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博客 Hecaitou's Blog
2024-10-25
大变活熊
最近长文写多了,道理也说多了,今天是周五,不妨轻松一下。这篇文章主要是展示midjourney 最新推出的编辑功能。
题图大家都应该很熟悉,前几天都看过,一张《惊恐熊》,插画风格。我觉得这种恐惧缺乏了一点立体感,太过于平面,所以,我利用编辑功能给它加了一副眼镜:
结果不是很理想,《惊恐熊》变成了《中年秃顶训导主任之怒》。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只有头部特写,如果有身体的话,那么可以有更多表现惊恐的细节。所以,让编辑功能生成一张半身像吧:
有点感觉了,但是这样光胴胴的形象好吗?会不会被投诉呢?也许会有人告我虐待动物。所以,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把稳起见给它加一件毛衣吧:
很好,这件朴实的毛衣,加上那双防御的熊掌,展现出了一只后现代熊面对生活打击时的那一份惊慌和无力。但是看多了二维平面的熊,就忍不住想让它变成一只3D熊,有质感,有体积,有重量。那么,让我试试:
一只公仔诞生了,除了耳朵的颜色没有处理好,其它部分都还可以。那么,能不能换一下其它材质?比如说大理石?试试看:
呃......大理石石雕也未免太写实了,地摊货的感觉太强烈,树脂感太强烈。还是换个其它风格吧,比如说皮克斯的动画玩偶?
差不多,皮克斯内部的角色设计组定妆照怕也就是这样了。不过,既然皮克斯都可以,那么吉卜力工作室的漫画风格能不能成功呢?
宫崎骏老爷子,拿去用!如果下一部动画需要一只惊恐熊的话,亲,咱们这边建议您看看这一头呢。
我如此折腾一只熊,是为了演示midjourney 新推出的编辑功能。
任何人
都可以在midjourney 上传一张照片,然后修改局部(新增一副眼镜),依照原风格扩展图片(半身像),针对图片进行重绘(修改颜色、光线、风格、材质)。重点在于,在这些变化过程中角色始终保持和原图的一致性。正如在这篇文章中展示的那样,自始至终都是同一只熊,为创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最后,这里所说的“任何人”只是一个理论概念,根据midjourney 的介绍,能够使用这个新编辑功能的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通过midjourney 生成超过10000张图片;
是midjourney年度订阅用户;
是连续12个月的月度订阅用户。
我刚好满足条件,查了一下,我一共生成了14035张照片。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主页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近期热门博文
重开博客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重开博客的一些技术细节
我在公众号里说我“准备重开博客”,并没说我“已经重开博客”,但还是有很多人很敏锐地已经先期抵达。所以说,并非所有人都丧失了逐字逐句阅读长文的能力。 这个博客还是基于我最熟悉的WordPress 搭建,因为我对它最熟悉,当年在上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过和我三十多岁时写博客不同...
聊点我喜欢的:Wiim 和谜底黑胶
今天我想写一点我自己很喜欢,但是大多数人不会在意的东西。如果你看到标题觉得毫无兴趣,那么在这里就可以直接关闭,没事的,反正明天还会有新文章。 我一直想写Wiim 这个话题,甚至还向媒体做过推荐,希望有记者可以跟进一下他们的故事---我认为那会是个好故事,但是好像大家的判断和...
阅读速度慢的一种新解释
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我看到一位 ADHD患者讲述自己的状况,他宣称他在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类型时,会进入一种超专注状态(hyperfocus),以至于完全无法停下来。 一般而言,人们把 ADHD 简单视为多动症,或者理解为注意力缺损。也就是说注意力无法长久停留在一处,会反复在不同...
你又不是刀剑,老磨砺它干嘛
又看到了「接受生活的磨砺」一类的说法,我赶紧劝解: 别别别,不要磨砺,你如果不是钢铁而是木材呢?磨着磨着就磨没了。 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听「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类的话。我现在已经到了可以合法编造人生箴言的年纪,但我却想问:你怎么知道我是一把剑呢?你怎么知道我想要成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