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
地震来的那一晚
2025-03-25
要诀是松紧
有读者问我:「菜头叔叔你怎么做到每天都能无痛产出啊」,我回复说:「深呼吸,坚持到开十指,这样」。
在写回复的时候,我只是想针对「无痛产出」开个玩笑而已,没想到有人还当真了,把我的回复当做是建议个人遇见卡顿、阻塞、障碍时要硬起头皮坚持下去。那就说明我的这个玩笑没有开好,事情不应该这么处理。
一个人在生活中被卡住了这是很常见的情况,越是做自己熟悉的事,就越容易被卡住。依照我的个人经验,这时候重点不是坚持,坚持到头皮发硬就更没有必要了,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这时候,你真正需要的是深呼吸,然后放松,让本能接管你的身体,任由它去发挥。
紧,意味着用心过强,这样的一颗心会变得僵硬而死板,有时候还会很倔强。既然是卡住了,要么就退回来,要么就转个方向,这些都要求灵活和弹性,最好还要有点创意。一颗很紧张的心,只会朝着原先的方向往死里怼,那自然就会越卡越紧。
我也有写不出文章的时候,但是我不会睁大眼睛盯着空白的编辑器,直到血丝爬满眼白,努力从中瞪出一篇文字来。因为这没有用,真有用的话我何必写文章?拿一张 100 块人民币放在面前,把它瞪成两张岂不是更好?写文章多麻烦啊。
通常来说,我的处理方法和忘词时的做法是一样的。和人聊天的时候,我经常忘记人名、地名、物品名,于是就会卡在那里。但是处理得多了,我就知道卡在那里努力去想根本没有用,这不是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大脑不是那种工作模式。最好的办法是直接跳过,继续聊天,让大脑感受到聊天的愉悦,但同时又维持一个很轻微的意念:麻烦你有时间帮我想一想。于是,过一会儿之后那个我想不起来的词汇就会自己突然蹦出来。这个方法我屡试不爽,和逗猫没什么区别,要点是别动,让猫自己走过来。
写文章也是一样,写不出来意味着心的状态不对,太过于紧张,作意过强,这时候反而需要放松,需要不着力,什么努力、坚持、顽强、拼搏一类的念头要全放下,什么思考、回忆、对比、参考一类的想法也都要全放下,先让自己松弛下来,让心平静柔和下来。
所以,我这些年反复推荐「观呼吸」。无论再怎么紧张紧迫,卡住了,就先把手头的事情放一放,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呼吸上来,观察它的进出,观察它的粗细长短。因为呼吸本身就是极为轻柔极为自然的存在,而心无论观察什么对象,都会和对象逐渐同频。观察轻柔自然的呼吸,那么心也就会逐渐变得轻柔自然。
一旦心调整过来,注意力从卡住的地方转移走,让大脑休息片刻,那么所谓的灵感就会开始自动涌现。这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平常时候人人都是如此,自然而然有想法,自然而然去做事,不需要特别着意。尤其是那些自己熟悉的事物,无论大脑还是手指头都应该有了肌肉记忆。只要有那么一个小小的点可以让人开始,那么接下去的事情都是顺水推舟。而这个点,需要人很放松才会自己出现,过重的用心,过强的欲望,都会把它惊走。
生活中我们其实早已经见过太多次例子:全力挥杆、全力扣杀、全力跳跃,多半结果都不如人意。用意过强,肌肉就会非常僵硬,全力控制,动作反而会失去准确。反倒是所有的「不经意之间」,经常会提供一个让人顺心顺意,远超期待的结果。人们说这是「神来之笔」,这么说也没错,不去想不去思维不去作意,所谓的「神」才会出现。神出现了,精神肉体才能完美结合,发挥出最大效用。
总之,松开紧作一团的心,松开紧到几乎崩裂的精神,去获得松的状态才是重点。所以,前辈作家卡文的时候会选择泡热水澡,出门散步,找人闲聊,甚至是去喝上两杯,说到底,都是每个人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放松,让大脑换一种工作模式。至于我说的「观呼吸」,只是这些方法之一,并非是标准答案,但应该比喝酒好。
最后还有一件事:松绝对不是垮,也不是瘫。从细微的感觉上来说,它应该是一种受控制下的放松。这样听起来的确很矛盾,控制就会发紧,那么如何受控的同时又要做到放松?对此,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
如果我们的体内不维持某种张力,全然地松弛下去,那么我们就会睡着,或者高高兴兴去玩别的。所以,想要把手头这件事做完的念头不能全部放下,自己正在做事的这种状态也不尽数放下,它还得在,还需要它提供一点张力,让大脑用后台模式继续运算。与此同时,放松大脑的前台,不要让它继续发出许多指令和口号,那些都是瞎指挥和空口号,想让真正的方法自然浮现,就需要放松,需要让它闭嘴。
当然,所谓前台、后台的说法也许会让很多人感觉到困惑。这里我举个例子说明:你渴了,走到桌子前拿起水杯喝水。如果是你熟悉的杯子,里面是清亮的水,那么你会拿起来就喝。做这一系列动作,需要你控制手眼脚嘴,但你不假思索就能完成,靠本能就能完成,这就是大脑后台运行的模式。
如果你看到的是一个陌生的杯子,里面有绿色的古怪液体还在冒泡,那么你的大脑前台就会立即启动:这是什么?谁放在这里的?能喝吗?会不会有毒?它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是特意针对我吗?是个恶作剧吗?有什么人正躲在边上看吗?
关键在于前者会让你喝到水,而后者让你没水喝,而且和一杯绿色液体较上了劲:我灵感枯竭了吗?我江郎才尽了吗?我其实不适合写字吗?今天就是那个日子吗?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的毒性确实很强。
2025-03-24
生活之我见
2025-03-23
世界那么大,她已经看过啦
2025-03-22
有人在说你
2025-03-21
在网上
近期热门博文
-
又看到了「接受生活的磨砺」一类的说法,我赶紧劝解: 别别别,不要磨砺,你如果不是钢铁而是木材呢?磨着磨着就磨没了。 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听「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类的话。我现在已经到了可以合法编造人生箴言的年纪,但我却想问:你怎么知道我是一把剑呢?你怎么知道我想要成为...
-
今天我想写一点我自己很喜欢,但是大多数人不会在意的东西。如果你看到标题觉得毫无兴趣,那么在这里就可以直接关闭,没事的,反正明天还会有新文章。 我一直想写Wiim 这个话题,甚至还向媒体做过推荐,希望有记者可以跟进一下他们的故事---我认为那会是个好故事,但是好像大家的判断和...
-
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我看到一位 ADHD患者讲述自己的状况,他宣称他在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类型时,会进入一种超专注状态(hyperfocus),以至于完全无法停下来。 一般而言,人们把 ADHD 简单视为多动症,或者理解为注意力缺损。也就是说注意力无法长久停留在一处,会反复在不同...
-
一位读者问我: 「 菜头叔,听你说过你患过克罗恩病,当时有吃药吗?我溃疡性结肠炎吃了三个月好了现在又复发,已经没工作一年了,没信心面对未来了。 」 又补充说: 「 刚开始我接受不了自己天天吃药,但又怕病情加重,不得不吃,吃药期间头晕头痛我也硬撑,肠镜复查有所好转但没完全恢复,...
-
虽然我已被确认为木耳,耳朵根本没有分辨音质的能力,但是组织上并不愿意就此放弃我(组织全称: Pan-Pacific West Coast Organization of Streaming Music & HiFi Audio Enthusiasts ,泛太平洋西岸地...