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1

重启天涯以及其他

 


天涯社区正在举办七天七夜直播救天涯活动,希望通过连续七天直播带来300万收益,交纳各种费用之后,让社区得以重新上线运转。从头几天的数据来看,参与直播的人不多,每天获得的收益距离实现300万人民币的总目标还很远。对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在每天的预告水牌上又看到了那些曾经熟悉的ID,因而回想起他们当初叱咤风云的江湖往事。
​救回天涯来做什么?其实我一直都想问这个问题。天涯会关停,原因是经营不善?运气不佳?还是说类似天涯这样的互联网产品在今天已经过时,即便继续开门运营,也没有多少人会去访问?
中文互联网上还是有人,只是不像十五二十年前那样去BBS 了。人们在微信,在抖音,在快手,在微博,在小红书,在三大视频平台消费内容,这个名单里很早就没有了天涯社区的名字,那么重启天涯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开不开对于网民去哪里的决策会有什么影响么?​于是,一切就又都归结于情怀,但是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一款互联网产品靠情怀可以死而复生的。
我上网多年,​见过太多起起落落。重启天涯这件事倒是给了我一个契机,让我可以发散思考一番​。以前我天然地觉得互联网产品服务于互联网,无分国别,地域,种族,应该是一种​通行全球的存在。但是,博客在中国互联网衰落了,但是在海外却依然常青。大型BBS 在中国互联网衰落了,但是在海外的同类产品却依旧火爆,比如说Reddit 在今天应该比全盛时代的天涯社区还要热闹。
所以我忍不住就有一个猜想:如果一种互联网产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里找不到​某种对应形式,那么它就很难长久地存在下来。比如说直播对应着堂会,榜一大哥对应着捧角​的土财主和公子哥。比如说电商平台,分别对应着小商小贩的农贸市场摆摊,和商业街上的​一溜店铺。
然后,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里其实找不到什么全社会公共讨论或者辩论的形式。有的只有:1、打谷场模式,就是熟识的村民在自己村打谷场上​点篝火聚会,商讨本村内部事务​;2、茶馆模式,就是有限数量的陌生人,在一个公开的场合传播小道消息​,并且随时展开讨论,​说完散去,谁也不认识谁。
人们会在私下,在封闭环境,在关系极为亲密的人中间说一点​真实想法,彼此交换意见。这决定了微信群会长盛不衰,因为它的形式和这种传统结合得相当好,而且极大提升了效率,并且提供了私下聊天里原本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分享图片、视频、音乐。
那么,​BBS 的位置天生就很尴尬。从我开始上网,人们就在讨论BBS 随着规模扩大之后产生的内容水化问题,劣币驱逐良币问题。今天我对此可以给出一个​解释:因为BBS 只能在符合打谷场模式或者茶馆模式时是有效的,成员彼此熟悉那就是打谷场模式,成员彼此陌生说完就走那就是茶馆模式。
但是BBS 只要做大,就不可能是某条村的打谷场,打谷场会涌入许多陌生人,于是原先的村民就不想开口说话了。茶馆模式天然要求人少,人多了就彻底变成了大众媒体,传播八卦和小道消息就变成了公开广播,于是就会演变成聚众造谣。现在回过头去看,百度贴吧的一词一吧,豆瓣的小组,都是在努力维持茶馆模式,避免​人数过多而造成的麻烦。即便如此,豆瓣的八卦小组最后还是引发了相当大的问题,​最终被解散或者封禁。
如果我的这种猜想是成立的,那么其实在中文互联网上本身就不存在天涯社区这种大型BBS ​的空间。几千万乃至上亿用户,挤在有限的几十上百个子版内,现实生活中就没有​这样的形式存在。
无限多的用户,有无限多的交流需求,那就需要分流到无限多的频道中去,保证每一个子频道要么是打谷场,要么是茶馆,那么人们在其中充分交流。无限多的用户,只能提供有限的频道,那么他们彼此之间就不能交流。几千万人同时在看某个电视节目,​读同一份报纸杂志,大家彼此相安无事是因为​相互之间找不到也看不见对方。
所以,只要天涯救回来之后它还是原来的形态,原来的架构,那么救和不救之间应该差别不大。历史的车轮已经转过去这一圈,形形色色的打谷场和茶馆已经接过天涯的棒,用另外的形式在别处实现了​天涯的复兴。我还是坚持我原先的观点,天涯目前最有价值的是那些历史帖子​,因为它们是AI 训练所需要的优质语料库。当年的网友在BBS 里发帖掐架,起码还能用整段话表达完整的​意思。如果天涯能够帮助训练出好的中文AI 模型,未必不是一种数字时代的另类永生。

------

2 条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