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博客 Hecaitou's Blog
2024-12-04
擦边
当你看不懂网上舆论风潮的时候,我有一条判定标准可以送给你:
如果在什么议题上,原本处于极端对立的两群人取得了观点的高度一致,形成舆论上的「合流」,那么这个观点就不可信。
比如说道德极度保守主义者和女拳师都反对所谓的「擦边直播」、「擦边视频」,那么很大概率他们这么反对既不是为了道德,也不是为了女性权益。而是通过限制他人自由,来彰显自身的话语权。也就是说,他们不关心具体的人,具体人的具体处境,他们更关心自己秀肌肉。
这是极度虚伪的行为,让道德出现了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这种道德在严厉地指责乃至惩罚网上的人,尺度极为严格,站方也极为配合。另一方面,你却看不见这些义愤填膺的人,无论隶属于什么群体,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按照统一标准去约束自己周围的人。
在网上,女生露出锁骨以下膝盖以上的部位都不可以。但是当这些人的亲戚、朋友、同事在出轨、婚外情、包养情人、洗脚嫖娼的时候,却并没有什么严厉的谴责和激烈的反对。陌生人擦边都不行,自己人到处插入却没问题,这就是虚伪,这就是双重标准---在道德和性的问题上,「我」和「我的自己人」有更高的权限和更大的自由度。而之所以「我」喜欢挥舞道德大棒,今天「鉴婊」,明天「鉴擦」,只是因为这样可以很方便顺手地殴打他人而已,「我」天然地不在大棒范围之内。
双重生活,双重面孔,双重标准,所以每次我看到人们在网上就道德问题发表激烈言论时,我都会觉得很好笑,觉得很荒谬。如果大家都是真正的道德清教徒,从里到外,从私人生活到公众生活,完全以道德为先,那我觉得没多大问题。问题是这里的道德带着明确的双重性,那你让我怎么可能去相信呢?一群羊为什么要听一头狼关于素食好处的讲演?
说得刻薄一点,网上的这些道德狂在现实生活里并不敢触碰自己的亲戚,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同事,自己的老板,知道在道德问题上攻击他们会踢到铁板,所以选择网络来拍胸脯、贴胸毛、表演现代版的沉塘、浸猪笼。原因是后者成功的几率很大,而且成本极低,代价几近于零,如此惠而不费彰显自己力量的机会,为什么不呢?而在现实生活中维护一下道德,代价可能自己完全承受不了,他们很清楚这一点,于是选择性监督,选择性执法。
前几天,我在文章里贴了一张龙纹身小婴儿的照片。立即就有人来抗议:婴儿纹身这种图片影响不好。我当场就直接拉黑,没有一秒钟的迟疑。这种人只要出现第一个,就会出现第二个,很快就会出现一群。你满足他们在网上提出的一个道德要求,很快他们就会合唱起来,监督你的每一张图,每一个字---不是他们真的关心内容,也不是他们真的关心内容的社会影响,而是他们喜欢这种用道德硬控他人的感觉,方便又顺手,而且很有个人成就感。
所有执行双标的人我认为都不可信,他们的话都不可听。当人们在网络上讨论「擦边」的时候,并没有几个人真正关心性,关心心理健康,关心社会价值导向,他们真正关心的是禁止。道德狂大多是控制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这种控制狂推导出来的极限理论,因为这样甚至可以控制别人的生命。
正如一句古老的互联网箴言所说:「唯有魔法能够击败魔法」。控制狂不止一种,有基于道德的控制狂,也有我这种基于拉黑的控制狂。所以我常年维护数万人之众的黑名单,目的就是在我这里,除了我自己这唯一的一个控制狂以外,不存在其他任何一个控制狂,更不用说形成一群控制狂。
我是控制狂,但也是人人所见,人人所知的控制狂。虽然有社会危害,但是因为是个人,因为完全公开,所以危害程度有限,而且人人对此都很警觉。同时,我也知道我是控制狂,控制文章内容,控制文章插图,控制留言区内容,我知道这一点,却不用什么「为你好」、「为社会好」的大义名分做掩饰。
至于说到我自己,我并不看所谓的「擦边」视频。因为我记得很清楚,当初老师和媒体告诉过我,看这些东西会让人分心,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无法考取大学。同时,也会让身体变得虚弱,影响发育水平,造成长不高、眼镜近视、肥胖等等问题。更糟糕的是,它会在侵蚀我的道德,诱使我走上淫邪乃至违法犯罪的道路,过上快乐而放纵的人生,再也无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我现在正干等着我发育呢。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主页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近期热门博文
Spotify被广告卡住
流媒体平台Spotify 以曲库丰富,推荐音乐品味上佳而著称。相当数量的人选择成为Spotify 的免费用户,其中包括我。今天晚上,在使用Spotify 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Spotify is well-known for its vast music librar...
重开博客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没想到,AI 作文已经强横到了这个程度
经读者提醒,我才发现 AI 写作文的能力现在已经提升到极为夸张的程度。 今晚,我用 Deepseek 的「深度思考」功能,瞬间就完成了三篇作文,水准已经超越了普通文艺青年。虽然仔细想想是唬人,但是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还是受到了惊吓。 1、我输入的提示: 写一篇标题为《...
通往未来的门票
去年我受邀为「得到」的新书《预测之书》撰写文章,于是就有了这篇《通往未来的门票》。根据先前的约定,《预测之书》现在已经正式发布和售卖,我可以在这里把我的这篇文章发布出来。 需要说明一点,由于是为纸质书撰稿,所以行文的方式和文章篇幅都和我惯常的网络文章有所区别。对于纸质书而言,...
游戏人间
刚刚读完朋友送我的凯莉·克兰西( Kelly Clancy)的新书:《把玩现实---游戏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Playing with Reality---How Games Have Shaped Our World)。差不多是同一时间,我也学习了一段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内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