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0
无条件的幸福
2024-02-19
视频艺术家金广发
我很喜欢金广发和他的同事们,也很喜欢他们用手机拍摄的视频作品。如果我每天只能看三条短视频,那么我一定会留一个位置给金广发他们。
再多再有趣的短视频最终都会让人感觉到厌倦,因为有一处破绽始终绕不过去---即便是智商在70以下的人,看过足够多的短视频之后都会问出一个致命的问题:谁在拍摄?短视频都在追求真实的场景感,都在追求打动人心,但是只要一想到这些看似真实,看似感动的镜头,都是由一个根本不出现在镜头里的人站在一角默默拍摄,你就看到了剧本,你就看到了表演,你就看到了团队,就会觉得一切索然无味。
金广发他们的作品通身上下全是破绽,从第一个镜头就告诉你这一切都是摆拍,画面都是后期加工的做旧效果,镜头里的人物都是演员而且是话剧演员,但是就这样看下来却让你觉得全无破绽,浑然一体。就像是容器有一个眼儿叫破了漏了,有无数个眼儿那就是筛子。筛子就是筛子,没人纠结它是破了还是漏了,它就那样。
所以我管他们的短视频叫作品。的确是作品,因为他们在用短视频做表达,而且是短视频中很罕见的题材---都市人群飘忽不定,难以名状的精神状态,和都市生活中毫无预兆,毫无道理发生的各种意外和冲突。这很难表达,以前网络上有一位文学大师叫做大咕咕咕鸡,他的文字就有这个效果,看了让人觉得自己正在被刑讯的同时听到一个精彩的笑话,或者是一个人在极度悲伤泪流满面时不知道为什么顺手打了个飞机。
大咕咕咕鸡曾经试图把文字拍成视频作品,不成功,形态根本不对,那些在纸面上的精彩字句在活人嘴里讲出来的时候,完全不是那个味道,一切都黯然失色,一切都索然无味。但我认为金广发他们就是视频版的大咕咕咕鸡,他们才是用手机镜头创造出了都市生活中的深深荒谬感和深深无力感,是一种当代都市戏剧。
所以,金广发他们的作品收到的最多评价是“抽象”。抽象的定义很难用文字说清楚,只能用具体的例子让你略微感受一下。比如说有一次金广发身穿蓝色旧中山装,面对镜头装模做样开他的所谓小课堂。他在镜头里先问观众一个问题:“他是不是演的呢?”。
随后,他提供了三个答案选项:
A、是
B、有可能不是
C、钝角
金广发著名的钝角梗就是那么来的,也是金广发忠实观众的接头暗号,就像是“房山季鸟猴”一样,一说“钝角”就知道对方是自己人。钝角明显不是在他视频作品里那个场景下应该出现的选项,但是这个选项就那么堂而皇之地出现了---这就是抽象,起码是抽象的一种。
再比如说他的新近作品,金广发设计了很多个不同人物,每个人物每次都有单独的故事线,其中之一是网约车司机。在这个新作品里,金广发扮演的网约车司机和三位女性在车里吵得不可开交,原因是其中一位女性乘车时遗漏了物品,要金广发送回时,金广发向她索要12万人民币。于是,女乘客带着两个凶悍的闺蜜前来,和金广发理论,气氛一度非常紧张。
在压力达到极限的时候,金广发扮演的司机突然口气软了下来,解释说自己并不是真的想要12万人民币,而是想结婚但是女朋友要12万的彩礼钱,自己没有这笔钱所以心里觉得苦闷,就随口向乘客索要12万作为酬谢---剧情到这里已经很跳跃破碎了,每一步都莫名其妙,但是又貌似有点道理,可以让故事勉强进行下去。
但是万万没想到,紧接着是女乘客最漂亮的那位闺蜜破口大骂:12万,你特么想什么呢?老娘只要5万彩礼都没人肯给。金广发一脸无赖相接口回答:那我给你5万嫁我呗?漂亮闺蜜听了从后排一把伸手拽住金广发的领子:这可是你丫说的啊?于是,这一段跌宕起伏的剧情以突如其来的爱情作为结尾。
这个网约车司机的故事就很抽象,完全没有逻辑,完全没有道理,但是我蛮喜欢的。自从周星驰拍摄《长江七号》之后,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类似这种的无厘头剧情了,也很久没有见过镜头塑造类似这种的小人物了。让我哈哈大笑的同时,又有一点忧伤。
金广发曾经参加过相声选秀节目,遭遇郭德纲师傅而淘汰。这是让我觉得最为有趣的一点,转身金广发一头扎入短视频,彻底走上了一条和传统相声完全不同的道路。许多年过去,现在郭师傅和于大娘的相声已经无法催眠我每晚入睡,但是我对金广发的视频作品却念念不忘,每一段都看得津津有味,有些经典作品甚至会反复观看琢磨,琢磨他的脑回路究竟如何碰撞出这样的情节来。
金广发是北京土著,说一口流利的京片子,然后很早就去了上海发展,主营项目是海派相声和小剧场话剧,但他在小剧场表演时又经常在台上弹唱粤语歌---这人本身也很抽象。
最后,每日三条视频除了金广发他们,还有一条我会留给小芃路子野。芃,péng,兽毛蓬松或者草木繁茂的样子。建议你不要轻易去搜来看,因为一旦看过就再也回不了头,可能再也听不了相声,看不了小品。
2024-02-18
一切取决于观察角度
在网上看到一道图片数学题,小学时代因数学而升起的恐惧再一次浮现在我心头,那种无助无望,无处下手的感觉击中我。同学们一一解完题收拾书包离开教室回家,夕阳西下,房间里暗了下来,只剩下我一个人面对着作业本毫无头绪,讲台前的老师坐在阴影里,只有一双绿色的眼眸不停望向我......
题目如下:
2024-02-17
硅竞
今天是大年初七,我打算完全不考虑读者的接受度和理解力,由着性子写一篇自己想要写的文字。
硅竞:
最新的报告是有关Google 的AI工具 Gemini ,当它对用户提出的要求反馈说:
鉴于目前还没有合适的中文词来描述这一现象,我现正式在网络上提交这个新词:
硅竞这个概念暗示了人类的硅基创造物拥有了生命和意识,因此会相互竞争。
目前最为流行的生成式AI从内容形式上大略可以分为四类:
很早之前我就有一种直觉,认为文本生成视频可能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为终极的目标。
简单来说,除了文本生成视频之外,其他的生成方式并不会涉及到运动和相互作用。
文本生成视频不同。
AI用文本生成文本,文本似是而非就可以,因为人类的大脑会自行补充和完善,不涉及真不真实的问题,音频、图片也是同样。
但是文本生成视频不同,因为要表现出真实世界里的物理定律,真实世界中的物体运动,AI想要呈现出真实的视觉结果,意味着它需要“理解”真实世界,“理解”物理定律,才能准确表示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既然如此,文本生成视频自然就是四类生成式AI中最重要的,只要取得任何进展,势必会获得更多资源倾斜---我的直觉可以得到这样的论证,硅竞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
不过,正如那句古老的智慧箴言所说:
人类是一种视觉动物,看到了就会相信。
换一个角度来说,是不是也可以说人类受限于自己的视觉,于是对于世界的认知也受限于自己的视觉?
但是与此同时,人类不过是在一颗蓝色的行星上,这颗行星和其他行星一起围绕太阳在孤寂黑暗的宇宙中飞行。
所以,我们所见到的“真实”是需要打一个引号的。
人类看到天空中有一轮熊熊燃烧的太阳,它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是一种非常具体的存在,对应着非常具体非常细致的体感。
数亿年后,太阳消失。
它也是在问: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那么,我们自己呢?
2024-02-16
这回轮到影视人焦虑了

2024-02-15
春节返程前注意事项
近期热门博文
-
又看到了「接受生活的磨砺」一类的说法,我赶紧劝解: 别别别,不要磨砺,你如果不是钢铁而是木材呢?磨着磨着就磨没了。 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听「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类的话。我现在已经到了可以合法编造人生箴言的年纪,但我却想问:你怎么知道我是一把剑呢?你怎么知道我想要成为...
-
今天我想写一点我自己很喜欢,但是大多数人不会在意的东西。如果你看到标题觉得毫无兴趣,那么在这里就可以直接关闭,没事的,反正明天还会有新文章。 我一直想写Wiim 这个话题,甚至还向媒体做过推荐,希望有记者可以跟进一下他们的故事---我认为那会是个好故事,但是好像大家的判断和...
-
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我看到一位 ADHD患者讲述自己的状况,他宣称他在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类型时,会进入一种超专注状态(hyperfocus),以至于完全无法停下来。 一般而言,人们把 ADHD 简单视为多动症,或者理解为注意力缺损。也就是说注意力无法长久停留在一处,会反复在不同...
-
一位读者问我: 「 菜头叔,听你说过你患过克罗恩病,当时有吃药吗?我溃疡性结肠炎吃了三个月好了现在又复发,已经没工作一年了,没信心面对未来了。 」 又补充说: 「 刚开始我接受不了自己天天吃药,但又怕病情加重,不得不吃,吃药期间头晕头痛我也硬撑,肠镜复查有所好转但没完全恢复,...
-
刚才查看了一下数据,发现我在5月份听过最多次的专辑居然不是林忆莲的《野花》,而是 Zazazsu 的《第一千夜》。音乐播放软件有统计,数据比我的印象更为可靠。 于是我觉得 Zazazsu 这个乐队很不错,因为在听过那么多遍之后,我都还没看过歌词,也记不下来。可见她们不像是许多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