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博客 Hecaitou's Blog
2023-09-10
鄙视链
鄙视链是个网络上创造的新词,造词时明显参考了食物链这个概念。因此说明人们都处于无处不在的相互比较,相互鄙视的状态下,并且以鄙视来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文学圈的鄙视链说明,许多写字的人看完一脸苦笑。不妨放在这里让你也具体感受一下鄙视链的辛辣:
文学圈是存在鄙视链的。诗人位于第一等级,文学婆罗门,终身侍奉缪斯女神,算文学的神职人员。杰出诗人路过,大家都得跪在路边。所以诗人也很难得,中国大约二十年出一个诗歌人间行走,代行神权。
小说家是文学刹帝利,文学武士,为文字王国在人间疯狂攻城掠地,征服读者,让他们跪拜文学,收集信仰,成就所谓香火神道。在这个序列里,短篇小说家在高位,因为他们能用最少的砖,盖最大的房。其次是长篇小说家,他们能用非常多的砖,盖非常宏伟壮观的建筑。最后是中篇小说家,数量众多,房子千奇百怪。严格定义下,作家指的是小说家和小说家以上。
散文家是文学吠舍,文学纳税人。写散文给大众,满足大众对于文字之美的需求,同时解决大众无法阅读长篇小说和欣赏精炼诗歌的问题。然后,用稿费去买小说和诗集,给刹帝利和婆罗门上文学税。路上见到他们的时候,要鞠躬行礼,表示对方是能营建宫殿楼宇、空中花园的大匠,自己只是个给房间里一面贴墙纸搞装修的。
评论家和专栏作家,写千字文的,属于文学首陀罗。在文学的盛宴里,他们是做辣条泡方便面的;在文学的华厦里,他们是烧砖拌水泥的。他们提供每日速生速死的文字,以量大水多管饱服务于大众。我就属于这个阶层,没能力侍神,没能力盖房,没能力刷墙,蹲在街边卖散装口香糖。对了,还老喜欢押韵。
整个阶级你可以看到是从纯形而上,逐步变得功能性越来越强。伴随着这个过程,艺术性也同时在下降。所以,就文学性而言,如果写菜谱或者说明书,那就跌入了第五等级,写PPT的则在目视不可见的等级。
我在这份说明里,参考了印度的种姓制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不可接触之人,以此暗示文学圈里的鄙视链其实是一种阶级概念。这起码有一多半是真的,人们对于这种阶级划分有相当程度的认同,所以尽管听起来很讽刺,但也只好苦笑着接受,其中不乏有人转载,作为一种自嘲。
没人因此而骂我,因为我直接把自己划入了第四等级,文学首陀罗。你可以把这理解为狡猾,也可以理解为真诚。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我承认不同的文体作家所提供的文学价值不同,另一方面我其实对这种鄙视链的真实态度是相当的不以为然。
有人类就会有鄙视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人类就有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人就会分群。有群就有相对高低,位于高处的群就会想尽办法维护自己的地位,提升自己人的相互认同。说到相互认同,发明鄙视链是最为简单的方式。任何时候,只要你试图证明另外一群人不如自己这一群,大家就会立即频频点头,自认为是更高的那一群。自我肯定,自我证明,都不如鄙视他人来得直接简单。
你我在生活中肯定不止一次遭遇鄙视链,可能是品位鄙视链,可能是金钱鄙视链,可能是官阶鄙视链等等等等。一直到死,都可能避不开烧纸规模鄙视链和墓地面积鄙视链。我可以肯定,鄙视链不止一次为你带来了困扰,让你感到局促不安。每当这时候,可以偶尔想一想我---一名文学首陀罗,但是依然写得有滋有味,乐此不疲,并且还高高兴兴大声承认自己就在鄙视链的底部。
为什么?我认为鄙视链只是人类社会里发明出来的诸多游戏之一,甚至可以说鄙视链三个字本身没有多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一早想清楚你究竟要不要参加游戏。我认为很多人在成为游戏玩家之后很久,都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参加游戏,自己内心究竟想不想参加游戏。比如说人世间最著名的那个游戏:我要成功。
并没有谁规定,一个人必须考最好的大学,选最好的专业,进最好的单位,赚最多的钱,住最大的房子,办最棒的婚礼,生最聪明的孩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有一系列标准,细致到你完全忘记了它依然是一个游戏。而在这个游戏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种选择,比如说过充实而快乐的一生,或者是凡事尽力就好剩下的交给老天,或者是打定主意永远做副手打配合。但是有那么多人根本想都不想,就加入我“我要成功”的游戏,然后去感受压力、焦虑和挫败,仿佛根本没有第二种选项一样。
我当然知道,成为一名诗人或者是小说家,自己就可以更接近文学殿堂。问题是我自己非常清楚,这件事以我的天分和能力估计根本做不到。即便勉强去做,大概也只能成为一名三流诗人或者是蹩脚的小说家。所以,我一早就不打算加入追求缪斯女神的游戏,去博取她的青睐。但是我还算喜欢写作,我的写作能力也适合千字文、专栏,胜在体力还算充沛,不至于很快枯竭。那么,我就去做好这件事情,认认真真写我能写的东西,每年还努力提升一点点写作水准。
一旦不去想进入文学殿堂这件事情,我可以做的事情就变得相当多,获得快乐和满足同样也就要简单得多。当然,还是可以用文学鄙视链来羞辱我,只是我并没有多大感觉。因为不参加游戏,按照游戏规则来指责我就会变得很虚弱无力。也正因为不参加游戏,我对自我的认知和判断并不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我的内心。也不是所谓的阿Q精神,阿Q不知道他是谁,他在做什么,能做什么,我对此却非常清楚,已经很审慎和透彻地思考过。知道我写千字文不是为了谁,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肯定,单纯是因为我自己喜欢,我自己能够,那么我径直去做就行了。
忍不住去找寻他人认同,群体认同,这在人生的早期阶段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自己一个人走夜路太辛苦了,有一群人一起走要轻松许多。但是说到底,这依然是一种借来的外部力量。人生路漫长,大多时候都得靠自己撑下去,更为重要的是自我认同,它才能够提供真正的力量。不妨把鄙视链看做是一根拐棍,可以拄着走上一段,但是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双脚。
实在是承受不住鄙视链压力的时候,人又不愿意退出游戏,那么我还有一个私人建议:去回想一下那些毕业十年二十年之后还把自己母校挂在嘴上的人,还在为每一年的大学排名表里母校位次而激动的人,还在用985、211鄙视其他大学的人,周围的人怎么看待他们?是不是会忍不住怀疑,他们一生中的唯一高光时刻就是大学?同样的道理,让你感觉无比痛苦,无比困扰的鄙视链,也是某些人一生中的唯一亮点。我希望你不是这样,我希望你身上有点点星光。
对了,我刚刚又押韵了,那又怎么样呢?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主页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近期热门博文
你还堵在deepseek官网动弹不得吗
如果你是 deepseek 玩家,那么以下这几个字你最近应该很熟悉:「 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 deepseek 的官方网站和 APP,从春节前到现在一直在努力应对网络攻击,以及用户高速增长。我看到有传闻说,为了降低服务器负载,一个用户每小时可以使用深度思考功能的...
deepseek进阶使用指南
昨天《 介绍一种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文如此受欢迎,完全超乎我的预料。从昨天到今天,我读到许多条读者反馈,分享他们的使用经验。我也在网上翻阅了大量相关文章和介绍,学习 deepseek 这种推理类 AI 的使用方法。AI 的发展太快,信息太新,需要我们边用边学。以下,就是我...
重开博客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介绍一种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
多年来一直有读者要求我开写作班,办写作营,我都哼哼哈哈应付过去了。主要有几点考虑: 一、能做事的人未必能教人,这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生活常识。擅长某件事和教会他人做这件事,对应的不是同一种能力,否则中小学里都应该是博士后当老师才对。 二、办一个哪怕 10 个学生的班,我个人也没...
就像童年在风里跑
如今我终于开始体会到看似枯燥无聊的跑步所带来的乐趣,哪怕我并不是「真跑」,只不过是训练强度极低的原地超慢跑。我也终于开始理解那些跑者说过的话:「当我开始跑步时,会放下世间的所有烦恼,只感觉到轻松和快乐」。 随着一天天持续的练习,我发现跑起来之后的感受和先前的预想完全不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