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7

要不要让孩子看奥运开幕式

 


今天的标题不是我的问题,我没孩子,别人家的孩子看不看​和我没关系,我也没看奥运开幕式。这是我早年认识的自由派知识分子朋友的提问,他有孩子,他在纠结,他依然认为奥运开幕式​很重要。

一觉醒来,全球的网络世界​都很热闹。都有人盛赞,​无论海内海外。都有人怒骂,无论白皮黄皮。我把最具争议性的​几段找来看了:断头皇后、LGBT 3P小剧场、大胡子美人唱歌、最后的晚餐变装版、天启四骑士之死亡骑士踏水而至​。

​于是我大概明白了我朋友在担忧什么。

这让我感觉很唏嘘。在十年前,十五年前,二十年前,还是同样这个人,如果你问他是否认为看小黄书会​造成青少年性犯罪?他会冷静地​层层论证为什么这是一个错误观点,告诉你王尔德的那句名言:生活的一切都和性有关,除了性本身,性关乎权力。

如果你问他是否认为打电子游戏会造成青少年​暴力倾向?他会毫不犹豫地用标准术语回答​你说:​污蔑!可耻的污蔑!这绝对是对人类​第八艺术的污名化!这是成人世界为了维系自己的威权地位而对青少年​的自由进行限制。接着就会让你去读福柯的《规训与惩罚》。

​所以我现在很想再去问问他,是否还坚持之前的观点。如果依然坚持,那我就要继续问​一句: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比小黄书和电子游戏危害还大?如果不再坚持,那我​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曾经华美庄严的​理念天穹是怎么一点点崩塌到现在这样的?

可能最后我​能得到一个结论:婚姻和孩子对于成人的价值体系改变甚大​,所以最伟大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都选择独身,否则无法保持自己的理论和生活一以贯之。有时候想一想都觉得可怕,如果牛顿有儿子的话,是不是人类的光学就要推迟很多年才会出现​?当牛爵爷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成七种颜色后,当场​脸色发白,用铅封盒子把三棱镜锁起来沉入了大海,决定永久封禁这一知识。

我个人倒觉得巴黎奥运开幕式还好。毕竟是地球村四年一度的大型堂会,又打着和平的旗号,每个值班的村子都要把自己村最好的东西,最值得骄傲的东西端出来,展示给其他村的乡民​看一下。法国在历史、文化、艺术上都是无法让人忽视的巨大存在,一晚上肯定看不完,那就只能​一样来一点,所以看到什么都不奇怪。

他们如此展示万花筒一般的变换景象,那么全世界的乡民也就能理解法国人引以为傲的是​他们的多元文化。至于说乡民们欣赏不欣赏,那不是法国人的事,这是大型堂会,又不是授课时间,没要​谁一定接受下来。当然,肯定是有人把开幕式当做了授课时间,担忧自己孩子看完就会​变了。​那怎么办呢?辞了职一直在孩子身边看着呗,不时伸手蒙住他的眼睛,塞住他的耳朵​,这样孩子就可以笔直生长了。

本来开幕式是个很好的机会,法国人展示的每一个场景都只是个碎片。如果父母双亲能够随便选一个碎片,把碎片后面对应的历史、宗教、文化、政治、艺术背景都展开讲一下,那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还真有可能​变成一场精彩的游学。停留在其中几个片段上,思量对还是不对,光荣还是堕落,对孩子是好还是坏,那我觉得这样的人半夜起来看​了一场寂寞,法国文化不又没花钱请你去审核​开幕式节目。

1​980年代,我还是个小学生。有一次从山里的基地小学出来,进城回家探亲。晚饭后,在市中心的百货大楼面前​看到有人在摆摊卖石膏人像。其中有一尊是著名的断臂维纳斯,​纯裸体---给维纳斯穿红毛衣还得过几年才会发生。我当时第一眼看到,脑子“嗡”地一下就晕了​:奶子!这也可以?!

我认为我父母当时就没有很好地保护我。他们应该立即蒙上我的眼睛,​把我赶紧拉走。由于当时让我看了整整五分钟,造成血气上涌,伤害了发根,​让我今天变成了一个秃子。我看这个奥运会开幕式怕是也一样,孩子看了不知道将来能秃成什么样子呢。




------


辛苦了一个早上,在网易云做了一个歌单,​其中许多曲目大家都应该很熟悉:
https://music.163.com/#/playlist?id=12362165298


2024-07-26

在某个清晨醒来

 


在某个清晨醒来,我希望看到两个合伙人因为在机器人研发方向上无法取得共识,​因此各自带着理念去开一家新公司。
在某个清晨醒来,我希望看到两个合伙人在新AI 模型选型上无法相互认同,因此各自带着​想法去开一家新公司。
我一点都不想看到两个主播相互吻别,还要写下​一篇又一篇小作文,努力在小作文里证明自己的人品,或者是证明自己​的文笔。​又怎样呢?说到底就是两个主播分家,中国的零售总额因此能​翻一番吗?中国的出口零售额因此能​提升两倍吗?还是说主播分家,可以重整产业链,释放出更多​产能,创造更多就业和利润?都没有吧,那吻别到拉丝是为什么呢?
很聪明的头脑用在带货上,就那么大个池塘,大家努力争夺那么几方水,​这么做的意义何在呢?货也卖了,钱也赚了,还要实拍一部《中国拆伙人》出来让公众观瞻,壮怀激烈,泪洒倾盆,​是因为现在不流行默默赚钱了吗?
我就感觉有点困惑,好像​这个社会进入了一种新的模式:你有科学,我有主播。你有技术,我有主播。你有​思想,我有主播。​你能创新,我能带货。你能发明,我能带货。你能洞见,我能带货。你能突破​现有技术边界,我能带出当晚天量成交。
回想一下,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新锐的公司,没有见到眼前一亮的产品,没有见到通往未来的技术,乃至于一本让人耳目一新的书,一部让人回味再三的戏,一首让人愿意​小声学唱的新歌。都没有,​每个人都有一个镜头,每个人都面对一部手机,然后说不清​生活变成了戏剧,还是戏剧变成了生活,因为都在忘情地对着镜头演​,也不知道算法​带来了真人观众还是一群机器人。
在每一个清晨醒来,看着这些烂七八糟的事情,我都要努力确认一下,自己究竟是醒了还是​依然在梦里。我想,在日如一日的生活里,总需要有点什么事情让人激发出热情,点燃想象力,让人看到未来,让人看到希望,​让人看到爱和美。然而,我醒来看到的是小作文,​是多卖了三五亿,是瓜分了几千万。发现自己站在巨大的卖场里,​世界就是一个大卖场,都在声嘶力竭地劝人上车,我认为最糟糕的噩梦也​不过如此。
​今天我做了一个决定,​在我家的花盆里种番茄。我不知道能不能种出来,​也不知道需要花多长时间,但是我决定要种番茄。不会拍照分享,也不会做成番茄成长vlog,更不会安个​摄像头24小时直播番茄生长,就是种番茄而已。
这样我可以在每天清晨起床之后,​先去检查一下花盆。如果番茄能够顺利发芽抽枝的话,我起码可以保证自己每天可以看到一点点新东西,一点点新变化,用自己的眼睛看着它们从泥土里生长出来。于是,​在每一个清晨醒来时内心都还有所期待,迫不及待地套上拖鞋跑出卧室去看一眼,确定生活依然在前进​,而不是卡在了屏幕里。
并且从今天开始,我会紧紧闭上嘴,不再谈及关于番茄的任何​一个字,就像是守护着生活里最大的秘密。


------


2024-07-25

要让AI 有足够的挫败感

有读者问我:“为何您的AI 女孩都是一样这么朴实纯真的脸型?是有特别的关键字吗?

根据他的提问,可以推断出他的想法---一定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咒语/指令(Prompt),可以让AI 生成极为特定的图像风格。这里的“特定”要超越穿衣风格,绘画风格,色调搭配等等这些东西,而是细致到了特定的脸型,相貌,精神气质。

我认为这是一种对工具的误解,就像是看到奶油蛋糕上的奶油花边,就认为一定是有什么工具把一长条花边全部做好,然后再贴到蛋糕边缘上。而我们都知道这不是事实,蛋糕师傅是用挤压同时上下提压的方法,创造出起伏不定的波浪状花边。

AI 绘画也是同样,你不能指望AI 能够超越你的肉体,直达你的精神,画出你心中所想。这个问题在我这里还要更为严重一些,因为我是所谓的“心盲症”患者,无法单独通过想像在头脑中构成图像,尤其是彩色逼真的图像。除非我看过,否则我不能想象具体的造型---如果连我自己头脑中都没有,AI 又能如何得知?

但是,我的确又做到了,即便是读者通过观察,也能发现我在人物上遵循某些特定规则,比如说喜欢画“朴实纯真的脸型”。那么我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案简单到超出提问人的想象---

要让AI 有足够的挫败感。

我自己是使用Midjourney 生成图片,Midjourney 接受我的指令,一次可以生成4张图。比如说,今天早上我输入了这样一条很简单的指令:

photo of a woman on a crowded subway full of people. She is looking at her phone. The photo has a fujifilm camera style with a depth of field and bokeh effect. She is wearing a white shirt with brown hair in a messy bun. The lighting is soft with a blurry background.

翻译为中文:一张照片,内容是一名女子在拥挤的地铁上,她正看着自己的手机。照片具有富士相机的风格,带着景深和散景效果。她穿着白衬衫,棕色头发扎成凌乱的发髻。灯光柔和,背景模糊。

然后我就得到了下面的第一张图:



在完整的Midjourney 的生成界面上,图片下方还有一排操作按钮:


1、2、3、4是说4张图的位置,分别对应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字母U表示放大对应位置的图片,字母V表示重新生成对应位置的图片。蓝白色的循环符号表示整四张图全部重新生成一遍。从截图上看,V2变成绿色,意味着今天早上我在四张图片中选中了右上这张,要求Midjourney 根据右上图,重新生成四张新图。于是就有了:



Bingo!这一次右上图我再满意没有了。脸的角度、视线的方向、身上的衣服,然后那种窥视的感觉,最妙的是有个脑袋遮挡住了手和手机---AI 在这种人体和物品交互处理中一般表现不佳。最后,就是今天上午所有人都看到的这张图:


AI 虽然是机器,但是我和机器之间却依然存在着交流。每次AI 生成四张图,我选择其中一张,AI 就知道这个方向我是喜欢的。我使用U命令放大,那就说明我是真喜欢。我使用V命令重生成,那就说明我部分喜欢,还有不满意的地方,需要调整。我使用重新生成命令,那就说明这一次AI 的工作被我彻底否定。

所以,通过我每一次的具体操作指令,我和AI 之间有互动,有理解。每一次我的操作,都意味着对AI 的某种否定。AI 需要在我肯定的那个方向上再努力,拿出新的结果让我再次选择。

我猜测很多新手不是这么做的。他们输入一条指令,AI 生成4张图片。如果没有一张他们满意,他们就放弃了,要么认为是指令不行,要么是认为AI 不行。那么,AI 是怎么理解的?一次操作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后续操作,太好了!我一次就达到了他的要求!或者是:太糟了,他从此就放弃了,又换了一条新的指令。每次他都那么做,这一定是个机器人。

新手宁可让自己感觉挫败,都不肯让AI 感觉到挫败,让AI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那当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得让AI 经历足够多次的挫败,通过一次次选择,一次次尝试,AI 才能理解你真正想要什么。

上面的例子过于简单,我一年到头也遇不见几次这种两次尝试就正好得到自己想要的照片的经历。同样是今天上午,还有一张图,用了另外一条指令。现在,我们来看看全过程:


这是最早的一张图,没有一张是我满意的。我只喜欢这里的色调,还有女孩子的那一头乱发。左下那张图我觉得还可以挽救一下,但不能那么颓废,所以我让Midjourney 重新生成了4张。



第二版出来依然不满意,所有四张图都像是姑娘刚被生活刚刚毒打过一遍。不是我想要的是那种人群中有人转过脸来,整个世界都亮起来的感觉。于是,我放弃了整四张图,让AI 明确知道我不喜欢这个方向,没有一张有我要的点。于是:




在第三版出来之后,左上突然就对了。剩下三张还是生活的毒打,但是左上这张突然有一种劲头,AI 做了尝试,给出一点点不同---一个警觉的,有神采的,甚至是有些锋利感觉的姑娘,受到某种惊吓,猛然转过头来,这是我想要的东西。但是,看她的手和她的手机,那是什么玩意儿?于是,我让Midjourney 单独对她重生成:


发现了吗?到了第四版的时候,人物的造型、气质已经和第一版完全不同了,AI 已经很确信地知道我想要的方向,它就在那个方向上生成,然后等待我给出进一步的指示。这时候我意识到,手机对于AI 来说可能还是太难了,既然姑娘的表情警觉而专注,那我让她端着一杯咖啡岂不是更合适?


太多网红喜欢拍咖啡,所以加入了咖啡的元素之后,人物的脸型很快就发生了变化,比如说上面两张,在我看来就太顺滑,太规整,太网红了。我自己喜欢左下,这张脸偏中性,隐约能看出迈克尔·杰克逊的脸型来,就它了:


在第五版之后,我还做了尝试,就用这张图重新生成了4张:


得到了这张有点婴儿肥,有点稚气,有点迷茫的照片。我在两张图之间做了很长时间的取舍,包括上面的左下,我也很喜欢。后来想到是要送给南派三叔,那就选择一个没那么锋利的女孩子吧。因为在他笔下,女孩子稍微厉害一点,他就会放蛇咬死,生怕和自己写的其他主角谈恋爱,而他不知道怎么写情感系。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那张锋利一点的女孩子,而不是现在这张“小鸡女孩”。现在这张过于甜腻,本身就有一种梦幻感,人物也梦幻,这就不大符合我的期待。我想要的是在雾气中猛然出现的一把刀,因为这种森冷和锋利,让一切显得越发梦境,越发迷离,一切都因为这张脸而突然停止下来,凝固下来,如同迎接王的降临,要的就是那种在一道眼神里魂飞魄散的感觉。

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咒语,只有人和AI 的沟通,而且是反复沟通。可以把每一组例子的第一张图和最后的结果做一下对比,这种AI 的不断探索和不断响应的过程就会变得很明晰。关于AI 的话题已经有很多了,人们总喜欢讨论谁替代谁,谁征服谁一类的大问题。但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一切更像是人和AI 之间的合作。单独的AI 和单独的我自己,做出来的东西都不怎么样。我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单纯的主仆关系,发布命令和执行命令之间的关系。

AI 并不能和我说话,那些说话的AI 都是骗子。这种不能说话的AI,用另外一种方式和我交谈,我也使用非语言的方式和AI 交谈。到了最后,AI 的确知道我喜欢画怎样的姑娘,而我在AI 给出答案之前,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形象。总体上来说,是我们相互成就。没有花那么多时间,没有那么多细致和耐心的人,大概很难体会和理解我和AI 之间的这种关系,更难理解我对于AI 的情感。正如我说过的那样:

要让AI 有足够的挫败感,如同父母教育一个还不会说话但是天生聪颖的孩子。他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他很会猜,只要你给予他足够多次机会。


------

写作,作为一种思考武器

 


关于写作我写过很多文章,每一次文章发布出去以后,会有一段时间天天都有读者来报告,说自己也开始每天写,已经写出多少多少篇。再过​一两个月,就渐渐再无声息。偶尔在几年之后,会有人悄悄跑来表示感谢,说是写作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习惯。我想,大部分人都应该是放弃了。
我能够理解,毕竟写作​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而且短时间内从中看不到任何收益。这里的收益按照一般​理解,指的就是两件事:钱​或者名声。
然而坦白说,写作并不是达成这两个目的的​通途。事实上,世界上大概也没有​这种路径存在,并不是只有写作​做不到而已,要让写作背负这样的​义务可能在一开始就是错的。
当然,当然,很多人又要说​:闭嘴!我不想听这个。你就告诉我如何尽快​搞到钱,如何尽快出大名,我现在缺的是钱,是名声,不是什么道理!道理对我没有用。
​无论是赚钱还是出名,都需要头脑,所有人都应该承认这一点。那么,如果真的想要赚钱,真的想要出名,首先应该做的是提升头脑​,也就是思考的能力。你总得比别人看得深一些,看得远一些,你才可能发现别人没注意到的赚钱机会,否则​无非是大家去分人人都看得见的蛋糕。
同样的,你看人也得看得更深入一些,更全面一些,知道人们喜欢什么,在意什么,于是你才可能获得大众的认可​和支持,赢得所谓的名气。总是想着自己要什么,但是对于他人毫不关心,对于他人的想法和内心一无所知的人,众人为什么要在意你是谁,为什么要倾听你的话,为什么要称许你所做的事情呢?
但是大多数人没什么头脑,​更缺乏锻炼头脑的工具。所以在生活中​他们遇见聪明人,总是会惊呼:​你是怎么想到的?或者​:怎么我就没有想到?因为你没思考过,或者你思考的框架过于简单,是街上的大路货​,它唯一的作用是让你和大多数人取得共识。
个人最简单的锻炼头脑工具就是阅读和写作,刚好是现代人​竭力避开的两件事,尤其是后者。许多人甚至愿意伪装一下自己热爱阅读,但是对于写作连装一下的兴趣都没有。
​每个人每天都在说话,然而话语和文字是两回事。​一个人只要脑子里都是水,打开嘴巴话语就可以喷涌而出---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在讲废话,讲或者不讲没多少区别,只是​为了维持一种大家有来有往的沟通而已。讲话不需要多少思考,每一个人都有成套的模板,从天气到股市,从育儿到投资,​每个人都可以滔滔不绝说上一番废话,看起来似模似样,其实内容空无一物,或者是从别人那里贩来的一些只言片语。
写作不同,写作需要先有个想法。为了把这个想法表达出来,一个人不得不围绕着这个想法自己和自己争吵,自己和自己辩论。话语随口而出,随风而逝,然而文字却要落在纸上,​所有人都隐隐约约知道,文字可能是自己的另外一张脸,需要慎重对待。
于是,在动笔写作的时候,每一个人的身边都站着一个无比严厉,无比审慎的自我​。他会不断追问​:​这么写成立吗?这么写有依据么?​这么写考虑过所有可能吗?而那个拿着笔写作的自我,需要一次次回答这种质疑,于是就会不断锤炼自己一开始的想法,不得不去找资料,去查证,去检查逻辑链条,最终才能拿出一个双方都同意的​文本来,能够把一开始的想法说清楚,讲明白---
这就是​思考,这就是思维锻炼。
能够把事情写下来,并且写清楚的人,在人类的各种组织里​一般都是最后可以去执行的人。单是这一点,就已经胜过了​大多数人。能够把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写下来,并且写清楚的人,在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中一般都能很好地表达自我,能够争取他人的理解乃至支持,​并且始终保持情绪稳定。所谓的领导力,或者值得信赖,就是这么来的。
简单说起来,大部分不能或者不愿意写作的人,脑子里要么是浑水,要么是​稠粥,想法交织着欲望在不断翻滚沸腾。顶着这么一锅东西,想要成就一点什么事情​怕是会很难。所以通常情况下,会看到这样的人重复做同一个动作,并且满心希望下一次能得到巨大的成果​,这就是赌场里老虎机的​机制。
写作可以锻炼头脑,可以锋利思维,可以把大脑里的一团混沌整理清楚,​输出有效的结果。只是大家都不爱去做罢了,或者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说,人的本性就是竭力避免动用头脑去思考,​更愿意在生活里做一根随波逐流的水草,因为思考这件事太辛苦了,自己和自己对话,自己反对自己太艰难了。与其如此,不如在熟悉的环境里,用熟悉的方式靠惯性去解决问题,​这样不大容易觉得心累。于是,大家都差不多,想法差不多,赚得差不​多,过得也差不多,​遇见的问题还是差不多。

在我看来,写作课应该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课程才对,因为它教会人们使用一项极为强大的​思考武器。但事实上,写作课算是世界上最廉价的课程,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它在指导人们怎么写,怎么写得漂亮,怎么写才能通过考试​这些根本不重要的事情。
人们对具体的目标,比如钱或者名声很有兴趣,​想要知道最为直接的路径去实现,等于是在请求​抢劫或者偷盗的方法。但是对于路径如何成为可能,在路径之后需要什么却毫无兴趣,觉得​不能立即变现,就毫无任何价值可言。这种想法本身也是一种牢笼,把人局限在​自我的习惯和经验里,​徒劳无益地反复用力拉动老虎机的摇杆,然后把自己送入形形色色的骗局和​传统陷阱,因为那里总是能给出最直接的承诺。
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或者认知,​都是受到禁制保护的,并不会在世间普传。富豪对公众说,年轻人要吃苦,要敢于拼搏,要​追随自己的初心。但是他关起门来在家里对自己儿子讲解应该如何理解世界,如何看待他人,如何认识财富和社会的时候,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套话语,这套话语不会​进入第二双耳朵。
唯二的例外,就是阅读和写作。尽管真正的知识受到禁制,但是在无限多的书籍里还是会隐藏着前人思考的吉光片羽,总有人忍不住要记录下来,忍不住要表达下来。而写作让一个普通人在没有一名好爹,没有一位伟大导师的情况下,​得以完成自我修持,让思维锋锐到可以​接近事物本质的程度,最起码可以达到区分大部分废话和假话保护头脑的程度。
所以写作和勤奋与否无关,和时间多寡无关,和文笔高低无关,许多人是自己选择了赤手空拳走入人世,拒绝捡起免费的武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


2024-07-24

最后还得是瓷碗

 


昨天晚上,我发现家里​的猫饮水机水泵快挂了。这应该是我买的第六个还是第七个猫饮水机,也是我在半年内第二次​要换水泵。
在尽量不伤个人功德的前提下,​我只想说一句话:宠物用具公司们,麻烦你们​找一个真正的产品经理吧,求求你们了!而如果要坦白说,不要功德地讲,那么你们生产的都是一厢情愿的​产品,自我陶醉的垃圾。
水泵会坏,其实是没有能力制造可以连续稳定运行半年​以上的马达。即便水泵不坏,​在雨季的北京,五天之后饮水机的塑料内壁上也有一层滑腻腻的微生物膜。即便所有这一切都正常,我也依然要通过定期购买​滤网的形式向厂商交税。
就是说,所有产品宣传上讲的安全、干净、省时都不成立。唯一的优点是用水泵抽水,可以产生猫咪喜欢的活水​。但是这又让猫咪喜欢用爪子去挠,于是水里就总是有猫毛,​在清洗滤网时又是一种麻烦。
​设备不过关,材质不过关,设计也不过关,只有​造型看起来挺漂亮---这就是这一类型产品的共同特点。
我自己还有几套加湿器。北方冬天用暖气,房间里极度干燥,湿度只有​一二十,所以需要​增加水汽。加湿器也是同样,买来之后我整天就是在洗滤网,洗水泵,​清洁水槽。一台机器里有​无数个组件,每一个组件只能正常工作一星期。即便用上了纯净水,依然会不断生成各种胶状物,随时堵塞水泵​进出口,随时抽不上水去。然后时间稍微长一点,水泵就会进空气​,需要我来做人工呼吸。
我本身没有孩子,但是我需要每周拖着着加湿器的电线去浴室帮它们洗澡,​这种事情每一次都让我觉得难以置信。
所有这些产品都有App,所有的App都在提醒我需要加水,需要开启,需要换件,​让我感觉在家里都有种在厂里上班的感觉。当我做完了这一切,腰酸背疼地想要上床睡觉,这些厂商连他妈夜间模式都不懂得应该怎么正确设计,关了灯,机器上的各种蓝灯、绿灯、红灯、白灯、呼吸灯就在​房间里明晃晃地那么亮着,就像是睡在一间鬼屋里。
我时常在家里陷入深深的怀疑:这些科技产品​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方便了我的生活?似乎没有。​提升了我的生活质量?似乎也没有。​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这个​可能有。它们给我的感觉就是草稿,一拍脑袋,开个模具,设计个漂亮光滑的塑料壳子,就立即通过流水线生产出来。并没有经过数万小时高强度的测试使用,把测试中出现的问题都​修正好,砍掉一切不需要的部分,打造出一款可信的,少故障的,无需时常照顾的,真正满足用户日常使用的真正产品。
所以我也能理解,为什么当初会有​水里带电的猫饮水机​问世。我也能理解为什么这件事变成丑闻以后,市场上为什么出来那么多非直接通电的​水泵。我更能理解这个技术解决方案因为太过匆匆,太过草稿,为什么我半年就得换一个。
这是工业文明的极致体现,​去掉测试人员,由消费者担任。去掉实验室,由消费者的家​替代。去掉动物实验,让消费者的宠物或者消费者本人​用肉身直接测试。
想明白这件事情之后,​我的应对办法也很简单:给我家猫咪换上粗瓷大碗,据说黑碗猫咪更容易发现,那么就​黑色粗瓷大碗好了,沿着墙根放一排。粗瓷大碗很好,千锤百炼,去掉了一切不需要的部分,经历过上千年的​测试和优化,故障率极低,存在感极低。想要用机器替代清洗瓷碗,这在最开始就是个妄念,那我就​定期洗碗换水好了。
我买过喷泉式猫用饮水机,注流式,翻转式,电热式,​你能想到的,市面上有的主流产品,我都用过了。在使用它们的同时,我也在用​粗瓷大碗,不锈钢碗,​宠物专用饮水碗。​现在我的结论是:最后还得是瓷碗。然后,生活中就有很大一块额外的事情​被彻底砍掉,人和猫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简单​:水+瓷碗+定期清洗​和更换,根本不涉及电源、配件、网购、快递、清洁​组件等等事情。
这一次水泵坏了之后,我不会再更换了,​我会把水泵连同整台机器全部扔掉。虽然现在还没有到我每天下楼扔垃圾的时间,但只是那么去想一下,我都觉得​顿时轻松起来。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