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博客 Hecaitou's Blog
2024-11-16
辨认情绪
今天的正文开始前,先展示一下我在Ai新模型上跑的人像,大家可以看看现在Ai的进化水平,具体看点是对于真实质感的表现:
(模型:AWPortrait-FL)
(模型:AWPortrait-FL)
昨天我《
比特币随想
》一文中以比特币为例子,谈一个人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认识缺失。个人觉得写得很好,但是留言区让我觉得失望。有几个原因,一个是依然存在那么多阅读理解力不过关的读者,留言和正文没有多大关系,看起来也不想费力去阅读正文。
另一个是依然有那么多人被自己的情绪所操纵,并且在情绪操纵下讨论问题,以至于偏离了讨论的方向,自己却毫无觉察。
第一种人我认为是没得救了,阅读理解能力废了就是废了,没培养就是没培养。他们习惯于用相同的方式阅读,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一无所获,最终却强化了自己的定见。那这种人其实读不读,读什么都不重要,最好是不要读,时间浪费在哪里不是浪费?那还不如浪费在其它更有趣,更刺激的事物上。
第二种人我认为有必要提醒一下,提醒之后很可能会有很大的改观。我在文章中试图说明一件事,一个人如果不承认自己无知,不承认自己认知缺失,那么这个人就很难预见未来,在新生事物中找到那些在未来会茁壮成长的少数。要讨论这件事,那么错过比特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结果这一类人跑来留言,反反复复留言,重重复复留言,要告诉我他们发现的一个真理:即便当年买了比特币,你也很可能拿不住,一早就以很低的价格卖掉了。
就算它是真理,这和我讨论的主题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并不关心具体的个人赚50倍还是5000倍,赚多或者赚少,拿住或者拿不住。我所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会错过,也就是在问为什么会是零?对于非零的情况,我管你是赚了几个亿,是爆仓赔掉裤衩,还是一早换了个披萨吃,我---不---关---心。如果不是写文章要举例子,我甚至都不关心比特币,文章里也不一定要写比特币。
人们这么
反反复复留言,重重复复留言,我认为他们不是在重申事实,而是在找情感抚慰。因为错过了比特币,或者什么发家致富的梦,所以需要在情感上找补,不断论证当初买了也拿不住,作为一种自我抚慰。因为买了也拿不住,所以现在就不用那么心疼了。那这是什么?这是懊悔和贪婪两种情绪的交织,所以需要一个强烈否定的观点来自我安慰。
稍微分析一下文本,就能看到后面的真实心态。什么叫“当初买了也拿不住”?拿住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发家致富,意味着财富自由,诸如此类。因此,拿住指向的是贪婪。既不是觉得新鲜事物好玩有趣,也不是对未来好奇或者感兴趣,而是想要好多好多好多的钱,认为暴增的金钱能保证美好人生,那这就是纯而又纯的贪婪。
拿不住意味着什么?一定拿不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没吃到肉,也没喝到汤,所以说那碗肉汤是馊的。那么,按照生活常识来讲,这样的人是真不想要那碗汤,真不喜欢那碗汤,真觉得自己拿不稳那碗汤么?没有,只是因为没喝到而陷入深深的后悔,后悔到了一定程度人就会否定甚至是诋毁。
在我看来,这就是带着强烈个人情绪产生的强烈个人偏好。所谓的“拿不住”可能是个常态,但是如此强烈地喜欢这个结论,和思考无关,和理性无关,完全是一种生理性需求。看到任何关于比特币的讨论,无视讨论的内容是什么,立即反馈“拿不住”,说明这种反应不是思考,而是条件反射。那我刻薄一点说,这种反应还不如我当年的一位朋友。他追求过许多漂亮姑娘,追求之前千好万好,全世界非她不可共度余生。一旦真去追了绝大多数情况都会被拒,而在每一次被拒绝之后,他都会一脸肯定地告诉我们:你们不知道,那是一条烂女。
如果我们真正想要讨论一点什么问题,真正想要从讨论中获益,那么在自己脱口而出想要表达某个观点之前,应该试着学习一下如何先去辨认情绪。在自己的这个观点背后,究竟有没有隐藏着某种特定的情绪。自己迫不及待想要开头,这种急迫后面是否受到了某种情绪的驱动?
常见的情绪有以下类型:
---虚荣,为了彰显自身的头脑、财富、社会关系而言说;
---贪婪,为个人的贪求包装上一些言辞上的理由而言说;
---嫉妒,为个人的嫉妒而努力找寻否定、贬损的理由而言说;
---自大,为证明个人正确、明见、智慧而进行批驳性言说;
---傲慢,以否定所有一切观点的方式来表达鄙夷的言说;
---色欲,为增加交配可能性而炫耀性展示观点的言说;
---愤怒,为发泄内心怒火而习惯性地进行攻击性的言说;
---憎恶,把个人憎恶的情绪伪装成客观观点其实用于打击的言说。
对此,人是知道的。自己是否带有某种情绪,是否带有某种恶意,自己心中是否有某种欲望翻涌,人都是知道的。如果你是在向朋友倾诉,那么带有这些情绪再正常不过了,反正朋友也不会完全相信,自动打个五折。但是,如果你是想和人讨论点什么问题,想要观点发生碰撞,想要从中获得启发和灵感,那么最好不要在情绪控制下说话,那样等于是在浪费双方的时间。别人想讨论,你却想发泄,这是很不道德的事情。
就像是在我的例子里,能否洞见未来的话题被硬生生扭曲为能不能拿住比特币。坦白说,能不能拿住关我毛事?一次再次错过未来对于我而言才是个真正的问题,这对应着非常朴素的能力缺失。
在情感抚慰的场合找寻情感抚慰,不要给什么理性建言;在理性思考的场合找寻理性思考,不要混杂个人情绪其中。心中任何时候升起一个观点,都先去分辨一下,看看它究竟是基于什么?小心地辨认出每一种情绪,提防一不留神它就骑在了自己脖子上。别像我一样,在留言区里大发雷霆,过了一会做完核实,又不得不为此而道歉。你应该比我做得更好才是,否则看了那么多篇文章又有什么意义呢?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主页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近期热门博文
你还堵在deepseek官网动弹不得吗
如果你是 deepseek 玩家,那么以下这几个字你最近应该很熟悉:「 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 deepseek 的官方网站和 APP,从春节前到现在一直在努力应对网络攻击,以及用户高速增长。我看到有传闻说,为了降低服务器负载,一个用户每小时可以使用深度思考功能的...
deepseek进阶使用指南
昨天《 介绍一种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文如此受欢迎,完全超乎我的预料。从昨天到今天,我读到许多条读者反馈,分享他们的使用经验。我也在网上翻阅了大量相关文章和介绍,学习 deepseek 这种推理类 AI 的使用方法。AI 的发展太快,信息太新,需要我们边用边学。以下,就是我...
重开博客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介绍一种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
多年来一直有读者要求我开写作班,办写作营,我都哼哼哈哈应付过去了。主要有几点考虑: 一、能做事的人未必能教人,这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生活常识。擅长某件事和教会他人做这件事,对应的不是同一种能力,否则中小学里都应该是博士后当老师才对。 二、办一个哪怕 10 个学生的班,我个人也没...
就像童年在风里跑
如今我终于开始体会到看似枯燥无聊的跑步所带来的乐趣,哪怕我并不是「真跑」,只不过是训练强度极低的原地超慢跑。我也终于开始理解那些跑者说过的话:「当我开始跑步时,会放下世间的所有烦恼,只感觉到轻松和快乐」。 随着一天天持续的练习,我发现跑起来之后的感受和先前的预想完全不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