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安康的传染烈度之前没有哪一年能和今年相比,早上起来,整个朋友圈全都是“端午节安康”,一条“端午节快乐”都没有。在我的大脑深处,一个记忆比对单元被紧急唤醒,开始扫描对比我十岁之前、二十岁之前、三十岁之前和四十岁之前的端午节记忆,看看在那些古老的储存单元里有没有“端午安康”的记录。
结论是没有,于是我大脑的自我防御机制自动激活,因为判定结果是记忆正在遭到入侵和删改---有什么人试图发起注入式攻击,强行把“端午安康”植入大脑,并且从此取代“端午快乐”。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们还在端午安康病毒上绑定了一个催眠程序,这个催眠程序试图说服我去相信,端午节是屈原的祭日,因此是一个悲伤和缅怀的日子,不应该怀着快乐的心情去庆祝。
我的逻辑模块随之紧急启动,它迅速地检索了各大民俗节日,继而锁定了春节。春节前夜叫做除夕,夕是一种可怕的年兽,会在这一晚攻击人类定居点。所以人们发明了爆竹,用爆竹发出了巨大声响和浓烈气味驱赶夕,于是这一晚被称之为除夕。逻辑模块继续运算:根据端午安康的相同逻辑,除夕之夜应该充满恐惧和不安,那么就应该说“除夕安康”才对。然而对比记忆单元中的数据,人们在除夕说除夕快乐,并不说除夕安康,除夕安然,除夕平安。相同的逻辑,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其中必有一个错误。于是逻辑模块继续工作,这一次锁定了寒食节,并且找到了寒食节最著名的那首诗:
逻辑模块决定临时调用文学模块,要求后者分析这首诗的主体情绪,判定它究竟是充满了对介子推的缅怀和哀悼之情,还是充满了欢乐轻快的人间烟火气息。文学模块针对春城、飞花、东风、斜柳、日暮、轻烟的分析显示,这首诗充满了柔和、轻快的春日氛围。人们并不说“寒食安康”,人们也并不说“寒食防火”,结论是人们并不必然地哀悼那些具有悲惨命运的历史人物。接下来逻辑模块的运转速度猛然提升,开始主动询问文学模块:月亮的象征人物是谁?答案是:嫦娥。嫦娥象征的意义是什么?象征着人们对永生的渴望,对婚姻的背叛,和对孤独的恐惧。于是,逻辑模块再次读取记忆模块,想从中检索关于“中秋安康”、“中秋永生”的记录。答案依然是零,逻辑模块最终判定端午安康的理由是诈骗,中国人没有这种的习俗,正如端午节没有穿白戴孝的龙舟一样。这时恶毒模块悄然上线,阴恻恻地补充了一句:端午节要悼念屈原的话,人们手腕上就不应该挂热情的五彩绳,龙舟比赛时也不应该击鼓,而是应该吹唢呐。工作完成了,逻辑模块移交大脑动力给记忆单元。记忆单元找到外部攻击记录专区,在那里新增了一笔记录。这是一个很大的专区,随着时间流逝,类似端午安康这样的注入式攻击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上一笔记录就在几天之前,有一段关于鼠头的记忆,差一点被强制篡改为鸭脖。当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那个鼠头上疯狂打上鸭脖的标记,试图把它作为鸭脖永久写入所有人的记忆单元。
今年我很幸运,因为逻辑模块工作正常。甚至在检索记忆的过程中,再次发现了“屈原”条目下的两条注解:1、他爱楚王;2、他是楚国大巫,大巫复归天地,何哀之有?以自身祭祀而已。但是明年呢?后年呢?我并不能确定。今年我的朋友圈已经全都是“端午安康”了,我在目睹人们凭空创造民俗,扭曲记忆。也许他们很快就会成功,端午安康将会全面替代端午快乐,甚至他们或许会创造出往江河水里放生新鲜糯米的新民俗,打造出纯白色的龙舟并且确定为惯例。但在此时此刻,我还是可以说一声:祝你端午节快乐!有人听了要纠正我,那么:祝你端午节快乐!有人听了会很愤怒,那么:祝你端午节快乐!
------
太喜欢这篇文章了,现在只想拿出计算机系统的课本来复习一下。
回复删除端午節快樂,我們盡量不被毒蟲咬,盡量不掉到水裏,哈哈哈。和菜頭,喜歡嘉興大肉粽嗎?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