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

对素人的势利

 


我上网那么多年,从未像此刻一样感觉到如此​强烈的势利。网络世界看起来很割裂,充满对立,但是底色依然是慕强,势利就是遮掩慕强的那些泡沫。
最近有一款离婚真人综艺秀,每天我不知道要刷到​多少条评论。网上的风向先是从假模假式批判空心霸总开始,然后转到不疼不痒批判体虚老公,最终真实的打击之力狠狠地落在了​素人太太身上。人们对一个人莫名其妙的鄙夷和仇恨,居然可以达到投诉对方小红书笔记,​导致站方直接删除的程度。
网上的这些热闹我早就已经不再参与,但是这种针对素人明火执仗的势利​还是让我觉得愤怒。
先讲一个常识:你在画面里看到的名人、明星、偶像对着你侃侃而谈,或神采飞扬,或深情款款,那都不是针对你,当时他们正凝视着自己面前​摄像机上的小红点,对着摄像机而不是活人发电---这是多年训练的结果。而你不行,你是素人,当你面对摄像机和摄影师,你会张皇失措,你会张口结舌,等到你稍微习惯一点,又会因为太强的表现欲而胡说八道,​夸张做作。
素人是经不起摄像机拷问的,镜头下名人明星偶像的潇洒、亲切、幽默​全都是表演,因为他们经过多年训练,知道应该如何面对镜头,知道如何在镜头下​扬长避短,表现出最好的一面来。​其中有些人甚至会明确要求摄影师只允许从特定角度拍摄自己的脸,因为在那个角度上自己最好看。
把一个素人放在一群老油条里,本身就不公平。老油条经历过太多次访谈、影视拍摄、广告拍摄,​不仅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才能拍得好看,也深知观众想要看到什么,自己应该提供什么。素人不行,素人还在​镜头下一脚深一脚浅找自我,找合适的表情,找合适的对白。
老油条给观众想看的,自己愿意给观众看到的,​一切都在受控状态下。素人不是,​素人只有真实。然而,素人的真实是不堪入目的,不符合观众期待的,观众也多年受训,习惯了艺术的真实,​习惯了老油条们在镜头下认为塑造出来的那个自我,那个裁剪、精修、遮掩过的自我,乃至于所有的缺陷和缺点都是​精良设计的结果。
在慕强的心理影响下,只要霸总的总成立,其他的​小缺陷不会造成致命伤。同样的,电动喷子只要能喷,保持火器的威力,其他问题​都可以被观众最终原谅。但素人不是这样,素人因为不知道面对镜头的技巧,不知道在镜头下精装修自己的技巧,不知道如何引导观众目光焦点,自己完全是赤裸裸地摊开在镜头下,所有的缺点,所有的问题都会被镜头放大一百倍。真实是不堪镜头拷问的,否则每个拿支手机记录自己生活的​人都可以成为导演,而事实上这种东西没有多少人要看​。
还有一种巨大的不公平,那就是素人在一堆老油条里其实是处于对自己极端不利的环境。老油条有老油条的江湖,​老油条的江湖里有不言自明的规矩,素人不知道。互动、交往、言谈,老油条们有自己的一套,​它是天然排外的,内部的人则有天然的默契。素人身在其中,肯定会受到挤压,在职业的、表演性的礼貌之下,感受到排斥。
人的天性就是想要融入群体,想要​被群体接受,这就是灾难的开始,素人就会立即刘姥姥化,自己变成圈子里的笑料。刘姥姥进大观园前头脑是极度清楚的,她知道自己是去耍宝,但是可以因此交换回​自己需要的资源。素人不如刘姥姥,缺乏这种乡下人的狡黠,于是就变成纯笑料,​没有任何交换。
我觉得这种事情极为不公平,极为残忍。面对镜头,面对以关心为名的​刺探,素人倾吐心声。然后转身之间,这些话就变成了笑料,让观众看素人是多么的蠢,多么的怪,眼界多么窄,​想法多么不得体,做法多么没道理,​接触之后多么令人无语。​观众永远不会想到一件事:​那个自己可以安全嘲笑的素人,其实就是自己。自己的生活用镜头随手一拍,就有那么不堪。自己的言谈举止在镜头的审视下,就有那么​可笑。
​观众总是会做相同的一件事:在内心里默默站到自认为的强者那一方,站在那里居高临下审视。​这和聪明与否没有关系,就是纯粹的势利。觉得刻薄了别人自己就有所不同,自己就可以和​某种人某种生活拉开距离,其实只是刻薄了自己---自己在荧幕上所认可,所带入的那群人,永远不会和自己有什么交集。
以前的互联网,对强人,对名人非常苛刻,尖酸刻薄都留给了他们;对于素人则有一种天然的认同和关照,​没有那么多严苛的要求。现在的互联网有点不一样,自动带入强人,然后对素人很苛刻,婆婆感很强,族长感很强,有一种浑然忘我的迷幻感。​我猜想,这大概是因为很多人既不爱自己,也不爱自己的生活,所以总是有惩罚像自己的人,像自己那样生活的人。
那句话是对的:势利让人感觉安全。


------


2024-11-05

生日快乐,和菜头先生

 


今天是我​49周岁生日,​已然站在了50岁的门槛上。
以前生日到来时,多少会有些期待,多少会有点伤感,今年的生日我很平静​。和任何一个平常日子一样,早上醒来不管是几点​都立即起床。洗脸刷牙,看看窗外的朝阳和楼下的风景,然后做每天​的功课。做完功课,​泡壶茶喝,中间抱起猫咪喂一根猫条。等喝完早茶,我打开电脑画图。选好图​上传完毕,我开始写今天的文章。是不是生日,我的每一天都那么开始。
49岁和​29、39岁完全不同,对于即将到来的50岁我没有​什么惶恐,对于即将到来的衰老​我同样没有什么惶恐。因为衰老这种东西在你完全没有经历前才最恐怖,等到它像是暮色一样缓缓降临在自己身上时,你才会意识到它依然是一种生命的变化。
和你初中时看到某个人会突然心跳骤然上升一样,只不过这一次要和缓得多,视力不是一下子模糊起来,腰背不是突然间僵硬起来,头发也不是一夜之间变白。每天只有一点点,一点点但是从不停止。在这一点和又一点之间,日子可以照常过,只是你会比20岁30岁时更加珍惜每一天,珍重身边人,珍视手中事。因为你不再盼着飞奔去未来,不再​把一切都押在明天,你只是想着​过好今天,安住于此刻。
过去这一岁里,我比​疫情时期呆在家里的时间都长,是全国极少数把房租都给住回来的租客。我出门很少,聚会很少,​电影旅行观剧看展一类的事情则已经彻底停止。这是心的训练,在没有获得强大定力之间,我需要尽可能翦除‌外界所有​让内心产生扰动的因素。保持简单生活,保持日常维护,于是心思逐渐平息,情绪逐渐平复,然后真正重要的那些事情就会清晰地浮出水面---今年我​回了三趟老家,前前后后和家人待了半个月---以前完全可以也那么做,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就没有做。
我们家老太太今年八十岁,短期记忆不是很好,经常​丢三落四。所以,在48岁里我最得意的事情就是送了她两台古筝。突然有一天,老太太说要学古筝,然后就去报​了个学习班。从此,她成为当期学员中年纪最大,​唯一全勤的学生,即便昆明暴雨她照旧​出门上课,让老师​深感揪心。听说她老人家报名,我就立即买了一台​短版的学习用琴给她。​一边数落我,一边还是收下了。
学习班毕业,我又送了一台​正式版比赛用琴给她。一边数落,一边还是收下了,并且再也不碰旧琴。现在,她压缩了去小区院子里和老太太们聊天的时间,全部​用来背谱练琴。我送过她老人家那么多东西,就数这一件利用率最高,她是真的喜欢,真的每天都​弹。不止如此,因为她需要手眼协调,需要记谱记指法,于是短期记忆得到了极大恢复,再也不会​整天找手机和钥匙。就有一点,每次打电话回去,最后几分钟要在手机里听她老人家弹一整支曲子​,不听完不让挂。
另外一件得意的事,是引导一位朋友​练习观呼吸。他是那种极少见的福德深厚之辈,很快就能入门,很快就变成日常训练,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由内而外的极大改变。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以往就像是活在漫长的梦中,如今突然醒过来,前尘往事纷纷剥落,​从此不再受到困扰。生活还在继续,工作还在继续,但是他的心已经完全不同,​总是怀着欢喜和感激---我认识他那么多年,他第一次给我看他的全家福。
有一张照片让我非常喜欢,那是他们一家三口在非洲,看完大象返程去看狮子的路上​。当时导游开足马力要赶在日落前带他们去见狮子,他看到巨大的落日正要落入地平线下,阳光照亮了路边一块​平坦的巨石。他请司机停车,全家坐在那块石头上看草原日落,​辉煌灿烂的金色阳光洒满全身。他们最终是错过了狮子,​却没有一个人后悔。他说,多年后孩子不会记得狮子,但是一定会记得全家看落日的那一刻。一整个星球,一整片草原,一家人在一起。
这些事情远比我自己取得什么成就更令我感觉快乐和满足。就像是这一年是我的音响年,坐在客厅地板上听音乐固然很快乐,看到漂亮的音响固然很满足,但是都比不过发现我的猫咪也喜欢音乐,​乐曲声响起,她就会从角落里跑出来躺在我脚边,闭着眼睛聆听。在充斥世界的复杂因果网络中,因为我的缘故,让他人的因果朝着美好的一方稍做转变,我就觉得很幸福​,很安然,很自在。至于说我个人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不那么重要,起码不如过去​那么重要。
在48年间,此刻我所拥有的东西是最少的,我所过的生活是最简单的,我所面临的未来是最不可预测的,但此刻的我也是最安心的,最富足的​,是最满意的。除了训练内心之外,我​没有什么​别的奢求。于是,生活也就谈不上什么坚持,什么忍受,​什么不得不。他人也就不存在什么好坏,什么喜恶,什么​应不应该。我自己不因为早上5点醒来而​烦恼,也不因为11点才醒而自责,没有那么多必须一定,也没有那么多立刻马上,搞清楚自己这一刻在想什么才​是紧要。
今天是我生日,按照惯例在这一天里要写这篇《生日快乐,和菜头先生》。作为互联网上的一头长久存在,人们通过持续观察我​去思考自己,思考生活。通过观察他人的变化,​观察自身的变化和成长,观察生活的变化​和时光的力量。所以,重点不在我​而在于你,不在我快乐而在于你快乐。在复杂多变的人生中,你可能有段时间走过我曾经走过的路,我也可能​有段时间踏上过你曾经的步履。此刻,我们​之所以在这里相会,也一定存在着我们所不知道的因缘。那么我现在想邀请你和我一起暂且放下自我,共同念诵这段古老的​祈祷词:
  •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 愿诸众生永离痛苦及痛苦因
  •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喜悦
  •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痴心,住平等舍

这应该是获得个人内心喜乐的最大奥秘,现在分享给你。生日快乐!所有的和菜头先生。


------



2024-11-04

中年卷健身

 


昨天在席间欣赏了朋友的腹肌和背肌,说是让我​看一看健身五个月的成果。这不是第一次了,我的微信里有很多张朋友发来的健身照,肤色有深浅,腹肌都​六块。有时候我也觉得有点怪怪的,为什么在一年内手机里多了那么多​赤裸上身的中年男子照片?​想着要不要给手机加个防窥膜。
感觉是在一夜之间,​周围的中年朋友突然都去健身了。健身本身很好,我也随喜他们的​努力。但是这人啊,一旦开始健身之后,​就会产生溢出效应。也就是说自己练出了一点效果之后,​就会忍不住向周围的朋友布道,要把其他朋友都拉进健身圈去。
我这种朴实无华,扔进人群打个滚就消失的中年男子,​突然之间就炙手可热。每一次聚会,话题一定会落到我的头上,一定要让我去​健身,去锻炼。最夸张的一次,是头天晚上朋友送我回家,在车上聊到我最适合的​锻炼方式是游泳。第二天一早,朋友刚刚苏醒,带着温暖的被窝气​发语音过来:对了,咱们昨天不是说了​要游泳吗?你现在去了吗?
如果他们是分散在一年里,陆陆续续那么劝说我,​那我还是能接受的。但关键问题是他们好像是突然集体动员,朋友甚至我家里人突然都去了健身房,出来之后就是抓着我​开始教育。朋友聚会的最后一个话题肯定是我的健身话题,给家里人打电话的最后一段话肯定是​让我去健身。
我感觉压力很大,​感觉自己无处可逃,感觉被周围的中年人卷到飞起。
本来我都儒雅随和了两三年之久,被这么卷了一个月之后,内心的小恶魔又​从休眠中苏醒,让我重新表现出攻击性。时隔多年之后​,我又学会了反问句:​那你网球拍现在用几磅线?那你五公里​跑配速多少了?那你卧推多大重量能做几组啊?那你体脂率​现在多少?那你体重减了吗​?​那你Hello肉还在吗?那这酒你还应该喝吗?那咱孩子现在班上第几名呀?钢琴还在练吗?
当然,这么反问很不好,有伤功德不说,而且​容易造口​业。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我频繁忏悔,努力给功德池蓄水,不然不够我一晚上​的消耗。不过话又说回来,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这帮人彼此又不认识,为什么突然都开始健身,而且在短时间之内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然后​还都进入了正向循环,以至于都有底气来传道和​劝说。
有时候我都忍不住去想,我是不是生活在一个楚门的世界里?导演组通过周围这些人向我传达他们的意志,一定要我去锻炼。否则,就会影响节目​收视率---不然的话,​你怎么解释为什么他们统一行动?为什么健身那么难的事情他们人均六块腹肌?而且​都在短期内取得了肉眼可见的成效?我觉得节目组就是为了制造一种氛围,让我被迫​也卷起来。此刻,在宇宙的某个角落里,有些绿色皮肤的生物正在喝着饮料坐在沙发上看我的​电视直播,​见到我深感困惑,他们乐不可支,评论说:没想到,这孙子​还有点脑子。
​中年人已经感受到了生命的寒意。有些人选择防御姿态,调整饮食,口服补品,喝茶打坐,强调睡眠。而有些人则选择了进攻姿态,采取一些积极主动的行动,健身骑行,长跑越野,美容美颜,创业恋爱。对此,我都​能理解,无论是保留元气,还是激发活力,我也都随喜。

我只是有点不服。我都不上班打卡了,我都不背房贷车贷了,我都不抚养教育了,怎么就逃不过​一个“卷”字呢?而且要我说,中年人也太卷了,毕竟经验丰富,​手法老道,法度森严,​一旦卷起来宛若水银泄地,铺天盖地,流畅自如,无孔不入,卷得我无处可逃,卷得我直想哭。
他们在中年时组成战阵,站在锋线上面对生命寒冷和虚无的雾气,以及之后的​茫茫黑夜。我理解他们要抓我过来,塞给我一面盾牌,一把长矛​,让我和他们并肩站着,准备迎接冲击。我也理解他们怕我掉队,怕我落单,​怕我连第一轮冲击都承受不起---这是一种爱的体现。
然而我这几年更加关心的是​内心,我认为有怎样的心,就会看到怎样的世界,​看到怎样的世界,人就会选择怎样的生活。因此,在加入战阵之前​我得弄清楚一件事:我所见到的世界是不是真实的?换句话来说,我的心是否清楚明白,能够清晰准确地映照出一个真实的世界​?如果不然,在一个自己投射出来的虚幻世界里再怎么折腾,我认为意义也不大​,就像是小猫小狗追逐着自己的尾巴。
轮廓分明的肌肉,紧致富有弹性的肌肤,乃至眼光中年轻人一般的神采当然很好,能给自己提供很多信心​,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但是对于我自己而言,我认为一颗澄澈​稳定的心可能更为重要,痛苦、烦恼、困惑的止​息可能更为重要。心如果能够安定的话,剩余的事情都是小事情,无论是健身还是骑行,无论是越野还是跳伞,也无论前方是雾气弥漫,还是夜色逼近,都可以全心投入,保持在场,把一切都视为生命中的​奇迹,都可以无分别地平等经历。


------


2024-11-03

只是当时已惘然

 


2007年3月9日,Google发来邮件通知我:“我们注意到您网站上的 Google 广告产生了无效点击或展示。因此,我们停用了您 的 Google AdSense 帐户。”
那还是在博客时代的事情,​人人都在博客,人人都想通过博客赚点钱。当时为数不多的选择就是Google AdSense,Google旗下的广告平台。申请很麻烦,要等Google的批准,然后还要接收从美国来的​确认邮件,平信​而不是电邮。
我收到Google的批准回复时欣喜若狂,立即把广告挂上了博客。因为那时候我还算有名气,有流量,所以很快就开始赚​广告费。然而,高兴没有三天,我博客上的Google 广告就被人恶意点击给点爆了​---Google有一整套神秘的监控和判罚规则,广告是按照点击来收费,如果自己对着自己的网站狂点广告,或者是弄个机器人来点广告,那么Google就认为是​欺诈行为,会毫不留情地封杀账号,并且没收​所有广告收入。
但是Google并不能分辨是欺诈点击还是恶意点击,反正发现广告点击异常就​直接封号。我写了申诉信去,​被Google驳回,然后就再也不接受​任何申诉。从2007年3月9日到昨天,我的Google AdSense 帐户被封杀了一共6448天。中间我也申请过新账号,每一次都被Google ​驳回。
​被封杀十七年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我习惯了无法通过写字产生被动收入,​于是就不停地写下去。拿不到Google的广告费,我还可以​拿稿费。拿不到媒体的稿费,我还可以拿​读者的赞赏。读者因为视频时代的冲击而流失,我还可以​在线上卖点菜卖点云南土特产。
此外,因为我体会过作为个人,在面对科技巨头​那复杂无边的系统时的那种无奈和无力,​所以我也不喜欢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自己解决现实问题。那么多年里,也就是因为我的猫咪罹患猫传腹等等极有限的几回,我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向读者向​社会求助。影响力很好用的,​你只要开口说,很多人就乐意帮你。所以我不爱用,因为​这对于读者,对于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而言并不公平。我又没有对社会,对他人做出多大的贡献,​没有那么大的脸要求特别对待---
我和Google打过交道,我知道那种滋味​不好受。当我被红灯阻拦下来的时候,我也不希望看到边上有人可以单独得到绿灯,一骑绝尘而去​。我的能力不足以让所有人都得到绿灯,​让道路恢复通畅,那我和大家一起堵着我还是能做到的。因为在那么多年里,自己和大家一样那么堵着,没有沉溺于表演自己的影响力,这也让我避免了因为轻狂和​自傲引发的无数因果和麻烦。没有站上高楼朝着下面撒尿,也就​没有从高楼上跌下摔成鼻涕。
昨天我突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Google发来的,说是批准了我的Google AdSense申请。在封杀6448天天之后,连续17年的徒刑之后,​我毫无预兆地毫不知情地得到了赦免,从Google AdSense永久封杀的名单里被放了出来。在这6448天里,博客时代结束了,web 2.0时代结束了,O2O时代结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兴起并且正在被AI时代所取代---在发生了那么多事情,那么多变化之后,我终于​得到解封,终于获准使用全球最大的广告平台。
​你可以想象一下我现在的心情。
老实说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倒是有点能理解一个坐了17年冤狱的人​突然被释放时是怎样一种心情。欢喜是微乎其微的,意外是有一点点的,但更多的是茫然和唏嘘。如果当初Google不曾封杀我的账号,我可以靠着写博客养活自己,​那我现在又在怎样的人生路上呢?如果当初我只有博客一条路可以走,那么我为了​维护这个博客,维护它的流量,维护广告收入,我又会做出怎样的改变呢?或者怎样的人生变形呢?我不知道。
​那么多年里,我低头写字。​没收入写,有收入也写。写字的好辰光里写,写字的坏辰光里继续写。有时候的确会偶尔想一想,​这么一直写是不是太辛苦了?这么写难道是可以一直写到​老死那一刻的吗?如果当初Google不封杀我,生活是不是能够来得​轻松一些?但是最后还是决定不想,因为想也没有答案,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再写一篇。
Google AdSense 账号被封一直是我心里的一道疤。我那么喜欢互联网,我在其中投入了那么多时间,我在网上以探索学习创作为乐,从未为非作歹,也没有做任何欺诈行为,为什么​Google要这样对我?在最初的五六年里,我经常觉得心头​梗得厉害,没法放下。现在,十七年过去了,一切都变得很淡很淡,连疤痕都已经脱落消失​。在我已经完全不在意的时候,一只来自昔日的箭,穿越了漫长的时光,穿透了Google的复杂官僚系统,突然迎面而来,塞给我一个​结局。
现在,我心情复杂极了。迟到当然要比永远不到来得好,但是迟到太久​之后,到不到对于我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反而是带来了苦涩的滋味,在平静的水面上再次掀起没有必要的波澜,近乎于一种残酷的​嘲讽,那种由人摆布的感觉从未像此刻那么鲜明强烈---杀也是你,放也是你,​未来放了再抓回去杀还是你。而在这个​过程里,我个人无足轻重,无能为力,只有接受的份。
最后,这件事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我的Google AdSense 账号被封之后,当时同样在写博客的一位名人,湖南的一位小兄弟,​跳得老高,说:你和菜头没有自己​点击广告的话,Google怎么会封杀你?Google那么强的技术,怎么可能分辨不出来是你自己点的,还是​别人的恶意点击?
那时候,他自己也开了博客,也申请下来了Google AdSense​ 广告。我就去访问他的博客,用一下午点爆了他的广告,​Google同样封杀了他的账号。然后,在这个问题上他就不再表态了。
我对Google彻底祛魅就在​那一天。


------


2024-11-02

共同度过


除了纷至沓来的朋友五十岁生日会,我也要开始参加他们​的结婚纪念日。数字挺吓人的,结婚早一点的人可能已经达成珍珠婚成就,不然也得是银婚​或者瓷婚。
无论是什么婚,​我都为他们高兴。而且,我认为去这种纪念日有助于​建立我的内心平衡。因为平常只要我上网十分钟,看到的都是各种怨偶,都是各种对撕,看多了对人类在整体都有一种很灰暗的认知,觉得人都应该先做治疗再去恋爱​或者结婚。
但是再看看现实生活里,有人结婚二十年、三十年,如今年纪大了一点,就像是一对龙虾那样扣螯而行(菲比·布菲语),我就觉得人类还​是可以的,只是需要电击的那些人都上网发言了而已。于是,内心就获得了​宝贵的平和,只剩下单纯的感叹,感叹时光怎么过得那么快​,转眼一起刷夜裸泳的人都银婚了。
当然,还能办​结婚纪念日的人都是幸运的少数。​许多人离婚了,许多人离婚不止一次。许多人虽然婚姻处于续存状态,但是已经不能自主呼吸,​全靠外设维系,问起来​都是一句话:嗐!谁不是凑合着过​?最糟糕的一种是两个人都还在同一片屋檐下,但是内心相互之间都充满了​鄙夷和不屑,这甚至不如相互仇恨,因为鄙夷和不屑是对伴侣最深切的否定,也是对昔日的自我最强烈的反对。
两个活人用伴侣或者婚姻关系绑定在一起,共同生活,​站在我这种第三方的角度来看,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我和很多人打过交道,深深知道人是一种多么难弄的生物。多年来我这个观点从未动摇过,即便有天我从早到晚遇见的都是友善亲切的人,到了晚上我站在浴室镜子前看看自己,​观点就再次变得强硬起来。
投入足够的时间,即便是数学、物理​里最艰涩的学问你也可以弄懂,但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难弄懂。我认为基本​无解,根本玄学。你很难总结出一套良好相处的方法论,两个人相处良好​有一万种可能的形式,从相敬如宾到大打出手都成立,​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而两个人之间能形成一种稳定可靠的相处模式,我甚至认为这需要在前无数世敲烂了无数个木鱼才能修来。在我看来,这是运气,更可能是福报,人力在其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尤其是大家都需要面对时光的无情冲刷。
有人问过宗萨钦哲仁波切​:您认为是什么是​情商最高的行为?他回答说:即使是对最熟悉、最亲近的人, 仍然保持尊重和耐心。
这是非常困难的事,人就是这样一种生物,对一切人和事忍不住要分析,要做两分判断,要注目瑕疵,要找寻毛病,一定要上手去“修理”,​努力达到一种让自己满意的状态。你可以这么想象,​一个人就是一个手持大剪刀修剪花园的花匠。而两个人在一起,就是两个园丁手持大剪刀​试图修剪对方,这根本就是恐怖片的拍法。
​即便相互修剪完毕,达到了各自满意的程度。随着时光流逝,因为熟悉和亲近,就会变成习以为常,因为习以为常就会觉得理当如此,因为理当如此就失去了尊重和耐心---这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幕。
所以,那些还愿意办结婚纪念日的人也很珍贵。他们要和人的习性做斗争,和一切自然崩坏消亡的趋势做抗争。他们每个人的脾气性格可能都有问题,身上的毛病和缺点也不少,甚至​都算不上是聪明人,但是他们在情感热力学上修到了满分,可以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实现逆熵,从无序中生出有序来,从崩坏中​逆转出营建来。
他们究竟如何做到的这一点,我认为是生活之中的至深奥秘,​可能需要在灵魂层面进行分析。也可能是他们有特别的心眼,在看到别人时​看不见那些枝枝杈杈,所以不会动用​园丁的大剪刀进行修剪。又或者真的是他们前世敲了足够多次木鱼,而大部分人的敲击次数只够确保这一世能​发生怨憎会和爱离别而已。
总之,他们的自我并不需要先行治疗,就可以刚刚好在世界上找到另外一个合适的人,两只大螯“咔嗒”​一声就轻轻巧巧扣上,然后就可以在海底并肩慢慢​散步,一直走到时光深处。
祝贺也祝福这样幸运的少数,随喜你们的​一切纪念日。


------


2024-11-01

小作文摆我一道


前天在网上看了一篇小作文,我被摆了一道。事情是这样的:
大约在90年代末,我喝过一段时间乌龙茶。那时候乌龙茶很流行,什么冻顶乌龙,金萱乌龙,桂花乌龙。台湾茶商推销得很猛,当时我在云南不知道什么是普洱茶,但是满大街都是乌龙茶。
和台湾人在大陆兴起的所有风潮都一样,乌龙茶后来也不行了,这几年根本就听不到什么声音。我去查了一下资料,说是当年爆出农残超标和添加香精之类的丑闻,然后大家就不喜欢了。我自己也很多年不喝乌龙,现在更多是喝白茶、普洱和单枞,还有就是朋友每年送一次的龙井。
所以,前天当我看到一位自称台湾茶农的人写小作文介绍乌龙茶,死去的记忆突然全面恢复,忍不住想看看这回他还能说出什么花来。这人先用设问开头:为什么总有人说喝完乌龙茶会胃疼呢?然后他就开始自问自答。
说是乌龙茶这些年的做法已经发生改变,为了省工省事,也为了迎合市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开始向绿茶偏转,追求所谓的青草香。因为制作工艺改变,茶叶发酵根本不足,所以很多人喝了这种新工艺的乌龙茶会胃疼。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说在深山里还有一批制茶老师傅在坚持传统乌龙茶做法,坚持半发酵。并且给出了一条标准:真正的传统的正宗的乌龙茶,泡出来应该是“绿叶镶红边”才对。只有真正的老师傅按照传统工艺,费工费时做出来的乌龙茶才有这个效果。他最后举例说,台湾南投的红水乌龙就是这个效果,喝起来醇厚回甘,喝完绝对不会胃疼。
我读完小作文感觉解释得挺清楚,挺科学的,就想试试什么是正宗传统味道的乌龙茶,也许我当年都喝错了呢?然后我就上网找台湾土产店,过程并不容易,红水乌龙的确少有人卖,搜索出来的结果大多都是红乌龙---用制作红茶的方法制作的乌龙茶。也不知道台湾人怎么想的,乌龙茶一会儿要做成绿茶风格,一会儿要做成红茶风格,为什么就不肯做成乌龙茶风格呢?
一番忙活之后,我真的找到了一条红水乌龙,在一家卖各种台湾茶具茶叶的店铺,下单之后昨天送到,看标签什么的都对,就是小作文里提到的红水乌龙茶。我专门弄了个小泥壶,按照茶叶盒里提供的冲泡方法泡了一壶闭目细品。
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我没喝出深山,我也没喝出老师傅,更没有什么传统,就是乌龙茶而已。在美团上让超市送一听最便宜的乌龙茶来,泡了对比着喝,味道差异可能不到10%。我就问自己:怎么了?你还想喝出什么花儿来?一种茶叶,要摘,要炒,要发酵,要碳培,这么多种重手法用下去,你还期待它能怎样?茶怎么做不是重点,茶质本身才是重点。
茶叶质量本身好,人人都能喝出来。人人都能喝出来,茶叶没有脚也能跑遍全国。茶叶在全国跑,就没有一个老师傅能够幸存,可以继续躲在深山里隐名埋姓,苦苦坚持传统。也不存在什么费工费时的说法,费工费时的好茶叶,不就是加价售卖的最好理由么?
这样的一种茶叶,岂不是应该一听难求才对?岂不是应该是我去写小作文求一听,而不是我看小作文说服我买一听才对?同样的,这样的一种制茶传统工艺,岂不是应该人人效仿才对?依照这种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风格,岂不是应该家家宣传才对?那我为什么不知道,还需要看小作文学习呢?
我反思许久,得出一个结论:台湾人讲故事的能力一流,写小作文的能力一流。兰花的故事,普洱茶的故事,都是他们最先讲的。乌龙茶的小作文,之前王力宏的小作文,都是他们亲自创作的。然后怎样呢?然后都不怎么样。就像是我桌子上那包红水乌龙一样,能喝,但是也就是能喝,反正喝不出小作文里的效果。因为用心这种东西是喝不出来的,工艺这种东西则在两可之间---它能为好东西增色,但是无法强硬把一般拗出好来。
小作文的奥妙可能在于精准打击,精准打击我这种有知识障的人。我这样的人满足于获得一种众人不知道的知识或者信息,满足于掌握某个众人不知道的秘诀或者技巧,然后为此去买单。我买的是红水乌龙茶吗?不,我买的是大众不知道的真正正宗乌龙茶,我买的是这种信息上的区隔,我买的是我自己的特别。
难怪古代知识分子没事就跑去寻仙,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都是小作文看多了,就是辛苦了驴。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