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8

音乐总归是要高那么一点点

 


之前我在文章中把欣赏电影比喻为大学课程,欣赏音乐比喻为研究生课程​,引起了许多读者的疑问,好奇为什么音乐就要比电影高一些?简单回答的话,我可以说这是我的个人见解,你完全可以不用同意,没关系的,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评比,也没有邀请你我去充当评委,给九大艺术做个​排名。
这么回答就会引起很多误解,因为在中文世界里,“我们各自保留自己的观点”其实是一种反对和威胁,真正的意思是:我完全不同意你,你就信你的吧,有你倒霉的时候---完全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人和人之间也并不真正存在一种开放平等的心态​。
为了避免误解起见,这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它是怎么来的。
人们欣赏电影,欣赏的是具体的影像​。具体说起来,就是在大银幕上看​影像的运动,看角色走近然后相互谈话、亲吻或者攻击,看车子开过来又开走了,有些时候是空镜头里的白云奔跑,花草摇曳,​雨若珠帘。欣赏这一切没有什么难度,​几乎所有人都可以。难度无非是在解读上,​对于同一段电影场景,不同的人会从后面解读出不同的东西。都是同一个动作,都是打了一耳光,角色之间到底是仇恨还是爱恋,观众​有不同的解读。
欣赏音乐就要困难很多,因为音乐是抽象的,没有任何具体形象存在。人坐在音乐厅,坐在自家音响前,听到的是一系列空气的振动,轰击在耳膜上造成​连续不断的听觉信号。这些信号高低起伏,​强弱变化,组成了一种叫做旋律的东西。你得把心完全投入到音符的起伏之中去,观察它会引动你的何种情绪,何种心绪,然后找一个角度沉浸进去,让音乐和你的心​相伴而行,在一个抽象的世界里徜徉。​这一点很难,很多人根本抗拒这种抽象,觉得无聊,根本谈不上欣赏。如果你要问一句“好在哪里”,更多人连可以用于形容的中文词​都找不到。
​中国人在音乐上的问题还要特殊一些。每次有歌唱类的综艺比赛,你会发现网上热议的对象全是歌词,都在讨论哪一句歌词写得好,哪一句歌词打动了自己。极少有人说某一个歌手的某一首歌的哪一段旋律好,全都是语文教师,全都是作文大赛,全都在分析​字句,和音乐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但实际上,打动人心的,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旋律本身。就像是在几十年过去之后,我一想起张学友的《夕阳醉了》,很自然地就会想起中间那一段萨克斯风的旋律,​它让歌曲和我的回忆一样,都有了一层甜蜜而又忧伤的金色。
音乐只有附着在歌词上,人们才能欣赏,那么大多数人不能欣赏古典音乐​就很好理解了。​没有了拐棍,怎么可能欣赏纯音乐呢?
​所以,我现在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大多数人有能力欣赏​电影,但是未必有能力欣赏音乐?
这里我很客气地使用了“欣赏”​这个词,在现实世界里​并不是这样的。传统上,中国人都是经验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经验主义者的身份,要求把一切现有形式和过往的​形式关联起来,功利主义者的身份要求一切都是可以解释的,可以理解的,可以自己二次阐释的,否则它就没有价值。于是,在现实世界里人们并不真正追求欣赏,而是追求“理解”​。人们通常喜欢说这部电影你看懂没有,这本小说你读懂没有,这​首乐曲你听懂没有?
《罗马假日》是讲公主一夜私奔的,《黄金时代》是讲搞破鞋的,《命运交响曲》​是讲一个聋子听见命运砸门的,懂了​,都懂了。
欣赏不是这样的。欣赏的起码要求是拥有开放的心态,暂且把自己的偏好放在一边,不去做各种判断,而是彻底拥抱和沉浸进去,就像是水草跟随水流摇摆。​如果不带任何成见地去体验,人人都可以欣赏。如果不追求理解,不追问意义和用途,​人人也都可以欣赏。
这一点音乐很容易做到。许多人喜欢听外文歌曲,自己​又根本不懂歌词。因为丢了拐棍的缘故,就只能听声线和旋律,​并且沉浸在其中。多年之后偶尔得到了翻译过来的歌词,要么发现自己在不懂外文的情况下,自己的感受和歌词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要么发现歌词里表达的情绪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自己已经根本不在意这一点了,因为自己在意的是旋律,和自己在这旋律中的感受。
相比之下,电影就要实在很多,可以解读的角度再多也极有限。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不大可能​形成自己独有的体验。艺术电影可能不在此列,但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看,原因还是“看不懂”。
其实,我把欣赏电影比喻为大学课程有点过誉了,中学课程可能​才最为恰当。因为看完电影可以便利地找到影评,找到剧情分析,于是人人都可以得出一篇自己的中心思想总结,​段落大意分析。一旦得到就心满意足,觉得自己“欣赏”​了电影---这不是中学课程还是什么?
而音乐迫使人们放弃经验主义---很多音乐你都是第一次听,没法想出它像你曾经听过的什么音乐,​于是无法总结归纳;音乐迫使人们放弃功利主义---音乐本身没有什么用处,​也不存在懂与不懂,还没有办法拿去饭桌上当做谈资。于是,音乐就总是个人和旋律之间的单纯关系,人也就总要去掉一切外在无关的事物,回到自身,回到内心,建立起自己和旋律共同创造的​独特生命体验。纯粹的个人体验,才能​谈得上欣赏二字。
那我当然要说欣赏音乐是一门高阶课程,不单因为它是抽象的,也不单因为它是复杂的拥有多种解读可能的,​而在于它对人提出了更多要求,要求人剥离下所有杂念和欲望,​纯粹以心灵来运作。不要比附,不要追问,不要固定答案,允许你生起任何感受,允许​你得出任何解读。
​音乐说:“你完全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感受”​。这句话里没有一点否认,没有一点威胁,​它是这么说的,你就可以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但也正因为这句话,会让许多人无所适从,因为他们不习惯单独和自己待在一起,赤裸裸地待在一起。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