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9

抄无可抄

 


近来又有读者向我倾诉自己遭受抄袭之苦,以前更多是写作者,如今则是​软件独立开发者,​而做视频的目前一个都没有。

关于抄袭的问题,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亲身经历。大家​听得进去就听听,听不进去就当听个故事好了。以前我很在意他人抄袭我的文章,尤其是有些人直接同步​我的博客或者公众号,我写一篇立即搬运过去一篇,让我非常上火。

现在我不在意了,​也没有那么多人再干这种事。事实上,我追踪过这种同步搬运的账号,​没有一个最终能坚持下来。​而且,我还发现了一件尤为古怪的事情:无论是搬运我的文章,还是发文讨论我​或者我的文章,都不能获得流量。但是在我这里可以,哪怕留个言​都会有很多人看。

我自己对此的理解解释起来稍微有一点复杂,简单说​就是文章随人。复杂一点展开说,就是一个人的持续创作,持续存在,会吸引一批因人而来的读者或者追随者。也就是说,创作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重点不在于我写了什么,而在于我更新这个动作,​乃至于人们反复前来仅仅因为我就是我。于是,在别处有我的内容其实不重要,讨论我的内容也不重要,读者要去我​正在真实活动的处所。

正在为抄袭所苦,为摘桃子所苦的读者朋友们,可以​琢磨一下上面这段话。

如果读到这里都没有问题,那么接下来我想继续再深入一些​。其实,一篇文章也好,一个 App 也好,一个工作项目也罢,它们本身不重要,甚至都不是你的​真正目标。它们是什么?是一种介质​。​介质用来干什么?​用来连接两头。​一篇文章利用文字为介质,在你和读者之间建立连接,他们不是读文字读文笔,而是通过文字了解你这个人,阅读你的脾气性格你的头脑思考乃至于是你这个人的灵魂---你最终是以你的内在而吸引到读者,文字​是个中介而已。

App 是你和用户建立连接的介质,他们喜欢的是你这个人帮他们解决需求的方式和审美,其实还是你本人。工作项目是你和合作者建立​连接的介质,他们喜欢的是你的能力,你的靠谱程度,和你​共同协作时候感觉到的踏实安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力量感和现实掌控感,​其实喜欢的还是你这个人。为什么经常有读者宣称,通过阅读感觉到作者是自己「老朋友」,一直在和自己对话​?为什么他们不说反复阅读某一篇文章,感觉文章是自己的「老朋友」​?

如果上面这些话你也可以接受,那么现在请容许我反过来说一下:

如果你写了一篇得意的文章,然后你担忧或者愤恨别人的抄袭,那么这就意味着你认为​自己的文章一旦被别人拿了去,别人就可以和读者建立连接。​一个人可以,那么所有人都可以去建立。​既然是人人都可以的事情,那么你就创造了一个万能插头。万能插头没什么意义,​人人都可以建立的连接是非常浅表的连接,也自然很容易会断开,所以你这篇文章本身价值极有限。你此时担忧或者愤恨不解决问题,你真正需要做的事情改进你的写作,和特定的读者群体建立起深厚的连接​。这样一来,抄袭​就变得毫无意义。

获得一个​忠实读者/用户/合作者胜过 1000 个鼓掌的路过客,累积忠实读者/用户/合作者最终会形成事业,你的创造和付出会形成质变---这句话你​能接受么?​能接受的话,关于抄袭造成的困扰问题我就已经回答完毕了。

这里还需要额外说​一件事:不要把点子当做是创造。

以前我写博客的时候,经常一天更新​ 3、4 篇。往往是有个什么想法​我就写几百字,然后随手扔到博客上去发表。有人看了就劝我,说是你不能那么轻易地公开这些想法,这些灵感,会被别人抄了去,作为启发和借鉴​写成文章,那么你就亏了。

我没有听,​然后一直写到了今天。​为什么?因为我从来不认为点子和创造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每天我有一万个念头,为什么这一万个念头没有变成一万篇文章呢?​那为什么别人看了其中一两个,就能写出一篇文章来?​因为我的积累并不够,别人的积累已经满足,只差一个契机就可以完成创作。所以,我不认为那个点子就是一个作品,我也不认为​别人那么做就是抄袭。

对于我而言,看到别人用我的一个想法完成了一篇文章​反而会感到很高兴。​高兴在哪里呢?高兴在我有一天能产生一万个念头的能力,而这一万个念头里包含了许多可以成就一篇文章的​起点---拥有这个能力才是重要的,别人拿去用了则​没那么重要。

而用一个点子撑起来的一篇文章,一个产品,一个项目,​本身就是容易被克隆和抄袭的,因为深度有限。而真正的创造物则不会,因为创造者想得足够深,足够多,足够细,它之所以能够顺利运转不是因为表面上看到的形式。回到刚才的话题上来说,那就是介质不重要,介质能否准确传达用意,并且为​对象所接受才重要。

​互联网上面的这种事情太多了。ins 很好,有多少家抄 ins的,像素级复制,​最后为什么没起来呢?我认为是因为展示自我,炫耀生活这一层用意并不能通过克隆品​体现出来。在拼多多出现之前,​又有多少家试图复制淘宝商城的?​结果又如何呢?

点子很难撑起一个大东西,更别说有生命力的大东西了。看起来有用的点子其实没什么用,看起来直接解决了某个需求的点子也没有用,有洞察力的点子创造出需求来的点子才有价值,它几乎和​成功执行出来一样重要。

所以,最后我还有一个很怪异的结论,你​再看看能不能理解:能够被抄袭,抄袭也能产生等同效果,说明你创造的东西本身不够好,并不具有真实的价值和真实的生命力。如果可能的话,首先应该追求创造的快乐,然后是不断深度打磨创造物,​打磨到让人抄无可抄。在写作这个单一领域内,这意味着你成为了完全的你自己,​于是让所有的模仿大赛变得毫无存在的必要。

我希望我说清楚了自己的想法,也希望有人能​忍住愤怒看到这一句---歹人总是存在的,环境总是难于改变的,但是你成为你自己这件事只和你自己有关,甚至仅仅只是需要诚实​和勇气,于是没有人能夺走你创造的快乐。​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