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博客 Hecaitou's Blog
2023-11-10
现代的残酷
古人很残酷。战争胜利的一方会把失败一方的头颅悉数斩下,在通衢大道边垒成金字塔,叫做“京观”,以此炫耀武功和警示敌人。更不用说军事集团首领下达“高过车轮的男丁一律处斩”那样的命令,或者把降俘钉在道路两边的十字架上,让他们在哀嚎声中精疲力竭地缓慢死去。
但是古代世界是小世界,即便两个国家打得热火朝天,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是并不知道的,更不用说亲眼目睹战争和杀戮。现代世界不是这样,现代社会有网络,有摄像头,有无人机,可以把死亡以短视频或者直播的形式传播到全世界。如果今天的战地上出现一个京观,那么全世界人都可以看到,而且很难不看到,而且不止一个角度,不止一段视频。
在今天的战争中,每一辆坦克被击中,最起码会有三段视频加以描述。描述伏击的准备工作,描述进攻的过程和殉爆的画面,描述硝烟散去之后的残骸。如果战争中前后摧毁了1000辆坦克,那么人们就能看到3000段视频,充斥所有社交媒体。人们会反复看到礼花盛放一般的殉爆,也会反复看到坦克乘员一身火焰从车身爬出来。当然,这一切都是无声的,彩色的无声电影。
在每一天里,无论每个人距离前线有多远,他们都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无人机操作员的视野。在电脑和手机屏幕上,无人机的摄像头里会有摇摇晃晃挂在机身上的榴弹,会有广袤荒芜的原野,会有原野上的散兵坑和战壕,还有蜷缩在其中的士兵。榴弹晃晃悠悠落下,落在人群之中,然后火光一闪,白烟腾起,地面上的士兵在逃跑,在翻滚,最后不动。当然,这一切也都是无声的,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拍摄,所有人和操作员看到的是同样的画面。
我觉得这要远比古代残酷。
古代人不需要人人目睹战争,不需要人人亲见杀戮。古代人起码还有桃花源,在那里可以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现代人做不到,现代人只要还用手机,只要还看电视,就逃脱不掉全球同时见证战争的命运。无论这是海湾战争时战斧导弹起飞,还是乌克兰战争时投弹,又或者是加沙地带某辆皮卡车后箱里像个战利品一样蜷缩着的女人。所有人都会看到,所有人都是战争的参与者,没有什么人能够逃脱。如果古代有战争PTSD,那么是一村,一城,最多一国的人会有。而在现代,是全球的人都可能PTSD---古代残酷不到这个程度。
那些关于战场杀戮的遥远的镜头,模糊的画面,无人机的距离所带来的安全感,消弥了战争自身的血腥和残酷,让夺取生命的暴力行为变得像是一场电子游戏。无人机启动,无人机巡逻,无人机发现,无人机攻击,无人机撤回。除了没有存档和重新读取,这和3A游戏没有什么两样。具体的人,具体的生命,在这个时代抽象为视频画面里的一个活动目标,因为距离足够遥远,人们看到不到痛苦和绝望,看不到生命和死亡,只能看到屏幕角落里的记分牌上出现一个+1,电视新闻滚动条里的一行数字。
我觉得古代无法残酷到这个程度。古代只是杀人,现代不但剥夺了人们选择是否目睹的权利,而且还要扭曲人们对战争对生命的体察和认知。
战争的双方都在以正义或者复仇的名义,不断发布类似的内容,以此炫耀自己的战功,获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恨不能在每一颗子弹上都绑上一个微型摄像头,完整记录下从出膛到黑屏之间的一切,去表现杀戮艺术的精准。
在所有最近关于乌克兰战争的影像资料里,最让我个人动容的是一张照片,照片内容是
一件破旧污损的防弹衣,来自乌克兰军队的一位战地医务官,呼号“法国人”。他穿着这件防弹衣拯救过许多次战友,自己也身受重伤。在这件防弹衣上,他写了这样一句话:
“上帝,如果我死了,请允许我进入天堂,因为我已经在地狱里了。”
我认为这位医生是这个时代里难得的正常人,他道出了战争的残酷本相。因为在大地上,在战场中,在战壕里,他所亲历的一切,都是无人机镜头里的你我所看不见的。无人机悬停在空中,冷静地,俯瞰地,无声地传回画面。医生在镜头下跑,在躲,在匍匐,在被气浪掀翻,他也在听,在看,在嗅,他在感受不同温度的血流过他赤裸的手掌,他看到那些血都是同一种颜色。
镜头里看不出他来,他也不会出现在新闻讨论节目中。在防弹背心上写过那句话,他就失去了这些机会。因为他拒绝影像化,他拒绝游戏化,这是他无从参与的杀戮游戏,在这样的游戏里他没有多少价值---但他起码知道自己身在地狱。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主页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近期热门博文
Spotify被广告卡住
流媒体平台Spotify 以曲库丰富,推荐音乐品味上佳而著称。相当数量的人选择成为Spotify 的免费用户,其中包括我。今天晚上,在使用Spotify 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Spotify is well-known for its vast music librar...
重开博客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通往未来的门票
去年我受邀为「得到」的新书《预测之书》撰写文章,于是就有了这篇《通往未来的门票》。根据先前的约定,《预测之书》现在已经正式发布和售卖,我可以在这里把我的这篇文章发布出来。 需要说明一点,由于是为纸质书撰稿,所以行文的方式和文章篇幅都和我惯常的网络文章有所区别。对于纸质书而言,...
游戏人间
刚刚读完朋友送我的凯莉·克兰西( Kelly Clancy)的新书:《把玩现实---游戏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Playing with Reality---How Games Have Shaped Our World)。差不多是同一时间,我也学习了一段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内部...
定期更新你的模型
最近我在看一本很厚的书,别担心,今天不是要推荐这本书给你,也不是我要写读后感,提到这本书只是这篇文章的由头---它叫《生命如何运作》,作者菲利普球(How life works---philip ball)。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新生物学指南」,内容是根据近年来的生物学新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