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9

恋物

昨天晚上,翻到一个贴吧神贴,发帖人在十五年间通过同一条帖子记录自己玩过的文玩。从最初的一条单圈凤眼菩提开始,他盘核桃,盘葫芦,盘松石,前前后后几十样东西。每样东西时隔几年都会再次出场,可以看到颜色、光泽的变化。而这个人呢,十几年间拍摄的场所从一处工地去到另一处工地,一直没有什么变化。
一开始我很想笑,因为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在我看来既不美,也没有多少品质可言,想不通他为什么那么喜滋滋地整天盘玩。尤其是有一个巨大的葫芦,差不多有个三四岁小孩那么大,这玩意儿说是要用手盘,我很难想象后面的工作量,也不理解抱着这么一个东西用手摩挲有什么意义。
但是看到第七年第八年之后,我的笑容消失了。因为我看得出来,他发帖不是为了炫耀藏品,也不是为了证明技巧,而是纯粹地做记录,记录自己的热爱,以及这种热爱在时光之流中如何带来的变化。一个人这样全心全意,坚持不懈地玩,那么这些玩意儿究竟美不美,这种盘玩究竟有没有意义,已经一点都不重要了。
而且在这十五年间,他的绝大多数收藏他一直都保留着,中间也许会放个两三年,但总归是要翻出来,再次盘玩到发光发亮。这和那些玩一样扔一样的人很不同,长情在这个时代是一项很珍贵的品格。十几年带着这一堆东西辗转于各个工地,意识到这一点时,让我颇为动容。想到世间还有这种人存在,也让我感觉无比宽慰。
还是在昨天,在我谈蓝牙音箱选购心得的文章下面,有位读者贴了一张自己家音箱的照片给我:
去前年我自己发烧过一段时间HiFi音响, 图片里音箱喇叭的奇怪形状让我 立即意识到这是一对很古老的英国箱子:AE100---1995、1996 年的风云产品,于 2002 年停产。大多数读者可能对这张照片不会有任何感觉,但我在瞬间被深深打动。
因为那是一间很漂亮的音响室,从墙上的装饰就知道,它是专门用来听音乐的。如今房价那么高,专门在家里开辟一间房听音乐无论怎么说都是很奢侈的事情。这样的一整间房,墙上还有专门的音响定制电源,为了什么呢?为了一对三十年前的旧音箱。
随便换任何一位音响发烧友,同样是拍摄他的音响室,肯定不止这一对箱子,会有落地音箱,会有低音炮,中间的架子上也会层层叠叠堆满巨大的前后级放大器、解码器、CD 机、黑胶唱机。而我在这张照片里没有看到这些东西,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为了自己小时候的爱物,专门打造了一个房间,就像是一间 AE100 的陈列室。
我不会蠢到去问它音质究竟有多好听,或者性能究竟有多强悍。因为这已经超越了商品的概念,超越了参数的概念,超越了音乐的概念,甚至超越了这对 AE100 自身---这一切应该是为了保存当初相遇时候的那种美好感觉,也是为了纪念这三十年共同度过的岁月---不是所有的 AE100 都会值得这样的待遇,必须是这位读者当年买的那一对---对于这个人来说,世界上并不存在别的音箱。
恋物,两个人所做的事情都是毫无疑问的恋物。虽然我受到的教育是尽量不要对任何东西产生依恋和依赖之情,以免产生执着和贪婪,在红尘中整天纠缠打滚放不下。但我还是很尊重这两位网络上的陌生人,他们对物品的喜欢似乎和大多数人不一样。
首先,他们在意的是自己的喜欢这件事,这本身就很难得。大多数人并不在乎自己真心喜欢与否,他们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通过具体的物如何去判断自己。其次,即便是对无生命的物品他们也体现出了自己的长情。你很难说人们的喜欢是真正的喜欢,因为他们总是像熊瞎子掰苞米一样,随时陷入喜欢,随时伸手攫取,同时又随手抛弃,永远在奔向下一个的路上。个人选择无可指责,但一想到自己生存在这样的一群人中间,我还是偶尔会觉得冷。
最后,他们对物品的喜欢,他们对物品的长情,又让他们避开了贪婪的陷阱。那位十五年神贴的作者,并没有在文玩的路上成为所谓高手,一年比一年玩得更贵更深,像是把文玩变成了一种打怪升级。而那位 AE100 的拥有者,她到今天都有那么一间空空荡荡、清清爽爽的音响房,并没有弄一墙各种喇叭听同一张 CD,追求所谓「更好」的声音,反反复复做​比较。
我猜他们都在自己的爱物中得到了许多快乐,而且内心并无焦虑紧张,一定程度上来说,甚至很可能得到了内心的丰盈和自由。他们没有役使占有物品,物品也没有控制征服他们。​那么,在所有的恋物中,我个人支持这一种。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