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3

夜行京密路

 


昨晚我沿着京密路步行了十五公里。你不需要知道什么是京密路,不重要,就是一条连接北京郊区和市区的公路而已,特点是红灯多,​非常堵。回想起来,好像我每年都会在京密路步行最少一回,疫情期间也如此,而且通常都是在晚上。有一次我记得是在零下 5°C 的冬夜,我还穿着几公斤重的​长棉服,走到家的时候,汗水​顺着袖管往下滴。
这一次走路是因为大家约了在顺义祥云小镇吃饭,中年局,不到八点就做鸟兽散,​而且席间大家都没喝酒。我出来觉得下过小雨的空气很清新,​晚饭又过于丰盛,于是就决定走回去。打车过来需要 40 分钟,我想着​走回去 2 个半小时也就差不多了。
从餐厅出来一开始的确很轻松,路上车少人少,到处都是商场,到处都有路灯,道路平直宽阔,随随便便就刷了​ 3 公里,毫无任何压力。

终于正式走上京密路,​就彻底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货车、公交车、机场城铁,以及各种私家车、电驴呼啸而过,许多路段还在建另外一条出城高速,于是到处是工地围栏和​吊机、挖机。因为施工的缘故,有些路段行人几乎没有多少步道空间,公交车贴着人​进站时,能感觉到脑后有风,所以我努力走在路灯杆下,有点后悔自己为什么总是买纯黑的衣服?
但是京密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走着走着,突然会出现一处风景。比如说一条河流,比如说一道上弦月,比如说一座城铁高轨横穿河面,周遭一下子变得静谧起来​,像是月光、河流把自己带进了另外一个世界:
当然,我在桥上看到​的风景并非如此。夜景会如此清晰,如此明亮,这是因为 iPhone手机的自动增强效果,它会强制延长曝光 5 秒钟,​然后追加出细节和光线。我自己看向桥下时,只有两岸黑魆魆的树林,月光照亮的那部分河流倒映着天空,​于是显现出一种比天空更深沉的蓝色,​一切都是凝固的,就像是​眼前有一道蓝色的屏风,而空气里有浓烈的水腥气,证明​那是一条活着的河。
一路走来都是建筑工地,工人在假期的夜晚也不休息,每个工地门口还有人戴着头盔,手持红色警示灯看守,​防止有车误入。他们在修另外一条高架桥上的出城高速,​我看过去感觉很像是搭乐高---先浇筑柱子,然后竖起桥墩,再用预制的​桥面把桥墩连起来。说实话,我挺喜欢看到工地,看到各种工程机械,这说明还有工在开,而且这些巨大的人造物在晚上,尤其是星光下看起来的确很漂亮。

京密路有出口的地方会比较麻烦,因为要优先照顾车辆转出,所以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就会兜一个大弯,​不能继续沿着京密路走。而一旦开始转弯离开正路,就会进入漆黑一片的​林间小路。没有路灯,也少车辆,和走到了荒郊野岭​没有多少区别。每次走到快到并入京密路的路口时,明亮的光线从远处照过来,驱散黑暗,​会让人觉得心安。
当然,iPhone 这时候又一次干预现实,让照片里显得一片通明。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在夜间的茂密树林里,远处射过来的光只会让周围显得越发​黑暗。​而且,眼睛看到了光线,转过去再看黑地时,会越发地看不清楚。

走过这些艰难的路段,京密路突然变了一副模样。一段时间没走,我都没有意识到它的翻新工程已经进行大半,靠近市区的部分已经修成了双向四车道,翻修过路面,而且加上了明亮的路灯,根本不再是以前的那条郊区破路。而且,到了这一段之后,路上的车辆陡然少了很多,​感觉是那些车辆大多不是为了进城,只是为了借道而已。
我很喜欢桥墩下的反光条。没车经过的时候,它们就很朴素,感觉是​斑马线在站街。一旦有车开灯经过,因为反光的缘故,它们就会一个个亮起来。一队车经过,那么一整行反光条都会变成耀眼的金黄色,​可惜我没有捕捉到那一刻,车子实在是太少,也开得太快,我又不敢停下脚步,怕一旦停下就不想继续走,​动了叫车的邪念。

这时候我已经感觉到疲惫,小腿肚子肿胀,脚掌酸痛,臀肌和髋关节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附带说一句,走了那么长时间,我发现自己好像是路上唯一在步行的人。​人们要么开车,要么骑电驴,连骑共享单车的人都很少。​除了我之外,偶尔有工人从工地的一个门走出来,去对面的另外一个门。​还有一次是看到两个妹子从城铁站出来,提着行李箱走了 100 步,就定在了公交车站。但我还在继续前进,并且期待着眼前能出现我熟悉的地标物,多少​也能给我打一点气。
的确是出现了。当时我已经走了 10 公里,精疲力竭,觉得这条路没完没了,一个红绿灯口接着下一个。然后在前方的夜色中,我看到了六栋大楼拔地而起,通体血红地闪耀着,然后每栋楼上还有一个白色的大字,​连起来就是:北京欢迎你!
​我当时就觉得太鸡儿残酷了,太鸡儿嘲讽了。​那它就是说,我走了那么久,算是终于来到北京了?我觉得大可以换几个字​,比如说:老乡,欢迎进城。

真正让我觉得长路将尽的地标物,是在我穿一处桥洞时眼前突然​出现的一栋建筑---望京保利国际​广场。看到它,意味着距离望京不远,距离酒仙桥不远,距离四环不远,很快就会出现「正常」的街道,就是那种有小叉超市、连锁快餐、水果店和药店的​街道,不再是除了车就只有车,除了路还是路。
这一段路也极黑,但是莫名其妙出现了很多车,不断从我身后掠过,让我可以借着车灯看到​桥洞下的路。​「他们为什么不去主路呢?难道附近有什么小区吗?」,这么想着,我继续​往前走。走出桥洞,再走一段,我发现先前超过我的那些车在路边停下,人从车子里下来,​都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我扭头顺着他们前进的方向看去,一股浓烈的碳火和油脂香味迎面而来---就在桥墩下,全然的黑地里,有一个露天野烧烤摊,​正在烟熏火燎地烤羊肉。原来,这里竟然还藏着一处野生烧烤,人们三五成群坐在小塑料马扎上喝啤酒吃烤串,​兴致勃勃,兴高采烈。但我已经累到没有勇气走上前去要10 串试试​,只能含恨含水继续前进。

之后的路途乏善可陈,就是城市的街道,就是城市的夜景,也都是我熟悉的​一切。十五公里,我走了整整三个小时。走到最后几公里的时候,我已经什么都不想拍,什么都不想看,每走 500 米就问自己一遍​:「如果现在打个车,算不算很丢人?」。
我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是望京路口的熊猫。之前它的造型非常传统,就是只黑白熊猫抱着绿色竹子,看上去就像是公园里的熊猫垃圾桶被放大了 1000 倍戳在路中心。这次我进过时,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给熊猫做了个升级,作为看护望京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守卫,我感觉非常合适:

回到家我想,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City Walk」​?好像也不对,我经行的大部分路段都在郊外,不算 City,​那条标语不还说了吗?「北京欢迎您丫」​。所以,我决定把它算作是我的​一次假期短途旅行。我打赌,几千万北京人常住人口中,没有几个见过这一晚我所见到的​风景,就像是我们生活在彼此平行的不同北京里。​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