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博客
2023-09-05
甜的酒
昨天我在朋友圈被“酱香拿铁”刷了一整天,今早起来又是一波。可见我的朋友圈里依然有很多内心骚动的中年人,茅台和瑞幸咖啡联名做一款酒味咖啡,他们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喝到。但是喝到是没有意义的,不在朋友圈里发出来,就不算真的喝过。
我自己没去点,也不打算点。这种东西哪里去要真的去喝?趣味不在味道上,趣味在观察人的反应上。酱香拿铁一出,我就看到两件很有趣的事情:
一件事是有人贴了张图出来,充满了不忿。大意是说,为什么星巴克不出这种联名款?可见他们喝星巴克的人都有车,而且都很自律,不可能喝了酒再去开车。我现在是个中年人了,不再像年轻时那么顽皮,否则我肯定会忍不住去回复:可是,人家是用香精调配出来的茅台味啊,又不是真的用酒去调。
另一件事是一位朋友莫名其妙贴了一则爱尔兰咖啡的配方出来:爱尔兰咖啡(爱尔兰语:Caifé Gaelach,英语:Irish coffee)是一种鸡尾酒,以热咖啡、爱尔兰威士忌、糖混合搅拌而成,最后加上一层奶油,于Joseph Sheridan在1940年代发明。始创的处方并没有明确指明使用起泡的鲜奶油。
我看到了略微一想,就忍不住笑出声来,人类的心思和表达还真的是很婉转曲折呢。但我真正好笑的地方还不在这里,而是知道爱尔兰咖啡这件事容易暴露年龄。中文世界里最早的网络文学作品叫做《第一次亲密的接触》,1998 年发表,作者痞子蔡,一时风靡网络。痞子蔡还有一部小说,那就是《爱尔兰咖啡》。最早把爱尔兰咖啡的概念普及到中文网络世界的,大概就是这部作品。
事情就是这样,一款新的咖啡问世,广告营销开足马力推广,于是一部分人赶紧抢鲜,用来炫耀。而另外一部分人看了就很不高兴,要想办法嘲讽。
我的想法又有不同,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而是由衷地感叹:人们终于发现酒应该是甜的才对。
如果想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文字是一种诈术,那么酒就是最好的一个。酒本身并不好喝,啤酒像马尿,红酒像老醋,白酒则是又苦又辣,喝下去有如火烧食道。但是在文字上,你可以发现数之不尽的赞美之词,把酒形容为天底下最好喝的饮料,什么琼浆玉液、金浆玉醴、桂酒椒浆。这就是明火执仗的诈骗,把酒后醺醺然的快乐,强行替换了酒本身的味道。
这就像是一个人喜好 SM,然后就赞颂皮鞭和蜡烛油,说那是世间一等一的好物。鞭笞和灼热,那就是疼痛好吗?赞颂个毛线,你怎么不赞颂泰瑟枪呢?它也是一发入魂。
酒本身并不好喝,美好的是喝了之后的状态。所以,单论酒的话,我个人认为加点甜味是好的。无论喜欢还是厌恶酒精,其实人人都曾经喜欢过酒。童年时有一种很常见的小吃,叫做醪糟,有些地方叫做酒酿。它就是发酵过的糯米,产生了酒精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糖。无论是用来煮荷包蛋,还是用来煮汤圆,又或者是净饮,小朋友都会很喜欢。什么原因?因为它是带着甜味的酒。
在成人世界里也是一样。你不要看这个喜欢白酒,那个喜欢红酒,一堆人宣称喜欢威士忌,整天为什么酒最好吵来吵去。我观察过很多次,在席间如果各种酒同时都有,但是角落里还放了一瓶贵腐,那么贵腐通常是最先被喝完的。虽然很多人会轻蔑地说那是“小甜酒”,很多男人会轻蔑地说那是“女士酒”,但是他们就是抵抗不了贵腐的馥郁芳香和致命甜味。
而且,如果他们在人品和中文上都还过得去的话,会承认类似这样浓稠的甜酒,才最接近于“琼浆玉液”四个字。而白葡萄酒、香槟这样的酒,算是极度稀释了的琼浆玉液,同样也很受欢迎。
有人会说这是舶来品,国人就喜欢喝正儿八经的酒。那么,黄酒里加话梅干什么?黄酒里加冰糖又是为了什么?对了,还有国人真正最爱的泡酒。做梅子酒的时候,冰糖和杨梅的比例是一比一,木瓜酒里的糖还要更多,人们认为泡好之后酒都能拉丝的泡酒才是上品。你说,他们喝拔丝白酒,喝的究竟是酒呢,还是糖呢?最后,我还有个问题:
如果人参、大枣、枸杞本身没有任何甜味,人们还会拿它来泡酒么?
人们喜欢甜酒。但是为了所谓的男子气概,为了所谓的文化或者审美,为了所谓的礼仪和传统,人们拒绝承认这一点。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酒那么难喝,都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如果都做成甜酒,那么世界上可能就不剩多少粮食了。
在酱香拿铁成为爆款之后,我看到新闻说,商家已经加紧研发酒精巧克力。我觉得这就算是对路了,在我的童年,最上等的零食不是什么大白兔奶糖,也不是什么麦乳精,而是酒心巧克力。厂家用巧克力做成一个个酒瓶形状的外壳,在里面注入几毫升烈酒。一口咬破巧克力瓶子,酒香四溢,又甜蜜迷人。在兜兜转转那么多年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了美酒的奥秘。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主页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近期热门博文
重开博客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原来网友不读书
就在这一两天,你应该在微博、Twitter、抖音反复刷到我写的一段话。它来自《 穿牛仔服的国王---《马斯克传》读后 》这篇文章,相信现在你已经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和我的一整篇文章相比,摘选出来的这一段话其实没多少价值,只是有传播力而已。它给人一种虚假的智力优越感,认...
重开博客的一些技术细节
我在公众号里说我“准备重开博客”,并没说我“已经重开博客”,但还是有很多人很敏锐地已经先期抵达。所以说,并非所有人都丧失了逐字逐句阅读长文的能力。 这个博客还是基于我最熟悉的WordPress 搭建,因为我对它最熟悉,当年在上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过和我三十多岁时写博客不同...
火星任务在地
不需要去火星才有火星任务,火星任务就在地球。 几年前有条新闻,说是招募首批火星殖民者,单程票,去了就不能再回来,即便如此报名者也挤破了门槛。当时国内网络上也引发了极为热烈的讨论,我评论说:当初大家投胎来地球的时候,也是这般光景。 所以,火星任务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人生隐喻。...
拒绝新闻的生活
今天早上我7 点半起床,洗脸刷牙,给猫咪打针做早饭,再给自己沏一壶茶喝上。现在是 9 点半,我已经喝着茶读完了一本书,在微信里对亲朋好友分别做了针对性的推荐,现在打算和你聊聊这本书里谈到的话题。 当然,在一开始你不会关心这本书,你只关心一个话题:为什么你能读那么快?因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