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不去看非常非常优秀的电影,喝非常非常特别的特调,挤非常非常有品的 live house,坐非常非常有格调的咖啡,我就获得了一个福利:可以安安静静听身边的人们讨论它们,但我自己就像是隔着几万光年观察另外一颗行星上的生活。
对此我再满意不过了,没有丝毫压力,没有任何焦虑,甚至都不需要假装关心,假装好奇。不用参加讨论让我觉得自在,没过去是最好的借口,我坦然得很。
对了,也再没有了在社交媒体上发照片的需求,就像是一艘二战时进入攻击准备的潜水艇,保持着可贵的无线电静默。
我失去了品位,终于。
在我文艺青年和文艺中年的生涯中,最大的障碍就来自品位。品味让人陷入无尽的比较,无尽的追逐。哪一种音乐更有格调一些?更有个性一些?更特别一些?更小众一些?然后,我去哪里听最新的一曲?去买最新的专辑?去哪里去听现场?
书籍、电影、音乐、戏剧、画展、服装、饮料、食品都是这样。它们并不单独存在,任何时候,它们周围总有一群隐形的评判,在评论,在打分,在议论高下。你得做个聪明人,知道鄙视链的结构,努力找寻上游。找到之后快速上手,快速体验,然后给出满足这套鄙视链结构所需要的聪明评论,变着花样赞美或者是践踏。现实生活中,品位的快捷路径来自践踏。
干扰,都是干扰,所以这些聪明的话语,敏锐的甄别,冷酷的判断,和具体的事物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品味的要求是区分高下,在鄙视链上找到合适位置,而不是深入了解。看起来怎样,感受起来怎样,要比「是什么」更重要。
真实的世界围绕「是什么」而运转。一个人去弄明白「是什么」是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而且在过程中要排除自我所带来的干扰。因为自我总是倾向于给出快速判断,总是倾向于捏造结果,总是倾向于扭曲现实来符合个人偏好,也总是倾向于证明自己是最聪明最有品位的那一个。然后现实就会残暴殴打这样的人,用这种方式无声回答:「不,事情不是这样理解的,也不是这样运转的,你的品位什么都不是,连事情的汗毛都不算」。
「看起来怎样」,「我感觉怎样」和「是什么」是两回事,中间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我」。「看起来怎样」,这是「我」的判断,「我」的分析,这些话语代表的都是「我」。「我感觉怎样」,这是「我」的感受,「我」的内心活动,同样也都代表着「我」。问题是,这两者经常有抑制不住的冲动,把自己等同于「是什么」。看起来怎样,那就是什么。我感觉是怎样,那就是什么。现实听了,就在暗中套上指虎,攥紧了拳头,从身后无声接近。
我现在不会说:「对对对,那个是真牛屄」,或者:「对对对,那个是纯傻屄」。因为它们是一对虚词,什么都没有说清楚,连「是什么」都没说,就开始做起了判断,这种判断又有什么意义呢?它们甚至都不能指向事物或者人物的本质,而是指向自己身上的皮毛,用来给这层皮毛抛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