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不断有读者给我下观影任务:《XXXX》 你看了没有?你有何评价?所有这些问题现在我都可以很开心地回答:最近这几年你什么时候看到我进电影院了?算下来怕有三四年之久,我就去电影博物馆看了一部《沙丘 2》。所以你问我,我是真的不知道啊。
来问我观后感,是因为自己觉得某部电影很重要,想听听别人的看法,最好和自己站在一边。问题是我不进电影院,我就不觉得有什么档期,有什么头部电影、热门电影、现象级电影,也就不觉得有哪部电影重要,值得专门讨论一番。
又有人会问,你这样不会觉得无聊吗?哪里无聊,简直精彩得不得了。当我不赶档期,不进影院之后,我才看到了最为精彩的大电影。每年这个时候和春节,从放假第一天开始,我就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各路人马把几部片子吹得天上有地下无的,换着花样挑唆大家进电影院看。
第一天过去,票房数据一出来,撤档的撤档,谩骂的谩骂。传统老三样一样不能少:宣称竞争对手出动水军黑粉、宣称遭遇盗窃票房、宣称院线歧视不给排片。本来还有指控豆瓣评分有黑幕和指控院线安排幽灵场两项,去年开始少了,前者是因为都去关注抖音和小红书,豆瓣不再是主战场;后者大概是因为观众人数下降,幽不幽灵的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第三天开始,主创就要开始正面接触批评意见,给出解释/找寻借口。也是传统老三样:在线直怼、在线喊穷、在线求放过。总结下来就是:观众不懂、情怀万岁和总有贱婢想害朕。当然,这时候观众的初步反馈已经有了,观众究竟喜欢或者不喜欢电影里的哪几个点也都清楚了。
你就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无数条内容在放大那几个亮点,无数条图文,无数条视频切片,就像是社交媒体上的第二轮预告片一样。你也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无数条内容在放大那几个缺点,哦,不对,一般不止几个,不过也是优中选优,本着神农尝百草的精神,以身试影,泣血劝告世人免毒。
到了第四天,差不多可以发律师函了,警告“蓄意抹黑、刻意丑化、歪曲事实、造谣生事”的人,说是要“保留一切法律手段”。与此同时,粉圈的斗争也进入了白热化:你家 Gigi 糊了,我家蒸煮担起票房,你家全靠资本,我家永远一番......如果我还去电影院,去了回来还在写观后感,那么我就能收获来自各方的相同发言:我知道你也不想那么写的,但是人家实在是给的太多了。
参与这个过程的人可能感知不到,我这种离开电影院的人看得就比较清楚。哪里有什么春节档,哪里有什么国庆档,一年就那么两部电影,年头一部,年尾一部,剧本都是固定的,情节都是固定的,台词都是固定的,连时间点都是固定的。年复一年,无限循环。
这才是电影,这才是戏。每一方都有角色要认领,每一方都有台词需要念出,每一方都有规定动作要完成。在这种无限循环中,每一方都乐此不疲,一点都不觉得重复。感觉我有天成为了导演,也需要在固定的时间点喊一嗓子:他们就是在黑我。否则,我就不像是个真正的导演,不配。
一部电影作为一项作品,最后能达到怎样的程度其实需要各方配合。投资方、主创方、制作方、发行方、评论界、观众群体,所有各方合作,他们的水准,他们的配合,最终决定了作品最后的成就。换句话来说,有怎样的电影群体,决定了最后会有怎样的电影。
那么再来看看每年这两部固定发行的电影,每次都是同样的戏码,每次都是同样的套路,说明这两个档期本身就不怎么样。各方相互成就出来的档期,下限就是上限,所以用规定动作就够了。别看片方骂,能挤进去一次档期就够了。别看观众骂,档期有电影看就够了。再看院线从来不骂,因为左右都能挣到钱,为什么要骂?
这两部电影最感动我的一点,就是人人都知道,各方都知道,清楚地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明明都是老流氓,但是每到这时候都装作是天真无邪、懵懂无知的初哥,站在那里念白:你怎么可以偷我票房?你怎么可以用水军黑我?你怎么可以可以没有演技?你怎么可以不给我排片?你怎么可以写那么烂的剧本?你怎么可以写那么假的推荐?你怎么好意思收我 60 块钱一张票?
一次两次没什么,年年岁岁,次次如此,都是如此真挚而受伤的无辜表情,在套路的剧情里,我就深深感动。舞台剧才是真伟大,因为每一场都需要在同样的剧目里演出一点不一样来,这是用灵魂在表演。观众最伟大,一年两次了那么多年,每次还是会泪光闪闪,嘴唇激烈颤抖:你为什么要骗我?你怎么能这么对我?
问我有没有去看《XXXX》的人,我认为是入戏太深。我站在一边都要赞叹他们的演技,演出可一个受苦受难但是九死而不改初心的痴心恋人,演出了那一份深情和爱恋,演出了那一份灵魂唏嘘与命运坎坷,演出了一个后现代观众的茫然失落和自我放逐。
我给 5 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