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4
一位手电筒
2024-08-23
一个零网购周
本周我实现了零网购,是今年以来首次达成这一成就。大概是从疫情开始,我待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长,网购的频次也就越来越高。最终养成了一个恶习:不是因为生活需要而网购,我就想买来看看试试玩玩,纯粹为了消遣。
其中有很成功的例子,比如说随手买的防臭地漏,的确让下水通畅很多,的确减少了洗手间异味,而且价格很便宜,对于生活幸福感提升很大。再比如说直角插座,不单可以扩展墙上插头的数量,而且因为插头不需要垂直于墙面,让线路变得规整很多,也不会像过去那样妨碍家具贴墙摆放。
不成功的例子更多。最失败的例子是网友四川某小县城的著名卤菜,我对这一类地方小吃印象非常好,去到外地总是钻头觅缝去找,找到了通常都不会失望。但是网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买来之后发现是真空包装的卤菜,吃了一口就再没有任何兴趣。从中我悟出了一条真理:
一家县城小店如果当真是当地一霸,肯定在下午五点前就全部沽清,老板关门接孩子放学,回家吃饭喝茶。这种店怎么可能有能力全国供货?哪里有富余的货品在线上卖?就像是在我家昆明的新闻路云南日报社大门口,有一家开了怕有20年的烧腊小铺,味道一流,每天中午开门几小时,只是供应本地人每天都不够,去晚了就只能买几块豆腐。
其他什么透明排线夹,什么打坐垫子,什么小手工作品,什么1688的针织品之类的东西就不说了。每天各个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从早到晚打电话敲门,任何时候打开门总有几个包裹在地上。然后很多部分东西我打开快递盒就开始失望,随手把玩一下,很快就或送或扔处理掉。偶尔遇见满意的,比如说麻底拖鞋,自己又要下单再囤几双,又或者是给亲朋好友直接下订单送过去。
上周从老家回来,突然感觉到我已经养成了随手网购的恶习。根本不是出于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好奇和消遣,以拆包装为乐。于是我就想,能不能中止这个习惯,看看能否一周零网购?相当于是一周闭关。
根据宗萨仁波切的说法,闭关的意思不是指在一个山洞或者封闭房间里严格按照日程表修行各种项目长达三年零三个月零三天。闭关的关,可以指任意自己指定的时间和空间区域。而闭关的闭,则是说选择自己的一项顽固习惯或是习性,做出禁止或者改变。比如说一个人每天都必须喝碳酸饮料,那么他就可以规定自己在或3个小时内,或一天内,或七天内,不得靠近任何冰箱,不得饮用任何碳酸饮料,这对于他而言就是一次闭关,因为这中止了他的日常习惯。
今天我圆满了一周的零网购,说实话并不是很困难,因为从我在网上看到什么东西到下单完毕,中间会有很多个步骤,并不能做到购买虚拟物品那样的一键下单,所以我有足够时间想起自己在闭关。而且,大多数东西都是可有可无,可要可不要的,以前会下单是习惯使然惯性推动,现在稍微暂停犹豫一下,也就很自然地放弃了。
反倒是这样一来,每天推门发现清洁溜溜的门口,感受到这一份清净,我才认识到之前自己是多么癫狂。当我处于随手买的状态下时,我不会觉得这会有什么问题,甚至还有种丰收的喜悦,丰饶带来的满足。只有当这种惯性被强制中断之后,我像是恢复了神志,重新思考之前我整天都在干什么。“没事干,那就下一单吧”,我竟然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觉察到这里面有问题。
生活中可能还有许多类似的时刻:没事干,那就吃一点吧;没事干,那就喝一杯吧;没事干,那就乱一下吧......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就变成了一种必须。必须买一单,吃一点,喝一杯,乱一下,否则不知道为什么就会坐立不安,觉得生活有哪里不对。这些原本看似是为了满足自我的习惯,最终却会绑架自我,让人不得自由。
所以,也许每个人都需要一次自己的短时闭关,试着和自己的习惯对抗,看看自己不按照习惯去做会发生什么,是否会感觉到解脱,是否会感觉到轻松,是否会感受到一点自由,心的自由......
就在这一刻,我突然想起前天我刚掏了268块钱在线买了一款游戏,废了,零网购周废了,以上的话就当我没说过。
2024-08-22
一种中年人
2024-08-21
一场最贵的电影
等阿姨打扫卫生的这段时间,我在Steam上下载了传说中的国产3A神作《黑神话:悟空》,售价人民币268元。
本来完全没有这个打算,因为我的电脑实在是太老旧了,勉强达到这个游戏的最低配置要求。不相信的话,看一看7年前我电脑的配置表:
但是阿姨在扫地我没法睡觉,并且Nvadia今天早上向我推送显卡驱动更新,说是针对《黑神话:悟空》做了专项优化。我一想,反正我在Steam里的游戏大多我也没打过,不多这一款,结果就一时冲动,犯下了大多数中年男人都会犯的错。
因为机器太老,我感觉等待安装的时间比下载的时间都漫长。不过我倒是蛮喜欢一开始的等待着色器编译页面的,是一张《西游记》的古画,感觉调调都对,是没有六小龄童感的那种《西游记》。
就场面和动作戏来说,我认为开场动画很不错。而且,因为我的电脑太古旧,有时候卡帧会把渲染的皮肤丢掉,瞬间露出山林岩石神魔下面的骨架来。我就比大多数人玩家更能体验到暗黑神魔故事的特质。

当然,故事也是魔改,它发生在西天取经胜利之后,悟空决定卸甲归田,回到花果山种树养鱼开农家乐,天庭对此忌惮不已,派出二郎神杨戬率领巨灵神、四大天王、哮天犬和十万天兵剿灭花果山。主打一个退休干部回乡带领乡亲勤劳致富,遭遇城管强拆造成主人公黑化反击的动人故事。
一边看片,一边插入了游戏操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还贴心地提醒我最好用游戏手柄,键盘可能难度太大。我心说晚了,268块钱已经撕了,你现在让我再买手柄是不可能的。
13分钟的大片看完,我热血沸腾地准备正式展开游戏---话说今何在等等作家开创的惨烈暗黑流西游记真的很好用,孙悟空最动人的是齐天大圣的那一面,寄托了中国人的反叛精神,和对自由的热爱。只要是一惨烈,那种调调瞬间就对了。孙悟空瞬间变大圣,大圣瞬间变猴哥。
说到哪里了?对了,我热血沸腾准备开始玩游戏第一章,然后就黑屏闪退。我修改设置,把画质降低到最劣等,关闭所有其他程序,再次进入《黑神话:悟空》,读取游戏进度,发现需要再看一遍13分钟的大片。
看完之后,我再次热血沸腾准备开始玩游戏第一章,再次黑屏闪退。经过一系列操作,再再次进入《黑神话:悟空》,读取游戏进度,发现需要再再看一遍13分钟的大片。
我不信邪,重新进入之后选择重新开始游戏。猴哥在花果山上缓缓抬起头来,面对着云端矗立的十万天兵天将,想起了很多年前自己在斜月三星洞后山第一次偷吃桃子的那个下午......13分钟大片开始。
情况就是这样,我的《黑神话:悟空》之旅结束了,因为电脑跑不动后续的游戏。所以,我相当于花了268块钱在电脑上看了一部电影,可以说是我有生以来看过的最贵的电影。不过考虑到我连看三遍,相当于每遍花了90块钱,还算是赚了点回来。等一下!90块钱看13分钟的电影,那依然是最贵的电影。
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任何时候买电脑都太早,任何时候买电脑都不晚。《黑神话:悟空》很可能是电脑硬件厂商,尤其是显卡厂商的一次大型营销活动,目的是迫使已经获得阳痿福报的中年男性掏出银子升级电脑。也是继喝茶、摄影、骑行、音响、钓鱼之后,又一波收割老韭菜。
建议中年宝宝们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被厂商来骗,来偷袭,一下走又走回了设备流的老路上。你们自己想一想,新买一套顶配的电脑你就能通关《黑神话:悟空》吗?并不能。你只是多了一套顶配电脑而已,但是你老婆可能要让你跪一个月的榴莲,睡三个月客厅。而到了下一次有国产3A大作推出时,你的机器肯定又过时了,只能和我一样花268块钱看电影。
宝宝们,请务必保护好自己,我现在去看组装机套餐了,大家多保重!
一枚青柿子
2024-08-20
一款坐垫
前阵子我朋友向我推荐一款高端打坐垫,说是什么符合人体工学的高科技材料,一体成型,价格接近1000块。其实,这都不是原型产品,而是国内山寨。原版应该是出自美国,专为硅谷精英、网红大V设计,价格是好几千。
于是,我向他反向推荐了两款坐垫,告诉他我之前已经试验过N种坐垫,这两款是我用下来最好用的。其中有一款很特别,值得在这里也分享一下:
看不见图的朋友我在这里解释一下,这是一款异型坐垫,不像是传统的方形坐垫或者圆形蒲团,它是英文字母“T”型。内部填充了柔性颗粒物,可以移动,有点像是土豆沙发。那么,这款坐垫的优点是什么呢?
打过坐的朋友都知道,打坐要想呼吸顺畅,腰不酸背不疼,核心在于脊柱自然正直。如果要一直挺腰拔背,那么很快人就会很累,肌肉酸痛。而脊柱自然正直的所有奥妙,就在于垫高臀部。臀部只要垫起来,腰就自然放松,背也就自然挺直。
这款坐垫的填充物可以移动,人是坐在T型最上面的那一横上。因此,当人坐下时,可以稍微向前坐一点,然后臀部往后稍微一推一拱,填充物受挤压就会隆起,这时候直接坐上去,臀部就自然垫高。许多禅修专家讲解时说:头向上虚顶,尾巴略微向后翘,脊椎自然拉伸正直。所谓尾巴翘起,说的其实就是臀部找到支撑的状态。
打坐还有一个常见的困扰,就是腿麻。大多数人是无法一开始就双盘的,而单盘的人又因为不注意换腿造成脊柱侧弯而腰疼。最多人都是用散盘,但是散盘时双脚踝骨交叉,踝骨没有多少肉,腿很快就会因为血气不通而发麻疼痛,于是根本无心安坐,最后连打坐十五分钟都宣称是自己“坚持了下来”。
这款异型坐垫的奥妙之处也就在这里:因为它是个“T”型,所以双脚交叉之后可以直接挂在“T”字的那一竖上,脚踝或者小腿并不会相互挤压,于是可以久坐。更妙的是,这种设计会让双膝悬空,大腿的重量会自然帮人拉髋。这么坐着坐着,髋部慢慢拉伸延展,之后转单盘和双盘也就有了可能。
我和朋友说,我买了那么多款坐垫,只有这一款算是成功的创新产品。设计这款坐垫的人应该自己经常打坐,知道打坐会出现什么问题。并且这个人很聪明,能想出一个虽然违背直觉和审美,但是如此简单易行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到身体的特性,灵活方便可自主调节,一次性解决好几个问题。
相比之下,那些所谓高科技产品,腿酸就垫高腿,坐不直就抬升坐垫高度,不说是设计失败,起码也是思考上的懒惰,不配做产品,他们怎么知道每一个用户的身体状况,什么高度才合适?而那些号称拥有多少多少年制作坐垫经验的厂商,他们只懂得因循守旧,以前的制式是什么,他们就那么年复一年地生产,根本不考虑人坐上去是什么感受,还要劝你说感觉到酸麻胀痛是血气快通的征兆,请继续坚持。这话没有错,但是因此却会劝退很多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人。
我猜想我朋友应该是在抖音或者小红书上看到的推荐,于是发现了那款高科技坐垫。以前的互联网不是这样的人,真有人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写心得报告,分享自己觉得好用的产品。现在的互联网全是营销,你做了一个网站,让大家分享好用的产品。做不起来也倒罢了,一旦做起来,水军和营销号就蜂拥而至,疯狂灌水,推荐他们拿了钱的产品,于是这种站点最后也就完蛋了,毫无任何参考价值,全是软硬营销。
最应该在这个领域内做出一点改变的,当属微信。就像是我和朋友之间的这一番互动一样,它发生在微信之内。朋友认识我,知道我不是微商,知道我不销售坐垫,所以我向他推荐一款坐垫一定是基于我的个人经验,讲的都是实话。唯一的风险是我的知见有限,并没有推荐一款最适合他自己的产品,但这也是可以原谅的,不是么?
微信里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再比如说我的干眼症眼药水,朋友亲身试过读过论文和报告之后向我推荐的产品,比医生比社交媒体上的推荐都要更好。现在,我不相信算法推荐,不相信笔记分享,不相信电商平台搜索结果---我相信朋友推荐,而且,真正好用的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经常搜不出来,它们逼着你去看它们收了广告费的产品,所以朋友直接给个链接比什么都强。
既然是朋友推荐,那么最合适的平台应该是微信,最合适的工具也应该在微信平台内部。微商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微商在社交关系上并不是真实的朋友。我的电视是朋友教我买的,甚至贴心地告诉了我什么时候去抢购价格最便宜。我朋友家的锅是我推荐的,她要求重量轻升温快无涂层还不能粘锅,那款锅满足了这一切需求。我的牛排供应商来自朋友给的微信名片列表,我朋友的葡萄酒供应商来自我的个人分享,我的整个小区所有邻居在维护一张附近美食店铺的表格---这样的事情每一天都在微信里发生,只是没有一个产品可以去承载。
我是弄不明白,为什么家家电商都在梦想和抖音拼算法,和拼多多拼价格和供应链,要用自己的短棍去PK别人的长矛长剑。而不是在自己的优势上想一想办法,从根本的推荐方式上走出另外一条别人无法模仿的路。导致我的个人好物列表都散落在无数个对话和聊天群里,每次还想临时回想当初是谁做的推荐,当时我说了什么,对方说了什么,商品叫什么名字。
中国社会的底色依然是个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基本构成依然是熟人关系。商品、信息也是关系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交换更是关系的重要维护方式。在这个领域内居然没有出现一款产品,和推荐、商业、零售结合起来,我个人感觉非常困惑。
近期热门博文
-
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下我的音乐设备,不过在一开始,我认为有必要先讲一下为什么是它们,这比介绍它们是什么更有意义。而且,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论,省得留言区里爹们纷至沓来:这个是垃圾,你为什么不用...... 在我的五感之中,味觉最为敏锐,视觉最为孱弱,听觉位于中间偏下的...
-
刚刚数了一下,我现在有大大小小 11 个葫芦。窗台上放着 8 个,电脑桌上放着 3 个。没事站在窗前看风景的时候,顺手拿起一个搓揉一番。写字卡住了,或者等电脑处理图片,伸手拿起一个又搓揉一番。 哪怕是在两年前,如果你让我去买几个葫芦玩,我怕也会翻个白眼:难道你觉得我就...
-
就我自己的观察,周围那些为人父母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不焦虑孩子的。焦虑健康,焦虑成绩,焦虑就业,焦虑心理,焦虑恋爱婚姻......我又不好说什么,说了就是「你不懂」,说多了就是「你凭什么」。 但我我懂一点人,我也懂一点观察生活,碰巧情商也不算高,所以总可以口无遮拦。 ...
-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
小区群里每天都有一项保留节目:外卖找主人。今天我随手点开照片一看,发现订单单号是「JD」开头---邻居们已经开始使用京东外卖。 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外卖大战了,其实我也不大理解,为什么美团、饿了么它们好容易把外卖做成一项又苦又累又麻烦据说还不赚钱的生意,依然阻挡不了京东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