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9

端午快乐

 


《浣溪沙·端午》

苏轼〔宋〕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东坡说,端午节那天妇女们要去用兰草洗浴,洗下来的粉脂涨满江面。又要用彩色的线缠绕在手臂上,将小小的赤灵符斜插挂在发鬓上,祈愿说要和相爱的人长相厮守一千年。
《减字木兰花·竞渡》
黄裳〔宋〕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黄裳说,端午这一天,红旗才高高举起,龙舟就从绿茵深处飞驰而出。擂鼓的声音如同春雷,龙舟划破水面又在极远的地方掉头返回。人群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竞渡的龙舟气势有如军队的战阵厮杀。在金碧楼西,健儿夺得锦标成为第一名。
《乙卯重五诗》
陆游〔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陆游说,端午这天的山村,石榴花盛开。粽子要包出两个角来,艾草要挂在高高的帽子上。自己按照旧俗存储药物,虽然是羸弱之躯也要去制药。等到日暮的时候终于忙完,终于可以轻松一笑,坐下来吃吃喝喝。
从这些诗词来看,起码在宋代人们并没有在端午节这一天沉痛悼念屈原,而是快乐地过节。该打扮的打扮,该竞渡的竞渡,该吃吃喝喝的吃吃喝喝。我有很大的把握说,当时不大可能有人跳出来要求大家纪念屈原,保持肃穆,以尊重传统作为借口,劝诫所有人在这天只能说“端午安康”,不宜快乐。
端午节这一天的确有很多传统习俗,不过大多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用药草沐浴,饮雄黄酒,都和健康有关,要么是保护皮肤,要么是解毒杀虫。又比如说悬挂艾草蒲昌,缠彩绳挂符篆,制作子午水或者纯阳水,都和护佑驱邪有关,盛夏气温炎热,人就容易生出各种疾病来。
喜欢纠正别人“端午安康”的人,多半不知道这些事。因为不知道传统的人,才会热衷于发明创造新传统,毕竟学习掌握传统需要花时间。而且,和人群一起欢乐,意味着大家彼此平等,这就失去了“纠正”别人带来的权力满足。有些人活在世间,并不致力于分享和奉献,他们致力于剥夺,他们知道剥夺才能带来畏惧和权力。
但是端午节不就是个快乐和分享的日子么?一起包粽子,一起吃粽子。一起划龙舟,一起看龙舟。一起坐下来喝雄黄酒,一人分一杯。一起待在酷热的天气里,一起用各种办法祛除暑热,一起用各种法术法器驱散邪气,一起期待凉爽的雨水落下来。今年人们更应该有理由感到快乐,因为端午节慷慨地落在了周一而非周末。
我觉得在一个理想的社会里,想要欢度端午节的人就去欢度,遵从什么传统风俗就遵从什么。想要悼念屈原的人就去悼念,大可以飞到汨罗江边,准备三牲纸烛,跪在河滩上哭着念祭文然后烧掉。大家各忙各的,大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过节,相互都不要打搅对方。别总想着要做清一色,他人必须和自己一样才行。
所以,今年我依然要祝所有读者端午快乐。没办法,我认为端午节就应该快乐。就像我不能指责苏东坡为什么端午节不哀悼而是想女人怎么过节,指责黄裳不哀悼而是凑热闹看龙舟,指责陆游不哀悼而是吃吃喝喝一样。我不认为他们怎么做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现代人。只有现代人才会热衷于发明创造新传统新民俗,端午安康和茶道一样,都是新到没有包浆的东西,但非逼着人从上面看出青花来。
想来屈原并不介意人们在端午节快乐一下,他本身是楚的大巫。巫的职责所在,就是帮助人民沟通天地,帮助人民远离疾病饥荒猛兽邪异,过上富足平安美好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是比在这一天看到快乐的人们更好的纪念了,那么当初他就没有白白献祭自己。

------


2024-06-08

没意思的高考作文

 


昨天中午,我看完一遍所有的高考作文题目,却没有一丁点兴趣动笔​。我个人比较喜欢开放性的作文题,就是给一段文字,根据它​任由考生自由发挥,​任选角度。今年不一样,今年出题老师已经在题目里明确了论点,是纯而又纯的命题作文。​这种作文有什么好写的?煤炭是黑色的,请用8​00字扩展这个论点,​注意不要写成石油。
唯一的例外,还是个假问题,要求考生讨论在AI时代里,如果AI可以给出一切答案,那么人们的问题会不会越来越少?我就不理解为什么后面要加一个问号,难道还真的有考生会强行弄险,完全不顾偏题得低分的可能,论证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问题逐渐收敛​,越来越少的过程?
以前每年我都参加高考作文,​理由是好玩。因为作文题目一出来,​一般都有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有点像是一年一度的嘉年华会,每个人都可以穿上​奇装异服参与一番。​今年搞得像是大公司年会,每个人都穿西装打领带,按照名牌入座,做规定动作,这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类似AI这种题目,本来可以设计​许多开放性的话题。比如说AI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替代还是相互协助,AI有助于学习外语还是相反,​AI的创作算不算是创作,诸如此类。并没有标准答案,全看考生如何理解问题,如何论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运用中文。而且,这些问题多少都算得上​真问题,​题目流传到社会上也会引发讨论。
今年有什么讨论?都是各色人等跳出来宣布​自己押中了题目。又不是​赌博,又不是自己抱着筹码下场,那么激动干什么?题目本身没有话题性,说明题目​出得就很失败,没有人愿意​跟进讨论。没有人愿意跟进讨论,后续求学的人就不能从讨论中汲取​观点、视角和思考,那就是一次浪费。
我看下来有一个感觉,今年的高考题目是刷短视频的老师为刷短视频的学生做的专门定制。因为只有短视频才会如此排斥开放性内容,从标题到结尾都需要斩钉截铁地所谓“站”​某个观点。也只有短视频才会如此排斥复杂的思考,全部内容围绕核心观点做展开,在局部大家比拼雕花。因为它自身的生产逻辑就是大家复制爆点,​有爆必抄,不需要分析考虑为什么会爆。
---人生就是抵达未知之地
---坦诚交流才有真正的相遇
---历久弥新
---他人定义与自我定义
---生活需要认可度,那么什么是认可度
这些都是​啥?设计这些题目的时候,出题老师自己想清楚​了这些问题没有?​世界什么时候变成一个只有一面的硬币了?​怎么就抵达未知之地了?已知之地不需要翻面深挖的?​怎么就真正相遇了?虚伪和矫饰不是文明的​特征么,不是刚好可以确认彼此都​有相同的文明基础,可以彼此认同么?怎么来的笃定,怎么就觉得考生顺着论证一下就好?
当然,这么出题​安全把稳,考生不容易写偏,公众不容易挑战,四平八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是这种封闭和保守的出题方式,让高考作文变得没有任何意思。在核心论点确定的情况下,大家比试的是谁能背更多范文结构,谁能引述更多名人名言,谁能够把一篇文章写得更面面俱到---这不就是八股么?大家不比选材,大家比拼雕花。
我看不如这样,明年高考干脆在作文部分直接放一段视频,然后让考生用800字介绍小帅、小美以及大魔王之间的故事​,找出其中的坏人,并且分析为什么​他是坏人。​


------



2024-06-07

高考与刻奇

 


几天前,小区物业就发来​一张通知:

尊敬的业主/住户:

十年寒窗,昭华不负。6月7日至10日为一年一度的高考日,在这耕耘收获的美好季节里,为给考生营造良好的备考环境,严防噪音污染,物业在此向所有小区内住户发出如下倡议:

  1. 高考期间,请尽量选择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等方式出行,确需驾车请尽量绕开考场,经过考场周边时,请不要鸣笛,路遇送考车辆主动让行。

  2. 高考期间,请勿在居民区和学校等周边区域产生噪音,确保考生在安静环境下进行备考。

  3. 如果您家中正在装修,请合理掌握装修时间,在高考即将来临之际,请勿进行噪音施工,给我们正在备战高考的学子们营造一个安静复习、冲刺的良好环境。

  4. 高考期间,请您不要在室内举办大型家庭聚会,请您在夜间将家中电视、音响等设备的音量调小,以免影响考生的休息。

  5. 请大家轻声慢行,不要在公共区域大声喧哗,共同营造小区安静的环境。

  6. 在小区内行车时,请勿使用喇叭鸣笛。

  7. 请您告诉家中可爱的宝宝,不要奔跑大声喧哗,因为他(她)的邻居哥哥(姐姐)正在迎来人生最关键的时刻。

  8. 高考期间,请停止广场舞、吹拉弹唱、商业经营宣传等一切发出高噪声的娱乐活动,不使用任何发出高噪声的音响器材。

  9. 家中有爱犬的,请照看好您的爱犬,避免犬吠。

我反复读了三遍,最终确认​是在说高考,而不是在说拆弹。每年到了这个时节,在“高考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重要时刻”旗帜下,​人们可以非常便利地表演刻奇。

真的会有人因为学生高考就要放弃开车,​乘坐公车或者地铁?就要给自家的狗戴个​口罩?就要在小区​里轻声慢行?我不是很确信,因为每个人每天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高考也许很重要,但是重要不到神圣的程度,并不需要每一个人深吸一口气蹑手蹑脚地生活三天​,一切围绕高考进行。

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表演刻奇,比如说给所有住户发一纸通知,很严肃地​提出倡议。于是,感觉上自己就和远方的、不确定具体姓名的、不知道身在何处的一帮人的命运发生了联系,似乎自己因此就变成了他们命运的伟大守护者,把自己感动得不行。关键是感动了自己还不够,还要让大家都知道这种伟大,​要大家都参与到这种感动中来​,乃至于家里的孩子还有狗一并参与进来,一起成为伟大的命运守护者。

我自己参加过高考,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那么煽情。考点在近处,那么就走路去。考点在远处,那么就骑自行车去。考试那天下雨,​那么就打伞走着去或者穿上雨衣骑车去。如果平时在模拟考的时候,窗外有汽笛声,​那么高考的时候有汽笛声也得继续做题。事实上,在考场里什么声音都听不见,能听见说明自己没有专注在解题上,只有看手表的时候才能清晰地听见秒针​跳动的声音。

那时候没有什么父母送子女进考场的说法,父母还有班要上,大家吃过早点和任何一个寻常日子一样,​该上班的上班,该考试的考试。每个人对自己负责,要去考试那么就带好文具、准考证、​手表,报纸上也没有交警叔叔开着警灯送准考证的动人新闻。每年倒是都有走错考场的报道,错了就是错了,​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在考前确认考点是自己的事。

有了网络,有了社交媒体,有了社交软件,高考感觉就像是变成了所有人的事,所有人都有义务为考生​承担起某种责任。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有一件事对于​一个人的命运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就应该由他本人对此负责。而且,最好是由他自己去面对所有的干扰,所有的阻碍​,所有的困难,因为属于个人的光荣之路就需要用自己的脚去亲自丈量。考生也只是人而已,不是神之子,不需要有天使在旷野里吹响号角,用雷鸣一般的声音宣告“修直他的路”​。在人世间,从来只有踩出自己的一条路,少有他人为自己先平整出一条道之类的事情。

我甚至都不反对刻奇,是人就需要自我感动,​无非是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的区别。但是我建议关起门来自我感动,比如说​发誓自己三天不出门,换取三个考生考上心仪的学校。但是号召所有人都把自己关三天,这就很奇怪,我是说,伟大的命运看护者不能满足于自己发了张倡议书,最好自己也支付一点代价​先。不能自己啃着鸡腿,让大家为高考吃三天斋祈福,然后拿着鸡腿哭成泪人,觉得自己的爱都已经顺着八万六千个毛孔往外疯狂溢乳,为自己是这样关爱他人的人而泣​不成声。

类似我这种毫无爱心的人​不会有类似的想法。我就认为高考三天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之前的三年。我就认为和高考三天相比,更重要的是四年之后找工作的那一个月​。我就认为一个人要习惯做一件对自己命运极重要的事情时,没有人礼让,没有人呵护​,习惯于全然依靠自己,习惯在干扰,在阻碍,乃至在反对​中完成。​最好不要有任何例外,因为生命中本身就没有这种例外,没有围绕自己全都是绿灯的时刻。

像我这样的人不大容易自我感动,也就不大容易刻奇。于是,我这样的人在网上就缺乏表演刻奇的​动力。​于是,网上就自然充满了刻奇的表演。所以在这浩瀚的爱意和关怀中,我觉得​有必要发出一点不同的声音。​就像我每年都会祝福的那样:愿你得到和你三年努力相​匹配的成绩。这话不那么温暖,但​那就是我的真实想法:

愿你真实生活,愿你​不需要那么多感动。



------


2024-06-06

食素一个月


今天日落之后,我​就达成了人生中首个食素月。这么做不是为了健康,不是为了减肥,就单纯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想看看自己能否做得到,以及食素一个月究竟​是什么感觉。
结论是怀着这样的好奇心​,食素一个月并不困难,因为并没有什么自我折磨和自我感动的地方。不存在“我再坚持一天,体重能下降不少吧”这样的念头,​也就不用频繁光顾体重秤然后感觉到焦虑,对素食产生厌烦。最初几天,我还担心自己营养不足,每天早上补充一杯​牛奶。很快我就发现体力没有下降,注意力也没有分散,反而是冲泡奶粉很麻烦​,结果连一杯奶都​彻底省略。
就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看,每顿都要吃一碗饭,或者每顿都必须吃肉,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必须,一切​都只是个习惯而已。人可以做到每顿饭吃很少的主食甚至不吃主食,人同样也可以做到膳食完全由素食组成​,并不会产生痛苦和不安。只不过人预先树立了一个观念,认为事物应该如此才对,所以才会认为偏离​预设观点的行为都无法接受。当然可以接受,人是​极有弹性,极能适应的生物,否则我们现在应该还蹲在树上用尾巴荡秋千。
在这一个月里,有四天我完全禁食。和那四天相比,二十多天的纯素饮食​不算什么。既没有安全上的风险,也没有很强烈的​身体感受。我一直以为我是个无肉不欢的肉食动物,等我一口气啃了两周草之后,发现我也能接受这种生活,并没有半夜馋肉​馋到睡不着。中间和朋友也吃过几顿饭,他们在我面前大嚼各种美味,​然后盯着我的脸看,希望能看出一丝挣扎的​表情。结果什么都没有,我嚼着萝卜缨子继续和他们聊天,完全没有受到任何干扰。
如果说食素真有什么负面影响,​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放屁。从杂食动物转为素食动物,头两周​我时常感觉到腹胀。据说是因为摄入太多纤维,导致肠胃蠕动增加,​然后素食本身在消化时也会产生很多气体。所以,放狗屁这种说法不对,放牛屁放马屁​放驴屁可能更符合事实。不过,两周之后感觉肠胃已经适应了新食谱,胀气的现象也就随之减弱直至消失,再也没有把睡在我身后的猫咪喷下床去。
​相对而言,食素的益处倒是不少。传说中皮肤不再分泌大量油脂​,这是真的。​传说中会变成黄皮,脸色暗淡无光,这不是真的。传说中睡眠会变好,​这是真的。传说中脾气会变好,这算半真半假吧,因为我感觉食素并不影响发火,但的确发火的时候杀心没有​那么重。至于说到刻薄恶毒,则一点都没有影响​,毒舌和饮食关系不大,该掉功德的时候依然刷刷往下掉。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素食​比较省。在北京这种城市,素食​分为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类似京兆尹那样的纯素食餐厅,价钱贵得​咋舌。另一个极端是外卖,感觉没有肉价格就买不起价来,​店家会很愧疚地给个低价。而且因为你吃素食,就有店家会专门提供清淡小菜,标榜少放油盐,​最重要的是这里能找到半份菜,小份米饭。因此,吃下来总体要比​肉食外卖便宜一半,并且少油少盐​少味精。
很多朋友都问过我一个问题,说是食素饿得快怎么办?说是有些人因此每天要吃五顿,反而变得更胖。这个问题对于我个人而言反而比较简单,因为我是能禁食四五天的人,我不找饥饿的麻烦就算是好事了,轮不到它来找我。另外就是我本身就很注意每天的蛋白摄入,不能用动物蛋白,那么就补一些​植物蛋白。而且,动物蛋白、动物脂肪也不是全然不能用,奶制品里提炼的蛋白和油脂​也可以作为补充。只要别去大量摄入米面作为能量补充,​那么饥饿的问题很好解决。反而是米面吃得得越多越猛,饿得也越快,摄取的植物油脂也​越容易超标。
还有很多朋友问我营养不足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更简单:​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问题不是营养不足,而是营养过足或者营养摄入不均衡。吃一个月素不至于耗尽体内的营养,造成​什么严重的问题。反而能让身体能够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起码不会每天晚上抱着一个巨大的胃,等它慢慢​消食。
今天是我食素一个月计划的最后一天,此刻我并没有每天一定要​恶狠狠补一顿的想法,没有左手烤鸭右手羊肉串的​歹念。​事实上,我觉得明天后天我还可以继续下去,并没有任何压力,也​没有任何勉强。无非是和朋友吃饭的时候麻烦一点,一个宣称食素的人等于是在要求特别对待。所以,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那就是自己在家的时候继续吃素,朋友请吃饭的时候,就跟着他们​吃肉---​我真是个天才!


------


2024-06-05

又到高考发梦季


每年只要知道高考在即,我就会发梦,而且​每一年的梦境都是连续的。梦境都是大四毕业,​我在宿舍打包行李,为东西太多而烦恼。​或者打包行李,准备从本科宿舍搬家到研究生宿舍,同样​因为东西太多而烦恼。
现实中我并没有太多行李,只有一些衣服和​基本教材。在我工作之后,的确还会翻那些教材,但是衣服​就基本没有再穿过。而我也没有念研究生,即便是在梦境里,即便梦境里要求我去研究生部报到,我​也在心里哀嚎:​为什么还要再来三年啊?​那就是我的真实想法。
昨天我在梦里打开宿舍床下的两个大袋子,梦境告诉我那是我前三年穿过的衣服。然而,等我从袋子里拿出来时,发现都是崭新的T恤,看起来很贵的样子。而且是我根本不可能穿的粉红、军绿、橙黄色,​还收了边,胸口有拉链口袋。我在梦里都很是抓狂,​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这些衣服​,因为我只穿没有Logo的宽松纯黑色​T恤。
在这些梦境里,我手头总是​只有一个袋子,需要把所有东西都打包进去。​然而在每一个梦境里,我面前起码有三个袋子,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东西,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装进一个袋子里带走。与此同时,同寝室的同学不断走进来,背上他们打好的包裹,​和我道别然后离开。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宿舍里,​面对着七张光秃秃的床板,不知道如何才好。
对此我的个人理解是​在我的潜意识深处,认为自己在大学里还有未能完成的事宜。比如说知识,所以在以往的梦境中,总有收拾不完,​重到搬不走的书籍。现实中那些书都卖了废纸,但是在梦境中,它们却从未消失,​始终是一个我需要面对的问题。理性可以安慰自己,大多数知识都是走上社会之后​才能学到。但是梦境不骗人,梦境反复提醒自己​:你还有该念的书​却都没有念。
和永恒地困在寝室相比,我倒宁可去做​那些考场里的梦。无论是翻开考卷发现一个字都不认识,还是只剩下十五分钟时却突然考卷还有一整面没有做,​尽管都让人焦虑,但是在梦境中自己也很清楚地知道这一切很快就会结束。​好结果,坏结果,考试总是会结束的。困在宿舍里是另外一件事,它没有时间表,​我也不会想着放下一切起身就走。我就像是入魔了一样,年复一年在宿舍里收拾那些​根本不可能收拾完毕的行李,在每一年的高考季陷入重复的梦境。
今年是个例外,​我第一次梦见颜色鲜艳的衣物。梦境中我有一种极为矛盾的心情,一方面觉得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当初会买这些衣服,另一方面又感觉到有些欣然,认为自己的确可以穿上这些衣服,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貌来。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我在梦中备受冲击,像是找到了什么许久之前​遗失的东西,它们改变了此刻我习以为常的自我认知,让我意识到​:哦,也许我还可以这样,我还可以是这样。临近醒来的时候,我的心里感动又悲伤,意识在飞速恢复,渐渐意识到我在睡觉,猫咪就在脚边,但那些我认为自己永远都不可能穿的衣服却变得更加鲜明,更加亲切​,更加生动,​似乎本来就是我的一部分,大家在久别之后再次重逢。
其实梦境并不是梦幻,它比现实更为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真理。人就是如此,随着年纪一点点增长,人总是从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中慢慢坠入了此时此刻的这条轨道中​来。不需要去想象什么平行宇宙理论,每一个人此刻就同时活在多个平行宇宙​之中。每一次选择,每一个行动,就会湮灭许多平行宇宙,​让自己跌入其中的一个。
年少的时候,身边有无数个平行宇宙,​每一个宇宙里充满了无数个泡泡,每一个泡泡里都隐藏着未来的一种可能。中年之后,平行宇宙不断坍塌,泡泡不断破裂,于是看起来自己​正走在一条稳定的人生道路上。似乎从来如此,似乎​还将如此,那只不过是选择变少了,可能性变少了而已。
在梦境中,我一次次被带回过去,​带回一切可能皆有可能的时代,所有泡泡都还在,所有宇宙正等待展开的前夜。这一次,梦境向我展示​那个可能的我在其他平行宇宙中的可能身影。这就是为什么我在醒来时会悲伤交织着欣然,感觉自己坐在床上正在无尽的时光之流里​漂流。


------



2024-06-04

还是得上NAS


昨天帮朋友弄了一台NAS,也就是私人云储存器。这些词看起来都过于华丽,其实就是在家里弄了个​机柜,里面放了几块硬盘,可以用作私人的数据储存,把手机相册、微信、电子书一类的东西全部​放在上面备份。
就在几年前,我还很乐观地认为​很快就不需要硬盘了,也不需要主机了,一切都可以在云上解决,有网络就行。但现在我已经走上了一条截然相反的路,不但已经恢复使用台式计算机,而且还​推荐朋友使用NAS。
理想是丰满的,但是现实问题却骨感非常。比如说现在每家的电视机都很好,但是流媒体平台并不支持超高清​画面。你在会员费上交了VIP费,在VIP费上再交SVIP费,得到的不过是过得去的​画面。而你花了一大笔银子买电视,买环绕音响系统,却不能发挥它们的全部​性能,那其实就是浪费。
所以搞来搞去,你还是得上网下载高清片源,随便一部片子就是好几个G,​那你是不是得解决储存的问题?
又比如说手机相册的问题。手机拍摄是方便了,随时掏出来就留住了​回忆,留住了美好。​问题是年复一年下来,手机相册占用的空间也就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在视频流行之后,​储存量这两年暴增。那怎么办?都去买​icloud?一次次​扩容?而且,很多私人照片和视频怕是不能​流出的。云服务再怎么安全,​也是人家的服务器​。
于是,很多人现在就已经在家里放了一堆大小U盘,用于储存照片和视频。既然都已经这样了,为什么不干脆上一台NAS,这样还方便归纳整理备份,自己随时可以很便捷地访问。
电子​书的问题就更刺激了。你掏了和纸质书一样的钱,但你买到的不是所有权,​而是租赁权。也就是说,看起来你的电子书App上有一本书,但是那本书后来还在不在由不得你自己。我就遭遇这样的事,一位70后著名作家在电子书平台上首发自己的新小说,我高高兴兴​掏钱买了。​过了几周,可能是出版社不高兴,或者版权上的什么纠纷,我想再翻一遍的时候惊奇地发现这本书打开就剩下了一个封面和简介---整本书下架了。
从此我就变成一个下载电子书epub文件的人。交钱买电子书,那是​尊重版权。下载​epub文件到本地储存,放在我自己的硬盘上,那是尊重我的人民币。那么,文件多了是不是要弄个​大一点的储存器,在自己家里建立一个电子书库?
对了,还有微信。想要翻历史旧账,想要对质证据,就得保存所有​聊天记录。​现在的手机还能撑得住,十年之后呢?二十年之后呢?法院说微信里的借据是有效证据哦。所以,还是得找个地方储存所有聊天记录,不能全靠手机​。
兜兜转转,我终于意识到随着时间流逝,每个人的数字资产​总是会变得越来越多,体积会变得越来越大。一切都在电子化,那么一切​都需要更多储存空间。又因为是私人数字资产,​那么自己最好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绝对的隐私保护,不要假手他人。我们在现实世界要有房子遮风避雨,保护财富,同样的,在网络世界里也需要自己的一间房。结论就是,还是需要一台​NAS---在哪一个世界里都避免不了要有间房这件事,人类啊......
其实,这都还不是在数字时代拥有一间电子仓库​的事。​因为储存好之后,还涉及到管理,涉及到随时读取访问的问题。不是说买几块硬盘,然后需要时用电脑去读取就可以。更多时候,人们需要用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机、音响系统去直接访问。也就是说,人们需要的不是硬盘或者硬盘组,而是带着电脑的​硬盘。需要有一个小电脑专门去管理这些硬盘,​帮助人们直接访问硬盘上的内容,这就只能是NAS,​NAS就是干这件事的。
NAS自己带着各种应用,影音播放软件,图库管理软件,电子书软件等等等等。如今的人们不爱用台式电脑,​喜欢用手机访问一切。于是,相比硬盘而言,NAS使用起来就更加简单​直接,就像是手机外接了一个巨大的存储器一样,而且连接到这个存储器,你可以照样做手机上​可以做的事,不需要为此专门去学习什么技能或者软件。而且,有些NAS允许外网访问,那么在离开家之后也可以照常访问家里​NAS上的资料。
现在,我唯一的愿望就是NAS厂商能够生产出足够​傻瓜的产品。最好是买回家来​,接上电源,插上网线,下载APP就可以直接使用。​尽量别让用户学习,尤其是不要让用户安装调试。因为过往的经验告诉我,如果你向朋友推荐了一样偏极客的产品,那么你自己就要负责后续的教学、维修​、维护、答疑。而如果NAS想要成为未来的家用电器,必须做到足够便利,符合​一般用户的使用习惯。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