意分担他们所受的苦​痛,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面对整片苦海​倾泻而下,这多少会是个宽慰。失踪的只是一架飞机,而不是他们自己,连带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他们的记忆他们的等待​,以及这后面的意义。​
第十年,不要忘记MH370​航班。


------


2024-03-08

音乐总归是要高那么一点点

 


之前我在文章中把欣赏电影比喻为大学课程,欣赏音乐比喻为研究生课程​,引起了许多读者的疑问,好奇为什么音乐就要比电影高一些?简单回答的话,我可以说这是我的个人见解,你完全可以不用同意,没关系的,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评比,也没有邀请你我去充当评委,给九大艺术做个​排名。
这么回答就会引起很多误解,因为在中文世界里,“我们各自保留自己的观点”其实是一种反对和威胁,真正的意思是:我完全不同意你,你就信你的吧,有你倒霉的时候---完全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人和人之间也并不真正存在一种开放平等的心态​。
为了避免误解起见,这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它是怎么来的。
人们欣赏电影,欣赏的是具体的影像​。具体说起来,就是在大银幕上看​影像的运动,看角色走近然后相互谈话、亲吻或者攻击,看车子开过来又开走了,有些时候是空镜头里的白云奔跑,花草摇曳,​雨若珠帘。欣赏这一切没有什么难度,​几乎所有人都可以。难度无非是在解读上,​对于同一段电影场景,不同的人会从后面解读出不同的东西。都是同一个动作,都是打了一耳光,角色之间到底是仇恨还是爱恋,观众​有不同的解读。
欣赏音乐就要困难很多,因为音乐是抽象的,没有任何具体形象存在。人坐在音乐厅,坐在自家音响前,听到的是一系列空气的振动,轰击在耳膜上造成​连续不断的听觉信号。这些信号高低起伏,​强弱变化,组成了一种叫做旋律的东西。你得把心完全投入到音符的起伏之中去,观察它会引动你的何种情绪,何种心绪,然后找一个角度沉浸进去,让音乐和你的心​相伴而行,在一个抽象的世界里徜徉。​这一点很难,很多人根本抗拒这种抽象,觉得无聊,根本谈不上欣赏。如果你要问一句“好在哪里”,更多人连可以用于形容的中文词​都找不到。
​中国人在音乐上的问题还要特殊一些。每次有歌唱类的综艺比赛,你会发现网上热议的对象全是歌词,都在讨论哪一句歌词写得好,哪一句歌词打动了自己。极少有人说某一个歌手的某一首歌的哪一段旋律好,全都是语文教师,全都是作文大赛,全都在分析​字句,和音乐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但实际上,打动人心的,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旋律本身。就像是在几十年过去之后,我一想起张学友的《夕阳醉了》,很自然地就会想起中间那一段萨克斯风的旋律,​它让歌曲和我的回忆一样,都有了一层甜蜜而又忧伤的金色。
音乐只有附着在歌词上,人们才能欣赏,那么大多数人不能欣赏古典音乐​就很好理解了。​没有了拐棍,怎么可能欣赏纯音乐呢?
​所以,我现在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大多数人有能力欣赏​电影,但是未必有能力欣赏音乐?
这里我很客气地使用了“欣赏”​这个词,在现实世界里​并不是这样的。传统上,中国人都是经验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经验主义者的身份,要求把一切现有形式和过往的​形式关联起来,功利主义者的身份要求一切都是可以解释的,可以理解的,可以自己二次阐释的,否则它就没有价值。于是,在现实世界里人们并不真正追求欣赏,而是追求“理解”​。人们通常喜欢说这部电影你看懂没有,这本小说你读懂没有,这​首乐曲你听懂没有?
《罗马假日》是讲公主一夜私奔的,《黄金时代》是讲搞破鞋的,《命运交响曲》​是讲一个聋子听见命运砸门的,懂了​,都懂了。
欣赏不是这样的。欣赏的起码要求是拥有开放的心态,暂且把自己的偏好放在一边,不去做各种判断,而是彻底拥抱和沉浸进去,就像是水草跟随水流摇摆。​如果不带任何成见地去体验,人人都可以欣赏。如果不追求理解,不追问意义和用途,​人人也都可以欣赏。
这一点音乐很容易做到。许多人喜欢听外文歌曲,自己​又根本不懂歌词。因为丢了拐棍的缘故,就只能听声线和旋律,​并且沉浸在其中。多年之后偶尔得到了翻译过来的歌词,要么发现自己在不懂外文的情况下,自己的感受和歌词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要么发现歌词里表达的情绪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自己已经根本不在意这一点了,因为自己在意的是旋律,和自己在这旋律中的感受。
相比之下,电影就要实在很多,可以解读的角度再多也极有限。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不大可能​形成自己独有的体验。艺术电影可能不在此列,但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看,原因还是“看不懂”。
其实,我把欣赏电影比喻为大学课程有点过誉了,中学课程可能​才最为恰当。因为看完电影可以便利地找到影评,找到剧情分析,于是人人都可以得出一篇自己的中心思想总结,​段落大意分析。一旦得到就心满意足,觉得自己“欣赏”​了电影---这不是中学课程还是什么?
而音乐迫使人们放弃经验主义---很多音乐你都是第一次听,没法想出它像你曾经听过的什么音乐,​于是无法总结归纳;音乐迫使人们放弃功利主义---音乐本身没有什么用处,​也不存在懂与不懂,还没有办法拿去饭桌上当做谈资。于是,音乐就总是个人和旋律之间的单纯关系,人也就总要去掉一切外在无关的事物,回到自身,回到内心,建立起自己和旋律共同创造的​独特生命体验。纯粹的个人体验,才能​谈得上欣赏二字。
那我当然要说欣赏音乐是一门高阶课程,不单因为它是抽象的,也不单因为它是复杂的拥有多种解读可能的,​而在于它对人提出了更多要求,要求人剥离下所有杂念和欲望,​纯粹以心灵来运作。不要比附,不要追问,不要固定答案,允许你生起任何感受,允许​你得出任何解读。
​音乐说:“你完全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感受”​。这句话里没有一点否认,没有一点威胁,​它是这么说的,你就可以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但也正因为这句话,会让许多人无所适从,因为他们不习惯单独和自己待在一起,赤裸裸地待在一起。


------



2024-03-07

酒都在画里

 

明天是妇女节,一早就有读者提醒我​要写点什么节日祝词​一类的东西。其实关于这个主题,我经年累月都在表达,只是​大家不容易觉察得到而已。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上网搜索一下那些AI生成的图片,注意观察一下那些图片里的女性形象。记得那个印象,再回到我这里和我一年365天所有文章里的女性形象做一个对比。也许你会发现,我这里没有玩偶一样的女性,我这里也没有强调胸强调腿强调裸露的女性。​简而言之,我这里没有二次元手办,也没有三次元大波妹。
你还会发现,​我这里的女性形象基本上是独立存在。从来不会依偎在什么人的怀抱里,也不会怀里抱着什么小婴儿,她要么和猫咪在一起,要么和狗在一起,​总是独自一人。同样的,我这里的女性形象很少出现在厨房里,出现在打印间,出现在​餐厅前台。有一次我生成了一张光线角度很好的女招待图片,和一张女厨师长的照片,最后我选择的是那个自信的女厨师长​放在文章里。

不是说我就不喜欢泳装照,不喜欢清凉装,不喜欢性感女郎,已经达到了盘腿打坐悬浮在空中的​境界。而是喜欢和表达从来都是两回事,表达​代表了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我不认为一群泳装妹子包围我,这就是世界的真实,或者世界应该呈现出现的样子。我认为泳装妹子们应该存在,但她们应该去做点别的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不需要​出现在我的面前。
所以我画过女武士,女骑手,女战士,女跑者,女宇航员​......这是我对世界的理解,这是我对有意思的事情的​理解,这也是我对女性的理解。我不会说什么性别角色,男女​平权一类高级的词汇,也不想和人讨论这些话题争出个高下是非来。我就是那么去画而已,​我只是在画画的时候做选择而已。​我有不画的题材,就这样。
除了题材选择,我还很注意​处境和精神状态。我喜欢画闲适安详的场景,比如说一位女士在绿植环绕的房间里看书,周围都是她的猫咪。​我认为世界应该是这样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起码有一刻应该如此。我也喜欢画都市生活里,人们脸上迷惘、松弛、惶恐、沮丧、神往的表情。我很少画狂喜的表情,连微笑都很少,因为我所观察到的​都市人精神状态就是如此。人们很少笑,经常迷失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人们并不真正的亲密,通常保持安全的冷漠和疏离。单凭这两点,我就有足够多可以绘制的​主题,我以为人们通过这些画面,​会对自身的精神状态有所觉察。

所以,​在妇女节来临之际,我真没有什么好说的。​我能说什么呢?广大妇女你们应该......必须......一定要.......​?我还是做个人​吧。道理人人都会说,理念人人都要争,酒杯人人都要端​。那我现在也举起酒杯,就说一句话:话都在酒里,​酒都在画里。

------

2024-03-06

随顺众生

 


十年前,如果有人告诉我说,《三体》是他看过的最棒的科幻小说​。我会回答他说三部的水平参差不齐,说文笔尤其是对女性的描写还有提升空间,说这套书后面的​世界观过于暗黑和狭窄。这些都是我的真实想法,但是在对方那里听起来就像是一种反驳,甚至是一种否定,​认为我在驳斥他的个人判断。
现在我不会那么说了,我会回答他说:既然你那么喜欢科幻小说,有一套《基地》也很不错,如果觉得篇幅太长,可以考虑一下《海伯利安》​。这里没有那种中国社会里的传统法术:对别人的观点和想法不置一词,然后想办法让对方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东西”​,于是在保全了对方面子的同时​也折服了对方。我没有这种想法,我现在的想法很简单---
对方和我说那一番话,​我理解为他在向我介绍或者推荐他认为最好的东西。这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善意,​所以我个人是否认同并不重要。那么作为一种对善意的回馈,我也把我认为不错的东西​介绍给他,这样大家有来有往。至于说他是否接受,是否赞同,也不在我的考虑之中。
基于同样的理由,近年来我根本不写有关于院线热映、热议电影的观后感。只要我写了,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很多人就会觉得不高兴,因为我的观感​可能和他们不一致,于是他们就一定要来声讨我:为什么你非得和我​不一样?你是不是拿钱了?
​大家对同一样事物的观感不同很正常。许多人觉得自己看了一部爽片,那我也可以​刻薄地说:​之所以觉得爽,那是因为看得太少。​许多人觉得从一部电影里看出了深度,那我同样也可以刻薄地说:那不过是配合你的理解力的深度而已,​在电影的世界里它甚至都没有浸没过脚面。​当然,这样一来大家就更不开心了,​会变得愤怒。愤怒的原因不单纯是因为我说话难听,而是隐约担忧万一我​是对的那该怎么办?
我现在的办法也是一样,我不去评判人们热捧热议的电影,​大家喜欢就好,​大家继续热议就好。转天我推荐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也许是一段时间之前的旧片,也许是一部冷门小众的片子,我介绍它的同时写清楚我​喜欢它的理由。同样的,大家是否接受,是否赞同,​并不在我的考虑之中。如果我很幸运,有人愿意接受,愿意观赏,看后也赞同那是一部好片,那么​他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多看了一部好片,这在我看来​是件很好的事情。
大家没有必要相互质疑,我质疑别人的审美和阅片量,别人质疑我的人品和用心,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这一切完全可以不用发生。
以前我没有这样的心态,​就总是容易和读者起冲突。我自认为自己的文章是出自真诚,写下的都是实话,为什么要遭到​读者质疑和挑衅呢?而且是那么多低水准的质疑和挑衅。人到中年之后,我逐渐才明白,​人们需要的不是真诚,从来都不是。真诚是人际关系之中的一种特权,我可以当面和朋友讨论他的作品中有什么问题,我可以直接反对他对某一部电影的看法,但那是一种特权,因为我是他朋友,他是我朋友,所以我有真诚的特权。在讨论中他会认为我在就事论事,而不会认为是我的自我太过旺盛,外溢到​要压制他的程度,不存在谁压制谁这一回事。读者不是这样,大众不是这样,我在他们那里没有这个特权。
有人传授过写作的秘笈,尤其是论说性文章的诀窍,在于写作时想象自己正在和朋友对话,这样会有娓娓道来,抽丝剥茧,​易于理解的特效加成。不是这样的,读者不是你的朋友,他们不需要朋友​之间的那种真诚,他们需要的是随顺,否则他们就会听不下去,就会演变为敌我关系。
​所以,没有必要花时间精力讨论一本书不好在哪里,一部电影糟糕在哪里。​只要讨论就会有纷争,有纷争就会有冲突。尽量去介绍一本书好在哪里,一部电影妙在何处,尽管还是会有人不认同,但是更多人愿意​试一试,因为人性总是喜欢增量,总是喜欢增益。很多时候,人们的见解上有分歧,只不过是双方之前所见的东西不一样。见得越多,​彼此理解的可能也就越大。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推动和鼓励他人多去尝试,多去体验,是减少​低效率争吵的好办法。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人成长到今天,拥有今日今日的见地和想法,一定是因为在过去的时光中从无量无边的众生中获取了各种各样的​教导和启发。那么,介绍一下自认为好的东西,尤其是如实说出自己认为好的理由,是一种自觉回报,甚至是一种个人道德义务。当然,爆破总是会更为快乐更为简单,所有的营建都会​很辛劳很复杂,但是后者更值得去做​,因为时光是站在这一边的。
所有的营建都是营建,但不是所有的真诚都被视为真诚。因为营建​最终会成为一种事实,而真诚只是一种个人感受。古语说,强按牛头不喝水。​而在另外一本书里也有这样的句子: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


------


2024-03-05

杀手的逆向工程

 


大卫·芬奇去年拍过一部电影《杀手》(The Killer),豆瓣评分只有6.6,相当于​刚刚及格。但是我个人非常喜欢,愿意给出最起码​8分的评价。这里我并不打算向所有人推荐,因为我的喜好可能过于特殊,完全是我​的个人趣味,​不一定适合其他人。如果有人因此兴冲冲去看了,难免会失望,又要跑回来说我拿了大卫·芬奇的钱,​这样我们双方都会很尴尬。
不过,​这里我可以聊一聊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也许你会​得到一个新的视角也不一定。电影本身没那么重要,世界上没有什么电影是非看不可的。但是视角不同,​不同的视角下事物会呈现出不同的样貌来,所以我们总是对他人的具体想法感兴趣,因为我们总是想看到​更为丰富多彩的世界。
《杀手》评分不高我完全能够理解,这个名字​本身就给出了一种承诺:你在118分钟里,会看到精彩刺激的动作戏,你期待着看到一部所谓“爽片”​。然而,电影开头接近20分钟全是文戏,一个杀手在做行刺前的准备工作,​伴随着大量的内心独白。于是你就很可能感觉到崩溃,认为大卫·芬奇是个骗子,背弃了他在电影名字里的承诺。你纵横大银幕内外多年,从未见过如此话痨​的杀手。
我对此完全没有问题,因为开了开头几分钟,我就认定这是一部​讲述职业人士的电影。杀手是个职业,他的任务就是一项工作,那么多人可以在直播里数小时观摩主播在生产线上拧螺丝,在牲口棚里修驴蹄,我当然也可以在大银幕上观摩一名杀手具体是怎么做的准备,所有的细节对于我而言都动人极​了。因为我没有这种生活经验,也缺乏对应的想象,我喜欢看专业人做专业事。顺便说一句,我也很喜欢《杀手没有假期》,因为它向我展示了日常生活中的杀手​,下了班之后的特殊职业者。
​《杀手》的故事主线我也很感兴趣。本来,所有的杀手周围都有一堆人在服务,有人负责中介​,有人负责情报,有人负责装备,​大部分工作都有人替杀手事先完成。他拿着大家的成果,​在刺杀对象附近潜伏下来,只需要考虑一击必杀和安全撤退这两件事。但是,在《杀手》这一类的故事里,一切都反了过来。杀手不是顺势而为,而是要逆流而上,在重重阻碍和隐瞒之下,要去找到​躲藏起来的雇主。这时候,之前所有​帮助他的人,都可能成为他的阻碍。之前所有的资讯和情报,​全部都对他关闭。
​所以,这是一个逆向工程。杀手独自一个人,把所有流程倒着走一遍,从刺杀对象一路找回到​雇主。


类似的故事是全是套路,至少包括一次殴打酒吧侍者,一次逼供小喽啰,以及一次来自情报部门老朋友,或者野生黑客的帮助,杀手就那么过关斩将,顺顺利利找到幕后的雇主。我喜欢《杀手》的很大一个原因就在这里,它非常信服地展示了一名杀手是如何进行他的逆向工程的,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怎么样一个人找寻线索,判断敌友,​最后达成自己的目的。如果把《杀手》当作是​动作片来看,当然会失望。但是像我这样,把它理解为一部侦探片来看,那么我就和杀手一样,都被扔在荒芜的人群之中,​努力想要去找到线索。区别在于,《杀手》里体现出了专业人士的专业度,​角色清楚自己应该从哪里入手,像一头独狼一样,根据一点点血迹或者​毛发,就那么一路追踪下去。
我喜欢这部片子还有最后一个原因---它有一种指向​自我认知的幽默感。电影主角是个强迫症患者,对外部世界有一套自己的理解,对于自己有一整套规则,总是在​一板一眼、不折不扣地执行。然而,随着剧情发展,主角不断搞砸各种事情,并不会因为他严格遵守了自己的各项规则,事情就变得顺利起来,世界就变得可以​控制。总是有意外,总是出状况,这就让角色所​深信不疑的一切显得挺可笑。
当他过去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一切都很顺滑,他也就相信自己的那一套规则总能起效​。等到他开始逆向工程的时候,一切都开始反对他,曾经熟悉的那个世界就变得严厉起来,他所深信不疑的那一套规则就变得时灵时不灵,更多意外频繁出现,他钟表一样精确的判断不停出故障,而他自己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跌跌撞撞前进,更多时候依仗的不是规则,而是运气。
最后,他违背了几乎自己所有的规则,​但是问题得以解决。这种不动声色的幽默感从来都很能打动我,电影之所以是电影,或者说电影之所以可以算作艺术,​就在于这种地方。很多人觉得自己看到了一部无法过瘾的动作片,​所以大失所望。我看到的是一个自认为有原则的人,在和世界发生激烈的碰撞,因此有一种强烈的荒诞感。看完电影之后,我会忍不住去想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处境,去想我的自我认知和事实之间的差距,去想我个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状态,以及我所理解的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到底有多大的罅隙?
​这就是所谓后劲,这就是所谓好片子。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搏击俱乐部》也是大卫·芬奇的影片,于是就觉得很释然---那么多年了,他还是在同一条线索上,喜欢表达同一类的​主题​。形式总是在变,但是指纹总是相同的。无非是从故事上来说,《杀手》没有《搏击俱乐部》那么精彩​,也没有那么荒诞,所以无法成为神作。也就在那一瞬间,我开始有点明白我自己是个什么人,​我究竟喜欢怎样的电影,我想要从一部电影里​得到点什么。


------


2024-03-04

周处除三害

 


《周处除三害》是我读中学时​在教科书里读过的故事。大体上是说周处年少时横行宜兴地区,当地人把他和山中白额虎,水中蛟龙并称为三害。周处听说之后,就上山入水分别击杀了老虎和蛟龙。宜兴人拍手称快,把周处尊称为灭害灵​。回来后看到乡人以为他和蛟龙同归于尽,正在大肆欢庆,周处于是有所触动,​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后来果然成为一代名将。
故事本身并不精彩,道德教化的​味道很浓。一整篇课文就是为了引出当时名士​陆云的一句话:“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然后老师就开始教育我们,好学向上不嫌晚,就怕不肯立下志向,诸如此类​。
​我个人并不喜欢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一方面是它过度简化了历史,另一方面​是因为故事本身冰冷而残酷,读了容易对人性失望。当然,东晋时代的故事差不多都这样,要么神奇玄远,要么黑暗残酷。
在真实的历史中,周处之所以可以横行乡里,成为三害之一,是因为他父亲周鲂(fáng)是东吴名将,​官至鄱阳太守。父亲死得早,所以周处​变成了一个纨绔子弟。教科书里的版本根本不提周处父亲是谁,也不提周处父亲就是宜兴人,​就说周处横行乡里。
然后周处的家乡人挑唆他和猛虎蛟龙争斗,​想玩消消乐,最好他们三个一并​消除。这就是我不喜欢这个故事的原因之一,它要么说明周处之前毫无人性,要么说明他的乡人​毫无人性。​无论是哪一个,故事都很暗黑,都有致人死地的​险恶用心。
​故事的结尾很光明,周处终于幡然醒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成为一代名将。在真实的历史中,《周处除三害》并没有​结束。周处自己就是三害之一,他只除掉了两害,​还剩下他自己。他除掉了过去的自己,​这只是精神上的消除,却不是肉身上的消灭。
周处重新做人之后,三国鼎立的时代也​随之结束。周处作为吴国的旧臣,归顺了司马家,成为晋朝的​臣子。因为他刚正不阿,在担任御史中丞期间得罪了司马家族的梁王司马肜(róng),于是在西征平定氐人叛乱的时候,司马肜逼迫周处率领5千人军队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进攻​七万人的敌军。周处率领士兵杀敌一万余,弹尽粮绝但拒绝撤退,最终在阵前​战死。
​最后一害就这么死掉了。
在周处死前,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发生过​这些事情:
1、周处担任御史中丞,这是一项得罪人的工作​;
2、叛乱发生之后,朝臣一致推选周处出征,希望他尽早滚蛋;
3、平叛军团的指挥官是夏侯骏和司马肜,一个是夏侯家的将军,一个是司马家的亲王,当时所有人都看出军团已经摆成嘴状,就等着周处填进去被嚼得粉身碎骨。有人警告过​周处此去必死,周处知道这一点,但是还是选择为国家尽忠。
4、中书令陈准看不下去,向朝廷把话挑明,说周处和司马肜有旧怨,作战很可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要求朝廷增派一万人的精兵给周处做先锋​。结果朝廷不许可。
周处和他的5000士兵最后是​空着肚子被送进了鬼门关,没有什么战术动作,没有什么​军事部署,就是让他们去死。周处在宜兴幡然醒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那是东吴的宜兴。在晋朝,他依然是个东吴旧部,东吴旧部而有贤名,又有战力,那​周处就依然是个祸害。​所以,周处非死不可,朝野上下都盼着这一天。
​现在,你还觉得《周处除三害》是个励志故事吗?你能理解我为什么不喜欢它​了吗?这不是什么《周处除三害》,而应该叫《好人寥寥》​才对,里面几乎没有人性的光亮。
周处的父亲叫周鲂,鲂是一种鱼,周鲂字子鱼,​很有趣。周处字子隐,但他没有隐,​声名得彰,为什么周处当年会得到这个字,仔细想一下也很有趣。司马肜的肜,指正式的大祭之后​次日的小祭,他把周处和5000人​全都献祭了。司马家献祭了曹魏孙吴刘汉三家而得天下,他们家的子孙也不让​祖先专美于前。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