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7

从八卦中学习

 


以前我不大能理解为什么旧社会的人们对相声演员如此鄙夷,为什么会那么看不起能给人带来欢乐​的艺人?最近几周看京津地区相声演员的直播大乱斗,​我理解了前人。正所谓脸都是别人给的,​面子都是自己丢的,怨不得任何人。
除了通过八卦获得一点历史心理学的脚注之外,我个人还有一点别的收获​。那就是我发现有相当数量的长期关系,走到后来都只剩下双方相互之间深深的​鄙夷。
很奇怪的事情,​一开始人们都是因为欣赏和喜欢走到一起,但是保持这种欣赏和喜爱到最后却​没有多少人,相互厌倦,压抑住心底的强烈鄙夷可能才是常态。以前我看过一句话,​把这个过程形容得很好:因为误解而走近,因为​理解而离开。
朋友,情侣,夫妻,​很多人都是这个样子。世界不单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而且里面的大多数人都是​对付着过。
​所以,我就有一个问题:持续​地欣赏和喜欢一个人究竟有多难?用这个社会里的流行腔调,​很容易说出“做人要知道感恩”之类的话​。但要感恩什么呢?感恩一个人一直有​优点?感恩一个人一直​让人喜欢?这怕是不成立的事情。​习惯之力,无可抵御。
无论是欣赏具体的哪一个点,时间久了,就会变得习惯。一旦习惯,就会变得熟悉,因为熟悉,就很容易看轻​。既然看得轻了,也就没有了欣赏。而喜欢的情况还要更糟糕一些,所有人都有类似的体验---得到可以轻易地摧毁一切喜欢。​无论之前多么喜欢,一旦到手,开心不过五秒钟。人们真正在意的是自己喜欢的人和物不能在江湖上游荡,​有落入他人之手的危险,必须落袋为安。一旦​落袋,签了名,盖了章,贴了封条,就可以放在博古架上不用再多看一眼。
所有的这些习惯,这些习以为常,这些视而不见,都​隐藏着鄙夷的种子。
这个社会里流行的话又说​:双方都要保持自我成长,​任何一方不掉队始终保持适配才是长期稳定关系的基础。相当精明的说法,问题是自我成长指向何方?双方都持续做大做强,那也不过是习惯变大变强,​习以为常和视而不见还是会发生。因为习惯和熟悉,一切都​已经看过太多,也许反而增加了鄙夷之情呢---​你就那两下子,老是那两下子。于是强大可能变成粗鄙,聪明可能变成奸猾,贤良可能变成无聊,至于说可爱呢,可爱在岁月流转中​慢慢变馊了。
幸好,习惯之力,无可抵御,​所以大家继续对付着过吧。
我想,这可能还是个自我认知​问题。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并不熟悉,那么他所谓的喜欢也好,所谓的欣赏也罢,都是不​牢靠的。他觉得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而已,其实他并没有真实的眼光去找见自己真实所喜,他也并没有能力去支付和维持自己的喜欢和欣赏。稍微时过境迁,心念转变,​一切喜欢和欣赏就荡然无存。当然无存,因为一开始的基础就不​存在,一切都是“我觉得”而已,一切都是“应该那样才对”而已。
​古话说:贵易友,​富易妻。​在今天可以这么理解:人看重的是外部条件,以及外部条件约束下的选择,但并不在乎自己的内心,也不在乎自己是个什么人。所以,地位提升了就要换一批朋友,发家致富了就要换​几个老婆。至于说按照这个人的本心本性究竟和什么人待在一起才舒服自在,​没有人关心这个,换就是了,换到满意为止。
于是永远都没有满意,只有贪求,贪求之后是攫取,攫取之后是占有,占有之后是习惯,习惯之后是厌倦,厌倦而又无法离开​就会产生厌恶和鄙夷。因为极度厌恶和鄙夷而离开之后,继续重复同一循环,​直到老到折腾不动,循环终止。
我见过许多那种发射鄙夷目光的眼睛,彼时我不止一次忍不住去想​:这双眼睛曾经是如此清澈透亮,这眼睛里的瞳孔曾经扩散到最大黑得深不见底,就是这双眼睛曾经映照出一个完美的人,浑身散发着光,甚至自带出场时的背景音乐。然而转瞬之间这一切就都消失了,只剩下略比仇恨低一个​等级的鄙夷。消失掉的并非是眼中的光亮,消失的是​心光。
有一句国外西方传记书里经常出现的句子,句子本身朴实无华,但是每一次读到都能深深将我打动,​它说:从此,他们之间保持了终身的友谊。保持一辈子的欣赏和喜欢​究竟有多难?大多数人把这归结为运气。我不认为是运气,这是两个​内心清明,清楚认识自己本性本性的人相遇。这样的人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因为对,所以​不会习惯,谁见过左手鄙夷自己的右手呢?​谁见过左脚厌倦了右脚呢?
人真正鄙夷的是自己,​起码是过去的那个自己。人真正难于相处的也是自己,​很可能就是此时此刻的那个自己。所以,也就总要存在一个“对方”​来承载一切。这就是我从八卦中学到的东西。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