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9

网络游民

 


​昨天看到一句话,我个人觉得很有道理。它说:人生就是一个躲避傻X的​过程,当年生活中傻X太多,浓度过高,所以人们​躲避到了网上。现在,基本上所有人都上网了,于是网络世界中的傻X太多,浓度过高,那么人们还得像当年一样继续跑​。
我回想了一下,事情似乎确实如此。当年我在现实生活里和人说不上话,网上倒是有许多人可以聊得起来,所以一头扎进网络世界。现在我每天登上网络,随便看两眼就觉得头痛欲裂。未来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如果不理解我在说什么,那么​这里我举个例子:在公元2024年,​网上的人们在兴高采烈地讨论美国登月是个骗局。
​有人解释过这个现象。网络世界在最开始的时候,​基本功能就是查询资料,然后就是自我表达。​前者带来了便利,后者带来了自我解放。然而,负面的影响需要在很多年之后才能看到,其一就是网上随时可以便利地找到资料,会让人们​误以为这个世界上凡事都能找得到答案。当人们对一切都有答案,而且答案就在网上时,就助长了迷信和狂信,很容易形成各种​狂信的小团体。
其二则是从自我压抑到自我解放,享受到网络的自由之后,很快人就滑到了​放纵的一边。对于什么事情都觉得自己可以发表一番见解,而且非常自然地​认为自己的见解就是正确答案。于是人就变得异乎寻常地庸俗,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臆测当做是真理加以宣称。传统的审慎自我反思​消失了,每个人都自信满满,平台的推荐算法又让每个人都觉得所有人和自己观点一致。
​这几天我一直在回味据说是物理学家波尔讲的一句话:浅薄真理的反面是谬误,而​深刻真理的反面依然是真理。在网上那么容易找到正确答案,这件事让我觉得​有些担忧。在网上那么多人持有正确答案,这件事更让我觉得​忧虑。
在今天,在网上还能讨论点什么问题的地方都不是​全民性的平台。最近我因为玩​音响的缘故,去到了国内外许多垂直类的发烧友论坛。在那些垂直类的论坛里,人们只在非常窄的​领域内讨论非常具体的​话题。我就觉得相当好看,觉得有点像是二十多年前,浏览帖子让人​获得新知,获得新思路。在这种地方,说“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种话,是没有人会回答的。说“我认为3mm钢筋才是提升音质的最佳方法”这种话,​会直接被炸号驱逐。于是,人就感觉到论坛的空气里有什么物质的浓度在下降,​让人神清气爽。
还有一些小众的社交平台,里面的成员大多因为不喜欢全民性网络平台的喧嚣,选择一个清静人少的地方待着。如果站方对于用户没有太强的干涉和管理欲望,那么这种地方​的环境其实相当不错。可以​讲讲话,没那么多爹突然跳出来横加指责。也可以认真讨论,​没那么多杠精出来打横炮,回应大多言之有物。当然,大多数人是很难适应的,尤其是​所谓的网上名人。因为一呼百应的感觉令人着迷,​持续不断的点赞、回复、转发提示让人沉醉。骤然失去这一切,去到一个冷冷清清,谁都不鸟自己的地方,​会想转身就逃。
其实,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在参与有限社交,和数量有限的人每天见面,每天对话。网络世界,尤其是全民性网络平台​,是无限社交。在正常生活中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就像是你早上一出门,小区路上、早点摊位、公交车地铁上,所有人都在和你说话,所有人都在表达,所有人随时在你面前暴发冲突,所有人随时可能逼迫你选边站队。如果你不慎说了一句话,99%的时间没有人要听,但是听到的那1%时间,会有无数人来质问你、指责你,​拷问你的动机。
但人并不需要这种无限社交,不需要在那么一个无比嘈杂的环境里小心翼翼地​保持沉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不需要和所有人保持连接。因此,要么是在内容上做限制,​要么是在人数上做限制,​去找寻互联网上的小岛而不是大陆。在小岛上,​网络生活可能过得更为惬意一些。
只不过所有的小岛最终也都逃不脱​衰落的命运,因为傻X浓度​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扩散。一个美好的小岛维持不了多少时间,当人人都知道一处世外桃源之后,那么人人都会前往,于是小岛就变成了大陆,​也就没有继续待下去的理由了。许多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未来的走向。人们当初从生活中逃离出来,​逃到互联网上。然而,这种漂流并不会有一个终点,​因为所有看似终点的存在最终都会毁败。于是人就只能一站又一站,朝着远处,朝着人更少的地方,​继续漂流下去,继续流浪下去。
一旦接受了这一点,在网上的无尽​漂流似乎也不算什么。当初你出发是有理由的,只要那个理由没有变,那么​就会不断出发。​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