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电工张师傅


在北京的这个苦夏,因为张师傅的缘故,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最早认识张师傅,是在前年换客厅顶灯的时候。我觉得客厅太过昏暗,就决定换一个巨大的智能顶灯,这样我可以坐着用语音控制灯光。厂商很乐意卖东西给我,但是安排师傅上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说什么要等排期。

听到「排期」两个字我就有应激反应,不由得回想起自己做产品经理时和开发人员打交道的那些不愉快经历。所以我打电话给物业,请他们安排小区自己的师傅上门帮我安装,来的那个人就是张师傅。

张师傅身量不高,身材单薄,站在铝合金梯子上高举电钻晃晃悠悠打眼,看得我心惊胆战。又不能随时抬头,因为粉末正在纷纷扬扬而下。之前我让他看一下安装说明书,他一摆手:「不用!」。结果就是他拿着新灯具在天花板上摆弄半天,不断说「咦」,然后又问我要说明书,骑在梯子上临时研究。我心里憋了一句话没说:到底行不行啊?

我在地上怀疑,张师傅在梯子上一边打眼,一边说话:「我靠!怎么那么硬?!」正说话间,我听到一声尖锐的声响,然后就看到一圈火花从我头顶飞溅而下。电钻暂停,张师傅低头皱着眉头看着电钻:「靠,是钢筋!我靠!钻头断了!」

我问张师傅怎么办?他说:「没事,我去再换个钻头,放心,今天一定帮你安装好」。

这就是我第一次和张师傅打交道的过程,他是小区专业电工,最后帮我安装好了客厅顶灯,代价是中间跑回去又换了个钻头。后来,我们打交道的模式都是这样,中间总是会出状况,总有反反复复。

北京今年夏天又湿又闷又热,我感觉有七八成江南梅雨天的意思,家里我收藏的葫芦底部都会悄然生出一圈青霉。在家里我觉得坐立不安,思来想去最后发觉是空调温度不够低,不够低的原因是出风量少。于是我又找小区物业,物业又派来了张师傅。

张师傅把我家天花板上所有能打开的口都打开,反复检查了半小时,告诉我是因为年久失修,空调管道里的风阀坏了,里面的叶片无法调节到正确位置,所以会阻拦风道,造成出风口风小。我问他怎么弄?他先是按照本小区常规回答方式告诉我说:没办法,年深月久,这款空调早已经不再生产,你去问问厂家看有没有配件。
本小区维修工有一个万能回答,那就是:没办法,机器太老旧了。一边说这个话,就可以一边朝着大门走去,准备脱下鞋套消失。那天张师傅还没来得及下梯子我就打开手机搜索,发现厂家提供风阀,400 一个。张师傅听见这个价格,停住脚步,转身原地就蹦了起来:太贵了!你别买!根本不值当的。

我看那所谓的风阀也就是一些PVC 塑料材质,突发奇想,就问张师傅:「你说这玩意儿我看挺简单的,要不我在网上定做一个?」。张师傅听了这话,两眼放光,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感觉兴趣比我还要大。我们俩就那么并排站着,拿着手机搜索网上的定做店铺,研究哪一家的什么产品和现在这一款类似。最后选定了一家,我就把定制的事情全部交给张师傅,请他去和店家交流,定制风阀。

事情很顺利,一周之后张师傅带着新做的风阀上门安装好,价格只是 130 块,他给我看了淘宝的成交记录。整个过程里,看起来他比我还高兴,还要更满意一些。我怀疑是因为很少有住户提出这种要求,大家更多时候只是对付着用,对付着过,不大喜欢冒险尝试新方法。

一周之后,我的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崩了。

事情就有那么神奇,邻居们像维护老旧瓷器一样维护设备看来还是有道理的。尽量别碰,尽量别改,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在一个古老的小区里,一切设施设备都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这种微妙的平衡确保设备刚好能够运转。也许,当初我没有新定制一个风阀,让风量保持那种半死不活的状态,压缩机就不会出事。

没办法,我只能找空调原厂家,等了 2 天,用了一下午把空调大卸八块,然后更换压缩机和氟利昂,最后再重新把室外机拼装起来。等到了晚上,空调运转一切正常,但是我又一次坐立不安。这一次我有了经验,一检查发现果然又是出风口风量微弱。

在这个又闷又热又湿的夏天,一切都在重复,一切都在循环,一切从起点转一圈又回到起点。

我再次拨打物业电话,这次来了一位陌生的师傅。师傅从进门到出门不超过 3 分钟---敲门,穿鞋套,进门,走到空调出风口,伸手摸一摸,然后就是那句经典台词:「没办法,机器太老旧了」,说着这话转身就开始往门口走。我没有挽留,因为我还认识张师傅,因为我知道张师傅每次不可能就来一回。

第二天我对物业特别指定了张师傅,电工张师傅,那个身量不高,身材单薄的张师傅,我就希望他来。张师傅真的来了,又花了半小时仔细检查,开关机做对比,把吊顶上所有的检查口都打开,检查完所有的风管和滤网。最后,他确定问题出在旧风阀的叶片上。当初因为有吊顶不好拆,他只能留着旧风阀,直接加装新风阀。如今风力加大,把旧风阀里的叶片吹得移动了位置,再次阻塞风道。

张师傅锁死了旧风阀叶片,风量立即变得汹涌起来,房间里的温度第一次在白天下降到 28°C 以下。根据以往的经验,我非常确信这一次维修之后空调就不会再出现问题。因为历史反复告诉过我:张师傅一定要来两回。

我很感谢张师傅,也非常喜欢张师傅。虽然张师傅每次维修都要来两回,但我完全能够理解。在秉承对付着过,对付着用的小区维修师傅之中,张师傅是唯一的异类。因为他在面对古老的小区里的古老设备时,不肯低头放弃,依然想要真正修好,依然对新方法有兴趣。所以,他遇见的麻烦会被其他师傅多几倍。他大可以背诵完台词转身就走,但是他没有,他选择去修,他选择再上门一次。

对此我现在已经完全习惯,在一边看他做事的时候,我内心里再也不会有「这人究竟行不行啊」的想法。在第一次他来过之后,如果问题再次出现,我也不会因此动怒。事实上,我有点盼着赶紧出问题,这样张师傅就可以来第二次。而经过第二次之后,事情就会得到解决。

张师傅的专业是电工,但是现在家里的所有维修我都找他,并且自觉在他报的维修价格上乘以 2。我认为我这么做是在对这个社会尽个人义务,应该区别对待,让愿意乐意维修的师傅和习惯于背台词的师傅有不同的对待,我不说社会因此会变得更好一些,这个的话太大了。但起码在我这个小区里,张师傅会知道有个铁杆粉丝理解他的想法,支持他的工作方式,哪怕就只有我一个人也都是好的。

我觉得能够支持张师傅这是我的幸运。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