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博客 Hecaitou's Blog
2025-05-18
塞纳河分河
昨晚朋友约我进城去吃云南菜,餐厅在永安里,网上评价接近满分。我是云南人,这种时候肯定是让我来点菜。其实这种事情很简单,菜单上来,我自行将其分为两份。一份肯定带着龙虾、石斑鱼、螃蟹、鱼子酱、鲟龙鱼筋等等等等这些食材,通通都给我滚。另一份肯定只有云南本地土产,豌豆尖、牛干巴、小刀鸭、酸腌菜、皱皮辣椒、香茅草、木瓜、凉米线,以及各类菌子,诸如此类,那就是它。
我给它们分别起过两个名字,一份菜单全名叫《养家糊口交房租:冷血无情痛宰外地客直至榨干》,另一份菜单全名则是《招牌背书:如果这些都没有云南人就不会认》。每次我只需要从后一张菜单点菜就好,肯定是正宗云南味道。朋友也很高兴,如果让他们自己点,买单时总价要翻倍都不止。在彩云以北吃云南菜,席间一定要有一尊云南人来坐镇---你可以把这句话抄在小本本上,以后行走江湖可能会用到。
八点半饭毕,朋友要车我走,我婉言谢绝。开玩笑,说什么呢,好容易进一趟城,不说是北京心脏,起码也是帝都膈肌,我决定走路回去,走回首都左锁骨窝,一路上吹风看风景。
的确有风景。九点三刻,我站在亮马河边,看着灯火和倒影,金碧辉煌交织着幽深静谧。几分钟前还是车水马龙,人潮如织,几分钟后眼前却是这般景致,周遭连声音都一并沉潜下去,简直如同梦境一般:
这就是亮马河,帝都人称「巴黎塞纳河北京分河」,也有人称「塞纳河左岸北京分岸」。两岸和巴黎塞纳河边一样,有咖啡有美食有音乐,有长椅有草坪有休憩区,但我总觉得缺点什么味道。之前我以为是尿味,塞纳河边都是尿渍。法国人很严谨,直接对着塞纳河滋不文明,必须对着石墙石墩滋,然后看着尿液顺着墙壁无声蜿蜒流下,万涓成水,最终汇聚成河。去年,我记得法国人好像在塞纳河举办过游泳比赛,他们就有那么风趣。
带着疑问继续前行,十点十分,我抵达霄云路,沿着自行车道逆行---解释一下,北京没有太多步道,二人行道通常起伏不平,共享单车又来占道,高高低低转来转去走五公里以上脚就会很疼。但是自行车道一般都很平直,逆行是因为外卖骑手车速太快,但夜间他们开着车灯,很远就能照亮我,我刚好也能头部反光,这样就安全一些,也好走一些。
我走过很多次霄云路,尤其喜欢它靠近四元桥这一段。
那里绿荫如幕,道路宽且直,而且少人,初夏时都是树上花香,非常适合漫步。昨晚我正走着,迎面突然出现一面白色大旗,定睛一看,下面有人,旗手脚蹬一双单排轮滑,高举旗帜,正朝我冲来。
再看多一眼,发现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队人,全都穿着轮滑,跟在旗帜后面飞速前进。旗手身后是一个短裙年轻女孩,轮滑鞋上大约是安装有 LED灯带还是什么,人像一阵风,鞋像一圈光,就那么风驰电掣经过。在擦身而过一刹那间,我就记得她那双小腿,笔直修长,但是肌肉紧致,非常有力量感。和刚才我在三里屯所见完全不同,那里靴子和凉鞋都很漂亮,然而小腿都没有肌肉,也没有力量,柔弱苍白纤细,好像这样才符合流行审美。
这是我第一次在北京见到夜滑一族,上一次是十多年前,在巴黎,就在塞纳河边。当时我正坐着喝咖啡,突然有骑警开着摩托闪着警灯,冲到十字路口一个急刹停下,挥手中断交通。我还没醒过味来,就听见路面轰隆隆声不绝,随后一大群轮滑少男少女蜂拥而至,经过路口时有警察开道,于是没有片刻减速,直冲而过。
队伍很长,应该有数百乃至上千人,但是我看当地人都很平静,耐心等待轮滑少年经过,
直到最后一辆救护车经过,骑警才重新启动摩托车,跟随而去,交通恢复。这时候,我才发觉手一直举着咖啡杯有点酸。
据说这是巴黎每周一景,轮滑少年在城市里巡游,警车开道,救护车压阵。每周周末举办,每次路线不同,人多时会聚集全世界各地数千年轻人。滑一段之后就停在某个著名景点一会儿,大家休息观赏聊天加好友。
那一幕很是打动我,具体是什么说不清也道不明。可能是因为那种青春气息,可能是城市安排交警专门提供服务,也可能是当地居民那种淡然平静态度,还可能是一切都转眼即逝,就像是巴黎突然在我面前展开隐秘一角,然后又迅速覆盖还原。以至于很多年后,我都时常会回想起那一幕,觉得那才是巴黎。
所以,我认为在昨晚我终于成功寻获答案---塞纳河分河究竟差点什么意思?是人。在亮马河边我总感觉缺点什么,在霄云路上我终于成功补全。那样一群年轻人,自己组织,自己安排,用一双轮滑鞋掠过城市,这才是风景。或者说,没有他们这种流动,风景就只是灯光,只是河水,只是垂柳,一张图片而已,其中并没有活力。城市也只是建筑,只是车辆,只是钢筋水泥,却没有故事,没有心跳,大概也不会有一场「
A Moveable Feast」(
流动的盛宴)。
塞纳河分河不在桥下,而是在那群孩子脚下。
要我说,城市风景也有两张菜单。一张菜单叫做《让外地人看完感到艳羡》,而另外一张菜单上写着:《且让我在这里活出一道风景来》。
---
---
Prompt:
Mulan pointed her bow and arrow forward, --sref 1685452084 --ar 16:9 --niji 6 --p 4qs7xk2 --s 100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主页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近期热门博文
去感知而不是沉溺于感受
「我是不是这辈子就这样了?」,「我的生活是不是不会有起色了?」,「这世界上是不是没有人会爱我了?」......这种留言我每天会看到很多条。人嘛,总是有心情低落的时候,心情低落的时候总是要哼哼唧唧一下,这我都能理解。不过看过太多类似的表达之后,我想说一下我的个人观点。 注意...
我的音乐设备
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下我的音乐设备,不过在一开始,我认为有必要先讲一下为什么是它们,这比介绍它们是什么更有意义。而且,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论,省得留言区里爹们纷至沓来:这个是垃圾,你为什么不用...... 在我的五感之中,味觉最为敏锐,视觉最为孱弱,听觉位于中间偏下的...
为音乐专门做点什么
我在 49 岁时生平第一次自己上手播放黑胶唱片,音乐响起,心中一个徘徊已久的问题随之烟消云散: 「根据国外音响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88% 的用户如今都在使用流媒体在线播放音乐,为什么人们还会去买黑胶唱片这种东西,甚至还要为此专门去配唱机、唱放、音箱和唱片柜。」 因为毛边感,亲...
聊点我喜欢的:Wiim 和谜底黑胶
今天我想写一点我自己很喜欢,但是大多数人不会在意的东西。如果你看到标题觉得毫无兴趣,那么在这里就可以直接关闭,没事的,反正明天还会有新文章。 我一直想写Wiim 这个话题,甚至还向媒体做过推荐,希望有记者可以跟进一下他们的故事---我认为那会是个好故事,但是好像大家的判断和...
人到中年交友难
收到江苏读者陈先生的一条留言提问,看完我很唏嘘: 「 和叔好,从青年的时候关注你,如今也慢慢步入中年了,步入中年后,我最近有个疑惑,希望得到你的帮助。 步入中年,我感觉交友和维持老朋友关系很困难,至少对我而言。就是我是有这个意愿结交新朋友,维持老朋友关系,但是实际生活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