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5

没有记忆的年轻人

 


我是不相信什么「整顿职场」的说法的,整顿与否和年轻年老无关,和勇敢怯懦无关,​它只是个记忆问题。
现在是 2025 年元月,如果有人向我提起任何面包,我会默认价格是 5​ 块。然后我会意识到不对,这个价格需要向上修正。哪里来的5 块​?那是我小时候的记忆,一块「过得去的」​面包的价格。现在当然早就不是这个价格了,但是记忆锚定了 5 块,于是我在不思考的情况下,头脑会自动锚定到这个​数字上去。
职场也同样如此。对于我这样的 70 后而言,「职场」本身都是​一个新词。工作天然对应的不是什么可以自由来去,双向选择的「职场」,而是另外一个单词​:单位。
​那么为什么没有「整顿单位」的说法呢?因为「单位」不是「职场」的概念,要严厉沉重得多。在我年少的时候,一个人有没有单位,意味着他有没有社会地位,​他过着有保障的生活还是在社会上漂流,甚至意味着这个人是否可信可靠。一个人一旦失去了单位,不是失去一份工作,而是失去了整个社会地位,经济来源,社会关系,甚至是个人身份​,被彻底驱逐到社会边缘。
六零后七零后天然就喜欢做牛马?​天然就喜欢服从?​不是的,他们有关于单位的记忆而已。他们知道「整顿」这个词从来都是指自上而下,他们更知道「整」这个字的​意义和分量,他们还记得许多生动鲜活的例子,明白个体在集体中​反抗会发生什么。
小朋友没有这种记忆,所以可以毫无顾忌地「整顿职场」,可以一言不合就「掀桌子」​。这不是什么因为勇气,而是因为富足,因为繁荣,因为自由,​因为没有挨过毒打的记忆​,没有关于匮乏的记忆。
具有人身隶属关系、具有个人身份标定作用的单词「单位」,从社会生活里隐退​下去并没有几年。具有自由市场、市场经济特点的单词「职场」,在社会生活里不是从来就有。「职场」让人身解除绑定,让人拥有自由择业和迁徙的可能,是因为是社会上有那么多事需要人去做,有那么多行当和生意需要人去跑,也是因为社会上有一个繁荣的市场可以满足人们千奇百怪的需求。这样的​日子,不过是几十年时间而已。
小朋友们生下来,​就见到了社会最友善的一面。​在我小时候,教师体罚学生是家常便饭,交警用大嘴巴子教训违章者是街头风景,单位小领导芝麻官给人「穿小鞋」可以把一个人整得​死去活来,而且还​无路可走。当然,现在这些现象都没有了,有法律,有规矩,凡事商量着来。连打架的人都少了很多,​因为赢了坐牢,输了进医院,都会耽误赚钱。
很自然,「整顿职场」也没什么的,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换个地方​投简历就好,但是走之前爷一定要把这口气先给顺了,你又奈我何?而且,网上还有那么多人为此鼓掌,大声叫好​,让人感觉好得很。
不过,谁又能保证社会永远都那么友善呢?​对于许多人来说,社会就是这个样子,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我从来不那么觉得,​我经历过社会不那么友善的时代,我在冬天里去过人才市场,看见过别人左手接过简历,右手就扔进脚边的垃圾桶。我见识过人们为了得到一份安稳的工作,要经历多么残酷的厮杀,然后一旦得到就弯下腰紧紧抱着,​为了保住它可以付出任何代价,无论是时间、金钱​、消化道还是尊严。
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活得太短,​只有七八十年,所以在一二十岁的时候见到的世界只是一个瞬间,却把这个瞬间当做了永久。就像是哈马斯,和以色列相安无事相处了多年,就忘记了以色列当初伸出利爪獠牙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忘记了这些人如何满世界追杀纳粹,以一国之力击败整个中东,且​不止一次。而那些拥有记忆的人,看到以色列把哈马斯直接抹去时,感觉是​水落石出:果然,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之前的温情​总感觉哪里不对。
也许再过五年,回头再来看所谓「整顿职场」时,它就是个遥远的笑话。新的记忆产生了,对于「职场」两个字人们会有新的理解,​也会有新的体感。在供需关系的左右移动之下,​个人的处境和选择也会发生变化。经历过一整个供需变化周期的人,知道这种动态关系究竟意味着什么。当「整顿职场」和「掀桌子」频频发生时,也许说明很快就要整顿不下去,马上​就要掀不动了。
没有记忆,也许是一件幸福的事---看不见世界像个钟摆一样往复来回,​而是一路向上,向上,继续向上。​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