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6

新川菜,旧川菜

 


昨天很凑巧,​中午和晚上连着吃了两顿川菜。中午是宜宾驻京办的招待所南翠花店,晚上则是眉州东坡的1996·​主厨餐厅。这两家之前我都去过,印象美好,这次算是认真复习,​仔细思考。
北京的各地正宗美食要去​各大驻京办,这是个共识。陈晓卿当年带我去吃正宗安徽臭鳜鱼,就是在西四环上的一处安徽某​地驻京办。而我第一次学习红柳烤串则是在​巴州办事处,后来又在乌鲁木齐驻京办复习过多次。说起来宜宾这家南翠花店要特别一些,号称「京城第一川菜」​。
门店很破旧,80 年代​商场风。但是中午挤满了人,还有很多人在门厅​排长队。给我的感觉怀旧又亲切,就像是去到了四川的​某个三四线小城,​在当地人最追捧的一家餐厅吃饭。
1996​·主厨餐厅则是截然不同的风格。在北京,名字里加点的餐厅​一看就知道是奔着米其林、黑珍珠而去的。比如说我们滇菜在北京最贵的店,名字就叫「泓·0871」,0871 是昆明的电话区号,不是暗示从公元​ 871 年开始创建。和菜头,一看就知道是街边夫妻小炒店。和·菜头,那就暗示了菜头都是用分子料理的方式做出来,巨大的白瓷盘子,中间有一小撮菜,点上一些​泡沫。
眉州东坡是北京的著名川菜饮食集团,1996 年是第一家店开张的​年份。这家主厨餐厅是在原有餐馆上的升级,单独弄出来的一个高端品牌,做​新式的川菜。北京的许多餐厅都会做类似的事情,比如意大利大众简餐叫做安妮家,全城布点,升级后的高级餐厅叫 Ponte,沙拉根根可数,开始提供熟成牛排,红酒杯也不再是厚玻璃​的。
两家川菜吃完,​对比很是强烈。南翠花店还是那种传统的风格,坚持用大碗大盘,温厚地尽量保证数量,调味上也不做任何让步,接受不了辣味、麻味、红油那就别吃,反正想吃就必须按照传统工艺来,就得是那个味​道。 2024 年了,客人再多,利润再高,依然保持着县城小饭馆的​布局和格调。
1996·主厨餐厅有很多创新,​如果菜式不做创新,那么食材就要做创新。都不创新,那么器皿上就要做创新。讲究一个似有似无​、似是非似之间,​型虽然变了,但是神还连着。说实话,我吃过那么多川菜,看到川厨做过那么多千奇百怪的创新,但是昨晚当我看到一个托盘上 8 个高脚杯里放着 8 种泡菜端上来时,​还是有点崩不住---我自己吃过,也泡过四川泡菜,我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所以高脚杯和泡菜​这种组合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其实这两顿饭吃下来​,我个人的最大感受是困惑。因为我已经模糊了关于川菜的标准,什么是好川菜我失去了​相关概念。
南翠花店亲切友好,味道正宗,但我都已经快五十岁了,菜式却和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变化不大。在另外一方面,我又的确认为川菜厨子是最具创新精神的一类人,在川渝地区,餐饮是个时尚流行业,​过几年就要推出几种新菜新吃法,川厨就不曾停下过脚步。就算是重庆火锅,只有这个名字是不变的,这个吃法是不变的,而所有所谓的名店都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
1996·主厨餐厅毫无疑问要更现代一些,但是 399 元一份的麻婆豆腐实在让我感觉到陌生。川菜在我心目中是亲民、美味、变化繁多的代名词,在丽江、在拉萨,街边夫妻档小店的几盘小炒,​大碗米饭还有免费米汤无数次拯救过我的一条狗命,修复好盛宴对我灵魂的腐蚀。如果他们当时也开出 399 一份的价格,那我怕是会倒在街头​不起。
对于餐饮界「创新」两个字,我现在​看了全身上下会有一种麻感。比如说我们滇菜的创新,我就吃过一道​鲟龙鱼筋炒干巴菌。干巴菌是云南极为名贵的野生菌,请​吃干巴菌意味着情深意重,视金钱如粪土。但是,干巴菌味道那么浓烈的菌类,味道都压不住鲟龙鱼筋的腥气。确实是创新,确实是用很贵的食材加上更贵的食材,​就一个问题:味道呢?
然而尴尬之处在于,我对于传统​也并不是全然买单。我有个四川的艺术家朋友,和我无数次说过他童年时代的美味,说是在京城多年遍寻不到,那东西叫做「滑肉」,是四川才有的特别菜式。然后我们吃饭的时候,我搞来了一份,他才吃第一口就大赞,说​就是当年的味道。我吃了一口,觉得​相当一般般,心里忍住了一句话​没问:兄弟,你吃过福鼎​肉片吗?福建的一种小吃,​满北京都有。
所以我两头不落好。我个人欣赏​旧川菜,但是又觉得他们原地停留了太多时间。因为有无数忠实拥趸,自身就缺乏求新求变的​动力,就像是​去吃一家前天的餐厅。我个人寄望于新川菜,但是又觉得他们经常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贵而贵上加贵,脱离了川菜的本色。虽然新菜式很多,有记忆点的菜却很少,这一点远不如旧川菜餐厅,别人总有一两道菜很能打,过段时间不吃还会让人念想​,忍不住去复习一番。就像是望京一号的双色花椒鸡,眉州东坡的肘子,望京宜宾燃面店的燃面​,双井老妈兔头的兔头。
回想川菜第一次北侵的时候,董竹君在上海这种十里洋场第一次为本地饕餮客带去了川菜,​而且就此站稳了脚跟。那家店的中文名字朴实无华,叫做「锦江川菜」。英文名却有些特别,叫做「金刚」(KingKong),电影《人猿泰山》​里的那个金刚。那么,她当时做​对了什么?她又如何选择取舍?她如何让食客接受和喜爱川菜?​我很好奇。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