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3

是孩子在承载父母焦虑

 


这次回昆明我很惊奇地发现,昆明的父母正在和北京父母一样“肝娃”,不再像是我记忆里那个​舒缓宁静的小城。
中文流行语里有两个字,一个叫“鸡”​,打鸡血的简称,意思是鼓励激励他人去奋斗拼搏​;另一个叫“肝”,熬夜伤肝的简称,意思是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熬​出成果,原先是指打游戏,特别指那些不愿意付费的玩家,用大量耗时作为唯一方式去升级,去刷道具,于是一切都是“肝”出来的。与此对应的,付费直接买道具,快速升级的付费玩家,他们的行为叫做“氪”,或者“氪金”,是日文“课金”的中文转写。
在多数情况下,人们都说“鸡娃”​,带有某种正面的意味。而我根据个人的观察,认为说“肝娃”才更为​准确。今天已经见不到几个小朋友如同我们当年一样,在操场、街头、郊野中野蛮且自然地生长,我们用作疯玩疯闹的时间他们要用去参加各种培训班​、补习课,要不然就是刷作业刷卷子刷习题集,而且这​全然是因为父母坚定的意志。
我询问这些父母为什么现在的小朋友那么辛苦​,他们一摊手说:“不然将来怎么办?”。于是我就醒悟,小朋友今时今日的处境不是因为他们自己要求,不是他们真实需要,​而是因为父母的焦虑。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焦虑,于是选择​用肝作为解决方法。更多的培训,更多的训练,更多的重复,懂了还不行,懂了还得​会做;会做还不行,会做还得正确;正确还不行,正确还得提​升速度。又懂又做又对又快依然不够,还得​发挥稳定。
​在工厂打螺丝不过如此。
​学校生活本身就让人喘不过气来,这里的一切都带有强制色彩。时间、纪律、班规、排名、考试、课程表,​到点就必须做特定的事情,否则就会遭到惩罚。即便是在同龄人之间,也存在着成绩、体力、相貌上的竞争,​由此而来的鄙视链,任何一份子在这链上日日夜夜都会感觉到压力。
理论上来说,家庭应该是学童的城堡,父母应该是学童的守护天使。不单应该向学童提供衣食住行和安全稳定的环境,父母更应该为孩子分担和解除学校的​压力。现实恰恰相反,​学校有压力,回到家里依然有压力,今天的小朋友是片状​的。
学校这一部分的压力,源自现代社会的​国家意志,法律强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训练有素的​预备役工人和公民,个人面对这种强制力并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但是家里这一部分压力,则是人为选择,​并非所有的家庭都如此,但是肝娃的家庭变成了主流,而且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拥有最大的声量和话语权,做出其他选择的家庭​明智地保持沉默,以免被冠上“不负责任”​的帽子。
让我想一下,现实究竟是怎样的一幅图景:父母在单位肝自己,肝出工资和花红,然后拿肝出来的钱请人来肝自己的孩子,教会孩子如何肝自己,这样在未来的某天,​孩子可以有个单位可以继续肝自己。然后,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继续认为肝才是出路,接着肝自己的孩子​---这大概就是肝之循环和肝之遗传。
那么孩子的性灵呢?这个词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说了,它指的是人性中的纯真和活泼。有性灵,就能够感受生活,​就能保全自己的心性。心性这个词现在也已经少有人说了,它的意思是内心原本清净澄澈无染的状态。没有什么人谈这个问题,人们在谈素质,谈 IQ 和EQ,谈竞争力,谈抗压力,谈学习能力,从来不谈这个人是个怎样的人,ta 在生活和生命中感受到什么,​是否活得安然自在,是否觉得满足和幸福。因为肝才是一切,​当我们谈论一个孩子时,就像是谈论一匹赛马,谈论一部机器,我们讨论性能和表现,却不会去讨论存在本身。
夹在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这种存在,一年到头连续被肝的这种存在,叫做无间痛苦。
对生存感到焦虑的大多是父母,对未来感到焦虑的大多是父母,对孩子感到焦虑的还是父母,而承载这种焦虑的​却是孩子。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看孩子 12小时刷题,看孩子排满培训班课程,看孩子学钢琴学英文学芭蕾学国学,看着小机器人不停地转,​焦虑就得到了释放。 这和焦虑的老板用员工加班 14 小时​来缓解业绩焦虑有什么区别?看着所有人在加班,内心就得到了舒缓,那么业绩数据有变化么?员工按照 99​6 工作制坐在那里磨屁股当真有产出么?
在无间断的肝里,​除了训练服从之外我看不出任何东西。我也不认为肝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能够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是关键节点上的选择​。而如何选择取决于一个人的本心本性是什么,能否认识它的存在,能否遵循它​而不是外部力量的指引。而在技术层面上,它可能和一个人如何面对挫败,一个人如何深入问题探索本源,一个人如何不受约束地​使用不同方法去探索答案---肝里没有这些---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活泼泼的性灵,需要自主,​需要相信自己,需要​对生活对生命产生兴趣。
否则,一个人​就永远不得自由。童年身边站着父母老师,成年后身边站着领导老板,接受指令,执行指令,又懂又做又对又快又稳定,​去满足他们,去对他们有一个交代。交代完了,​剩给自己的时间就已经所剩无几。最糟糕的是,这样年复一年地肝下去,​一个人会适应了身边一定要有个人下达指令,好让自己肝起来,只有在肝里才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才知道吃什么买什么玩什么如何过活。反而是离开了这个监管者,​立即就陷入茫然,不知道生命应该向何处去。
我知道,又会有人说:你没有孩子,你不配谈这个话题。​我没谈孩子,我谈父母的焦虑。我​能看出父母身上的焦虑,我也能看出父母正在把自身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自认为是在负责任,他们骄傲地把鸡娃变成褒义词,但我说:​是孩子在承载父母焦虑,于是连带这座平静的小城​都紧张起来。


------


我也知道,很多人看了这篇文章会很不高兴,不喜欢“是孩子在承载父母焦虑”这句话,​我管你高兴不高兴。​

2 条评论:

  1. 我这么猜:贫穷、危险、没有保障,而痛得张牙舞爪。
    就像是情绪上头后的冲动消费。
    日复一日,到麻木中去,失去了觉知,就像心死了一样。

    回复删除
    回复
    1. 越是危险,越要把持住内心。因为说不定自己正在干傻逼事。

      删除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