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脱稿演讲
2024-01-14
想不起名字
昨天晚上北风紧,和朋友约了去吃涮羊肉,出来时发现隔壁桌坐着脱口秀演员杨笠,和另外一个姑娘谈现场抛梗的话题。真人比电视上显得脸小,也没有那么眉飞色舞。当时一下子没能想起她的名字,和朋友小声介绍的时候卡住了,:“刚才那人是……就是……”。等出了餐厅门,我终于勉强对朋友憋出完整的一句:“我是个普信男。”朋友问:“你说什么?” 我回答说:“没什么,一时短路。”
这就是我的生活常态,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大脑里关于人名地名的储存单元总是有问题,通常无法正常调取。就像昨晚的那个例子,我没有办法在需要的时候想起“杨笠”这两个字,但是我能记住和这个名字有关的周边概念,比如说“普信男”。在我的脑海里,不存在可以直接读取的“杨笠”,只存在“那个女脱口秀演员”,“那个河北妹子”,“那个讲‘普信男’的”。
多年来,因为记不住名字,我每次和人提到什么名字都很困难。有一位香港导演,有一次我想要提到他名字时,我是这么和朋友描述的:就是那谁,那导演,老婆是个喜剧演员,演正剧演技都很好。头发挑染白色戴眼镜,他帮曾志伟的儿子监制了一部好片子,讲两个女孩子友谊的,他还搞过音乐剧电影。
朋友最后听懂了我是在说谁,只是觉得很费劲而已。因为在我那么长的一段话里,完美地依次跳过了:陈可辛、吴君如、《金鸡》、曾国祥、《七月与安生》、马思纯、周冬雨、《如果爱》、张学友---因为我同样一时想不起这些名字来。如果换成是别人,只需要0.01秒,直接说出“陈可辛”三个字,就可以免去这一大段话。
正因为这样,微信救了我一条狗命。看到现在,你应该已经猜到手机通讯录对于我而言没有任何用处。要拨打一个人的电话,首先我要能想起对方的名字来......有了微信之后,我就得到了一个极大的便利:我能想起一个人的音容笑貌,我能想起他说过什么话,我只是想不起他的名字来。于是,当我想要想什么人名的时候,就会回忆我和他是不是在什么群里,在那个群里,当初他说了什么话,或者别人说了一句什么话,提到什么特别的概念。然后我就可以通过搜索找到那个群,再用群内搜索,找到那个人。
这样古怪的记忆力给我带来很多困扰。比如说我可以滔滔不绝向人介绍我的老师,回忆我们当初是怎么认识的,回忆他给过我什么教导,回忆他对某一个具体问题的看法,甚至可以完整复述老师当时的原话。这时候对方打断我,问我一个再平常不过的问题:你老师的名字是什么?听到这句话,我就会当场死机。因为我大脑里从来没有这个逻辑,都是记忆老师如何说、老师如何做、老师如何讲解,但从来不会先去想老师的名字,老师就是老师,我很熟悉,只要一想就能看到他的面孔和神情,就能听到他的嗓音......但你问我他叫什么,我真的没有想过,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我是一个需要用搜索引擎搜索老师事迹,才能间接得到老师名字的学生。
多年来我也有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比如说我不记得杨笠这个名字,我也知道这件事。那么,我在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去想办法记忆。笠,就是斗笠,农民在雨天里会用的雨具。所以,杨笠可以理解为下雨天,一个农民戴着斗笠牵着一头羊。那么,下次我需要回想她名字的时候,我就去想“雨天的农夫”,然后自己想办法解释,雨天的农夫是什么意思。当然,这个方法不是很好,因为戴着斗笠也可以是戴笠,戴笠刚好字雨农。
在陈可辛的问题上,解决方案要好一些。中文里有一种上下联毫无任何关系,但是对仗严整的对联,叫做“无情对”。比如说著名的: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又比如说经典的:闭门羹,开塞露。陈可辛的名字刚好也有一副无情对:甜不辣,陈可辛。对于我来说,记住陈可辛三个字很困难,但是记住甜不辣要简单很多。所以,我可以记住甜不辣,然后去花一点时间想和甜不辣对仗的三个字是什么,就可以得到陈可辛。
也不是没有缺陷和风险,如果有天我见到陈可辛,很有可能脱口而出的就是:您好,甜不辣导演。
蠢,但是有用
我的颈椎从去年夏天疼到了现在。为了解除痛苦,我买了一床的枕头,我用上了电动颈部按摩器,我还定期去做治疗复健。但情况还是时好时坏,好起来一天里也没有几次痛感,坏起来坐着都觉得颈部一路牵扯到手臂疼下去。
但是最近我感觉自己的肩颈疼痛有了极大的改善,这要归功于我的康复师。一次他在按摩放松之后很明确地告诉我说:你这种情况短时间好不了,需要慢慢养,需要身体慢慢调节,最终有可能不再压迫神经。我问除了静养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法子,可以稍微加快一下这个进程?他回答我说:颈托,你需要一个充气颈托,每天至少戴一个小时,让颈椎休息恢复。价格非常便宜,今天下单明天就到。
这个人说话真有水平,每一个点都打得很准,没有一句废话。当天我回家就上网搜索,果然有一堆形形色色的充气颈托,大多都是十几块钱一个。我选了一个有三层气囊带卡扣的进口款,算是很贵了,也就一百块出头。下完单,小哥当天就送到我家,都没有等一夜。
第一次戴上的时候,坦白说,我这辈子没见过那么蠢的产品。在我最胖的岁月里,一度担忧自己的下巴和脖子会长成三层,但最后还好。现在,当我套上颈托,充上气,镜子里就是我当年最担心的样子,三下巴。
它的功能就是不让你低头,任何时候你想要低头,颈托就会撑住你的下巴。于是,我在家里不能低头,不能转头,只能僵直地走来走去,笔直地坐下站起,转头就是转身。并且,我因此学会了用吸管喝茶,和靠听力撒尿。我觉得自己戴着这个一个玩意儿,简直是蠢到家了,连猫咪都一脸鄙夷,再不肯和我贴脸。
但是真的有用。每天早上是我一天最幸福的时候,刚睡起来一身轻松。等我写完文章,喂完猫,吃完午饭,肩颈就开始逐渐疼痛,越往后痛感越明显,牵扯的部位就越多,疼痛袭击的频率也就越高。我拿到颈托之后,想了一下,觉得在写文章的时候戴上,估计对我的生活影响最少。当我开始写作之后,别说是脖子上套几个圈,就算是在我脑袋上淋水我也意识不到。
第一天戴着颈托写完字,回复完最早的几条读者留言,我就扯下颈托,准备下午就扔掉,因为实在是太蠢了。但是真到了下午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疼痛延迟了。就这样,第二天,第三天,我继续戴着颈托写字,并且逐渐延长到起床到午饭之间全程佩戴。肩颈的疼痛在折磨了我几个月之后,竟然奇迹一般地减弱了,时间也大大缩短。
这时候我才仔细体会到这款产品的精妙之处---无论是对着电脑打字,还是刷手机,人的头部一定会保持某个前倾的角度,于是颈部就会持续受力,肩颈肌肉也就持续紧张。戴上颈托之后,因为它有很强的支撑作用,所以我在低头打字的时候颈部的肌肉其实是放松的,不单是放松的,还有轻微的拉伸动作。
这样一来,一早上我的颈部都不受力,那么它自然也就不会来麻烦我。我写一早上字,它就休息了一早上。每天它都可以得到一上午的休息时间,一两周累积下来,我的颈部肌肉神经就开始缓慢恢复,疼痛的感觉也就自然减弱。
颈托的好处不止于此,戴上颈托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一天里有多少时间是在低着头,颈托受压收缩挤压,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脑袋会给颈部带去多大的压力。我现在可以负责任地说,每天面对电脑打字,面对手机刷屏,这两个动作对于颈椎造成的压力是最持续也是最大的。尤其是后者,脖子前倾的程度更大,颈椎的压力也就更大。
为什么那么多人抱怨肩背疼,为什么大家怎么治疗都不见好?因为白天上班低头用电脑,晚上回家垂头刷手机,除了睡觉那几个小时,颈椎一天24小时里就没有什么休息时间。人不能不用电脑工作,也不能从生活里戒除手机,那么颈托就是个生活必选项---你得让颈椎得到休息,9-12-7这种工作制,谁都会过劳,换成是人早就暴毙了。
所以,我现在每天都戴颈托。虽然戴上之后看起来的确很蠢,但是它的确有用。要我说的话,它比换枕头换床垫换电脑桌买按摩器找正骨师都更有用。它的卓越之处在于,在所有的工具中,颈托是少有的那种可以实现自己和自己身体沟通对话的神器。它不单可以提供支持和保护作用,更重要的是,它随时提醒你---你的生活习惯正在对你的肉体造成什么影响,避免你在不知不觉中继续戕害自己的身体,让你产生正确和必要的自我觉知。
如果你也正在遭受漫长的肩背疼痛折磨,我想也许你应该试试充气颈托。忘掉它的外形,忘掉你戴上之后的造型,多想一想它的功能,你可以像我一样接受的。最后,提供一条玄学建议:脖子疼得实在厉害,可以去多看看颈部修长舒展的动物,可能会有所帮助。
2024-01-13
不要逃避自由
2024-01-12
又在网上配了一副眼镜
这次配镜绝对是个败笔,因为我去找了线下店。之前我经常去楼下的一家眼镜店修镜腿,换螺丝,做清洁。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我要给钱店员也不肯收,就弄得我很不好意思。这次就想着既然麻烦了人家那么多次,那我多少也照顾一下别人生意吧。反正我是做不到附近小区里大爷们的那种气度,进门恶狠狠地把眼镜往柜台上一拍,用鼻子哼出一个“洗”,洗完了抓起眼镜转身就走。毕竟是小地方来的人,先天腰软。
然后就是1480块。看到价格的时候,我觉得眼前一黑,就想直接晕倒,眼镜什么的也别配了,拿笔汤药费回家压压惊。我翻了一下记录,上次我在淘宝网店配的全套眼镜,1.67的超薄渐进多焦变色片,700块搞定。线下店给我的1.60的超波渐进多焦片,1480块,如果是要一样的1.67片,价格是1600块。
当然,当然眼镜店里给的是品牌货,有名有姓,有家有口,不是我那种国产杂牌镜片可以比拟的。不过差别真的很大么?700和1480之间,视觉上的感受有两倍的差异么?我知道,我知道,品牌溢价,研发成本,营销成本,吧啦吧啦吧啦,你都对好吧,我这么问是在商业社会耍流氓好吧。
今天早上,我看了一个哥们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在1688上的配镜清单:
1、蔡司智锐1.74镜片,1336元;
2、蔡司原厂加工费,80元;
3、tr90镜框,15元;
4、运费,12元。
共计1443元。
比我这一套加起来都还便宜,问题是,他的镜片是蔡司智锐1.74,买到后可以在蔡司官网查验真伪,而我的所谓品牌1.6和蔡司相比,毛都不算一根,但是要价1480。
现在,我非常不高兴。如果不是我要去线下店配镜片,而是用我自己上次的那家淘宝店,那么镜框150+镜片700,我可以创造850元配镜的个人新纪录。现在好了,更烂更厚的镜片,但是花了比别人更多的钱。无非是将来再去眼镜维修清洗,我没有了心理压力。
我想,这应该是我在线下店配的最后一副眼镜。和线上店相比,大家在时间上没什么区别,线下店不能自己磨镜片,也要邮寄到外地,但是网店舍得给我用顺丰,反而还要快一点。在价格和质量上,线下店没法和线上店相比。线上店千元以内可以搞定一副复杂的渐变多焦点眼镜,如果是单一镜片且度数较低,甚至可以控制在小几百块。即便要追求蔡司,一千出头就可以达成目标,让你用上中高档的镜片。
线下店唯一能够拿捏人的,现在就只剩下两个武器。第一是验光,不配镜不给验光,医院验光和眼镜店验光不是一回事。但这个问题也已经有解:说是现在可以在美团和抖音上直接购买眼镜店的验光套餐,价格是50-80元。第二是信息不对称,人们觉得配镜贵,但是不知道别的购买渠道。这个问题我也已经在解决了,之前我就发布过一篇探索教程:
当时是纯用淘宝购买,加上今天这一篇纯用1688购买的介绍,我想,这应该相当全面了。在《网络配镜》里,我谈到了如何选择镜框宽度,对很多大脸朋友都有帮助。在这一篇的结尾,对于那些对渐变多焦点镜片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尤其是那些人到中年同时近视且老花的读者朋友,你们在配镜之前也许要去了解一个概念:点瞳高。
预祝大家都能买到满意的眼镜,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2024-01-11
AI时代微信最应该有的新功能

近期热门博文
-
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下我的音乐设备,不过在一开始,我认为有必要先讲一下为什么是它们,这比介绍它们是什么更有意义。而且,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论,省得留言区里爹们纷至沓来:这个是垃圾,你为什么不用...... 在我的五感之中,味觉最为敏锐,视觉最为孱弱,听觉位于中间偏下的...
-
刚刚数了一下,我现在有大大小小 11 个葫芦。窗台上放着 8 个,电脑桌上放着 3 个。没事站在窗前看风景的时候,顺手拿起一个搓揉一番。写字卡住了,或者等电脑处理图片,伸手拿起一个又搓揉一番。 哪怕是在两年前,如果你让我去买几个葫芦玩,我怕也会翻个白眼:难道你觉得我就...
-
就我自己的观察,周围那些为人父母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不焦虑孩子的。焦虑健康,焦虑成绩,焦虑就业,焦虑心理,焦虑恋爱婚姻......我又不好说什么,说了就是「你不懂」,说多了就是「你凭什么」。 但我我懂一点人,我也懂一点观察生活,碰巧情商也不算高,所以总可以口无遮拦。 ...
-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
小区群里每天都有一项保留节目:外卖找主人。今天我随手点开照片一看,发现订单单号是「JD」开头---邻居们已经开始使用京东外卖。 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外卖大战了,其实我也不大理解,为什么美团、饿了么它们好容易把外卖做成一项又苦又累又麻烦据说还不赚钱的生意,依然阻挡不了京东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