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5

不是蠢,只是笨而已

 


面对错误,面对失败,人们经常会自责:「我真蠢」。通常我不会劝慰,因为我理解这种自我惩戒能带来一种另类的爽,和挠发痒的伤口一个道理,不让挠就是不人道。但我的确认为这里的中文有一点小问题,「蠢」不是合适的那个字眼,「笨」才是。
蠢和笨有很大区别吗?这两个字不是经常连在一起用的么?在我的理解里,蠢和笨是两回事,蠢人和笨人也是两种人。过几天就要到二十四节气的惊蛰了,据说惊蛰会打雷,把蛰伏在泥土里的小虫子唤醒。虫子在泥土里蠕动,东北方言所谓的「蛄蛹」,就是「蠢」字的来源---意思是笨拙迟缓,看字型就很清楚了,蠢就是春天的虫子嘛。
重点在于虫子,虫子这种形态局限了虫子的可能。换句话来说,虫子的问题不在于笨拙迟缓,而是它没有办法认识这个世界,甚至也无法认知自己。当然,虫子肯定不会觉得自己笨拙迟缓,每一刻都蛄蛹得很自信,不信你随手捡起一条感受一下它蛄蛹的气力。
笨在我理解里是思维慢的意思。别人花 5 分钟想明白的事情,笨人需要半小时。别人听一次就能理解的东西,笨人也许要反反复复许多次才成。但是和蠢人不同,笨人是有光明未来的,他只是慢,又不是根本不会去想,根本不会去做。无非是聪明人通常早到,笨人会晚点。笨人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是和蠢人最大的区别。
而且,笨也不是什么多大的坏事。「笨」字有个竹字头,它最早的字意是竹子的内膜。所谓「竹其表曰笢(mǐn),其里曰笨,谓中之白质者也。其白如纸,可手揭者」,竹子的表皮叫做笢​,内里叫做笨,就是其中白色部分,​它白得就像是纸,可以用手揭下来。用来形容人的时候,意思是​纯洁清白。
后来不知道怎么转成了笨重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身量​,最后又转成了今天的头脑迟钝不聪明​的意思。所以,别人说自己笨,不妨理解为自己因为纯洁清白因而显得有些​头脑简单,那是不懂欣赏而已。
所以,当人们自责的时候说自己蠢,我就要仔细看一下,是不是做了本来不该做的事,​那才叫蠢。但通常看下来,人们只是笨而已,也就是事情没做对,或者事情没做到。不过是个暂时的困境,调整一下,重新尝试几次,也许就​能做对​或者完成,​无非是多了一些周折罢了。
如果你一定要我在「蠢」和「笨」之间做个选择,选一个字来作为自己的特质,那我肯定选择「笨」​。事实上,我一直承认我是个笨人,也一直在努力避免做个蠢人。​从小到大,我都是班上最后知道八卦的那一个。同样的,许多​别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理解和领悟的事情,我要原地兜兜转转很久才能想明白。当然,只是因为我也有很强的一方面,​笨的这一面就被掩盖了。​但是别人不清楚,我自己还不知道么?
笨没有问题的,我很早就接受了这个事实,也不认为比别人多废一点时间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最终能抵达就行。而蠢是绝计不能的,​尤其是自我评价时用上这个字,因为一切自我评价都指向未来的自我实现。一旦成为蠢人,意味着断灭了一切未来的​可能,而且是相当自信地主动断灭。笨人起码会承认自己笨,而蠢人对自己的蠢从来毫无觉察,这就是问题所在。
经常有读者说我有「厌蠢症」,我反思了一下,的确是有​这个问题。看到一个人的一句话,看他怎么选择中文单词,看他怎么组织句子,我就可以推断这个人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那么想。如果我认为对方会在自己的这种想法里怎么都出不来,​那我就会瞬间失去耐心,因为那是蠢,蠢因为无自知无自省,所以是无药可救的,​继续交流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事实上,当一个人自责的时候,大概率就只可能是​笨。因为蠢人不需要自责,更不需要反思,自己永远是对的,​错的是全世界。如果一个人还能自责,说明并不蠢,​还有找到出路的希望。
每天都会有读者前来留言,每天也​会有读者根本不理会正文内容径直倾诉内心苦闷。那我希望下一次有什么人来我这里留言自责的时候,记得用「笨」​来形容自己,不要随手就用「蠢」字。​这样,多少为自己的未来保留一点希望,保留一点光明。有这一点点光亮在,倾诉完毕,人就可以继续前进,​也就依然有可能最终抵达。此外,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考虑,你们也不希望我打开留言区的时候,满眼看到的都是浪潮一样的蛄蛹而来吧?​那我还写什么个劲儿呢?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