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回答:怎样做个穷人家的孩子

 


收到一条读者留言,看完我很是唏嘘感慨。为了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线下麻烦,这里我隐去了这位读者的 ID​:

我家不富裕,爸妈辛苦挣钱供我读书。我现在研一,从九月份开始没再向家里拿过钱,靠学校发的补贴生活。今天正愁钱不够,上了研究生周围人穿戴都是能叫上名字的品牌,我也会有攀比心理,加上自己本身不会穿搭不会购买平价好看的衣服,自己会想买品牌的衣服来加持自己。

穿着是我花钱的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旅游。我喜欢四处旅行,去感受南北生活的差异,去体会每个城市独特的魅力。这两个地方需要花钱,可是学校发的钱就那么多,我又不想再向家里要钱,这样子我会过得很窘迫。现在早饭和晚饭是自己蒸鸡蛋红薯玉米解决,这样可以省下一笔钱。

今晚看到央视新闻发的文章:“ 浙大回应“受资助学生晒国内外旅游照”:取消其受资助资格”,我本科期间是拿助学金的,我靠着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去了九个省份,看到这篇文章我感觉很矛盾。我知道自己因为家里穷困拿着助学金,这笔钱是让我用于生活学习的,不是让我去旅游的。可是我也是处于大好青春年华的年纪,我因为家里穷就不能去旅游吗,就得真像贫寒子弟那一心一意学习,啥都不关心吗。

我旅行的钱是自己攒的,去旅行也是穷游,火车、硬卧、青旅、公交,吃的我都买馒头饼之类的,尝尝当地特色实惠的小吃,景区的东西从不敢花钱买。看着我朋友圈我去过那么多地方,其实我自己知道那是“精装的朋友圈”。叔,我想问一下,穷人家的孩子不配旅行吗,哪怕是低配版的旅行。

补充:我是不是不应该有任何奢望,什么穿品牌衣服,什么旅行,这些不属于穷苦人家的我,我应该本本分分当个穷人家的孩子​?

其实我一点都不反对这位读者的行为,早在2018年 6 月 6 日,我在《从一只烧鸡开始》一文里就很清晰地阐明过我的态度。不过当时我是写给我们这些旁观贫困学生的人,​算是一种说服和劝导。今天的情况又有些不同,我需要直接回复一位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贫困​学生,和对方讨论一下​应该如何应对人群,生活在人群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坦白说,我应该属于人群中的少数。我的观点是接受资助的人有权自行编列预算,自行决定​怎么花这笔钱。至于说他月初拿了钱去点了一只龙虾吃,导致后面大半个月天天咸菜就馒头,​那也是他自己的事。不能因为他吃了龙虾,就​以此为由剥夺他的资助资格。

但我说了不算,​多数人的观点和我相反。人群上了一定数量,观点就会​逐渐统一起来。​应该承认,人们的确有爱心,也愿意提供帮助。但是这种爱心和帮助是有限的,不会超越人性本身的局限。​什么是人性的局限?有一句网络流行语形容得非常贴切:

「既怕兄弟你吃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拥有这种心态的人是大多数,构成了一个人周围的​环境。为这样的一群人所包围,给出的捐助​其实是带有隐性附加条件的。于是,接受捐助的人在道德和道义上需要维持贫困的状态,并且这些钱只能用于​食物和学习用品。如果是用于生活,那么享受型消费和炫耀性​消费就会引发极大的反感乃至是愤怒。

这里的隐形附加条件也有它的道理,人们之所以乐意资助一位年轻的学子,其实是为了满足于改变他人​命运的隐秘欲望。所以,哪怕是山区助学活动,捐助者要选择成绩好一些的学生,选择​面临辍学危险的女学生。人们不是真的想要那个学生有三餐可以吃饱,有衣服可以穿暖,人们期待在自己的帮助下,一名学子得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因此改变了自己原先的命运。所以,接受资助的学子如果用这笔钱去旅行或者买名牌衣服鞋子,​人们就感觉到希望落空。

就旅行这个问题,我当然可以说古人也支持「行千里路,破万卷书」,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到人间四处看看,这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可能还是更为重要的学习方式。然而,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想法。在一般认知中,大众有着相当固化的观点,认为学习就是在一个叫做学校的地方,坐在一个叫做教室的房间里,听老师讲课做笔记做练习,​然后完成作业和考试,最后拿到文凭​---这就是关于的学习的一切。​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旁门左道,都是​偷闲耍滑。

​大众的这种观念很难改变,尤其是看到“旅行”​两个中文字的时候,不满和愤怒之情就会升起。不是针对任何个人,​大众是针对所有人。还记得那句话么---「既怕兄弟你吃苦,又怕兄弟开路虎」。就算是在朋友圈里发旅行照片,还在上班的人看了就会愤怒:为什么我那么辛苦地工作,​而有的人就可以那么清闲?​去农家乐旅行的人看了就会愤怒:为什么要发​普吉岛旅行的照片?这是在羞辱我没钱吗?

中国人不大见得惯别人闲,更别说是​舒适地闲。​我觉得这是个文化问题。

就像是网上的笑话说的那样​,一个人在公司里喝咖啡还是喝茶,老板对他的评判会截然相反。看到喝咖啡,老板会觉得这个人很努力,主动喝咖啡提神去​工作;看到喝茶,老板会觉得这个人太闲了,是不是应该再加一倍任务量?都是文化问题,喝茶在中文世界里是雅事,​是消闲,是享受生活。而喝苦涩的烤豆子水,那就是牛马的自觉。

所以,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不是大家尽量避开「旅行」或者「旅游」这两个中文词?我们改成「社会实践」​或者「社会观察」会不会更好一些?

​这是句玩笑话。如果我要严肃起来的话,​下面就是我真正想说的:

不要​低估人性,更不要高估。人性中有良善的一部分,但是更容易起作用的是自我满足​的心理。​可以帮助别人,是一种自我满足。在这种自我满足下面还有很微妙一层---看到比自己过得不如意的人,​会更加自我满足。社会倡导前者,强调阳的一面,​并不意味着阴的一面就不存在。也正因为有阴的一面存在,所以有些人有意无意地倾向于​让救助对象保持贫困。

也就是说,资助了一个穷学生,那么他最好在毕业前一直保持着这种​清贫的生活状态。​这对于捐助者,对于捐助机构,都有好处。前者会觉得持续的满足,后者则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成就。穷学生穿上了名牌,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吃上了龙虾鱼子酱,也就脱离了贫穷的造型,那么之前这些​资助的行为还有什么意义呢?哪里还有感恩之心呢?

我觉得这件事情特别残酷。得到资助的同时,继续保持清贫的造型,限制自己的欲望,​这是贫困在造成持续伤害。​贫困伤害的不是一个人的肠胃,而是摧毁一个人的精神。贫困让一个人持续处于自我限制,自我约束,反复否定自我,坚信世界上大多数稍微好一点的事物和人都和自己没有关系​---这是精神摧残。即便所谓成人成才,这种摧残的后果会伴随一个人一生,​名望和财富都不能改变内心深处那个卑微的自我。嫉妒、仇视、愤怒、自大、狂妄、奢靡、造作,​从那个卑微的自我上升起,等于是毁掉了一个人的一生。

从个人经历和个人理解来说,贫困学生得到资助这件事很重要,​这是宏观层面。站在微观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笔钱,可以让某一个贫困学生在心理上感觉自己终于和其他同学拉平,觉得大家「都一样」​。觉得「都一样」,就是拯救了一条灵魂,而不是保持这条可怜的灵魂一直处于游离于人群之外的状态,保持「一切和我无关」的状态,让贫穷无休无止地​像一条鞭子一样反复抽打在他们赤裸的脊梁上,如同无间地狱里永无止境的惩罚。

贫穷是一种可改变的生活状态,但不应该​固化成一种精神状态。

所以,这位研究生朋友,你要旅行就去旅行吧,但是考虑到你要在人群中生活,那么请你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来。不要发朋友圈,不要发社交媒体。你做这件事情是为了丰富自己,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知道自己你​通过努力和别的同学过着类似的学校生活,你知道经济拮据并不影响你享受生活,有这两点就足够了。

至于说衣服,​我认为那是毫无意义的炫耀。当然,青春期的时候一个人会很在意自己的形貌​,幻想换套衣服,换个发型,换双鞋子就会产生很大的改变。但这是炫耀的一种,会​很容易引发关注,关注又会导致愤怒。其实​,重点从来都是你自己是个什么人,而不是你穿一身怎样的皮。换一身皮不会改变任何东西,我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身破衣烂衫,一套迪卡侬能穿五年,现在连头发胡子都懒得剃,照样和朋友坐下侃侃而谈,​没有丝毫不自在的地方。

按照自己内心指引去生活,远避人群,找寻生活的真实和生命的意义,​这本身就意味着放弃对于虚荣和炫耀的追求。「都一样」说的是内在,​而不是外表,请珍重地保护好你的心,不要从一个极端又落入了另一个极端。

​祝你旅行快乐!哦,不对,是社会实践快乐!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