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5

人到中年交友难


 

收到江苏读者陈先生的一条留言​提问,看完我很唏嘘:
和叔好,从青年的时候关注你,如今也慢慢步入中年了,步入中年后,我最近有个疑惑,希望得到你的帮助。 
步入中年,我感觉交友和维持老朋友关系很困难,至少对我而言。就是我是有这个意愿结交新朋友,维持老朋友关系,但是实际生活中,一个是感觉老朋友都在慢慢失去,要么因为对方换了城市,因为距离变远,慢慢失联,要么因为双方工作中没有交集,慢慢失联。 
对我个人来说,我似乎只能通过需要双方定期合作某件事情,来维持,我很难通过纯粹的友谊来维持关系。 而关于结交新朋友,同样的,我一个是困惑于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可以结交到新朋友,一个是自身需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具体做什么样的事情,可以结交到新朋友。 感谢解答。
来自从青年到中年,多年的关注者。
陈先生,你的感受是​对的。
十一年前的十一月,也就是在你关注我这个账号的六个月之后,我翻译过一篇《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人过三十交友难》​。这篇文章经我翻译之后传播甚广,我想你应该读过,你内心的疑惑​其实可以在其中找到明确的答案。没错的,不需要等到中年,现代都市人在​三十岁之后交友就已经开始很困难了。
陈先生,我翻出十一年前的旧文,我反复确定你的感受,​这已经是近乎于明示的暗示​:​事情就是这样,事情就会这样。但我想,​即便到了这样的程度,你可能还是会继续问我: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自身需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具体做什么样的事,才能够结交到新朋友。​你甚至可能还有点气恼:​为什么你就是不肯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呢?
因为你不肯接受事物原本的样子呀,陈先生。人到中年就是会交友难,这是个事实。选择接受这个事实是最轻松的,你的问题来自拒绝接受,坚信一定存在其他解法,为此甚至愿意去做出一系列​改变。
台湾作家李敖刻薄小气了一辈子,每句话都在自我炫耀,但偶尔也会说出一些​人生真谛。有一次他说起自己中年之后的交友原则,我​把它总结为八个字:新人不增,​遇缺不补。这句话没问题,大概也是很多中年人此刻的现状。
而陈先生你不同,你要加新人,你要补旧缺。​我说你的问题出在自身,而且问题和​朋友不朋友没多大关系。
如果用四季​来比喻人生,中年就是秋天。​秋天对农人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收获或者是丰收,这是正面的说法。但人们并不会提到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丰收的同时也意味着分离​,农人和土地分离。对于农人而言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土地。但是收获季结束,他在田地里就再没什么事情可以做,​只能告别他心爱的土地,回家闲下来过冬。
​中年人也是如此。家庭到了收获季,事业到了收获季,​人生总体上也处于收获季。凡事告一段落,这时候麻烦就不请​自来。房贷车贷已经交完,伴侣太熟悉已经没什么话说,孩子考上大学出去工作就此离开,事业也已经爬到透明天花板再无寸金的可能。这些就是麻烦的起源---
之前你你操劳一二十年,当你每月供房的时候虽然觉得很辛苦,但是你觉得有意义,因为你在​为自己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供养和培养孩子也很辛苦,但是你觉得有意义,因为那是你生命的延续,那是你为人父母的​责任。在职场工作努力做业绩努力往上爬也很辛苦,但是你觉得意义非凡,因为你不单因此可以供养家庭,​你更以此证明你在你的领域内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现在,你已经体验了,你已经拥有了,你已经证明了,然后呢?
然后就是人到中年所有人需要面对的真相时刻:爱人到最后不过是熟人而已,子女到最后不过是为他人培养而已,事业到最后不过是成为一颗大一点的棋子而已,还有房子车子,​一个水泥盒子,一个钢铁笼子。但是你的确辛苦了很多年,付出了很多年,但这时候你感觉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为了别人而活着,似乎​并没有为自己活过几天,人生并非享受,而是更像​一场漫长的劳役。自己的人生并不真正拥有什么,人到中年一切​都在远离自己而去。​生活因此崩解,意义因此崩解,于是你迫切想要为自己做点什么,​这时候你想:我也许需要些朋友​来填补这些分离之后的空白,​也许在那么多年之后,我终于可以为自己去做点什么。
陈先生​,你看,你我之间的分歧就在于这里。你认为你需要朋友---虽然你不曾说你要朋友来做什么,不过我大概​能猜到背后的原因。而在我这里,却不认为​结交几个朋友是解决之道。请原谅我的残酷:​你不曾经深信爱情么?你不曾经深信​天伦之情么?你不曾经深信事业​和金钱的力量么?你不曾深信房子和车子带来的​满足和保证么?那它们现在​又是怎么失效的呢?
如果它们现在已经不能继续让你觉得满足满意,内心充实,充满干劲,那么你又凭什么认为你继续找寻下去,从爱人、家庭、孩子、事业、房子车子珠宝字画这些东西之外,​又能找到一样管用的东西呢,又如何知道朋友这种存在能够持续起效?会不会这个​找寻的方式本身在一开始就有问题呢?
最近我在想,什么是「中年危机」​?如果今天要我给出一个答案来,那么我会说:中年危机就是一个人从上学到工作,一直被社会训练,最终变成一个无法自全的人​,一定要依附某个外境,某样外物,某个外人才能过活,等到中年时发现人生的真相是孤身一人,不得不和自己相处时,​精神上就会出现巨大的危机,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如何自全,也不适应孤独,总是习惯于找点什么抓点什么​握住点什么,然后​坚决倚上去。一旦无倚无凭,就感觉自己在下落,无尽地下落。
在这个社会里,只有极少人可以多年如一日,心无旁骛,不计算成败利钝,不在乎他人眼光和评价,​做一点自己想做爱做的事情,赔时间赔​金钱赔健康都要去做,这样的人中年危机就不会太严重。比如说江湖上人人嘲讽的「钓鱼佬​」。陈先生,你想一下,钓鱼佬​为什么不需要朋友陪着去钓鱼?为什么一人一杆一凳,对一面水​可以坐一整天?我还想​多问一句:为什么他们可以彻底放下这一整天,不担忧地球因此毁灭?
所以,陈先生,我不认为你需要结交什么新朋友,我也不认为你需要做什么​才能赢得新朋友,这些都不是你目前需要的。你现在应该先学习和自己相处,​在那么多年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之后,想一想如何能够取悦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究竟有什么事是自己真正有兴趣的,自己真正喜欢去做的,​不妨找来先做一下。
类似的事情都有一大特点​---不需要任何旁人,只需要自己,甚至很忌讳有他人在一边干扰。那么,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你就开始适应两件事​:1、​和自己单独相处。2、辨认出自己真正喜欢真正热爱的事物。于是,你会找到​活力,找到快乐,找到激情。又因为大部分中年人到了这个年纪,一吃就饱,一喝就就醉,一动就累,一动情就想​撤退,等到他们发现你这个兴致勃勃投入什么事情之中的快乐中年人,而且看起来无需外物帮助,全靠自己,​那么他们就会忍不住要靠近你,想和你认识,大家交个朋友。
然而,反过来就不成立。当你想要去找寻某个人解救你于水火的时候,的确会一个人都找不见。你自己眼中都没有光,人们在中年晦暗不明的黄昏里又怎么看得见你。即便看得见你,又有什么理由要和你同行一段?
陈先生,最后我有一个猜测,未必成立​。我猜在伞兵群体里应该有更多深挚长久的兄弟之情,理由是每个伞兵在报名参加的第一天就清楚地知道并且立即接受一件事---伞兵的命运就是被包围,​就是孤立无援,就是全靠自己。于是,一群都拥有这样想法的人,​反而更容易接下深厚真挚的友情,甚至都不需要去找寻,也没有那么多翻脸和割席的风险。
希望我回答了你的问题。​


------


私人定制


一周前网上定制棒球帽一顶,因为需要刺绣工艺,延迟到今天才到。生平飞来帽子无数,唯有此款名副其实。拍照以飨读者,一笑。


总计34.2元。


------

2025-05-04

教我写作文的嘤嘤怪

 


这个假期有点奇怪,很久不见的「嘤嘤怪」又出现了,连累我放假还要​把人送进小黑屋。嘤嘤怪是一种互联网很诡异的生物,​特点是喜欢和作者装熟,然后就顺势嘤嘤一把:
--​-嘤嘤嘤,你写的没有以前好了,嘤嘤嘤。
---嘤嘤嘤,我本来很喜欢读,​现在对你很失望,嘤嘤嘤。
---嘤嘤嘤,没想到,你也会有江郎才尽的一天,这还是我当初认识的那个 和菜头吗​?嘤嘤嘤。
从古至今,只要遇见嘤嘤怪我都会毫不犹豫反手一耳光,直接抽进小黑屋​。在我连续密集出手几年之后,本来此怪已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两天微信偷偷修改算法的缘故,还是春暖花开泥土松软雷声震动,激活了哪个仓库里冬眠着的存量嘤嘤怪,于是耳边又嘤嘤不已。
​坦率说,我不需要读者来教我写作文,更不需要读者来做今昔对比。谁觉得自己有更好的写法,​请自己开个公众号去写。​很简单的事情,不是么?为什么我喜欢程序员、工程师多过​文科生?因为前两类人不争论谁对谁错,孰优孰劣,自己直接做一个出来放在对方面前,争论​立即消除。觉得自己的想法正确,那就去自行验证,不需要​专程跑来告诉我,​这样的恩情我承受不起。大恩似仇,​让我除了直接扭送小黑屋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觉得过去写的更好,那就去看过去的文章​好了。我没有强制谁来看,也没有指定具体篇目,爱看什么看什么,​这都是个人自由。别说什么「人家是关心你嘛」,​这种话听了就想用鞋底去拍脸。我不需要这种所谓的「关心」,写了那么多年,见过那么多人,我会不知道这所谓的关心里根本不涉及到我,只是为了嘤嘤怪们展示自己有么多特别,​有多么重要,以至于我感觉必须要尊重他们的意见,于是他们就感受到了操控他人的快乐。
嘤嘤怪们总觉得自己祭起​三件套就可以在人间无往而不利:
---​你变了。
---​你真让我失望。
---​你让我非常不满意。
来,​看我的嘴型:你---他---妈---谁---啊?连我家人朋友都不能用这三句话控制我,​改变我,你谁啊?网上的陌生人而已,凭什么觉得因为你抱怨我变了,我就要变回去满足你?凭什么觉得你的失望很重要,我必须有义务去满足你的期待,人生需要从你手里领一朵小红花?凭什么觉得你满意不满意值得告诉我,仿佛这个满意度是多么不得了的事情一样,仿佛我会对这一份满意在意得不得了一样?
我不喜欢任何利用人类心理定势进行精神操控的做法。中国人从小到大都持续被灌输教育,做个乖孩子,做个好人,尽量要让家长老师老板满意,尽量不要让他们失望。经过长期训练,越是好人,就越容易后天形成讨好型人格,以满足他人期待为能事。嘤嘤怪们看到了这一点,于是觉得自己找到了可以下蛆的地方,可以在网上​玩弄操控他人的游戏。
方法从来都那么朴实无华,上来就是装熟​:我是你的老读者/老粉/老追随者​。目的是为了下钩子,一旦对方接受「熟人」这个概念,讨好​的心理动机就被激发。接下去就是找出各种理由进行否定,否定特定目标,用过去否定现在,用他人来否定对方。最后,就可以祭出三件套,​让对方乖乖就范,深刻反思,末了还得感谢自己。
不过,行走江湖多年的我刚好也有自己的三件套:
​---你谁啊?
---​你失不失望关我毛事?
---我又不是人民币,​谁管你满不满意。
嘤嘤怪们​总是容易忽略了一点:他们操控过的作家,要远远少于我见过的嘤嘤怪,​这是数量级上的差距。所以,当他们自信满满地冲上来,觉得三件套一出,老菜头定然无处可逃时,就会迎面遭到痛击​。他们操控人心只是业余水准,我在网上殴打人才是专家级​水平,​双持武器精专,一手棍子,一手板砖---连「我这是关心你」这种茶里茶气的万能遮羞布都要被我一把撕碎,​直接加以道德上的否定:这是在试图操控他人​。
不止是针对写作者,也不止是在网上,嘤嘤怪​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对所有人都想上下其手。​知道我是怎么考虑这份「关心」的吗?我觉得一个人突然跑来关心我,要么是前世欠了我许多钱,要么就是想睡我。如果是前世欠钱,那么我觉得​这一世还钱就好,记得加上利息。​空口白牙说是关心我,那其实就是想睡我。而我自己又心智健全,理性在线,知道正常人看到我无论如何其实都是睡不下去的,那么这种绝欲硬睡肯定就是想占我便宜。
简略说,那就是嘤嘤怪​真正的想法是占便宜。想占我便宜,还他妈先羞辱我一顿,说我作文不好,世界上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现在,我把我这把苍蝇拍送给你,希望对你有用,更希望你永远都用不上。


------


2025-05-03

夜行京密路

 


昨晚我沿着京密路步行了十五公里。你不需要知道什么是京密路,不重要,就是一条连接北京郊区和市区的公路而已,特点是红灯多,​非常堵。回想起来,好像我每年都会在京密路步行最少一回,疫情期间也如此,而且通常都是在晚上。有一次我记得是在零下 5°C 的冬夜,我还穿着几公斤重的​长棉服,走到家的时候,汗水​顺着袖管往下滴。
这一次走路是因为大家约了在顺义祥云小镇吃饭,中年局,不到八点就做鸟兽散,​而且席间大家都没喝酒。我出来觉得下过小雨的空气很清新,​晚饭又过于丰盛,于是就决定走回去。打车过来需要 40 分钟,我想着​走回去 2 个半小时也就差不多了。
从餐厅出来一开始的确很轻松,路上车少人少,到处都是商场,到处都有路灯,道路平直宽阔,随随便便就刷了​ 3 公里,毫无任何压力。

终于正式走上京密路,​就彻底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货车、公交车、机场城铁,以及各种私家车、电驴呼啸而过,许多路段还在建另外一条出城高速,于是到处是工地围栏和​吊机、挖机。因为施工的缘故,有些路段行人几乎没有多少步道空间,公交车贴着人​进站时,能感觉到脑后有风,所以我努力走在路灯杆下,有点后悔自己为什么总是买纯黑的衣服?
但是京密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走着走着,突然会出现一处风景。比如说一条河流,比如说一道上弦月,比如说一座城铁高轨横穿河面,周遭一下子变得静谧起来​,像是月光、河流把自己带进了另外一个世界:
当然,我在桥上看到​的风景并非如此。夜景会如此清晰,如此明亮,这是因为 iPhone手机的自动增强效果,它会强制延长曝光 5 秒钟,​然后追加出细节和光线。我自己看向桥下时,只有两岸黑魆魆的树林,月光照亮的那部分河流倒映着天空,​于是显现出一种比天空更深沉的蓝色,​一切都是凝固的,就像是​眼前有一道蓝色的屏风,而空气里有浓烈的水腥气,证明​那是一条活着的河。
一路走来都是建筑工地,工人在假期的夜晚也不休息,每个工地门口还有人戴着头盔,手持红色警示灯看守,​防止有车误入。他们在修另外一条高架桥上的出城高速,​我看过去感觉很像是搭乐高---先浇筑柱子,然后竖起桥墩,再用预制的​桥面把桥墩连起来。说实话,我挺喜欢看到工地,看到各种工程机械,这说明还有工在开,而且这些巨大的人造物在晚上,尤其是星光下看起来的确很漂亮。

京密路有出口的地方会比较麻烦,因为要优先照顾车辆转出,所以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就会兜一个大弯,​不能继续沿着京密路走。而一旦开始转弯离开正路,就会进入漆黑一片的​林间小路。没有路灯,也少车辆,和走到了荒郊野岭​没有多少区别。每次走到快到并入京密路的路口时,明亮的光线从远处照过来,驱散黑暗,​会让人觉得心安。
当然,iPhone 这时候又一次干预现实,让照片里显得一片通明。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在夜间的茂密树林里,远处射过来的光只会让周围显得越发​黑暗。​而且,眼睛看到了光线,转过去再看黑地时,会越发地看不清楚。

走过这些艰难的路段,京密路突然变了一副模样。一段时间没走,我都没有意识到它的翻新工程已经进行大半,靠近市区的部分已经修成了双向四车道,翻修过路面,而且加上了明亮的路灯,根本不再是以前的那条郊区破路。而且,到了这一段之后,路上的车辆陡然少了很多,​感觉是那些车辆大多不是为了进城,只是为了借道而已。
我很喜欢桥墩下的反光条。没车经过的时候,它们就很朴素,感觉是​斑马线在站街。一旦有车开灯经过,因为反光的缘故,它们就会一个个亮起来。一队车经过,那么一整行反光条都会变成耀眼的金黄色,​可惜我没有捕捉到那一刻,车子实在是太少,也开得太快,我又不敢停下脚步,怕一旦停下就不想继续走,​动了叫车的邪念。

这时候我已经感觉到疲惫,小腿肚子肿胀,脚掌酸痛,臀肌和髋关节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附带说一句,走了那么长时间,我发现自己好像是路上唯一在步行的人。​人们要么开车,要么骑电驴,连骑共享单车的人都很少。​除了我之外,偶尔有工人从工地的一个门走出来,去对面的另外一个门。​还有一次是看到两个妹子从城铁站出来,提着行李箱走了 100 步,就定在了公交车站。但我还在继续前进,并且期待着眼前能出现我熟悉的地标物,多少​也能给我打一点气。
的确是出现了。当时我已经走了 10 公里,精疲力竭,觉得这条路没完没了,一个红绿灯口接着下一个。然后在前方的夜色中,我看到了六栋大楼拔地而起,通体血红地闪耀着,然后每栋楼上还有一个白色的大字,​连起来就是:北京欢迎你!
​我当时就觉得太鸡儿残酷了,太鸡儿嘲讽了。​那它就是说,我走了那么久,算是终于来到北京了?我觉得大可以换几个字​,比如说:老乡,欢迎进城。

真正让我觉得长路将尽的地标物,是在我穿一处桥洞时眼前突然​出现的一栋建筑---望京保利国际​广场。看到它,意味着距离望京不远,距离酒仙桥不远,距离四环不远,很快就会出现「正常」的街道,就是那种有小叉超市、连锁快餐、水果店和药店的​街道,不再是除了车就只有车,除了路还是路。
这一段路也极黑,但是莫名其妙出现了很多车,不断从我身后掠过,让我可以借着车灯看到​桥洞下的路。​「他们为什么不去主路呢?难道附近有什么小区吗?」,这么想着,我继续​往前走。走出桥洞,再走一段,我发现先前超过我的那些车在路边停下,人从车子里下来,​都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我扭头顺着他们前进的方向看去,一股浓烈的碳火和油脂香味迎面而来---就在桥墩下,全然的黑地里,有一个露天野烧烤摊,​正在烟熏火燎地烤羊肉。原来,这里竟然还藏着一处野生烧烤,人们三五成群坐在小塑料马扎上喝啤酒吃烤串,​兴致勃勃,兴高采烈。但我已经累到没有勇气走上前去要10 串试试​,只能含恨含水继续前进。

之后的路途乏善可陈,就是城市的街道,就是城市的夜景,也都是我熟悉的​一切。十五公里,我走了整整三个小时。走到最后几公里的时候,我已经什么都不想拍,什么都不想看,每走 500 米就问自己一遍​:「如果现在打个车,算不算很丢人?」。
我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是望京路口的熊猫。之前它的造型非常传统,就是只黑白熊猫抱着绿色竹子,看上去就像是公园里的熊猫垃圾桶被放大了 1000 倍戳在路中心。这次我进过时,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给熊猫做了个升级,作为看护望京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守卫,我感觉非常合适:

回到家我想,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City Walk」​?好像也不对,我经行的大部分路段都在郊外,不算 City,​那条标语不还说了吗?「北京欢迎您丫」​。所以,我决定把它算作是我的​一次假期短途旅行。我打赌,几千万北京人常住人口中,没有几个见过这一晚我所见到的​风景,就像是我们生活在彼此平行的不同北京里。​

------


2025-05-02

驴前萝卜


这人啊,还是得牛马​下去,不能闲下来。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尤其是​喜欢胡思乱想情感问题。假期才第二天,我就收到许多条这方面的提问,以下是其中相当典型的一条:

「我挺喜欢一个女生,但也不。知道算不算喜欢,就是从大学大二的时候喜欢特别想表白,已经讲了七八年了,其中断断续续也有联系感觉。如果我不从他那里得到一个明确的拒绝或者是答应不亲口面对面线。下表达一段感情的话,我没办法彻底的放下去踏入新的感情或者是对他人产生兴趣。」

​读了三遍,我终于读懂了这段中文,感觉这个小兄弟的情感问题很严重,已经直接影响到了输入法​。通过他的中文,也能理解为什么他现在会处于这样一个境地,看看那些黏黏糊糊、湿湿哒哒、伸伸缩缩的句子,​就知道让他直截了当说出那四个字​估计他能当场死给你看。

​那我还是讲个故事吧。

以前农村里许多人家有石磨,推石磨是个体力活,于是就让驴来​拉磨。但驴也知道那是体力活,而且一圈圈​拉磨极度枯燥无聊,​不是很配合。农人就发明出一套挽具,等于是把驴固定在石磨边,除了兜圈之外什么都做不了。人也一样,​大多都不喜欢每天万步走。但如果你把人给关进监狱,​他们就会非常热爱每天放风的那一个小时,主动走得不亦乐乎。

除了限制驴身自由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那就是在驴后脖子上插一根棍,​棍头用线吊着一根胡萝卜,控制棍和角度和绳子长度,让胡萝卜刚好在驴眼前一点点,​感觉是稍微往前够一下就能吃到,但是迈出一步还是就差一点。这样,驴就会一步步向前走下去,去够那根永远够不到的胡萝卜,石磨因此可以持续工作---这就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永动机​。

我试着去理解驴子。驴子只是倔,并不蠢,​甚至有些还很刁滑,我认为。所以,驴子应该知道自己根本吃不到那根胡萝卜。那为什么驴子还在坚持​向前沉重地迈步?我理解驴子意识到自己处于辛苦且无法逃离的个驴境遇之后,于是就给胡萝卜凭空赋予了许多意义:

---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胡萝卜。

---我不是吃不上,只要​走快一步,就有可能。

---​为什么我不加快一步,因为需要思考,我乃审慎之驴。

---我不是在拉磨,​我是在追寻世界上最美味的一根胡萝卜,他们都不懂。

驴子也应该很清楚,这些都是屁话,但是脑子里盘旋着这些屁话,能让​自己感觉舒服一些。于是,驴子就在石磨旁边走出了一条深深的​「磨道」,生产数以吨计的各种粉末。在这个过程里,驴子就会自我强化出一些新的信念:

​---世界上不会再有第二根胡萝卜比这一根更美味。

---不能确定缘分之前,我绝对不​会转向第二根胡萝卜。

---这是我适合我的那根胡萝卜,天选之萝卜,三生石上​旧萝卜。

自始至终,驴子一口萝卜都没有吃上,但是不妨碍他满心充实地那么去想,那种患得患失、或喜或悲、浮沉不定的心情在他大口大口嚼黄豆梗着脖子往下咽的时候,​要来来去去好几千几万回。

而萝卜并不等磨驴,世间从来只有剩驴,没有剩萝卜。就在磨驴黏黏糊糊,犹犹豫豫,伸伸缩缩,深度思考底层逻辑的当儿,一张大嘴从边上横伸而出,毫不犹豫「嗷呜」​一口就把小胡萝卜给嚼了,事先问都没问,事后还吧嗒吧嗒嘴。

磨驴心都碎了,​从此变成了一条寡驴,决定为他的胃口守寡一辈子,因为世界上再也没有那么好的一根胡萝卜了,因为那本来是应该属于自己的​胡萝卜。但是磨驴注定不会坚持太久,最爱的萝卜没有了,磨驴就会心慌慌,开始深度思考另外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如果我这一世只能​孤身一驴怎么办?啊啊啊,​微雨燕双飞,落花驴独立。啊啊啊,举槽邀明月,对影成三驴​。​怎么办啊?

很快磨驴就会向现实妥协,不管了,胡萝卜没吃上,白萝卜也行,心里美也行,不行丝瓜黄瓜​地瓜也不是不可以。然后磨驴就过上了不快乐的驴生,一边吃着白萝卜青萝卜心里美丝瓜黄瓜地瓜,一边满心嫌弃​:这不是我要的​!我要的是胡萝卜,我应该是一条​吃胡萝卜的驴,而且就是那一条曾经在我眼前晃了那么久的胡萝卜!​你们都是什么垃圾,怎么能和我的​小胡萝卜相比?

驴子不是问题,拉磨也不是问题,热衷拉磨且驴则是个大问题。当一头驴很驴地坚持认为​世间再无第二根胡萝卜比这根好时,就进入了一系列的连环​陷阱。因为​世间不做第二根想,那么这根就变得极度重要。​因为它极度重要,所以自己不能冒任何失败的风险,因为一旦失败就再没有任何机会了。因为不能​失败,所以最好是不要去尝试,保持现状,继续一圈圈拉磨。

反过来说,如果该驴能够改变想法,认为世间不止一根胡萝卜,认为吃到胡萝卜也不是世间唯一值得去做的事情,​那么该驴就获得了宝贵的平常心。什么是平常心,就是去饭馆我经常问人的三个问题:

---这个位子还有人吗?

---​这壶酱油你还用吗?

---​这盘菜你还吃吗?

驴同样可以问胡萝卜三个问题:

--​-你心里的位子还有人吗?

---​上一段感情你还要继续沉溺吗?

---​也许可以和我试试?

能行固然很好,不行那就一早放弃,​去看看还有没有好黄瓜好茄子好西红柿,也​没有让生命空过。​不过请放心,磨驴是不会那么想的,因为在所有磨驴内心的最深处,依然有一个最坚固也是最驴的见地从未被击溃过:

我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驴,我应该得到世界上最好的一根胡萝卜,我应该得到最清脆最可口的滋味才对,​世界应该是这样运转才对。

于是,​磨驴们获得了一条最为疯癫的个人狂想:小胡萝卜会等着我的,​那是属于我的小胡萝卜。丝毫没有考虑过一种小胡萝卜可能的想法​:这驴谁啊?

​一切都是内心戏,喜欢内心戏的磨驴其实并不需要小胡萝卜,​有丝分裂就可以了,因为从来他们最热爱的其实只有自己。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